來源:中國軍網微信公眾號 作者:陳典宏、張首偉 等
「
硝煙散盡,摘下頭盔,露出一張張清秀而黝黑的臉龐。好一群現代版的「花木蘭」!從「嬌嬌女」到「通信兵」,從「理論迷」到「播火者」,從「專業通」到「特戰王」……她們是第75集團軍某特戰旅指揮通信連大學生女兵群體,平均年齡只有22歲。
」
沐浴著黨的真理陽光茁壯成長
——記學習踐行黨的創新理論的第75集團軍某旅指揮通信連大學生女兵群體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張首偉 邵敏 記者 陳典宏
該連大學生女兵討論交流黨的十九大精神。彭希 攝
特種射擊、擒拿格鬥,攻勢凌厲,殺氣騰騰;手傳炸藥、穿越火障,驚險不斷,撼人心魄……寒冬臘月,紅土高原,冷風凜冽。某野外訓練場,一片熱氣騰騰。
硝煙散盡,摘下頭盔,露出一張張清秀而黝黑的臉龐。好一群現代版的「花木蘭」!
從「嬌嬌女」到「通信兵」,從「理論迷」到「播火者」,從「專業通」到「特戰王」……她們是第75集團軍某特戰旅指揮通信連大學生女兵群體,平均年齡只有22歲。
她們沐浴著新時代黨的真理陽光茁壯成長,換羽高飛成就青春夢想,先後有70餘人次獲聘「特邀政治教員」,10人獲三等功以上獎勵,2個班排分別榮立集體二等功、三等功,所在連隊榮立集體二等功,被戰區陸軍表彰為基層建設標兵單位。
真心學,越學功底越紮實——
她們是學習黨的創新理論的排頭兵
「不學理論坐不住,學不好理論呆不住。」這是女兵郝偉彤的真切感受。
到連隊前,她對理論學習提不起興趣。可到連隊後,她發現印象中的理論學習好像完全變了樣:重要觀點成了一幅幅生動漫畫,深刻的理論化身字帖、拼圖和詩歌,連隊「學習講話」APP裡裝滿妙趣橫生的文章……
從不學、厭學、懶學,到想學、愛學、願學,再到入腦、入心、入神,郝偉彤越學理論功底越紮實,越學軍事素質越過硬,成了連隊軍事訓練和理論學習的「雙料尖子」。
郝偉彤並非個例。在連隊,大學生女兵群體就像一個巨大的磁場,對每名女兵都有極強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就像呼吸空氣一樣自然,她們成為全旅的排頭兵。
她們把黨的創新理論當作陽光雨露,堅持每天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寫心得,人人床頭都有一摞枕邊書,個個都有理論升級規劃圖,班班都有厚厚的理論剪報本。
她們把十九大精神融進漫畫集、拼圖板、撲克牌,製成手抄本、口袋書、臨摹帖,設計製作「答題大衝關」學習軟體、「智勇大闖關」單機遊戲,開發「十九大精神應知應會100題」網上答題系統,開展「日講一段、周寫一文、月評一星」活動。
她們成立網上學習小組,開辦「軍營演說家」女兵專場,在網上曬心得、轉美文,還從習主席讀過的書、寫過的文章、引用的詩詞典故中,追根溯源、深學深悟……
藏族女兵次仁旺姆是農奴的後代,從小聽著父母講祖輩們挨皮鞭、撿牛糞的悲慘故事長大。這些年,她家鄉的路通了,樓房蓋起來了,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紅火。懷著對黨的感恩之心、學習理論之得,她用3650個紅藍搭配的卡片紙摺疊拼接,牽頭創作了一對「中國夢、強軍夢」的「心願瓶」,寄託強軍報國的豪情。
(資料圖)
用心做,演兵場鍛鍊真本領——
她們是習近平強軍思想的踐行者
大學生女兵群體中有句口頭禪:傷疤是勇士的勳章,「武裝」是最美的衣裳。
練報務專業技能,她們叫響「女兵不是花瓶,打仗才見真功」的口號,練發報手指磨出泡、結成繭;話務訓練,她們將上千組號碼熟記於心,練就軍營版「最強大腦」。
架設接力天線,她們「巾幗不讓鬚眉」,扛起上百斤的底座跑戰位,甩開膀子掄大錘,擼起袖子升天線,一次次讓男兵們刮目相看。她們開創駕駛裝甲戰車先例,創新「定點訓練法」「極限訓練法」,破解了戰車駕駛盲區難題。
誰也不會想到,這群入伍前見了毛毛蟲都尖叫的「嬌嬌女」,入伍後,個個成長為能打敢拼的合格兵,80%的女兵掌握5種以上主戰裝備和通信、裝甲、特戰等多項技能,專業考核90%優秀,5人揚威國際聯演聯訓場,一朵朵「戰地玫瑰」散發特有芳香。
「想當特種兵,先脫三層皮。」去年,連隊轉隸到特戰旅,女兵們主動申請加入女子特戰隊。轉隸大半年,她們人人掌握擒拿格鬥、滲透偵察、特種破襲的基本功,成為部隊轉型建設的排頭兵、習近平強軍思想的踐行者。
特種兵是特殊材料打造的,黨的創新理論是「導航燈」。今年開訓後,這群女兵牢記習主席關於練兵備戰的諄諄教誨,不斷在特戰轉型中淬火歷練,用強軍擔當、精武實踐踐行習近平強軍思想,在打贏徵途上書寫血性詩篇。
悉心傳,匯聚強國強軍正能量——
她們是黨的創新理論的傳播者
懷著特戰夢入伍的男兵馬華下連後被分到炊事班,天天與鍋碗瓢盆為伴,覺得自己無緣沙場,嚷嚷著要退伍,還壓起了床板。
「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如同鋪路築壩,需要千千萬萬塊磚石。」女兵梁昀軒在宣講黨的創新理論時說:「崗位分工雖有不同,但都與強軍興軍息息相關,同樣重要。」一席話令馬華幡然醒悟:炊事員看似崗位小,卻同樣能有大作為!當年他主動申請留隊,選改為士官。
在戰友眼中,這群由女大學生組成的宣講分隊是一道亮麗風景。她們用兵的視角、兵的語言、兵的故事闡釋道理、傳播真理,讓理論之花盛開在官兵心田。
牆內開花牆外也香。女兵們主動學習民族語言,了解民俗風情,走進群眾當中。她們以最及時的傳播使真理效應最大化,以最受歡迎的方式傳遞最美聲音,以最平實的語言讓理論走近群眾。
雲南省尋甸縣甸沙村村支書馬建留說,女兵們進村宣講黨的好政策,就像「鄰家女孩」來串門,既生動活潑接地氣,又讓村民們堅定了脫貧致富的信心。
女兵金鳳給學生軍訓時嘗試用動漫視頻、手遊對抗等方式,宣講黨的創新理論。不少學生說,聽了宣講,懂得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比「掙大錢」更有意義的道理。
「捧出一顆心播撒真理火種,以青春之我匯聚青春能量。」該旅政委王文躍介紹,十九大閉幕以來,女兵們先後組成13支宣講分隊,走營連、進社區、駐村寨、入學校,足跡遍及120多個少數民族村寨、23所大中專院校、12家民營企業,宣講230餘場次,被部隊官兵和駐地群眾稱為紅土高原上黨的創新理論的傳播者。
是什麼力量,讓這群女兵篤定一股勁汲取精神鈣質,傾注一腔熱情澆築強軍夢想,捧出一顆心播撒真理火種?她們用一首原創歌曲給出了答案:「都說女兵是一道亮麗的風景,我們心裡卻很清醒,穿上軍裝就是普通一兵,誰說戰爭讓我們遠離。穆桂英掛帥,花木蘭從軍,拿起鋼槍我們是鐵血尖兵,駕駛戰車我們要瞄準打贏……」
特戰女兵乘坐全地形突擊車,與特戰分隊合圍「敵人」。(資料圖)
短評
讓理論照亮青春
理論之於青春,猶如陽光之於花朵。
第75集團軍某特戰旅指揮通信連大學生女兵群體的先進事跡,生動展示了新時代青年官兵在習近平強軍思想引領下茁壯成長的嶄新風貌,充分體現了黨的創新理論的真理魅力和實踐威力,是全軍官兵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湧現出來的時代楷模。
她們的成長之路是追求真理、追求夢想、追求人生價值之路,她們傾心學習踐行傳播黨的創新理論,真心學、越學功底越紮實,用心做、演兵場錘鍊真本領,悉心傳、匯聚強國強軍正能量,把自己鍛造成為「文能上臺講理論、武可上陣殺敵人」的理論戰士、強軍標兵。她們以實際行動回答了新時代革命軍人如何才能擔當強軍重任的時代課題。
偉大時代不在我們背後,而在我們眼前;不在過去,而在將來。奮進新時代,強軍偉業呼喚千千萬萬個這樣先進的團隊和個人,傾心學習踐行傳播習近平強軍思想,理應成為新時代革命軍人的戰鬥姿態。
(本文刊於《解放軍報》2018年2月13日第4版;原標題《沐浴著黨的真理陽光茁壯成長》)
作者:陳典宏 張首偉 邵敏
編輯:夏洪平 況 宏 馬超 陸金路
編審:曲延濤
投稿郵箱:zgjw_8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