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在收集網友們的諮詢問題時,發現有幾位同時提到了糖尿病相關的皮膚表現,這可是個既冷門又容易被忽略的問題。今天咱們還是請到吉林省人民醫院老年醫學科的李可心副主任,給大家講講糖尿病引起的皮膚信號吧。
談論到這個問題,突然想起2002年我剛剛上班時的一位女同事,很漂亮的女同事臉上長了一個癤腫,我跟隨主任去會診途中,這位女同事攔住主任,請求幫忙看看,我們主任說測一下血糖,一測血糖16.7mmol/L,診斷糖尿病了,最後把血糖控制好,那個癤腫才痊癒,現在臉上的疤痕仍有痕跡。
今天咱們就聊一聊糖尿病朋友們皮膚上會出現什麼樣的信號?
高血糖初期最易出現皮膚瘙癢
內科學糖尿病的臨床表現,有的患者會有皮膚瘙癢,早期糖尿病人的皮膚瘙癢分為全身性或局部性,發病部位不定,程度也不一致,一般多發生於女性外陰、男性陰nang等部位。我國糖尿病患者中約有40%存在糖尿病性皮膚瘙癢,患者發病部位多為腰背、四肢、腹部等,由於瘙癢難忍,患者抓撓造成皮膚破損。而糖尿病患者出現免疫力下降,造成傷口破後不易癒合,甚至出現感染等情況,對於患者正常生活產生直接影響。
高血糖持續一段時間的皮膚表現
1、出汗多
正常溫度下也大汗淋漓,尤其是上半身;就該查查血糖看看是不是有血糖升高。因為糖代謝障礙導致患者的植物神經出現病變的時候(植物神經是控制我們很多身體內臟的活動,比如心率、呼吸等神經),患者的排汗機制或許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有的人是乾燥,皮膚會幹裂,尤其在足部。
2、皮膚感覺異常
糖尿病周圍神經和血管的損傷導致神經的萎縮或者神經傳遞的損害,會使皮膚乾燥瘙癢,肢體麻木,一般從四肢下肢末端開始並逐漸向上蔓延,甚至出現疼痛;有時候損傷到溫痛覺神經的話,感知不到溫度;甚至是完全會沒有知覺,我的很多糖尿病足患者在做截趾手術時用麻藥很少,或者都不用麻藥。所以糖尿病病人很容易出現下肢損傷,導致糖尿病足(大爛腳),後果很嚴重。
3、水泡
如果不是因為被東西擠到或者是燙傷導致的話,並且比較多的小水泡出現在皮膚上,並且沒有任何的疼痛感,這種水泡可能是糖尿病的前期標誌!
也有一種糖尿病大皰,一般出現在比較晚期糖尿病患者身上,由於體內的大量蛋白質丟失,造成皮膚上自發形成大水皰。
4、慢性潰瘍
出現潰瘍而且不容易癒合,正常情況下,皮膚出現損傷感染等情況,機體會迅速啟動免疫系統的大軍抵制外敵入侵,很快就會癒合。但是糖尿病人的高血糖是細菌滋生天然的培養基,免疫細胞的殺菌能力大大降低。如果皮膚莫名出現一片潰瘍,並且久久不能癒合,或者反覆出現的話,很有可能就是我們所說的糖尿病了。
5、皮膚黃色瘤
糖尿病患者經常由於脂質代謝的璋礙,從而導致類膽固醇類物質在皮膚上面進行沉積,使患者的四肢軀側、臂、頸以及膝等皮膚可見到成群的突發的米粒大小的棕黃色小結節,周圍繞以紅暈。有的時候這些結節或許會有瘙癢的感覺,同時還有一些患者在雙側眼瞼內側(俗稱眼皮)出現橘黃色的小結節。
6、感染、毛囊炎、癤、癰等
和一個正常人相比,糖友們的皮膚受到了損傷,被細菌入侵的機率是會更大一點的。血糖的增高使皮膚含糖量不斷增多,糖其實是比較良好的營養物質,給細菌在皮膚上面生長繁殖創造了比較良好的環境,非常容易引起皮膚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感染。像是腋下以及雙腳,由於不能經常和空氣進行交互,還容易出汗,細菌就更容易滋生。
發生毛囊炎以及癤腫等相關的症狀,並且經常在面部,頸背部部出現有膿頭的毛囊炎,嚴重的時候或許會發展成為癰(癰是多個毛囊炎在一起形成)
7、皮膚開始變硬
糖友們會經常發現自己的皮膚變硬,尤其是年齡大的朋友。更多的時候,是表現在手部的皮膚上。也有少部分人,不僅是表現在手部,腳趾以及腳背,包括腿部的皮膚都會出現這樣的變化。
糖尿病患者的皮膚改變多種多樣,但也有需要和一些疾病相鑑別,包括皮膚腫瘤、皮膚澱粉樣變性以及日光性皮炎、變態反應性皮膚病、瘙癢症、皮膚脈管性疾病及銀屑病等。
如果當皮膚有以上一種或者是多種變化的時候,很有可能就是糖尿病的一種信號,如果長期沒有控制的話,糖尿病或許會出現多種併發症,並使得心腦以及腎臟等多種器官造成一定的傷害,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去相關醫院進行就診,及時的發現並診斷糖尿病,以免造成延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