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馬蹬鎮蘇莊村:大力發展迷迭香 脫貧致富奔小康

2020-12-22 瀟湘晨報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春 通訊員 張雅崢

蘇莊村位於淅川縣馬蹬鎮政府東南部,距離鎮政府17公裡,全村轄14個村民小組、5個自然村,耕地1445畝,林地2800畝。主要農作物為小麥和玉米,經濟作物為芝麻和油菜。全村286戶1170人,勞動力420人,常年外出打工280人。全村現有黨員26人,村「三委」成員6人。該村按照基礎設施建設和基本公共服務達標的要求,堅持「五個一批」和「短中長三線結合」,保障貧困村退出精準。

在馬蹬鎮蘇莊村的迷迭香種植基地裡一片忙碌的景象,村民們正在忙著篩選、綑紮、打包、搬運,放眼望去,綠油油的迷迭香布滿田間地頭,微風拂過,芳香悄然入鼻。

近年來,淅川縣馬蹬鎮在縣農業農村局的技術指導下,大力發展迷迭香中藥材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工作。

走進蘇莊村村部,一個鮮亮的「迷迭香產業聯合黨支部」的牌子讓人眼前一亮。這是該縣裡開展全域黨建工作時,蘇莊村根據產業發展情況新成立的聯合黨支部,為的是進一步引領迷迭香產業做大做強。

迷迭香種植一年可收割十年,避免每年重複耕耘,有利於涵養水源。當年種植便可進行採收,第二年處於盛產期,是一種唇形科灌木,採收以葉子為主,含300多種防腐劑,可以提取食品,藥品的防腐劑,還可以做化妝品的精油。

據了解,迷迭香每畝經濟效益達3000—4000元,相較傳統農作物,迷迭香的經濟效益十分可觀。蘇莊村共發展迷迭香360畝,成為馬蹬鎮種植迷迭香最多的村。

今年以來,馬蹬鎮大力發展產業扶貧,通過縣農業農村局牽線搭橋,從禹州引進中科光啟迷迭香產業有限公司,打造迷迭香種植基地,通過「公司+農戶」對接加工企業的模式,與企業籤訂迷迭香種植合同,公司租賃農戶田地後,聘用當地農戶務工,實現「分紅+務工」雙增收。

【來源:大河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淅川篇(三)蘇莊村「迷迭香」產業助脫貧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村村通村公路實現硬化,目前鎮政府至村道路已全部是水泥路、瀝青路,14個村民組全部通水泥路;淅川縣城至大觀園客運班車路過我村,一天一趟,能夠滿足群眾正常乘車需求;全村農用飲水符合安全衛生評價指標體系要求。人畜用水安全,取水往返時間不超過20分鐘。
  • 河南淅川:「短中長」產業助力貧困戶穩定脫貧
    該縣創新思路,按照「快見效、可持續」的要求,大力發展高效生態產業,實現「短中長」最佳優化,把生態產業做大做強,使其成為富民強縣的「恆業」。淅川縣短線產業主要因地制宜,發展食用菌和中藥材等特色種植產業集群,確保當年見效和當年脫貧;中線產業突出生態高效,發展軟籽石榴和薄殼核桃等特色林果產業集群,確保三年大見成效和中期致富;長線產業立足資源稟賦,依託香嚴寺、坐禪谷等旅遊資源,全力創建丹江湖5A級景區,依託蓬勃發展的生態產業,大力發展生態旅遊,確保五年持久見效和長期小康。
  • 「金牛」奮蹄奔小康
    怎樣才能調動村民脫貧致富積極性?2015年8月,朔州市檢察院在對金牛莊村開展對口幫扶工作伊始,便將之作為當務之急,通過打造「黨建幫扶、結對幫扶、輸血式幫扶」三個品牌,實現該村脫貧致富、穩固增收目標。在打造「輸血式幫扶」品牌中,通過駐村扶貧幹部前期實地調研、入戶走訪,聽取意見、因地制宜,找準幫扶措施突破口。
  • 脫貧致富奔小康路上的幸福一家人(圖)
    脫貧致富奔小康路上的幸福一家人(蘇林 供圖)  大江網/萍鄉頭條客戶端訊 何程深受鼓舞,滿腔熱忱地靠自己勤勞走上脫貧致富之路。  夕陽西下,何程的妻子黃禮可從萍鄉市實驗學校圖書館下班了,騎電動車幾分鐘就回到了家裡。幾個月前,她實現了從家庭婦女到圖書管理員的轉變,說起來,還得感謝幫扶幹部。從2018年起,幫扶幹部又是幫她聯繫就業培訓,又是結合她的特點為她牽線搭橋找崗位。
  • 朝六村:大路朝陽奔小康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荊楚風採 朝六村:大路朝陽奔小康本網訊(記者 程琳)市科協精準扶貧工作隊進駐陽新縣浮屠鎮朝六村以來,著重扶智、勵志,因地制宜,發掘內生動力,以科技助力產業發展,精準扶貧成效良好。
  • 河南淅川「短中長」結合育產業助脫貧:綠了山川 富了鄉親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綠了山川 富了鄉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水,晶瑩剔透;山,疊翠流金。秋日裡的河南省淅川縣丹江口水庫庫區,景色宜人。如今的淅川,山川更美,鄉親更富,今年2月正式脫貧摘帽。
  • 【人民記憶:百年百城】巫溪奔小康
    內容提要:一汩汩鹽泉孕育了這座城璀璨的鹽巫文化,一條條開鑿之路為這座城帶來了脫貧致富的希望,一雙雙手為這座城的蝶變凝聚了新生的力量……
  • 息縣:黨支部引領小康路,迷迭香香透香蒲園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胡巨成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宏冰 通訊員 李梅5月25日,息縣包信鎮香蒲園村的迷迭香種植基地內,放眼望去,綠油油的迷迭香布滿田間地頭,微風拂過,芳香撲鼻。一家人靠著發展迷迭香產業穩定脫貧,日子越過越紅火。剪枝備苗而在香蒲園村,像方瑞一家這樣,通過扶貧產業發展增收脫貧的貧困農戶還有很多。據香蒲園村黨支部書記馬波介紹,他們村不斷探索產業扶貧新模式,逐步壯大村集體經濟,鞏固脫貧實效。
  • 海南三亞市吉陽區博後村——「奔小康,我們底氣更足了」
    遊客們不一定知道,博後村的鄉親祖祖輩輩在鹽鹼地裡「討生活」,「小康」對他們來說曾經只是一個美麗而遙遠的夢。「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2013年4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博後村,與企業和農民聊發展、話增收,留下這溫暖億萬農民心窩的深情囑託,也為博後村幹部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注入強大動力。
  • 熊家場鎮:「四舉措」鋪就產業脫貧致富路
    近年來,熊家場鎮制定「四個萬畝+」「1210」產業規劃布局,以「黨委領、聯社幫、支部強、產業興」為工作思路,以打造一示範、盤活一基地、培植一片區、鞏固一產業的「四個一」工程為抓手,精準謀劃布局,優化產業結構,全面補齊短板,闖出了一條切合熊家場實際的農業產業脫貧致富新路子。
  • 「一頭兩翼」共助力 「聖潔甘孜」奔小康
    珠海市「以民生援建為龍頭,產業援建和智力援建為兩翼」,全力支援甘孜州脫貧奔小康,成效顯著。  以民生援建為龍頭,夯實了甘孜脫貧奔小康的基礎。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貧困人口脫貧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標。甘孜州平均海拔3500米,基礎設施薄弱,氣候條件差,公共服務覆蓋面窄,民生保障欠債多,任務尤其繁重。
  • 筆墨頌復興,脫貧奔小康,南陽市第六屆書法篆刻作品展開幕
    今天上午,「復興路上小康生活脫貧攻堅」南陽市第六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在南陽美術館開幕,小編為你送上詳細報導。歡迎加關注!也歡迎在文後評論和轉發分享!潑飛墨著華章,灑情懷歌盛世,12月18日,「復興路上小康生活脫貧攻堅」南陽市第六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在南陽美術館舉行開幕式,有關領導、嘉賓與社會各界群眾200多人一起見證了這一隆重熱烈的時刻。
  • 【新疆好網民 傳遞正能量】「羊司令」帶領眾鄉親奔小康
    【新疆好網民 傳遞正能量】「羊司令」帶領眾鄉親奔小康 2020-07-01 2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脫貧攻堅她·力量】通渭縣90後女老闆帶領鄉親奔小康
    【脫貧攻堅她·力量】通渭縣90後女老闆帶領鄉親奔小康 2020-12-11 11: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講扶貧故事 | 90後夫妻自主創業養鴕鳥 努力奮鬥奔小康
    講扶貧故事 | 90後夫妻自主創業養鴕鳥 努力奮鬥奔小康 2020-12-10 1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脫貧奔小康、美麗新河南主題展暨鄉村振興看河南主題宣傳活動?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平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夢珂12月18日,由省委宣傳部、省網信辦、省農業農村廳、省扶貧辦和省交通運輸廳共同主辦的「小康河南升級之路--脫貧奔小康、美麗新河南」主題展暨鄉村振興看河南主題宣傳活動在虞城縣舉行啟動儀式。
  • 「脫貧奔小康、美麗新河南」主題展暨鄉村振興看河南主題宣傳活動...
    12月18日,「小康河南升級之路——脫貧奔小康、美麗新河南」主題展暨鄉村振興看河南主題宣傳活動在虞城縣啟動。省委網信辦主任郭巖松,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劉保倉,省交通運輸廳二級巡視員武景順,市領導王全周、曹月坤、朱東亞等出席啟動儀式。
  • 背後是淅川人民的默默奉獻與犧牲
    丹江碧波,正日益成為受水區的生命之水、發展之源。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南來清波潤北國的背後,是淅川人民的默默奉獻與犧牲。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和渠首所在地的淅川縣,近年來,大力實施「生態立縣」戰略,牢固樹立「生態優先、水質至上、綠色發展」理念,持續加強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確保一庫清水永續北送,全力服務南水北調工作大局。
  • 本周五晚,《喜上加喜》淅川專場將亮相CCTV3
    本周五(12月18日)晚上19:00,央視綜藝頻道(CCTV3)大型綜藝相親欄目《喜上加喜》將播出淅川專場節目。 《喜上加喜》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全新推出的大型戶外綜藝節目,以「家國一體、喜上加喜、奮鬥路上、喜結連理」為定位,著眼於反映地方脫貧攻堅成就、記錄國家發展進步和人民生活變遷
  • 「我的脫貧故事」勤勞致富奔小康|岑鞏縣大有鎮大有村村民姚元忠
    之前,由於我和妻子文化素質低、思想也相對保守,想發展產業又沒有技術,只能靠附近打零工來賺取生活費及女兒讀書費用。2014年,我家因缺技術被納入貧困系統。識別為貧困戶後,我自卑感特別強,總結和綜合了自己貧窮的原因:我妻子患長期慢性病,一直依靠藥物治療,醫療費用開支較大,加上我沒有技術,導致家庭收入單一,生活日漸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