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社交恐懼症需要「以我為主」

2020-12-26 華聲在線

堂吉偉德

日前,中國青年報聯合中國社科院、社交平臺探探發起調研,就當下年輕人的社交情況展開分析。調研針對探探平臺18至35歲的用戶發放問卷,共回收有效問卷超4000份,其中40.2%的人表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社恐」,52.7%的人認為自己缺乏社交技巧,也有55.6%的人對自身條件不夠自信。(12月21日《中國青年報》)

社交恐懼症並非新近出現的社會現象,作為公共話題時常被提及,並獲得了廣泛的關注和激烈的討論。社交恐懼症也稱為社交焦慮障礙,是指患者在社交場合與社交操作中出現過分的焦慮、害怕,有一種不能勝任、困惑、尷尬和羞辱的感覺,甚至出現迴避行為,嚴重時可出驚恐發作。不過,標籤化和泛化的社交恐懼症,並非生理疾病而是一種生存狀態,還有一些自嘲的因素在裡面,大多表現出不願、不想和不能三個層面,「懸浮感」的社交環境,降低了社交的意願度和成功率。

社交恐懼是一種社會現象,亟待引起社會的重點關注。社交恐懼的產生因素在於社會環境,一方面社交的標籤化可以看出是年輕人的個性化體現,以及對「社交泛化」的「反制」。但這種認知與行為偏離了正常的軌道,對正常社交和社交正常化形成了挑戰;無論是個人的行為主動性還是自覺性,都會對群體社交的規範人合理化開展形成影響。社交的規則若沒有被遵守,則社交的基礎就會被極大的破壞。人與人之間缺乏溝通與互信,在工具性的使用上也會更加功利。

另一方面,社交技巧學習不足、經驗不夠、缺乏社交自信,也是極為重要的原因。一度過來,關於群體社交恐懼產生的原因,有人歸咎於移動互聯的產生和智慧型手機的使用,刷手機改變了每個人行為習慣,也給社交帶來了極大的障礙。還有人認為,決定我們生活狀態走向的並不是智慧型手機等高科技工具,而是我們自身的思維模式和處事態度。網際網路和智能化工具的使用擴大交流的範圍,縮短了時間與空間的距離,但也讓社會變得更加浮躁,人與人相處顯得更加功利甚至勢利。

如此結果在於,人和人之間的信任感在不斷下降,也讓社交技巧的難度在不斷增加。某種意義講,社交恐懼症多屬社會風氣演變所帶來的交流障礙,工具性的社交技巧固然有利於提高社交的成功率,根本原因還在於「為什麼社交」的認知出現了偏差,由此帶來了「如何社交」的行為變異。因為前者解決的思想導向,而後者則決定著行為方式,兩者之間是「道」「術」之別,強調社交技巧和技能並不為過,但以信任為基礎的人際交流與溝通,才能實現最有效的交際。

事實上也是如此,隨著網際網路的日常化普及與庸常使用,「話術軟體」等工具性使用則大行其道。替代化的結果則是,說話等基本功能的退化讓人無法充滿自信,PUA、話術軟體裡的油膩套路導致人際間信任度下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冷漠,缺乏真誠的溝流與交流,源於靈魂的思想碰撞,則社交恐懼就在所難免。我們所具備的工具手段越來越豐富,也讓交際的場景變得更加多元而快捷。工具化的手段讓目的變味,也讓手段失去了正當性和合理性。

當人以社會人的角色去面對和處理交際,離不開外部環境的支撐和影響,需要通過環境的優化來改善交際的氛圍,更需要每個人基於現實狀況,從自身和現在做起,才能走出「囚徒困境」以及由此造成的「公地悲劇」。而要做得這一點,就必須做到真誠大於技術,目的性優於技術性,多一些彼此的信任而少一點功利,一個人只有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真心境和真性情,才可能被逐步認可和接受,網絡依賴、話術利用才不會讓社交成為一種恐懼。

相關焦點

  • 社交恐懼症的表現,社交恐懼症如何自愈
    生活中人人都是離不開社交。社交可以讓你的生活更加豐富美好,但是社交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和各種各樣的事情。這樣有不少人就會懼怕社交,那麼社交恐懼症的表現,這是需要大概有個了解,不然當你自己有社交恐懼症的時候,自己都不會知道。會對你的生活大大折扣,讓身邊的朋友和親戚都遠離你。
  • 為什麼社交恐懼?你有社交恐懼症嗎?
    跟陌生人見面、參加大型聚會,或是當眾發言的時候莫名就會面紅心跳,緊張無比……哎呀,我是不是患了社交恐懼症? 你是不是遠離讓自己成為焦點的場合? 你是不是因為將要參與害怕的活動或場合而感到焦慮? 在參與社交活動之後,你是不是會花時間分析自己的表現,並找出在互動中出現的錯誤? 在社交活動中偶爾經歷過消極的體驗,你是不是就會聯想它是最壞的結果?
  • 怎麼克服「社交恐懼症」?你有社交恐懼症嗎?
    #社交恐懼症的理想世界#若要沒事,我便不見人——《一人分飾兩角》社交焦慮(又稱作「社交恐懼」)就是指面對可能被他人審視的一種或多種社交情況時產生顯著的害怕或焦慮。我們都是社會人,每天不可避免地會參與到一些社交場合中。課堂上的小組討論,上臺演講、發言、與好朋友的朋友見面,同學聚會、公司聚餐、工作上的餐桌洽談等等。看見過網上的一條「段子」:一個社交恐懼症的人在網上加入了一個社交恐懼症互幫互助的群,結果從進去到解散這群的人就沒說過一句話。
  • 預防社交恐懼症:部分社交恐懼症可自愈
    【導語】在我們從小到大的認識中,有病就需要接受治療。但是,廣東省人民醫院心理精神科主任醫師謝永標說,社交恐懼症患者,或者具有社交恐懼症狀的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有部分人能夠通過自身緩解這種焦慮、恐懼的症狀。部分社交恐懼症患者可自愈社交恐懼症不用治療就能好?
  • 我們真的了解社交恐懼症嗎
    社交恐懼症患者的三個「不」 除了上述教科書所描述的社交恐懼症的典型表現,我還根據自己的臨床觀察和診治經驗,概括了社交恐懼症患者的「三不」特徵,以指導對患者實施有效合理的治療。
  • 出國留學想要克服「社交恐懼症」,需要做好這4個方面的工作
    圖片來源網絡如何改善社交恐懼症講完恐懼社交的原因,到底該如何改善「社交恐懼症」呢?所以需要自己認真的練習好口語,這是走出「社交恐懼」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萬事開頭難,一定要克服自己。觀察這裡的觀察,並不是觀察這個人怎麼怎麼樣,而是觀察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方面。尤其是在溝通與說話用詞方面的觀察。畢竟在國外與國內,無論是文化還是生活,都是存在著非常大的差異的。
  • 口罩,治好了我的社交恐懼症
    尤其對於有社交恐懼症的人來說,更是如此。走在公司走廊上可以目中無人保持高冷,不用假裝厚道和同事尬聊了。聽到不好笑的笑話,也不需要尷尬而不失禮貌地微笑了。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還遠遠沒有達到社交恐懼症的程度,它最多是一個標籤,一個自我合理化的藉口。
  • 社交恐懼症,你有嗎?
    在特輯02期中有一封來信中的部分內容是這樣的,她說:「我是個很內心的女孩,不懂得如何和他人相處,也經常在和不太熟的人呆在一個空間的時候坐立難安,不知道該不該搭訕問個好,也不知道在面對他的時候該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回應,其實我最希望的還是他和我都不要說話,也不要面對面,這樣或許就不會感到尷尬了
  • 社交恐懼症怎麼治療 你們了解社交恐懼症嗎
    生活當中有些人會患上社交恐懼症,而患上社交恐懼症會影響患者的正常人際交往的,那麼如何治療社交恐懼症呢?社交恐懼症有哪些危害呢?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下面大家就一起來看一看吧!社交恐懼症怎麼治療社交恐懼症西醫治療1、催眠療法:精神分析師將你催眠,挖掘你心靈或記憶深處的東西,看你是否經歷過某種窘迫的事件,試圖尋找到你發病的根源。
  • 害羞、膽小、不願意社交,我是得了社交恐懼症嗎?
    遠遠看到認識的人馬上低頭玩手機,只為了不打招呼;透過電梯門看到不熟的同事火速按關門鍵,完全不想一起坐電梯;中午去樓下吃飯,在門口看到有認識的同事,立刻轉身換一家店;下午4點要和工作夥伴視頻,早上10點就開始深呼吸;……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有人說這是得了「社交恐懼症」
  • 如何克服社交恐懼症
    迎刃自信戀愛學(微信:y
  • 出現社交恐懼症上海哪家醫院治療比較好?
    核心提示:其實很多時候人們在社交場合出現焦慮、緊張、無法社交的情況都是正常的。但是有些人在社交場合焦慮緊張無法放鬆,這就是社交恐懼症患者,需要對病情引起重視,及早到正規醫院治療。治療社交恐懼症上海哪家醫院好呢?醫院在哪裡呢?上海新科腦康醫院是上海一家集專業性、科研性於一體的精神疾病診療醫院。
  • 社交恐懼症與內向性格不一樣
    每個人天生都有自己的弱點,性格不一樣所面臨的困難也有所不同,性格開朗的人天生喜歡社交,而性格內向的人,在參加社交場合時畏手畏腳,不敢展示自我。社交恐懼症患者有所不同,他們最大的敵人往往是自己,只是他們不知道罷了。
  • 怎麼判斷社交恐懼症?廣州治療社交恐懼症的醫院哪家好
    核心提示: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與人交流的方式越來越多,社交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經濟和社會環境的變化使得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變的更加重要。但在這時,有一部分人卻對此十分恐懼與牴觸。雖然明知這種恐懼是過分且不合理的,但仍反覆出現難以控制。社交恐懼症,社交恐懼症是一種對社交場合及人際接觸過分擔心、緊張的一種症狀,發病群體多為青少年和早期成年人。
  • 恐懼症醫院 社交恐懼症醫院看什麼科
    核心提示:恐懼症,社交恐懼症是屬於精神科看診的疾病,到醫院掛精神科,北京德勝門中醫院精神科,多年專注精神疑難疾病的診療與研究,恐懼症患者已經接了很多了,積累的經驗是很豐富的,能夠快速判斷,快速通過檢查結果來確定診療方案,恢復效果好   恐懼症醫院 社交恐懼症醫院看什麼科
  • 3招教你建立社交自信,遠離「社交恐懼症」
    現在,大家常常戲謔自己有「社交恐懼症」,其實沒那麼嚴重,很多人口中的「社交恐懼症」說白了就是社交障礙。以上這些行為具體表現為在社交中不敢做自己,根本原因還是不夠自信。如果你在社交中不夠自信,將會遇到非常多的障礙,很可能影響到你生活的各個方面。究其根本原因還是缺失自信導致的社交障礙。因為我們在社交生活中,無法肯定自我。
  • 患有社交恐懼症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其實,對星星的這種體驗,我都能感同身受,因為我也有過在公共場合過於緊張,以至於對社交關係感到恐懼的時候。 在現代社會,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和工作壓力的增大,無論在網絡上,還是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會聽到有人在說自己有社交恐懼症。 那麼社交恐懼症到底是什麼呢?
  • 「我有社交恐懼症」,這不是一句玩笑
    想必這些情景能引起時下越來越多「社交恐懼症」人群的由衷共鳴。 近日,社交平臺探探聯合中國青年報、中國社會科學院,面向探探平臺內的用戶發起問卷調查,針對當下年輕人的社交情況展開深入調查分析。調查發現,超四成用戶自稱「社恐」。
  • 社交恐懼:口罩能治好社交恐懼症?
    口罩掩蓋了很多微表情,所以戴上口罩,社交恐懼症減輕了?首先我們要明白一點------內向並不是社交恐懼症。「我不喜歡和陌生人說話,我有社交恐懼症!」生活中很多人常常把這句話掛在口頭上。必定需要一個過程去了解對方,才有可以聊的話題不是嗎?在與人交往過程中有些緊張和焦慮是正常的。而社交恐懼症則是一種疾病,會導致患者部分社會功能喪失,甚至可能導致網癮、酒癮,甚至毒癮等不良後果的出現。
  • 花季少女怕說話,只因社交恐懼症
    「張叔叔,我的社交恐懼症好了,現在又可以和同學們正常交流啦。」元旦期間,17歲的曉薇(化名)來市口腔醫院心理一科複查時,興奮地對該科主任張俊峰說。去年9月開始,曉薇不願與人說話,與人講話不敢直視,好像做了虧心事似的。張俊峰為其進行4個月的心理治療後,曉薇的社交恐懼症終於得以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