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洋蔥具有很強烈的刺激性氣味,所以人們對它的評價比較兩極化,喜歡吃洋蔥的人會非常喜歡吃,不喜歡吃的一口也不願意吃。
本來洋蔥作為一種食物,吃或者是不吃只需要憑藉個人口味決定就可以了,但在一些養生文裡,人們開始鼓吹「洋蔥抗癌」,多吃洋蔥有助於防癌、抗癌。甚至還有傳聞,所謂的洋蔥提取物能夠治療多種疾病,那這種說法究竟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洋蔥能抗癌嗎?
揚子晚報曾經做過一個專題,講述了我們平常所吃的大蒜、秋葵以及洋蔥等究竟能不能抗癌。為此,他們採訪了江蘇省腫瘤醫院的副主任醫師王卉,王卉醫生介紹說:無論是大蒜、秋葵還是洋蔥,都只是普通的蔬菜,沒有任何抗癌功能。
據研究發現,洋蔥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C、葉酸、鉀等營養物質,其中洋蔥的刺激性氣味來源主要是蒜素,這種物質能夠消除疲勞、增強體力,除此之外洋蔥和其他蔬菜沒有什麼區別。
多吃洋蔥能夠補充人體所需的各種微量元素,以及營養物質,但是這些功能也可以由其他蔬菜實現,只不過是不同的蔬菜,營養物質的含量不同,含有的微量元素也不同。
洋蔥能夠抗氧化,而氧化可能會導致自由基增多,自由基又會導致癌細胞增多。
但問題是,所有的蔬菜都能夠抗氧化,並不是只有洋蔥才可以。所以指望洋蔥抗氧化屬於無稽之談。
更重要的是,洋蔥中能夠抗氧化的營養物質有限,想要指望它們殺死癌細胞,也屬於天方夜譚。
王卉醫生指出,人類的營養是由不同的食物提供的,指望某種「抗癌神菜」來抗癌非常不切實際。
而想要防癌,需要人們平衡飲食,每天應該攝入足夠的穀物、水果蔬菜以及肉蛋奶等。對於已經患有癌症的患者,最好參考《惡性腫瘤患者膳食指導》:平均每天至少攝入12種以上的食物。
而且比起多吃洋蔥,更重要的是怎麼吃洋蔥。研究表明,洋蔥經過高溫烹飪10分鐘以上,會導致營養價值大幅流失,因此最好選擇生吃或者短時間高溫烹飪。
雖然洋蔥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但最好要適量食用,尤其是患有胃病的患者,最好要少吃,以免刺激腸胃。
洋蔥
在很多養生科普中,人們會著重介紹一些「抗癌神菜」,或者是一些「包治百病」的神菜,但實際上食物並不能取代藥物,即使某些食物具有藥用功能,也不意味著這種食物就可以治病。
以青蒿素為例,青蒿在我國《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也記載了它的藥用功能。但實際上,青蒿並不能較好的治療瘧疾,這是因為青蒿中的青蒿素含量不高,想要用青蒿治療瘧疾,需要服用大量的青蒿。然而青蒿中不僅含有青蒿素,還含有其他物質,所以藥用功能不明顯。
而屠呦呦所提取出的青蒿素,是從青蒿中分離出的活性成分青蒿素,含量更純,有效成分也更多,所以治療效果好。
洋蔥也是一樣,雖然洋蔥中的蒜素能夠增強體力,消除疲勞,但是洋蔥中的蒜素含量低, 想要達到食療的目的需要攝入大量洋蔥。然而過量食用洋蔥又會導致人體腸胃受刺激,因此得不償失。
所以,我們不應該把洋蔥當作藥用食物,而是簡單地當作食物食用就好。
總結
雖然有些藥物是從植物中提取出來的,但是植物中的藥用成分含量較少,治療能力有限,所以不能將食物作為主要的藥物使用。
尤其是癌症,癌症發病原因複雜,不僅和環境因素有關,還和基因因素有關,而洋蔥也好,大蒜也好,都不能真正的抗癌防癌,它們僅僅是食物而已,沒有那麼多的醫學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