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本幫菜為啥吃起來偏甜,這其實是一個假象

2020-12-21 愛吃的大螺

相信大家有機會去上海時,都曾品嘗過魔都的本幫菜,許多人第一次吃本幫菜時,第一印象就是偏甜,但是上海菜真的是偏甜嗎,大家都知道本幫菜的風格是濃油赤醬,那這種風味是怎麼形成的呢,小編簡單來給大家做個梳理。

首先,本幫菜不像魯菜這樣擁有悠久的歷史,它的形成來源於近代,是上海本地人創造並流行起來的。最初上海菜的整體風格比較「專味」,很少使用過多的醬料、香料。但當時上海碼頭業比較發達,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而這些底層老百姓長時間勤苦工作後急需要更多的油水和醬料來補充身體的營養,但當時口味清淡的上海菜並不符合底層老百姓的飲食需求。秉著顧客就是上帝的道理,在當時上海的街頭攤販為了吸引顧客,滿足底層百姓「重口味」的飲食需求,開始使用重油、多醬料的烹飪方式來製作菜品,經過一代代傳承,漸漸地就形成了如今本幫菜濃油赤醬的整體風格。

那為什麼本幫菜的口感似乎有些偏甜呢,這種說法有錯有對,準確來說應該是鹹鮮甜同時入口,之所以感覺是甜,是因為人的舌頭感知甜味的細胞主要分布在舌尖,因此甜味是大腦中最先感受到的,而且甜味會給人帶來愉悅感,對於大腦的印象會比較深刻些,所以造成很多人認為本幫菜偏甜的說法。其實細細品嘗本幫菜後會發現,其實還是能感受到鮮、鹹、甜的多層次口感。

但根據本幫菜的起源來看,本幫菜原來並不是甜的,糖在上個世紀初還是一種比較昂貴的食品,上流社會的人才會經常使用糖來烹飪菜品,後來隨著糖的生產成本下降和社會階層的交流變動,上流社會喜歡吃甜味的習慣開始影響本幫菜的口味風格,在隨後本幫菜廚師創作的新菜品時,糖開始作為重要調料,而且上海靠近蘇杭這些地區,廚師們難免受到蘇幫菜和杭幫菜的影響,所以後來許多本幫菜中甜味開始凸顯。

為了讓大家進一步了解本幫菜的口味風格,小編列出幾道看到就令人流口水的本幫菜品來分析一下。首先就是一道本幫紅燒肉,它是本班菜的C位擔當,人們對於本幫菜濃油赤醬的想像放在這道本幫紅燒肉身上剛剛適合。本幫紅燒肉在品嘗時鹹甜入口,肥而不膩,入口軟糯。

接下來就是一道醉蟹,這道菜的一大特點就是醉滷,是把蔥姜、鹽、花椒和糖煮出來的水,冷卻後加黃酒、白酒均勻調製成。用醉滷去醃製螃蟹,醉蟹吃起來肉質細嫩、味極鮮美、酒香濃鬱、口味甘甜。

最後就是經典的油爆蝦,據說這道菜就是應該趁早吃,而且越早越好,因為隔個幾分鐘後,滷汁會讓蝦殼軟下來,從而不再脆香導致口感下降。這道菜吃起來口感「入口甜,收口鹹」濃鬱的醬料和恰當的冰糖讓油爆蝦的底味更具有層次,吃起來有鹹香甜的多重享受。

當然本幫菜的菜品眾多,不同的菜品有各種的特色與口感,小編只能挑選大家比較了解的菜品來粗糙地概況一下本幫菜的風味,大家想要了解更多還是去上海親自品嘗吧。

相關焦點

  • 上海本幫紅燒肉VS東北紅燒肉
    通過做法來看,本幫紅燒肉做法嚴苛,細緻入微,而東北紅燒肉製作起來簡單易上手,各有各的優點吧,大家比較傾向於哪種做法呢? 本幫紅燒肉和東北紅燒肉吃起來都讓人回味無窮,雖說是五花肉,但兩者吃起來都肥而不膩,一般不愛吃肉的人都不會嫌棄紅燒肉的,只不過上海本幫紅燒肉吃起來有鹹香得感覺。
  • 百家老字號,上海本幫菜鼻祖——老正興菜館
    在上海這個世界一級的國際大都市,飲食文化可謂是源遠流長,各幫佳餚應有盡有,上海人稱的本幫菜指的是上海本地風味的菜餚。若問起哪家的上海本幫菜最正宗,當首推「老正興菜館」。「老正興菜館」是上海開埠以來最早的一家經營上海本幫菜的飯店,創建於1862年,至今已有158年的歷史,是上海本幫菜的鼻祖。「油爆河蝦」以老上海的「老正興菜館」烹調的最具特色,熱油鍋裡炸酥,撈起調汁,蝦殼紅潤,外脆裡嫩,蝦身裹汁,碟底不留湯。
  • 來上海必吃的10道本幫菜 你同意嗎
    上海菜的烹飪手法以紅燒、生煸、滑炒、蒸、煨、糟為多。濃油赤醬是上海菜的最傳統特徵,那麼你知不知道最能代表上海的菜是什麼嗎?
  • 本幫菜的濃油赤醬味道,只有懂經的老底子上海人才知其中深意
    本幫菜的濃油赤醬,並不入八大菜系之列,然而它卻奠定了這座城市的味覺之本。白切雞、油爆河蝦、紅燒肉、響油鱔糊、扣三絲、草頭圈子……這些縈繞於舌尖的味道只有懂經的老底子上海人才知其中深意!酒家坐落於法租界,為「毛豆阿姨」奠定了一個中西結合的基調。服務員都是操著吳儂軟語的上海阿姨,地道的本幫味道裡還加了獨特小心思,老克勒、上海小囡全都被牢牢圈粉,就連一眾明星都去打過卡!
  • 中國「最喜歡」吃甜食的城市,他們的菜都是偏甜,是家鄉嗎
    而其中不僅僅是在習俗上的一些不同,很多時候在吃上也是非常不一樣的,每個地方偏向的口味都各不相同,有的城市非常喜歡吃辣,而有的喜歡吃酸,甚至還有一些城市喜歡吃甜食,那你知道我們國家最喜歡吃甜食的城市是哪一個嗎?甜品其實是許多女生的最愛。
  • 美食‖來上海必吃的10道本幫菜,你同意嗎
    上海菜的烹飪手法以紅燒、生煸、滑炒、蒸、煨、糟為多。濃油赤醬是上海菜的最傳統特徵,那麼你認為最能代表上海的菜是什麼?
  • 本幫菜大廚做上海青,濃油赤醬,比吃肉爽
    上海青最大的特點就是葉少而莖梗多,且菜莖部位質地較厚,又嫩又脆,水分十足,清甜可口。上海青中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以及多種對人體有利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營養成分,能夠生津止渴和滋養腸胃。平時我們吃上海青都是清炒,今天小編給帶來的是上海青的新做法。小白菜別再只會清炒了!本幫菜大廚教你做上海青,濃油赤醬,比吃肉還爽!
  • 拌麵下飯神菜之八寶辣醬,上海本幫菜的北方改良版!
    本幫菜裡有一道上海人趨之若鶩的神菜,叫八寶辣醬。這個辣醬和咱們常規思維裡的辣椒醬是不一樣的,非常豐富的內容和其實並不辣還有些甜的口感。微辣略甜,色香味美,在當地非常受歡迎!最近在家躲疫情,熟悉的幾個菜都做完了,只好靠著回憶把多年前在上海上班時期學會的那幾道本幫菜搞出來,給家裡嘴刁的很的小朋友改善一下夥食吧!上海菜的甜味可能不適合北京人的口味,那咱們就對原料和配料做些調整,讓這道健康的美食更符合咱們自己的飲食習慣吧!
  • 上海這道本幫菜,十斤肉只做6份,幾乎桌桌必點,上桌就一掃而空
    若你到上海來旅遊,有在上海生活的朋友或你到本幫菜館去吃飯,十有八九都會向你推薦燻魚這道菜。燻魚,上海人喜歡稱爆魚。這是一道很受歡迎的上海冷菜,這道菜最大的特點就是:外焦裡嫩,香而不膩,冷菜熱吃。如果你來上海旅行,到上海的本幫菜館,一定要點一道燻魚嘗嘗,這道餐前菜,不僅開啟了你的味蕾,也開啟了你的老上海之旅。如果你沒有吃過上海的燻魚,千萬不要以為上海的燻魚事我們印象中的用大火煙燻製作而成,上海的燻魚是以油炸、浸滷製成的本幫美食。上海本幫菜烹飪手法以紅燒、生煸、滑炒、蒸、煨、糟為多。
  • 比起所謂米其林餐廳,上海本幫菜更能抓住你的胃口,好吃又實惠
    上海作為中國的一線城市,其發達的經濟文化、美麗的外灘景色吸引了很多中外遊客。旅遊的重要一環自然是美食,那上海的美食有哪些呢?上海本地的菜被稱為「本幫菜」,這是上海地區的原創菜,只要是外來的菜,不管是高端還是低端,均被稱為「外幫菜」。
  • 本幫菜的穿越之旅!從饃都吃到魔都~
    憑藉濃鬱的上海經典本幫菜的風味在西安美食界佔下了一席之地成為古城上海菜的金字招牌不僅吸引了西遷的上海食客光臨也徵服著西安人的味蕾西遷人在西安的「上海之家」>在這些人的心裡東亞飯店是否是「正宗的上海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就是他們喜歡的上海菜飯店負責人朱經理回憶,自飯店在國慶重新開業以來,讓他印象特別深刻的是,有個老兩口,開著三輪代步車,專門從東郊趕到東亞飯店
  • 「上海老字號指南之一」:上海的老味道,那些本幫菜的老字號菜館
    注意,這裡有兩個關鍵詞,老字號,本幫菜館,必須要同時兼備這兩個標籤,才是這篇文章的所要介紹的。例如,大富貴酒樓創建於光緒七年(1881年),絕對算是老字號了,但這是家徽菜館而不是本幫。同樣的還有老半齋、梅龍鎮酒家是淮揚菜,杏花樓、新雅是粵菜,所以都不是今天所要介紹的,以後會有專門文章介紹。
  • 上海的味道——小堂宴,有情懷的正宗本幫菜!僅118元搶原價403元小堂宴本幫菜3人餐~香妃白斬雞+三姨太陳皮蝦+本幫扣三絲…
    每當被生活虐到無法fu吸的時候就想回家感受一下家的溫暖而在虹莘路就有這樣一家溫暖有情懷的店精緻的上海本幫菜讓你感受純正的小時候的味道!上海菜講究濃油赤醬、鹹甜適中 入口甜,收口鹹 湯汁濃膩如稠,118元= 香妃白斬雞+三姨太陳皮蝦+本幫扣三絲+石鍋奶香芋+抹茶白玉+健康四寶菜+手工酒釀金桂圓子 正宗本幫菜體驗小時候的味道精緻的小堂宴等你來!
  • 上海本幫菜好去處-德興館
    上海本幫菜是上海的鄉土菜餚,特色是濃油赤醬,滋味濃鬱鮮美,甘腴甜潤,以真材實料和慢火細工取勝。每道菜看起來都亮澤、紅潤。代表作是草頭圈子、糟缽頭、蝦子大烏參、紅燒禿肺和紅燒回魚等,其中又以德興館、老正興和上海老飯店所燒制的最名聞遐邇。
  • 周末探店丨深冬來圓苑,用甜蜜蜜的上海本幫菜,滿足叫囂的口腹之慾!
    圓苑創始人齊志豪要吃本幫菜,上海的老克勒們大多會推薦圓苑,這家創始於1999年的餐廳以圓苑紅燒肉、糯米紅棗、冰沙紅酒鵝肝等特色美食俘獲了一眾老小的味蕾,在上海灘乃至全國美名廣傳。今天,《橄欖畫報》特別邀請圓苑創始人齊志豪,請他與我們分享對上海本幫美食的所思所想。
  • 上海小弄堂裡的本幫菜館,不提前預約吃不上,還沒開門就大排長龍
    而上海這邊,則主要是以本幫菜為主了,本幫菜是江南地區傳統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流派,味道更偏向於以濃油赤醬、鹹淡適中、為其最主要的特色,很多老上海人都非常愛吃本幫菜。而今天我要跟大家一起聊聊的,則是上海這邊的一家老資格本幫菜館,他們家可以說是上海這邊最有名氣的幾家本幫菜館之一,興許是老闆手藝好,在很多老熟客眼中,他們家的菜品更加貼合老上海的味道,因此每天生意都非常火爆。
  • 「古法」本幫冷麵在此,速速進來膜拜 上海米道
    譬如講到了端午前後,天氣開始真正轉熱,爺叔阿姨們換上了重磅真絲襯衫,倘若再到麵館裡吃一碗把背心溼透的蘇式熱湯麵,的確不是最妥當,這個季節,輪到阿拉本幫冷麵登場了。「一客三絲冷麵。」「三絲賣光了。」「七點鐘不到就賣光啦?」
  • 上海20家「外婆味道」 本幫菜館大搜查
    老上海幾道傳統菜:幹燒鯧魚、鴨肉蛋黃卷、椒鹽排條、薺菜豆腐羹等都是他們家的特色菜,很有媽媽外婆做出來的味道。特別推薦的是招牌幹燒鯧魚,誘人的醬紅色,燒的極其入味,魚上還淋上了肉末、豆瓣、辣椒熬成的醬料,特別的下飯。第三家:瑞福園(茂名店) 【上海本幫排名前三】▌地址: 盧灣區茂名南路132號乙(近復興中路)▌推薦菜:油爆蝦
  • 老正興,上海本幫菜鼻祖
    上海杏花樓(集團)有限公司老正興菜館,(以下簡稱老正興菜館),是中華老字號企業。老正興菜館創始於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被稱之為「正宗上海菜,首推老正興」。一百多年來,老正興一直保持了經營「上海菜」的領先地位,老正興以太湖地區盛產之活河鮮為原料,菜餚頗具江南風味,以烹製濃淡相宜的上海菜為特色。
  • 福州「醬蝦蟹專門店」,5.8折吃「東北」上海菜!
    但老闆笑著說:「上海菜偏甜,這本身就很符合福州口味了,沒必要改良啊。」但就是素以精緻出名的上海本幫菜,在這家店裡,除了口味夠精緻外,盤兒,不,盆兒的分量可一點都不精緻,力氣小的人我感覺端它走路都踉蹌。 這是一家什麼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