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惑:「為什麼我家孩子每天都堅持練字卻依然練不好呢?
天天練習沒有效果,離開字帖、老師就打回原形,可能是孩子犯了以下錯誤:
只動手,不動腦…
練字只是描字帖、抄字帖,機械重複,沒有動腦筋去思考。
不懂結構,盲目練字…
「一字之法,貴在結構」。書寫是否好看,取決於字體間架結構。如果只是盲目臨摹,追求數量而不掌握結構,很難有所突破。
「寫字習慣」勝於「練字習慣」…
寫字是我們日常的習慣性活動,而練字只是我們利用空餘時間進行的練習,所以在沒有達到一定量變之前,「寫字習慣」勝於「練字習慣」,很多時候大家離開字帖就寫不好。
筆順、筆畫錯誤,越寫越醜…
沒有掌握筆畫、筆順正確寫法,只是按著自己的錯誤寫法重複臨摹,脫離字帖後,寫出來的字總感覺哪兒沒對,導致字越寫越醜。
那苦練無效該咋整呢?
01 養成正確的坐姿、握筆姿勢
書寫過程,既需要正確的握筆姿勢,也需要正確的端坐姿勢。如果孩子的肌肉力量不足,穩定性差,寫字姿勢不端正,寫字速度將減慢,越寫越費勁。
只有掌握正確的坐姿、握筆姿勢、運筆方法,才能越寫越輕鬆,長期以往養成好習慣,還能有效預防駝背和近視
02 循序漸進練習:筆畫-結構-句子
漢字的基本筆畫有橫、豎、撇、捺、點、提等22種。每個漢字都是由這些基本筆畫組成,因此寫好基本筆畫是寫好漢字的基礎,之後才是練習單字結構和句子結構。
03 寫字時,做到:想好再寫
寫字時不要邊看邊寫,即看一筆寫一筆或看一個部件寫一個部件,這樣做不但影響了字的美觀,而且大大降低了寫字的速度。
對於初學寫字的,開始可以「邊看邊寫」,但當有了一定的寫字基礎時,一定要養成「想好再寫」的習慣:認真觀察筆畫的變化、結構的處理,分析筆順的規則,達到「意在筆先」,做到「觀察仔細認真,書寫一氣呵成」。
04 持之以恆地練習
要想提高書寫速度,熟練是基礎。首先就是要常練,在每次寫字的時候有必要提出適當的速度要求,寫字的間隔時間不能太長。
其次是巧練,引導孩子總結字與字之間的區別和聯繫,認識和掌握同一類字的共同點,做到指導一個字,帶動一類字,在規律指導下練習,在練習中體驗規律,再用規律更好地指導練習,鞏固和提高書寫技能,進而提高寫字速度。
05專業書法老師指導
除此之外,要想寫得一手好字,不僅要孩子堅持,更重要的還是要有專業的指導老師。對於上小學的學生來說,學習硬筆書法是從小打下良好寫字的基礎,從識字開始就能按照專業老師教的正確方法寫好字,這個相對要容易一些。
如果上了初中後,要改掉不正確的寫字習慣就會比較困難了,再加上課業繁重,寫字往往也被「耽誤」了。所以,小學是樹立良好寫字規範的黃金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