拌麵下飯神菜之八寶辣醬,上海本幫菜的北方改良版!

2020-12-21 創意大神周老師

本幫菜裡有一道上海人趨之若鶩的神菜,叫八寶辣醬。這個辣醬和咱們常規思維裡的辣椒醬是不一樣的,非常豐富的內容和其實並不辣還有些甜的口感。微辣略甜,色香味美,在當地非常受歡迎!蝦仁、花生米、火腿、鴨胗、筍丁、毛豆、豆乾、肉末,這個組合出來的很像超級高配版的老北京炸醬,拌麵拌飯都超級好吃!

最近在家躲疫情,熟悉的幾個菜都做完了,只好靠著回憶把多年前在上海上班時期學會的那幾道本幫菜搞出來,給家裡嘴刁的很的小朋友改善一下夥食吧!上海菜的甜味可能不適合北京人的口味,那咱們就對原料和配料做些調整,讓這道健康的美食更符合咱們自己的飲食習慣吧!

先備料:

毛豆半斤,豌豆也是可以的,黃豆也行,蠶豆就差點意思了。一般的醬裡放一點豆製品,都很好吃,很多人都愛啊!

雞胸一塊,其實豬肉牛肉都可以。我家更愛吃豬肉的,但是特殊時期家裡正好有一塊雞胸沒吃,就儘量物盡其用吧!

一個土豆,兩塊燻幹,一根大蔥。

鍋裡燒水,將毛豆焯水,煮熟

合理利用時間,煮毛豆的時候開始收拾雞胸肉。先把雞胸肉切丁,備用。

醃製雞胸肉的調料為,料酒一湯匙,3克白胡椒粉,6克生粉,2克食用鹽。看各家的口味,多點少點不重要。

順手也把燻幹和土豆切丁,切的丁的大小儘量一致,這樣好看,哈哈

把土豆丁倒進煮毛豆的鍋裡一起煮,因為土豆比毛豆更容易熟,所以晚點放進去。

在土豆下鍋之後,開始醃雞胸肉,將6克生粉,3克白胡椒粉,1勺料酒,2克鹽與雞胸肉攪拌,醃製充分入味,大約醃製10分鐘即可。

把大蔥切碎,越碎越好哦!

土豆丁和毛豆煮熟後撈出,鍋洗乾淨後倒油,燒熱。油可以多放一些。

5成熱的油溫就倒入大蔥末爆香,最多2分鐘就可以了,中火!

把豆乾丁放進鍋裡,和大蔥一起扒拉一下,這時候保持在中火哦!

把醃好的雞胸丁也倒進鍋裡一起翻炒。這時候要勤翻動,千萬別讓雞丁扒鍋。

全聚德甜麵醬3勺,辣椒醬1勺,白糖一點點。

醬料下鍋,雞肉變白就是熟了。這時候的味道可香了!

把土豆丁和毛豆放進鍋裡去,土豆含有澱粉,所以炒一會就會發現鍋裡呈現凝固狀的醬的質感。

放進剛才準備好的一點點的白糖,當味精使的,然後收汁,齊活!

這個樣子的賣相,是不是還不錯的說!醬香四溢,的確有點高配版炸醬的味道呢!

看,是不是很有食慾啊!油可以稍微多一點點沒關係,拌麵的時候更能讓麵條爽滑。這個真的比打滷面好吃!

總結一下,這道上海八寶辣醬是改良的,把那些不好找的食材換成了家常一些的。而且少加了糖以後更適合北方人的口味了。不知道你家愛吃嗎?反正我家一頓飯都給吃光了!

相關焦點

  • 百年傳承老字號,八寶辣醬挑大梁
    > 原創 淘最廚房·魚蛋蛋 淘最廚房八寶辣醬在上海人的心中是一種萬能醬,既能當下酒菜,又是下飯拌麵的好伴侶,就連白饅頭中間夾它也別有風味。
  • 八寶辣醬
    八寶辣醬拌麵在上海聞名的傳統老飯店,如城隍廟綠波廊、福州路老正興、南京西路梅龍鎮、浙江中路王寶和酒家的菜單上都會有八寶辣醬。八寶辣醬配雜糧饅頭八寶辣醬是上海人舌尖上的故鄉滋味,它有一種召喚遊子的魔力。那天女友在北歐旅行了一周多,半夜狂呼我,說再也不想吃丹麥豬肉了,要吃八寶辣醬要吃小籠包。這讓我同情之餘不禁也口舌生津動了心。
  • 八寶辣醬|營養全面的本幫菜之魂!
    提到本幫菜必會提到這道八寶辣醬八寶辣醬其實是由炒辣醬改良而來的
  • 百家老字號,上海本幫菜鼻祖——老正興菜館
    在上海這個世界一級的國際大都市,飲食文化可謂是源遠流長,各幫佳餚應有盡有,上海人稱的本幫菜指的是上海本地風味的菜餚。若問起哪家的上海本幫菜最正宗,當首推「老正興菜館」。「老正興菜館」是上海開埠以來最早的一家經營上海本幫菜的飯店,創建於1862年,至今已有158年的歷史,是上海本幫菜的鼻祖。「油爆河蝦」以老上海的「老正興菜館」烹調的最具特色,熱油鍋裡炸酥,撈起調汁,蝦殼紅潤,外脆裡嫩,蝦身裹汁,碟底不留湯。
  • 八寶辣醬搭仔折衷主義(上)
    ,八寶蜜糕、八寶綠豆湯,菜裡向呢,有八寶菜、八寶豆腐、八寶鴨、八寶雞、八寶魚、八寶湯、八寶羊方咾啥。八寶鴨麼是本幫菜裡向個大菜呀,假使到城隍廟老飯店去請吃飯,來一隻上臺子搿是相當有面子個,好吃勿好吃就再講唻。老飯店個八寶鴨是從蘇幫菜館大鴻運個八寶雞此地「批發」過來個,用今朝個閒話講,就是抄人家個作業了。搿歇,本幫八寶鴨倒是成為了中國烹飪協會「欽定」個名菜,其實,蘇幫菜裡個八寶葫蘆鴨具有更加高個審美水平,伊倒嘸沒進專家個法眼,蘇州人是應該是相當胸悶個。
  • 升級版八寶辣醬,老上海的味道
    健康升級版的「八寶辣醬拌麵」 創意美廚娘Mint又放大招啦!
  • 上海本幫菜好去處-德興館
    上海本幫菜是上海的鄉土菜餚,特色是濃油赤醬,滋味濃鬱鮮美,甘腴甜潤,以真材實料和慢火細工取勝。每道菜看起來都亮澤、紅潤。代表作是草頭圈子、糟缽頭、蝦子大烏參、紅燒禿肺和紅燒回魚等,其中又以德興館、老正興和上海老飯店所燒制的最名聞遐邇。
  • 老正興,上海本幫菜鼻祖
    上海杏花樓(集團)有限公司老正興菜館,(以下簡稱老正興菜館),是中華老字號企業。老正興菜館創始於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被稱之為「正宗上海菜,首推老正興」。一百多年來,老正興一直保持了經營「上海菜」的領先地位,老正興以太湖地區盛產之活河鮮為原料,菜餚頗具江南風味,以烹製濃淡相宜的上海菜為特色。
  • 孔娘子廚房 | 八寶辣醬,上海人舌尖上的念想
    八寶辣醬在上海本邦菜目錄中佔了一席之地,且相當有名。
  • 【上海美食節】八寶辣醬拌麵條、砂鍋牛大骨,迎新季的上海美食多多
    東郊賓館行政總廚孫志湧推薦:八寶辣醬拌麵條推薦理由:八寶辣醬是上海傳統名菜,正宗上海味道,色澤豔麗,滋味鮮辣。所以稱之為八寶辣椒醬,因其用八種主要質料烹飪,包含蝦、雞、鴨肫、豬腿肉、肚子、冬筍等。八寶辣醬辛辣、新鮮,略帶甜味,很受賓客歡迎。配上麵條一起吃,帶著濃鬱的醬汁裹著有彈性的麵條,吃一口,彈一口,再夾雜著超有層次感的食材,回味無窮。
  • 七道上海本幫菜做法 本地吃貨一定要學
    本幫菜指上海本地風味菜餚,常說的「濃油赤醬」是最大特徵,即油多味濃、糖重色豔。
  • 特色蟹粉、鹽焗蝦、八寶辣醬、陳皮牛肉……愛心企業「投餵」上海...
    今天中午,在武漢的上海九批醫療隊、19個駐地的醫護人員嘗到了來自上海的家鄉菜。特色蟹粉鹽焗蝦八寶辣醬陳皮牛肉拿到這些上海傳統名菜的醫護人員們紛紛表示:好暖好幸福。這已經是「家鄉味道」第二次「投餵」了。為了讓前方醫療隊能夠改善生活、補充營養,承擔著上海支援湖北醫療隊的後勤保障任務的錦江國際集團,專門組織國家級大廚團隊共同研製,8500瓶特色佳餚,整個燒制過程都在運送前一天內完成。上圖是虹橋鬱錦香賓館的後廚,18位大廚負責剪蝦頭,用竹籤穿蝦,20位大廚負責鹽水煮蝦,再鋪粗鹽鹽焗。還有十幾位工作人員負責封罐貼標籤。12個小時,2千份共3萬隻鹽焗蝦完成。
  • 年關將至,來上海老飯店南翔印象城,嘗嘗「非遺」級本幫菜滋味!
    在上海還是要吃「本幫咪道」,歷史悠久的上海老飯店是許多人心中的本幫餐廳代表之一。「上海老飯店」原名榮順館,始創於清光緒元年(1875年),屈指算來已有146年歷史。2014年,「上海本幫菜餚傳統烹飪技藝」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項非遺的保護單位就是上海老飯店。
  • 鍋貼、八寶辣醬、陽春麵…這些看似普通的老味道,是真的難尋!
    產雞之地肯定對雞肉處理也是非常在行的,他家白斬雞的製作工藝從1905年延續至今,雞肉的每一個部位都很鮮嫩,其中的秘訣就在於有兩味不可洩露的草藥。以前有個蒙古族的將領到駐軍上海張澤,他特別喜食羊肉,為此在松南地區養殖了大量的山羊,供其及蒙古兵食用。
  • 學老字號的八寶辣醬,在弄堂裡拜大王
    原創 波塞超 淘最廚房 收錄於話題#本周菜譜8個上海人喜愛的濃油赤醬不單單要味香醬濃,更要下飯,今天的主角——八寶辣醬,就完美地滿足這兩點,已然成了飯桌上的寵兒。
  • 「上海老字號指南之一」:上海的老味道,那些本幫菜的老字號菜館
    老派爺叔就開始介紹上海的那些久負盛名的老字號。前兩天看到好幾篇文章,都是講上海的老字號,但有的對這些老字號的來歷、故事或者特色,語焉不詳;有的連老字號的概念都沒有搞清楚,連只開了十多年的店家都稱為老字號,實在令人啼笑皆非。所以老派爺叔就來寫寫上海的老字號。今天就先來說說老字號的本幫菜館。
  • 居家神器,傳承二十多年的八寶辣醬
    八寶辣醬的名頭來自上海的家常菜。但是,今天我這個改良型的八寶辣醬除了上海菜的靈感,基本套路是來自於上世紀90年代南京著名的玄武飯店中餐廳一道非常出名的醬。老張特地請教了玄武的老師傅哦!
  • 【美食】上海,陪我吃一碗蔥油拌麵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聽個一個網友講述關於蔥油拌麵的美好回憶以及來學習下如何自製美味的蔥油拌麵吧!記憶中的蔥油拌麵小學的時候,第一次吃到蔥油拌麵。是在一家再尋常不過的蒼蠅館子,立在逼仄的弄堂口,身後就是橫橫豎豎的晾衣杆。堂裡的桌子上有一層積年累月的油膩光澤,頭頂的吊扇揮著三個塑膠袋當扇葉。
  • 【上海】陪我吃一碗蔥油拌麵
    那時候我尚不懂吃食好壞,只會多多益善地照著會念的幾個漢字點單——大排面蓋一個荷包蛋,再加一疊八寶辣醬做澆頭,跟只點了蔥拌的媽媽比起來簡直就像是一個暴發戶。但面一上桌我就後悔了。但凡吃過蔥油拌麵,你就知道那股子香氣有多勾人。蔥香混著醬油揮發出來的香甜,再加上開洋的鹹鮮氣直往人腦子裡鑽。於是我毫無懸念恬不知恥地要與媽媽交換,嘗到了人生第一碗蔥油拌麵。
  • 上海老飯店,本幫菜源頭
    在上海,有一種滋味,出身「低微」卻自成一家,在演變中不因各方衝擊而消失,反倒越來越清晰、強大——這就是本幫菜。坐落於福佑路的「上海老飯店」原名榮順館,被譽為「本幫菜的源頭」,但誰也不曾想到,當初,它竟是靠著寒酸的「兩張半臺子」立足生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