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的製造業發展是相當不錯的,通過人口紅利來發展製造業已經被證明是成功的了。目前我國的製造業產業鏈相當的完善,中國製造已經得到了更大的認可了,確實很多國家對於我國的產品是很信賴的。而且我國的消費市場量級也很大,不少企業不願意從我們國家搬離出去是有多種原因的。隨著我國的製造業發展取得成功,現在已經開始向「中國創造」、「中國製造」發展了,未來的前景也是很廣闊的。現在一些東南亞國家也已經開始向我們國家學習了。
其中印度和越南的製造業發展也比較迅速,相對而言越南的發展還更快一點。之前發生了一些比較有趣的事情,一些印度人在一段時間抵制中國產品,有的人甚至把電視都扔下來了,後來還出現了一份500多種中國製造的商品名單,表示印度人都不會再購買。但是最諷刺的就是高呼抵制中國產品的印度人,帶的帽子都是中國製造的,而且要知道這不是印度人第一次這樣做了,每一次都宣布失敗。
目前印度是離不開中國製造的,因為如果不從我們國家進口商品,那麼就會選擇從其他地方進口,帶來的就是商品價格的上漲,因為自身的經濟發展比較一般,因此東南亞國家的高價格產品會讓很多印度人「吃不消」。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在一份8973份的調查中顯示,有83%的人喜歡中國製造的產品,並且認為無可替代的,因為我國的產品質量好,價格相對實惠。
之前有一部中國製造的手機,在幾分鐘就一售而空,這件事情發生在抵制的那段時間,頗有諷刺意味。而且就連印度當地的手機零售商都表示,中國智慧型手機在印度的銷量還是很好,並沒有出現下滑的趨勢。印度檔次的一家網站也發文稱:印度有些人抵制中國製造的商品言論很不成熟。現在根本沒有國家能夠像中國一樣,提供廉價、優質的產品。
因為疫情,今年印度的經濟發展並不是很好,因此印度想要在5年內將經濟增長到5萬億的可能性並不是很大。而且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印度的經濟發展水平是很低的,服務業、製造業發展不景氣,現在就連外貿行業也在走下坡路。印度的失業率也在提升,一個月就有1.2億人失業了。在2020年6月17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批准了印度的一份貸款,達到了53億美元。
要知道這不是印度第一次「借錢」了,早在今年5月份已經借走了35億人民幣的緊急貸款,兩次一共借走了400多億元。要知道我們國家現在是亞投行的第一大股東,現在印度也成為了亞投行的最大借款人。所以印度在抵制中國製造有點跳梁小丑的意思,2019年我國和印度的貿易總額達到了6395.2億元,國內的很多項目都要依賴於我國,因此印度所謂的抵制,也不過是一種情緒的宣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