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這個問題其實並沒有統一標準,主要是靠個人來調控。因為減脂和增肌其實並不是說非要等到一個結束了另一個才能開始,對於大部分訓練者來說,這二者應該是穿插進行,根據自身情況來調控這個階段你是側重於減脂還是增肌。下面我們根據幾種不同類型的人群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人群一:減肥者
對於想要減肥的人們來說,減脂就是他們一直在努力的目標,所以他們的訓練自然應該以減肥為主。體脂率對於減肥者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對於女生來說,當體脂率降到25%時,就可以加入一些增肌的訓練了。
可能有人會有疑問說,我們的目標只是減脂,考慮增不增肌不是多此一舉了嗎。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適當的增肌其實是為了更好地減脂。
有過長期減肥經歷的人應該都經歷過減脂平臺期,如果不能度過這個階段,你的脂肪將很難再減下去。一個人體內的肌肉含量與脂肪含量的比例是相輔相成的,脂肪急劇減少之後,就會變得停滯不前,這時候通過增肌訓練對肌肉進行適當的刺激,有助於提高減脂效果,改善停滯不前的狀況。
前期減脂過程中,除了進行減脂訓練之外,適當節食也是有必要的,攝入的熱量減少了,消耗的熱量增加了,體內形成了一個能量缺口,這樣才有助於高效減脂。後期減脂與增加交替循環訓練,進一步提升減脂效果。
在訓練過程中需注意的是,增肌與減脂在訓練與飲食管理方面都存在著差別,增肌訓練主要是力量訓練和無氧運動,飲食方面需注意適當攝入熱量使身體處在熱量盈餘的一個狀態,蛋白質食物和充足的碳水是必備的。
人群二:健身者
健身者通常以練出漂亮的肌肉為目標,在成為健身者之前,他們的體脂率首先應該降到了合適的數值,否則他們應該先做一個減肥者,不然再漂亮的肌肉被脂肪擋著還是什麼也看不出來。
對於健身者來說,減脂與健身要穿插進行,因為漂亮的肌肉維度和線條缺一不可,肌肉圍度是通過增肌漲上去的,肌肉線條卻是通過減脂瘦出來的。至於具體以怎樣的頻率變化訓練方式因人而異,需要結合個人自身喜好與身體狀況。通常來說,增肌的過程中會伴隨著脂肪的增加,而減脂的過程中則會有肌肉的流失。肌肉和脂肪之間的平衡點,需要依據個人自身情況來不斷做出調整改變。
一般情況下,增肌周期與減脂周期的比例應在3:1左右,這適用於大部分健身者。當然,這不是唯一的一種訓練安排方式,比如有的健身者就喜歡在春季進行減脂訓練,而在其他三個季節進行增肌訓練,這樣也是可以的。
人群三:力量舉運動員
對於這類人群,他們需要的是絕對的力量,一定體重下的力量大小,追求的是更大的力量,而不是低體脂率。所以他們不會過多地考慮減脂問題,他們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集中在了增肌訓練上,力量的增加是他們最關注的,僅僅會在比賽前期根據自身體重酌情減脂。但並不是說,力量舉運動以獲得肌肉為最大目標來安排基本訓練,肌肉不等於力量,比如健美運動員的肌肉不就比力量舉運動員的肌肉要發達。
當然這並不是說他們的訓練就比前兩種人群輕鬆,事實上增肌遠比減脂要困難的多,所以他們要付出的也是更多的。而且從經濟方面來講,增肌也是一筆巨大的消費。高效的訓練、科學的飲食和充足的睡眠是增肌的基本條件。
結語:總而言之,增肌和減脂均非易事,也不是一日之功,希望大家都擁有適合自己的訓練計劃並能堅持下去,最終得償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