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身難得 |
過去無始,未來無盡。無始以來,我們在六道輪迴。人道、天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總稱六道。在這六道中,人道有苦有樂,最適宜修行。天道雖然好,但是天人沉迷享樂,疏於修行,命終時墮入哪一道還未可知。阿修羅道的眾生一生好鬥,長期處在戰爭中。畜生沒有自主能力,任人宰割,即使身為畜生中的王者——獅子,生命也會受到威脅。餓鬼簡直是生不如死,餓了不能吃,即使把食物咽下去,食物馬上變成火燙,那是什麼滋味?地獄道更加痛苦不堪,各式各樣的地獄恐怖至極。這一世我們轉生人道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情,是何其幸運的事情!
| 被三毒捆住了 |
但是,無始以來的串習形成了我們生命的主流,我們由於串習,見到喜歡的東西就貪,對於強烈的貪慾往往難以戰勝,同樣地,嗔心、痴心也會因各種境界生起。我們為什麼一直在六道中輪迴?正是貪嗔痴三毒把我們捆住了,使我們不得解脫,智慧不能開顯。貪心是餓鬼的因,嗔心是地獄的因,痴心是畜生的因。我們一時不守戒,三毒就來了,三惡道的因就種下了,若又不能及時覺察,未來只能墮落到三惡道。
| 培養覺照 對治煩惱 |
所以我們要修行,培養內心的覺照,積極地對治煩惱。貪心重,就多修布施;嗔心重,就多修忍辱。大家不要覺得人忍辱是無能,是吃虧。實際上,忍辱就是道,就是法,可以幫助我們早日踏上通往淨土的道路。
我們投生為人,可是人的生命非常脆弱。無常迅速,說不準哪一天我們就會離開人世。因此我們要合理安排時間。如果時間白白浪費,人生空過,實在冤枉。
| 修行要領 |
修行的目的,就是為了在人生旅途中少走彎路,把佛法運用到日常生活中。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對於佛陀開示的教法和祖師大德倡導的念佛法門,我們必須掌握要領。要領是什麼?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
| 注重戒律 |
出家人和在家人都要注重戒律,在家人的戒律和出家人的戒律原則是一致的,只不過在戒相上有些差別。戒律防非止惡,在學佛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我們因為不重視戒律而錯過解脫,那就太不划算了。作為佛教徒,大家應該依據戒律指導自己,時刻約束心行。
隨意地念念佛號,至多只能種種善根。為什麼那麼多人念佛,但是真正往生淨土的人不多?主要是因為人很多人嘴上念佛,心裡三毒作怪。
| 易行道 難行道 |
佛陀開示的八萬四千法門,總體可以歸納為難行道和易行道。難行道,如禪宗等,依靠自己的力量斷盡無始以來的煩惱,的確不易;易行道,如淨土法門,可以憑藉佛力接引,往生西方。
雖然有這樣的方便法門,但是如果我們沒有清淨心、缺乏慈悲心,總是讓貪心、嗔心、痴心發揮作用,那麼易行道也會變成難行道,甚至沒有道。
| 精進念佛:信願行 |
念佛要精進,才有明顯效果。精進念佛離不開信、願、行。信是信心,我們要對佛法有堅定的信心,深信依照佛法可以修行解脫。
願是願力,阿彌陀佛大慈大悲,發下利益眾生的四十八條大願;我們也要真誠的發願往生西方,願意在那個美好的世界花開見佛。這樣我們的心和阿彌陀佛的願力才是相應的。
行是付出實際行動。修行不重形式,重在佛法的落實。
| 念佛的真功夫 |
念佛的真功夫在於都攝六根,念念相續,字字分明,這種功夫是定的力量。佛法告訴我們,由戒生定,由定發慧。在持戒的基礎上,才能產生定力,開發智慧。什麼是智慧呢?與佛法相應的,就是真正的智慧。戒定慧俱備了,貪嗔痴就會隨之息滅。
大家可以計算一下:每天的24個小時中,自己有幾個小時在念佛?念佛的時候,有多少時間在打妄想?不念佛的時候,又有多少時間與佛法相應?這樣一計算有沒有產生危機感?
即使平時修行功夫不錯,但是一般來說,到了生病時,十成功夫至多用上一兩成。前段時間的一個晚上,我肚子痛,那是深刻地感受到自己做不了主。生病的時候都做不了主,何況在臨終的時候?臨終一生只有一次,我們不能到了往生時不知所措,這樣的危險冒不得!
| 福德與 正見 |
福德資糧也是修行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助緣。大家要多多積累福德資糧,減少修行上的障礙。比如各大寺院有事情時,大家踴躍幫忙,這就是培福的一種方式。同時,樹立正知正見,建立和諧生活,對家人、對同修、對身邊的一切人都和言愛語。心態好了,再加上一心念佛,才能在易行道上快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