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

2021-02-17 淨土和平

蔡禮旭老師談擇偶與婚姻

(一)

假如你有位男朋友高一百七十四公分,西裝筆挺,我這樣子不是西裝筆挺。他追求你三年如一日,這三年他跟觀世音菩薩一樣有求必應,每到禮拜六、禮拜天他就打聽好,哪裡有新開的咖啡館,趕快帶你去喝一杯,而他從來沒有帶他父母去喝過一杯。你半夜肚子餓了打一個電話給他,他馬上二話不說,摩託車騎出去,嗖,嗖。你們怎麼這麼聰明,一聽就知道我在說什麼,你們是不是都很有經驗?第一個「嗖」,是去買熱騰騰的芝麻糊,第二個嗖是怎麼樣?到了你的面前趕快端給你吃,三年不疲不厭地做。
  忽然有一天他跟你求婚,讓你嫁給他,而你有一個親戚跟他是鄰居,因為你祖上有德,所以這個長輩就馬上跟你講,你這個男朋友對他父母不孝。你自己考慮考慮,要不要嫁?不嫁,為什麼?你要考慮清楚,不然「觀世音菩薩」就沒有了。
  那為什麼不嫁?(一女生答:我覺得愛是相互的,如果每次深更半夜我叫他出來他就出來話,說明他是還在試探我們的關係,但我覺得人相愛的時候不應是這樣子,關心應該是相互的。)
  那麼他對你有求必應,你對他也有求必應,那就嫁給他啦?(女學生答:我覺得真正相愛的人並不是這樣子的,不能因為愛對方便要求對方變成自己期待的那種人。)
  他沒有期待你什麼,他只期待你嫁給他。(女學生答:如果是這樣,他的任何服務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對所有人。)
  好,那他一定會繼續告訴你:只要你嫁給我,我一定會愛我的父母,愛所有人。(女學生答:這個只是說說而已。)
  如果他說他可以發誓呢,要不要嫁?(女學生答:發誓也沒用。)
  好了,掌聲鼓勵。這位同學考慮得很周到,但是俗話講「戀愛中的男女智商最低」。假如在這個節骨眼還猶豫半天,真正遇到那會怎麼樣?我看是兇多吉少。
  判斷力來自哪?來自理智,來自智慧,而智慧在真理之中。《孝經》告訴我們:「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對父母不愛,對有恩於他的人不愛,這違背了他的德行。「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對父母大吼大叫,對你卻百依百順,恭敬鞠躬,這違背了禮,這是講恭敬的一種存心。
  我們來分析一下,一個人沒有孝心,他的人生有一個態度生不起來,哪一個態度呢?情意、恩義的態度,道義的態度生不起來。那「學如逆水行舟」,沒有長養好的東西,長了什麼?會長壞的東西,滋長利害的心。沒有道義心,就會落入利害心。
  為什麼他能夠三年堅持不斷、全力以赴地追求你,他背後的動力在哪裡?噢!你終於醒悟了。有利可圖,因為他打聽清楚你是清華研究生畢業,往後的前途一片光明,所以使出渾身解數都要追到你,長了這個利害心。好,你嫁給他了,三年以後,你幫他生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結果臉上長出來了三條皺紋,沒有像以前那樣年輕貌美,他在外面工作,忽然遇到一個更年輕貌美的,你從利變什麼?變成害。害要怎麼樣?噢!你們不要亂講,講話要負責任的。除害?你看這些含辛茹苦照顧孩子的女人,居然變成害了。除害這個舉動,是天下大亂的根源。
  諸位同學,我們在這裡講課講兩個小時,期間有多少人離婚你知道嗎,現在一天有多少對離婚?離婚以後又有多少個孩子的人生將出現前所未有的障礙?這個舉動一做,離婚率上升;離婚率上升,人沒有道義,犯罪率跟著上升;犯罪率一上升還有什麼安全可言?我到海口去,剛好接觸到一個監獄的長官,我跟他討論這些事情,他就告訴我,監獄裡的犯人,相當高的比例都來自不健全的家庭。你看離婚率一提高,犯罪率就提高。
  我在海口的時候,當地的朋友都告誡我,外出的時候,背包不能背在一邊,背一邊會很危險,必須跨過脖子來背,而且包包要放在你的胸前,不可以甩在兩邊,走路要這樣走。日子好過不好過,幸不幸福?一位老師解嘲說,我們去開一個公司好了,去賣拴鐵鏈的包包,可能會賺錢。社會變成這樣無法想像。
  現在的人沒有了解問題的根源所在,所有採取的方法都是在製造問題來解決問題,太多的國家是把大量的金錢耗在哪?耗在建監獄。你看看,強盜、小偷進監獄出來變成什麼?他出來會「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監獄蓋的多,犯罪率不會因此降低。
  再如,在很多國家,要結婚的人統統要先上課,上七天、五天的課有沒有效?效果很有限。因為「少成若天性」,一個人對人的態度往往在年少的時候就已經成型了。
  而要消除社會的這些亂象,根源在教什麼?在教孝道。諸位同學,我們的人生,有學業要完成,有家業要創立,還有事業要成就。而這幾樣人生的目標,都必須靠德才能完成,沒有德行,這些目標就沒有辦法圓滿。而德行的根基就在於「孝道」,學習中國文化就要從孝行開始下手。
  這兩年來,我們在大江南北推廣一本經典叫《弟子規》,這本《弟子規》涵攝了五千年悠久文化的綱領。這本書一開頭就教「入則孝」,就是點明德行的根本所在。俗話講「百善孝為先」,這一句話有兩層意思,第一層講孝順是百善之首;第二層意義是當我們孝心開了,真正落實了「孝道」,我們所有的德行都有長養起來。
  那麼這一份孝心從哪裡做起?《弟子規》第一句就教我們:「父母呼,應勿緩。」你看現在的孩子,爸爸喊他:「小明!」諸位同學,如果是你都怎麼回應?「幹嘛——」孩子都是這樣回答的。你有沒有看到一個孩子跑來問:「爸爸,有什麼事嗎?」假如你看到這樣的孩子要馬上告訴我,要找他來弘揚中國文化,他可能是閔子騫轉世。這份恭敬甚至連我們都做不到。所以我們要開始力行,知識分子要當社會的榜樣。這次回去,當你爸爸叫你,你要趕快過來,問:「爸爸,有什麼事嗎?」你爸爸會說:「你發燒了嗎?」要讓社會的顛倒從我們身上扭轉過來。
  好,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裡。謝謝大家!


(二)

  我們說回來,剛剛講的夫婦,男女關係,真的,我們現在的青少年很需要這些正確的引導,不能放縱慾望而已,這樣子會將日淪於禽獸的人生狀況。所以婚姻是合兩姓之好,婚姻是一種責任的承擔,對得起祖宗,對得起下一代的子孫。真正走入家庭的,那一定要先要求自己有德行給孩子做榜樣。在這個婚禮的過程當中,都時時在提醒我們走入婚姻的正確態度。那個婚禮不是嬉鬧一場,很熱鬧,還請人家來唱歌,唱的大小聲,那都失去了整個婚禮的莊嚴。婚禮的意義都不知道,還在那裡胡鬧,鬧洞房,喝酒喝得爛醉,都不了解這婚姻應該怎麼樣去面對。
  在古禮當中,當兒子要去迎娶的時候,其實在迎娶以前,男方、女方,尤其女方的家裡三天不熄燈,非常用心的教導女兒如何為人妻、為人媳、為人母的這些心態;男子三天不奏樂,都也是父母耳提面命,你以後為人夫、為人父應該怎麼樣去維繫一個家庭的發展。你看都是這個態度。諸位朋友,你要結婚的時候,你爸爸媽媽有三天不熄燈的有沒有?有沒有跟你耳提面命的?這都是我們父母應該做的。不能等孩子婚姻出狀況了才提醒,那都是為時以晚。慎於開始,他還沒踏入婚姻以前,態度就要對。
  當天要迎娶了,父親端起酒來敬兒子,兒子不用回禮。我們想想,父親,都是兒子給父親敬酒,哪有父親給兒子敬酒的?沒有。假如有一天爸爸站起來說:兒子,我敬你一杯。你就會從椅子上跌下來。但是那一天不一樣,那一天父親恭恭敬敬舉著酒杯給兒子敬酒,送兒子出去迎娶。你看兒子在那個當下那種氣氛,他肩上有責任,父親敬他這杯酒,兒子,你長大成人要為人夫了,要負責一個家,要承擔起來。所以他被父親敬完酒之後,要去迎娶的那個過程,那是什麼心情?到了太太家門口,那都是人家父母出來迎接,對新郎官非常恭敬,然後親手把女兒的手交到他的手上。交完以後,這夫妻要跪拜太太的父母,感謝人家父母養育之恩,然後親手接過來,要對人家的父母負責,要好好照顧好人家的女兒。
  迎娶回來之後,還有一些儀式,其中有一個儀式是拿著像一個葫蘆,葫蘆瓜剖成一半拿來裝酒,裝甜酒,夫妻兩個人喝這交杯酒。剖開來的葫蘆瓜,這個瓜是苦的,但是舀的酒是甜的,代表在喝交杯酒的時候,提醒夫妻要怎麼樣?你們都沒反應,都沒喝過?同甘共苦。而且,這個葫蘆瓜是同一個剖成兩半,所以代表夫妻是什麼?一體才能完整,同心協力才能完整,夫妻一條心,黃土變成金。就在這婚姻的儀式過程當中,都在提醒著彼此。你看,現在走入婚姻的人,在婚禮裡面,有這些提醒嗎?以前都是結婚的時候,都會有一些很有德行威望的長者上臺給夫妻一些期許。現在這都愈來愈少,反而都是那些在那裡唱歌跳舞,這都很值得我們深思。我們自己的婚姻也好,或者是子女要結婚,這婚禮要好好的辦,對孩子走入婚姻會有很深的提醒。

  摘自 弟子規學習系列演講一 承先啟後 繼往開來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十四集)  2007/2/10

相關焦點

  • 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 謂之悖德——《孝經》第三十一集
    全國首檔傳統文化國學廣播節目《中華文化大講堂》——溫馨提示:建議wifi環境下觀看——《孝經》第三十一集核心經句: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孝經·聖治章第九》內容講解:這是《孝經》中的名句,第一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讓我反省了很久,有點冒冷汗。一個人如果不愛自己的父母親人而去愛其他人,就違背了做人的德行;不恭敬自己的父母長輩而去恭敬其他人,就違反了做人的規則。
  • 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
    我們繼續來學習《孝經》,今天我們學習第九章,我們先把這章的經文念一遍:   【聖治章第九。曾子曰。敢問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故親生之膝下。以養父母日嚴。聖人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聖人之教。
  • 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理
    這個兒子把眼睛從報紙上移開,漫不經心的看了一眼對他說,那是一隻小鳥。說完之後,又回去看自己的報紙了。結果這個老人家還是很寂寞,過了一會又看到一隻小鳥,他就又問兒子,說那是什麼?這個兒子看了一眼,一看還是一隻小鳥,就有點不耐煩了,說話的聲音就有點大了,說那是一隻小鳥,我都跟你說一遍了,還問!說完之後又回去看他的報紙了。結果這個老人家,過了一會又看到了一隻小鳥,他又忍不住,又問他的兒子,說那是什麼?
  • 悖德悖理源於悖了情——《孝經》第20天(總408天)
    父母生之,續莫大焉:續,繼,續先傳後。父母生養了我們,什麼最重要?續莫大焉,生生不息,往下傳下去。一個家族生生不息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父母最大的事情就是生孩子,反過來說,不生孩子就不是父母了。 君親臨之,厚莫重焉:臨,以上對下。厚,厚愛,厚待。
  • 不敬愛其親何言為正,不正心修打坐何談入門
    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人不能愛其親,而愛他人親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不能敬其親,而敬他人之親者,謂之悖禮也)---節選《孝經》一個人不去敬愛自己的父母,而妄談去愛其他人,就叫做違背道德。一個人不去尊敬自己的父母,而空談去尊敬他人,就叫做違背禮法。
  • 《影之詩》悖德棄牌鬼卡組推薦 悖德棄牌鬼卡組分享
    影之詩悖德棄牌鬼怎麼樣?dlc新卡悖德的狂獸簡直不要太強,以悖德的狂獸為核心的悖德棄牌鬼構築是什麼呢?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影之詩悖德棄牌鬼卡組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影之詩悖德棄牌鬼怎麼樣?
  • 一切速成都是逆天悖德
    天下讀經「回歸心靈家園  走向清明人生 」國學經典 | 兒童讀經| 教育理念| 家長園地在這個追求速成的年代,所有的速成都是逆天悖德欲速則不達,則小利則大事不成。」無論對於教育或者在投資領域,都是如此,但也有速成的,那就是賭博式的冒險,其成也速,其敗也速,所以孟子講:「其進銳者,其退速。」有個段子說:「有條魚到死也沒想到,它還能上天飛一圈,可是它最終卻變成了鷹的一頓美餐。現在好多帶你飛的,說什麼投資少、回報快、利潤高,一個月就能讓你買上奔馳、寶馬的…也許他就是鷹,你卻就是這條悲催的魚。」
  • 法律化解決公司悖德行為
    華東政法大學教授羅培新: 法律化解決公司悖德行為 劉卉其深層次原因在於對公司的悖德行為,裁判者向來缺乏「以德入法」的意識及法理準備。公司悖德行為的法律化向來不存在明晰的、可以便宜適用的成文法規則。監管者和裁判者須在規範法學之外,廣為借鑑法律經濟學、法律社會學等多學科視角,依據「公序良俗」「公共利益」等彈性條款,對於悖德行為是否構成違法進行個案評判。
  •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
    由此可見,道生天地萬物之後,道之本體屬性功能仍然混溶於天地萬物之中。人既然是天地萬物之中的一部分,人身中自然亦有道。那麼道付諸於人身是什麼?是天真本性。也就是說,人性即道。孔儒曰:「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正指道付諸於人身為性而言。
  • 德者,本也——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 威麒拉杆箱書香
    2014年5月4日,習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發表講話時引用了古語「德者,本也」。他指出,德對於個人、對於社會,都具有基礎性意義,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一個有德之人,其才方能用得其所。
  • 歷史文化源流丨愛人利物之謂仁
    ——9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愛人利物之謂仁」,出自《莊子·外篇·天地》,該文以開頭的「天地」二字作為篇題,體現了莊子的哲學思想,「通於天地者,德也;行於萬物者,道也」。
  • 影之詩:捨棄女帝,不虛死仇!高勝率GM悖德UB控鬼
    看到泥潭裡那篇75%勝率GM控鬼的帖子便心起抄卡組之意。交了1K多分學費,不斷調試牌組,磕磕絆絆打到7777分時就是現在的樣子了。 可能是自己遇到的造物比較多,最開始打的20多把女帝就下去過一次,乾脆t了。 前兩天控鬼的風潮被帶起來後,內戰變多了,於是投入悖德新命,以教育敢於進化阿醬的年輕鬼。
  • 【清風堂】達德有全能功由慎獨 性情無悖德業極知天
    【清風堂】達德有全能功由慎獨 性情無悖德業極知天 2020-08-18 17: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者
    眼裡容得下別人的人,才能讓人容得下他;懂得尊重別人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柔和待人的心態才能讓自己處處祥和。不要以自己的判斷去評論一個人,不要讓自己的情緒波及其他人。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應尊重他人的選擇。人不能霸道,霸道無友;心不能自私,自私則困。 心中有愛有情誼,眼中能容有世界。路,不在他人的行動裡,而在自我的修為裡。
  • 晉江毒王致4000人隔離:警惕身邊站著人性「悖德狂」
    ,就很難將其定性為惡意傳播。這是一個死結。於是,如果我們相信人性,就只能祈願這個男子只是極度自私,極度不遵守規則,由此來支付違規代價。當然,從人道主義出發,對這名男人,一切也是要先治好病,才能談懲罰。0 2警惕身邊站著人性極惡的「悖德狂」法律的事情交給法治辦。這裡,我更想就這名晉江男子,說點自己的關於人格人性的聯想和感悟。
  • 【推薦】「材樸」之性又謂「性惡」?——駁為荀子「性惡」論曲辯者 | 林桂榛
    就《正名》篇而言,荀子是以心慮心知方面的能力釋「能」,但荀書的「能」並非不包括情慾之類的能,因為荀子說「人之所學而能」、「可學而能」即意味著人有不學而能之能,如前引「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的能力,再如荀子謂「目明而耳聰」的能力,又如《哀公》篇「非耳不能聞,非口不能味」即是說耳口之能。孟子「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也是說人有不學而能的能力。
  • 《弟子規》講義之「總序」、「入則孝」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大雅》云:『無念爾祖,聿修厥德。』」又: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又: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
  • 豈容車牌「黑市」違法悖德
    有35歲的小夥子配了一個50多歲的老太太的,有「一女子兩年結婚離婚28次過戶車牌被刑拘」的,還有假離婚弄假成真的……圍繞車牌「黑市」發生的荒謬之事,已經數不勝數。 一個北京車牌黑市標價在10餘萬元不等,結婚過戶的黑中介更是遍布各地,形成了一個隱秘的灰色市場。當車牌被明碼標價,當婚姻變成生意,其附著的法律意義與道德內涵也變得輕佻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