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道上海本幫菜做法 本地吃貨一定要學

2021-02-27 上海潮流資訊榜

本幫菜

指上海本地風味菜餚,常說的「濃油赤醬」是最大特徵,即油多味濃、糖重色豔。

常用烹調方法以紅燒、煨、糖為主,口味鹹中帶甜,油而不膩。

本幫菜誕生之初即以家常、平民化為特色。禿肺、圈子、醃篤鮮、黃豆湯這些常見易得的食材是本幫菜的主要原料。葷菜特色有響油鱔糊、油爆河蝦、油醬毛蟹、鍋燒河鰻、 紅燒圈子、佛手肚膛、紅燒回魚、黃燜慄子雞等;按照季節不同的時令鮮蔬,如馬蘭頭、薺菜、雞毛菜、上海小油菜等,亦是一大特色。

餐廳有餐廳的講究,家燒有家燒的對味

在上海灘做一個合格的吃貨,這七道本幫菜一定要學學~(資料來源:人氣美食)

八寶辣醬

八寶辣醬

本幫名菜,由炒辣醬改良而來,色澤豔麗光亮,鮮辣辛香。原本作為普通家常菜的炒辣醬,最初在飯攤上供應,由於色深味濃,適宜下飯。40年代,由九江路同龢館廚師參照上海本地菜「全家福」的烹製法,在炒好的辣醬上澆上一個蝦仁「帽子」,又對炒辣醬的原料進行了調整充實,改稱「八寶辣醬」,大受食客的歡迎繼而廣為流傳。

原料

幹香菇、豆腐乾、蝦仁、竹筍或冬筍、豬裡脊或雞胸肉、豌豆、花生、香腸或鴨胗 、豆瓣醬、甜麵醬、辣椒醬、鹽、糖、味精適量

做法

1、幹香菇水發、切丁。香菇水過濾待用。

2、豆腐乾切丁、焯水;筍切丁;小豌豆剝皮、焯水;花生油炸晾涼;蝦仁去蝦線、上漿、過油;豬肉切丁、上漿、過油;香腸去腸衣、切丁;待用。

3、熱鍋冷油,煸炒香菇和香腸丁,出鍋待用

4、熱鍋冷油,先煸炒筍丁,再放入豆腐乾丁煸炒;加入肉丁煸炒;加入香菇丁、香腸丁煸炒。

5、加豆瓣醬、辣椒醬、甜麵醬後超勻,加香菇水煮開

6、加入豌豆炒勻、放入蝦仁,鹽、糖、味精調味;放入去皮的花生仁炒勻出鍋裝盤

醃篤鮮

醃篤鮮

源自徽菜的本幫代表菜色,「醃」即醃製鹹肉;「鮮」是雞、蹄髈、小排骨等新鮮肉類;「篤」的本意為小火燜煮。較為正宗的做法以春筍與鮮、鹹五花肉片一起燉煮。成湯口味鹹鮮,湯白汁濃,肉質酥肥,筍清香脆嫩,鮮味濃厚。

鹹腿肉200克,黑毛豬肋條肉200克,安吉冬筍200克,黃酒10克,精鹽少許,味精2克,豬油8克。

1、將鹹腿肉、鮮肋條肉同時洗淨,刮淨皮上汙物,皮朝上放入鍋中,加水淹沒。先用旺火燒滾,再用小火燒半小時,燒至四成熟時,將鹹腿肉翻過來,繼續用小火,燒至肉皮發軟,用竹筷插得進時取出,乘熱拆去骨頭,修去油膘和皮待用;鮮肋條肉燒至八成熟時撈出待用;

2、食用時,將鹹、鮮肉各切成四塊方塊,竹筍切滾刀塊,放入原湯鍋裡,先用旺火燒滾,再用中火燒六七分鐘,見湯汁較濃,下味精、鹽燒滾,即可出鍋。

紅燒肉

紅燒肉

本幫菜館必備菜色,也是流傳地域甚廣的大眾菜餚,南北方做法不同,各具風味。

五花肉500克,桂皮1根,八角3顆,蔥半根,姜6片,老抽2湯匙,生抽1湯匙,鹽6克,冰糖20克

1、 將五花肉洗淨,切成2釐米-3釐米大小的肉塊兒,焯水備用;

2、姜切片,蔥切段。鍋中倒入油,趁油涼時放入蔥、姜、桂皮、八角炒出香味後,倒入五花肉翻炒變色後,繼續煸炒2分鐘直到出油。倒入老抽、生抽、糖和鹽,翻炒5分鐘。然後倒入開水,水量要沒過肉麵,煮開後撇去浮沫;

3、小火燉1小時左右,最後快出鍋的時候,調成大火收湯。

紅燒划水

紅燒划水

源自徽菜的一道本幫菜色。划水亦稱甩水,是魚尾的一種俗稱,因魚在水中常需擺尾運動,肉質特別嫩滑。紅燒划水多以青魚尾巴製作,工藝講究,需經幾次顛翻而魚尾不斷。菜品口味鹹鮮、色澤紅亮、滷汁稠濃、肥糯油潤、肉滑鮮嫩。

青魚800克、冬筍25克、香菇(鮮)15克、肥膘肉15克、豬油40克、小蔥15克、姜5克、黃酒15克、醬油20克、白砂糖、味精、澱粉、香油適量

1. 將青魚宰殺取划水(魚尾)稍斬齊,從尾肉處進刀,緊貼脊骨剖向尾梢,對剖成兩爿(呈雙尾巴狀),每爿尾肉再直斬3 刀,成尾梢相連的4 長條,塗上醬油。

2. 筍削皮,洗淨切片;香菇去蒂,洗淨,大的對批成片;姜切指甲片,肥膘肉切丁3.炒鍋置中火上燒熱,滑鍋後下豬油,至七成熱時,把魚尾皮朝下排齊下入鍋中煎黃用漏勺撈起。

4.原鍋放入蔥段和薑片、肥膘油丁略煸,下筍片、香菇,放入魚尾(皮朝下),加白糖、黃酒、醬油、清水適量,燒約5 分鐘,收濃湯汁。

5.加味精,用溼澱粉勾芡,沿鍋邊淋入熟豬油,轉動炒鍋,大翻鍋將魚尾翻身,淋上香油,放上蔥段,出鍋。。

清炒鱔絲

清炒鱔絲

黃鱔不僅是席上佳餚,其肉、血、頭、皮均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據《本草綱目》記載,黃鱔有補血、補氣、消炎、消毒、除風溼等功效。黃鱔肉性味甘、溫,有補中益血,治虛損之功效,可謂食補佳品。

活黃鱔、蔥姜蒜、料酒、生抽、老抽、白糖、胡椒粉、芝麻油、澱粉

1、黃鱔劃成鱔絲;去除內臟洗淨血汙,切成寸斷後濾幹水份,拌上適量澱粉備用;

2、將炒鍋旺火燒熱後加入植物油燒熱,入蔥姜蒜末煸香,倒入鱔絲快速煸炒;

3、烹入料酒去腥,調入生抽、老抽、白糖迅速煸炒;

4、炒至湯汁粘稠後出鍋裝盤,撒些胡椒粉,淋上芝麻油即可。

油醬毛蟹

油醬毛蟹

此菜色澤鮮紅,滷汁濃油赤醬,緊包毛蟹,肉質鮮嫩,味香濃鬱。螃蟹性寒,吃蟹時勿食冷飲以免腹瀉;此外,螃蟹不可與紅薯、南瓜、蜂蜜、橙子、梨、石榴、西紅柿、香瓜、花生、蝸牛、芹菜、柿子、兔肉、荊芥同食。

螃蟹600克,毛豆15克,小麥麵粉20克,澱粉5克,黃酒15克,醬油25克,白砂糖10克,味精2克,小蔥2克,姜10克,豬油50克。

1. 將河蟹用清水洗淨,逐只放在砧板上,蟹肚朝上,背朝砧板,用刀在蟹肚當中切成兩半,去掉蟹臍和爪尖,去掉其腸胃,在切刀處蘸上麵粉,排放在盤裡;

2. 炒鍋用旺火燒熱,滑鍋後,放油,燒至七成熱時,將蟹入鍋煎,先煎蘸麵粉處,再翻身煎其它部位;煎至毛蟹呈鮮紅色時,烹黃酒加蓋略燜片刻,解腥味;

3.加醬油、白糖、薑末、毛豆、肉清湯,旺火燒開後,移小火再燒7~8 分鐘左右,至蟹肉成熟;

4.用旺火收緊湯汁,然後加味精,用溼澱粉勾芡推勻,撒上蔥花,澆上豬油;

5.端起炒鍋,在鍋中懸空翻身,使滷汁緊包蟹身;出鍋裝盤時,將蟹肚朝下,蟹背朝上,整齊地堆放在盤中即成。

蒜蓉開背蝦

蒜蓉開背蝦

蝦,蒜,鹽、糖、胡椒粉、雞粉、料酒

1、蝦洗淨,剪去蝦須,剪開蝦背去除蝦線,放入適量的料酒,鹽醃漬一下,鹽一定要少放,甚至不加鹽都可以;

2、蝦處理好後放到一邊,把蒜去皮,洗淨後切成末備用;

3、炒鍋倒入適量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蒜末炒香,加入鹽,糖,胡椒粉,雞粉炒勻後關火;

4、將炒好的蒜末釀入蝦背中,然後放入蒸鍋,蒸製7-8分鐘即可。

相關焦點

  • 來上海必吃的10道本幫菜 你同意嗎
    上海菜的烹飪手法以紅燒、生煸、滑炒、蒸、煨、糟為多。濃油赤醬是上海菜的最傳統特徵,那麼你知不知道最能代表上海的菜是什麼嗎?
  • 美食‖來上海必吃的10道本幫菜,你同意嗎
    上海菜的烹飪手法以紅燒、生煸、滑炒、蒸、煨、糟為多。濃油赤醬是上海菜的最傳統特徵,那麼你認為最能代表上海的菜是什麼?
  • 百家老字號,上海本幫菜鼻祖——老正興菜館
    在上海這個世界一級的國際大都市,飲食文化可謂是源遠流長,各幫佳餚應有盡有,上海人稱的本幫菜指的是上海本地風味的菜餚。若問起哪家的上海本幫菜最正宗,當首推「老正興菜館」。「老正興菜館」是上海開埠以來最早的一家經營上海本幫菜的飯店,創建於1862年,至今已有158年的歷史,是上海本幫菜的鼻祖。「油爆河蝦」以老上海的「老正興菜館」烹調的最具特色,熱油鍋裡炸酥,撈起調汁,蝦殼紅潤,外脆裡嫩,蝦身裹汁,碟底不留湯。
  • 上海本幫紅燒肉VS東北紅燒肉
    上海的紅燒肉與東北的紅燒肉是不一樣,下面小編就分別通過做法,味道,以及樣式為大家給他們兩個做下對比。製作紅燒肉需準備的食材如下圖:通過做法來看,本幫紅燒肉做法嚴苛,細緻入微,而東北紅燒肉製作起來簡單易上手,各有各的優點吧,大家比較傾向於哪種做法呢?
  • 上海人年夜飯的35道菜:堪稱全國最奢華!全吃過才算正宗上海寧~
    如果上海朋友要請儂吃「bao魚」儂一定要問問清楚因為,很可能不是鮑魚而是一道本地名菜,爆魚上海人年夜飯菜單中,怎會少了爆魚呢?「上海寧波人」的年夜飯上一定不會少了這道菜——鰻鯗鰻鯗只有被西北風吹過才有獨特的、鮮香交織的味道正是所謂「鰻影高懸,鯗味四溢」鰻鯗不需任何調味,吃之前,上鍋蒸一下
  • 上海本幫菜好去處-德興館
    上海本幫菜是上海的鄉土菜餚,特色是濃油赤醬,滋味濃鬱鮮美,甘腴甜潤,以真材實料和慢火細工取勝。每道菜看起來都亮澤、紅潤。代表作是草頭圈子、糟缽頭、蝦子大烏參、紅燒禿肺和紅燒回魚等,其中又以德興館、老正興和上海老飯店所燒制的最名聞遐邇。
  • 本幫濃油赤醬新做法 大廚親授你5道"白燒"本幫菜
    在大多數人印象中,本幫菜的代表都是濃油赤醬的紅燒菜,但是今天我們要顛覆大家觀念,其實白燒,不放醬油的菜也是很受大家歡迎的,家家戶戶做的也是比較多的!
  • 上海人最愛吃的,據說有這30道菜!
    為了防止這麼尷尬的事情再發生 小編幫你精編了30道大上海區美食 下次聊天的內容要改成... 以前老上海人下館子,喜歡冷菜、熱菜、主食、點心這麼滿滿的擺一大桌子,沒辦法,闊氣嘛,一定要掙足面子~而要說到冷菜中的頭牌,糖醋小排自是當仁不讓!
  • 上海這道本幫菜,十斤肉只做6份,幾乎桌桌必點,上桌就一掃而空
    若你到上海來旅遊,有在上海生活的朋友或你到本幫菜館去吃飯,十有八九都會向你推薦燻魚這道菜。燻魚,上海人喜歡稱爆魚。這是一道很受歡迎的上海冷菜,這道菜最大的特點就是:外焦裡嫩,香而不膩,冷菜熱吃。如果你來上海旅行,到上海的本幫菜館,一定要點一道燻魚嘗嘗,這道餐前菜,不僅開啟了你的味蕾,也開啟了你的老上海之旅。如果你沒有吃過上海的燻魚,千萬不要以為上海的燻魚事我們印象中的用大火煙燻製作而成,上海的燻魚是以油炸、浸滷製成的本幫美食。上海本幫菜烹飪手法以紅燒、生煸、滑炒、蒸、煨、糟為多。
  • 本幫菜的濃油赤醬味道,只有懂經的老底子上海人才知其中深意
    本幫菜的濃油赤醬,並不入八大菜系之列,然而它卻奠定了這座城市的味覺之本。白切雞、油爆河蝦、紅燒肉、響油鱔糊、扣三絲、草頭圈子……這些縈繞於舌尖的味道只有懂經的老底子上海人才知其中深意!本幫燻魚是毛豆家的人氣NO1,以銀鱈魚為原料,肉質更加細膩鮮嫩,有別於傳統青魚草魚的粗柴口感。
  • 上海的本幫菜為啥吃起來偏甜,這其實是一個假象
    相信大家有機會去上海時,都曾品嘗過魔都的本幫菜,許多人第一次吃本幫菜時,第一印象就是偏甜,但是上海菜真的是偏甜嗎,大家都知道本幫菜的風格是濃油赤醬,那這種風味是怎麼形成的呢,小編簡單來給大家做個梳理。首先,本幫菜不像魯菜這樣擁有悠久的歷史,它的形成來源於近代,是上海本地人創造並流行起來的。最初上海菜的整體風格比較「專味」,很少使用過多的醬料、香料。但當時上海碼頭業比較發達,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而這些底層老百姓長時間勤苦工作後急需要更多的油水和醬料來補充身體的營養,但當時口味清淡的上海菜並不符合底層老百姓的飲食需求。
  • 比起所謂米其林餐廳,上海本幫菜更能抓住你的胃口,好吃又實惠
    上海作為中國的一線城市,其發達的經濟文化、美麗的外灘景色吸引了很多中外遊客。旅遊的重要一環自然是美食,那上海的美食有哪些呢?上海本地的菜被稱為「本幫菜」,這是上海地區的原創菜,只要是外來的菜,不管是高端還是低端,均被稱為「外幫菜」。
  • 《蔥烤大排》是一道濃油赤醬的上海本幫菜!它的做法如下
    #日環食#《本幫蔥烤大排》的家常做法用料:豬大排、小蔥調料:食用油、鹽、雞精、白糖、生抽、老抽、白胡椒粉、料酒、幹澱粉做法:1:小蔥洗淨,並瀝水備用。16:待料汁再次燒開後,放入大排(大排中滲出的水油,也要倒入)。17:放入大排後,蓋上鍋蓋。18:轉開中火,燜煮片刻。19:待汁水收走大半後,開蓋調味(加入少許鹽和雞精,以及適量白糖)。
  • 老正興,上海本幫菜鼻祖
    上海杏花樓(集團)有限公司老正興菜館,(以下簡稱老正興菜館),是中華老字號企業。老正興菜館創始於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被稱之為「正宗上海菜,首推老正興」。一百多年來,老正興一直保持了經營「上海菜」的領先地位,老正興以太湖地區盛產之活河鮮為原料,菜餚頗具江南風味,以烹製濃淡相宜的上海菜為特色。
  • 上海味道的18道菜!
    上海的紅燒肉是有回憶的上海味道。上色主要靠醬油,而不是北方的熬糖。肉皮和肥肉部分是絕對的主角,一定要軟軟的、爛爛的、滑滑的,放到嘴裡只輕輕一抿就能化開。瘦肉部分作為配角一定要瘦而不柴,不能塞牙。嘗一口,肥而不膩、酥而不碎、甜而不粘、濃而不鹹。
  • 本幫菜大廚做上海青,濃油赤醬,比吃肉爽
    上海青中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以及多種對人體有利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營養成分,能夠生津止渴和滋養腸胃。平時我們吃上海青都是清炒,今天小編給帶來的是上海青的新做法。小白菜別再只會清炒了!本幫菜大廚教你做上海青,濃油赤醬,比吃肉還爽!
  • 拌麵下飯神菜之八寶辣醬,上海本幫菜的北方改良版!
    本幫菜裡有一道上海人趨之若鶩的神菜,叫八寶辣醬。這個辣醬和咱們常規思維裡的辣椒醬是不一樣的,非常豐富的內容和其實並不辣還有些甜的口感。微辣略甜,色香味美,在當地非常受歡迎!最近在家躲疫情,熟悉的幾個菜都做完了,只好靠著回憶把多年前在上海上班時期學會的那幾道本幫菜搞出來,給家裡嘴刁的很的小朋友改善一下夥食吧!上海菜的甜味可能不適合北京人的口味,那咱們就對原料和配料做些調整,讓這道健康的美食更符合咱們自己的飲食習慣吧!
  • 吃貨們,幹了這10碗老上海紅燒肉吧!
    純正的上海本幫菜,據說,小南國的外婆紅燒肉精選「上豐」牌特供「五花三 層」豬肉,與手工打制的百葉結,加紹興陳年花雕、上好的醬油和冰糖,經慢火煨燉至肉酥,環境很贊,菜超好吃,價格貴了一丟丟,但很多人都超愛的。
  • 咖喱做法大全, 七道美味咖喱菜,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據說咖喱是專門為吃貨而生的調料,辛辣溫暖,很多童鞋一吃就愛上這個味了!!~~但凡有了咖喱參與的菜,一向都是下飯菜!
  • 上海老飯店,本幫菜源頭
    在上海,有一種滋味,出身「低微」卻自成一家,在演變中不因各方衝擊而消失,反倒越來越清晰、強大——這就是本幫菜。坐落於福佑路的「上海老飯店」原名榮順館,被譽為「本幫菜的源頭」,但誰也不曾想到,當初,它竟是靠著寒酸的「兩張半臺子」立足生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