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茱萸 | 知一味

2021-02-08 為客戶創造價值
請點擊  指向 關注我們《中國藥典》:吳茱萸

拼音Wú Zhū Yú

英文名FRUCTUS EVODIAE

別名吳萸、茶辣、辣子、臭辣子、吳椒、臭泡子

來源本品為芸香科植物吳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石虎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 var. officinalis (Dode)Huang 或疏毛吳茱萸Evodia rutaecarpa (Juss.)Benth. var. bodinieri (Dode)Huang的乾燥近成熟果實。8~11月果實尚未開裂時,剪下果枝,曬乾或低溫乾燥,除去枝、葉、果梗等雜質。

性狀本品呈球形或略呈五角狀扁球形,直徑2~5mm。表面暗黃綠色至褐色,粗糙,有多數點狀突起或凹下的油點。頂端有五角星狀的裂隙,基部殘留被有黃色茸毛的果梗。質硬而脆,橫切面可見子房5室,每室有淡黃色種子1粒。氣芳香濃鬱,味辛辣而苦。

鑑別(1)本品粉末褐色。非腺毛 2~6 細胞,長 140~350 μm,壁疣明顯,有的胞腔內含棕黃色至棕紅色物。腺毛頭部 7~14細胞,橢圓形,常含黃棕色內含物;柄 2~5 細胞。草酸鈣簇晶較多,直徑10~25μm;偶有方晶。石細胞類圓形或長方形,直徑35~70μm,胞腔大。油室碎片有時可見,淡黃色。

(2)取本品粉末0.5g,加鹽酸溶液(1→100)10ml,用力振搖數分鐘,濾過。取濾液2ml ,加碘化汞鉀試液 1滴,振搖後,生成黃白色沉澱;另取濾液 1ml,緩緩加入對二甲氨基苯甲醛試液 2ml,置水浴上加熱,兩液接界處生成紅褐色環。

含量測定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用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乙腈-水-四氫呋喃-乙酸(51:48:1:0.1)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25nm。理論板數按吳茱萸胺峰計算應不低於7000。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精密稱取吳茱萸胺、吳茱萸次鹼對照品適量,加甲醇分別製成每1ml各含0.1mg的溶液,即得。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粉末(過三號篩)約0.13g,精密稱定,加入甲醇80ml,加熱回流50分鐘,放冷,濾過,濾液回收甲醇至適量,轉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上述兩種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含吳茱萸胺(C19H17N3O)和吳茱萸次鹼(C18H13N3O)的總量不得少於0.20%。

炮製吳茱萸:除去雜質。

制吳茱萸:取甘草搗碎,加適量水,煎湯,去渣,加入淨吳茱萸,悶潤吸盡後,炒至微幹,取出,曬乾。每100kg吳茱萸,用甘草6kg 。

性味辛、苦,熱;有小毒。

歸經歸肝、脾、胃、腎經。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用於厥陰頭痛,寒疝腹痛,寒溼腳氣,經行腹痛,脘腹脹痛,嘔吐吞酸,五更洩瀉,外治口瘡;高血壓。

用法用量1.5~4.5g;外用適量。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

摘錄《中國藥典》

參考文獻:

http://www.zysj.com.cn/zhongyaocai/yaocai_w/wuzhuyu.html

圖文均選自網絡,旨在為大家健康生活提供參考。若涉侵權,請您告知,微信:KuanZhaiHuwai,我們將及時妥善處理。

關注、分享、點讚是對我們最好的鼓勵



相關焦點

  • 吳茱萸湯
    二、組成吳茱萸一升(洗)人參三兩  生薑六兩(切)大棗十二枚(擘)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三、方解:1.吳茱萸:味辛,溫。主溫中下氣,止痛,咳逆,寒熱,除溼血痺,逐風邪,開腠理。(《本經》)2.生薑:增強吳茱萸散寒,同時可以消除吳茱萸的刺激性,加強止嘔吐之效。
  • 吳茱萸
    茱萸的功效與作用:   吳茱萸有溫中、止痛、理氣、燥溼的功效,但陰虛火旺者忌服吳茱萸,腸虛洩者尤忌吳茱萸,吳茱萸治肝火:黃連六兩,吳茱萸一兩或半兩。上為末,水丸或蒸餅丸。白湯下五十丸。(《丹溪心法》左金丸)      1、吳茱萸治多年脾洩,老人多此,謂之水土同化:吳茱萸三錢。
  • 吳茱萸品種簡析
    吳茱萸定植2~3年後開始開花結果,於7-8月份果實心皮由綠色轉為橙黃色,且尚未開裂時採收。一般在種植三年後,就會迎來盛果期,旺產期長達10年,健壯的植株旺產期甚至可達20年。吳茱萸為芸香科植物吳茱萸、石虎或疏毛吳茱萸的乾燥近成熟果實,在商品規格上有大花、中花和小花之分。
  • 吳茱萸的實用方法
    吳茱萸可當家庭醫生!吳茱萸又名茶辣、氣辣子,為芸香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接近成熟的果實。其味辛苦、性溫,有小毒,具有溫中散寒、止痛降逆、理氣燥溼、鎮痛鎮靜、驅蛔、抗菌的功效。本品外用可治療下列多種疾病。1.高血壓:吳茱萸研末,每次取20-40克,以米醋調敷兩足心(最好睡前敷,用布包裹)。連敷12~24小後血壓開始下降,症狀減輕。
  • 《傷寒懸解》少陰髒病——豬膚湯、四逆湯、吳茱萸湯
    胸有痰飲,而手足寒者,觀《金匱》卷十三,嘔噦二十三,陳皮湯,二十四,竹茹湯二方則知,氣不四達也。4 少陰十一,最後一句,此提少陰咽痛吐利之綱,下分應之。本條開始分之。下寒而氣逆,此下全是下寒水盛,而上氣不盛。
  • 治療寒滯肝脈的要藥—— 吳茱萸
    吳茱萸 [ wú zhū yú ]吳茱萸,別名吳萸、茶辣、辣子、臭辣子、吳椒、臭泡子,來源本品為芸香科植物吳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石虎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 var. officinalis (Dode)Huang 或疏毛吳茱萸Evodia rutaecarpa (Juss.)Benth. var. bodinieri (Dode)Huang的乾燥近成熟果實。8~11月果實尚未開裂時,剪下果枝,曬乾或低溫乾燥,除去枝、葉、果梗等雜質。藥性:辛、苦,熱。有小毒。
  • 我吳茱萸湯,今天和你拼了!
    我們會用生動有趣的文字和妙趣橫生的現象來為您揭開中醫神秘的面紗,打開新世界的大門,同時也讓您對中醫「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冷,北方尤其如此,這種「冷」不僅僅是生理方面的,而且是肉眼可見的。街道上行人稀疏,商店飯館紛紛閉門大吉,好似所有人都極其畏懼著「刺骨的寒冷」。
  • 為何說無緣救命的方子吳茱萸湯,是三輩子的遺憾?
    中醫臨床家塗華新導師學習過塗華新導師的《仲聖經方薪火傳承講座》的師友,因為有著臨床驗證及療效,對於吳茱萸湯的運用都有自己的深刻認識。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這些師友在診療疑難重病患者時,是如何出神入化地運用吳茱萸湯吧!昨天晚上來一位病人,女,98歲食道癌,吃不下飯,吞咽困難,吐白粘條,腹瀉,一劑吳茱萸湯吃半服,今天女兒來說,能吃,不瀉,也不吐粘條了!
  • 善用烏附——​吳茱萸湯證臨床舉例
    吳茱萸湯證頭痛嘔吐案(吳茱萸湯加附子加味
  • 經方應用之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醫案
    大棗二十五枚(擘) 桂枝三兩(去皮) 細辛三兩 吳茱萸二升 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分,去,溫分五服(一方,水酒各四升)。 方義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取當歸四逆湯養血通脈,外散經脈之寒,以復脈回厥;加吳茱萸、生薑內溫肝胃之寒,以除瘤疾。更有清酒以增強溫通血脈、溫散內寒之力。本方煎服法:將藥物放入水酒各半的溶液中,煎煮,分5次溫服。
  • 吳茱萸臨床外用經驗:散寒止痛和引火下行
    吳茱萸,中藥名。為芸香科植物吳茱萸Euodia rutaecarpa (Juss.)Benth.
  •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方劑: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加減。當歸6g  炒白芍12g  桂枝6g  通草4g  炙甘草6g  大棗5個  細辛3g  炮姜5g  吳茱萸3g  益母草15g  香附炭6g  茜草炭10g,3劑。二診:2006年2月27日。陰道出血今淨,腰部酸痛,舌脈如上。治法:溫補腎氣。方劑:八味腎氣丸加味。
  • 傳承1800多年的吳茱萸湯證,記住這5點,臨床應用百試不爽
    嘔吐是吳茱萸湯證的特異性表現嗎?也就是說見到嘔吐就能用吳茱萸湯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嘔吐的實際病位在胃,病機是胃氣上逆。也就是說,吳茱萸湯證可以有嘔吐,甚至可以說,吳茱萸湯證必須有嘔吐,但嘔吐卻並不都吳茱萸湯證。那吳茱萸湯治療的嘔吐有什麼特徵呢?
  • 吳茱萸名貴藥材,它的種植方法很簡單,主要掌握三個方面
    吳茱萸適合哪個季節種植吳茱萸野生不多,目前主要是家種供應市場,吳茱萸對土質要求不嚴,通常山坡地、平原、房前屋後、道旁均可栽種。中性、微鹼性或微酸性的土質都能生長發育,但作苗床時尤以土壤層深厚、較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為宜。
  • 杏林早報|家庭版三九貼,只需一味藥,效果也很好!自己就能做
    杏林早報|家庭版三九貼,只需一味藥,效果也很好! 材料 吳茱萸100g, 香油或醋、穴位貼適量。 做法 吳茱萸打粉,裝罐密封。
  • 每日一方|溫中補虛 降逆止嘔——吳茱萸湯
    吳茱萸3克(1袋)人參6克(建議1袋)大棗4枚(建議1袋)生薑18克(6袋)【功效】溫中補虛,降逆止嘔。【主治】(1)胃中虛寒。症見食谷欲嘔,胸膈滿悶,或胃脫作痛,吞酸嘈雜。(2)厥陰頭痛,乾嘔吐涎沫。(3)少陰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注意】嘔吐劇者,宜少量頻服、冷服,以免格拒不納。
  • 旋復花代赭石湯合吳茱萸湯臨床應用經驗!
    當初胃寒我用了吳茱萸湯,嘔逆,我用了旋復花代赭石湯,我抓住了病的主要症狀,讓病人買了三副旋復花代赭石湯與吳茱萸湯合方總共也沒有超過七味藥,病人喝藥的第一個感覺就是這個藥簡直太難喝了,但是喝了一副讓病人感覺到欣喜萬分,症狀差不多好了一半,之後喝完三副藥以後病人又原方抓了三副,痊癒,第二年夏天由於吃了寒涼的東西又導致胃口不舒服,我讓病人原方再吃三劑很快好轉!
  • 每天學一味中藥,貫眾!
    (《陝西中草藥》) 治乳癰,未成結者:貫眾一味,為細末。外用敷腫上。亦可服之。(《普濟方》) 治癬:貫眾、吳茱萸、官桂等分。為細末。先以手抓破,以藥擦之,或用醋調敷亦得。(《百一選方》)
  • 良藥苦口,特指一味本草,敗火解毒堪稱第一,若搭配一味,功效太強大了!
    這就是今天我要介紹給大家的一味本草,黃連,黃連是有多苦?那一句俗語「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即道出了其中滋味。黃連屬於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藥用其根,為中藥要藥,《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王陽明的學生劉觀時問王陽明一個問題:「一個人的感情在將發未發時,是什麼氣象?」王陽明回答說:「啞巴吃黃連,與你說不得。你要吃苦瓜,還是你自吃。」
  • 不孕案:溫經湯、附子湯、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案
    因目前仍在經期,加上太陽風寒未去,宜先溫散太陽風寒,兼以養血調經: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合香蘇散加減:當歸10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肉桂5克(後下)吳茱萸10克(紅糖20克衝服)香附10克蘇葉10克川芎10克細辛6克陳皮5克生薑8片大棗8枚:4劑。每日1劑,每劑煎2次,勻成3份,三餐飯後溫服,如桂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