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耗」出來的?若出現「三多一少」,建議測一下血糖

2020-12-23 知識養生

相關報告顯示我國目前成年人糖尿病患者人數高達1.14億,並且其中有半數人還合併有高血壓。我國糖尿病患者以中老年為主,其中60歲以上糖尿病患病率高達20.2%。

由於中老年人對糖尿病不是很了解,因此很多人出現早期症狀,但是卻不知道這是糖尿病的信號,從而耽誤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機會,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一下糖尿病的典型早期表現。

糖尿病的早期表現「三多一少」,可能很多人聽說過但並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三多一少指的是多飲、多食、多尿以及體重減輕。

糖尿病是「耗」出來的?若出現「三多一少」,建議測一下血糖

多尿

由於血糖的升高,導致腎小球濾液中的葡萄糖不能被腎小管完全重吸收,從而導致滲透性利尿。因此患者會突然出現頻繁上廁所的現象,尤其以夜間明顯,一晚上可能起夜好幾次。

多飲

由於多尿導致體內缺水,從而引起口渴,但是通過喝水卻並不能緩解,因此患者就會出現頻繁大量喝水以及頻繁出入廁所的現象。

多食

飯量變大,由於大量的葡萄糖通過尿液排出體外,身體中的葡萄糖不能滿足日常需求,因此會誘發飢餓反應,導致患者食量大增。

體重減輕

如果出現以上症狀,並伴有短時間內的體重減輕,一定要警惕糖尿病。為何患者吃得多還會出現體重減輕呢?這是因為機體對葡萄糖利用障礙,從而導致身體中的脂肪以及蛋白質被分解利用,從而導致體重短時間內明顯下降,很容易觀察出來。

糖尿病早期除了三多一少以外,還有部分患者會出現其他症狀表現,如視物模糊、疲乏無力、皮膚瘙癢、傷口癒合慢等表現。也有一些患者糖尿病早期身體無明顯症狀,很容易耽誤病情,因此對於一些高危人群,如肥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有原發性高血壓高血脂者,日常生活中應該養成定時監測血糖,定時體檢的好習慣。

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預防糖尿病?

在飲食上。首先一定要養成低脂、低鹽、低膽固醇飲食,很多人都知道高脂、高膽固醇飲食會誘發肥胖增加患糖尿病的機率,但是少有人知道高鹽飲食也會增加糖尿病的發病風險,建議成人每日的鹽攝入量保持在6克以內,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多吃粗糧多吃蔬菜水果,每餐儘量做到七八分飽。

在運動上。儘量多進行有氧運動,多運動能多消耗熱量,有利於保持體型,而肥胖是誘發糖尿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多運動也有利於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建議每周進行三次以上的有氧運動,運動量要保持在半個小時以上。

在疾病上。對於一些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一定要積極控制好原發病,堅持治療堅持用藥,並定時體檢,從而避免誘發糖尿病。

在睡眠上。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保證充足睡眠。過度勞累、過度精神緊張也是導致血糖升高的因素。因此,養成規律的睡眠既能保證好心情也有利於血糖穩定。

相關焦點

  • 身體出現「3多1少」,或是血糖「超」了,建議測一下血糖
    雖然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各種慢性疾病發病率也越來越高了,比如被譽為「富貴」的糖尿病,如今我國糖尿病人數已經高達1.14億。雖然血糖的多少需要專業設備才能檢測出來,但是身體如果出現一些徵兆,如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狀,基本上也能判斷是糖尿病早期表現。
  • 糖尿病是「睡」出來的?睡前若有3大症狀,血糖或在悄悄「升高」
    如果血糖出現問題,我們是有機會提前察覺的,主要有這樣幾種表現。一、糖尿病是「睡」出來的?睡前若有3大症狀,血糖或在悄悄「升高」1、睡前有強烈的飢餓感糖尿病最明顯的特徵就是「三多」,吃得多、喝得多、解手次數多。
  • 糖尿病血糖測不準,可能是血糖儀的問題
    血糖監測是每個糖尿病友都必會的一項技能,大多數糖尿病患者家中都備有一臺血糖儀,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血糖的監測。糖友在使用血糖儀時,需要注意很多事項,且血糖儀也需要定期校準,才能保證監測數值的準確。那麼,你知道什麼情況下糖友需要進行血糖儀校準嗎?
  • 想要躲開糖尿病?飲食中的「三少一多」不要忘了,控制血糖靠自覺
    飲食最好是堅持三少一多的原則,才能有效的控制好血糖。預防糖尿病要遵守哪些飲食原則?1、少糖吃糖多不等於糖尿病,但是在日常飲食中,也要注意控制好糖分的攝入。特別是對於一些具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來說,糖分攝入過多也容易引發糖尿病。
  • 糖尿病都有「三多一少」嗎?出現這5個表現,要注意糖尿病的發生
    我們一直說糖尿病的典型症狀是「三多一少」,但是有很多糖尿病患者並不一定會出現這些典型症狀。接診的這位糖尿病患者就沒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狀,這位阿姨是因為膽結石急性疼痛來住院的。在入院後的檢查中發現了空腹血糖高達9.8毫摩爾每升。
  • 除了「三多一少」 這些症狀同樣要警惕糖尿病
    南京市中醫院內分泌科冉穎卓主任提醒,有糖尿病家族遺傳史加上肥胖、不良的生活習慣(飲食不節、久坐少動、熬夜)等都可能是潛在的「糖尿病患者」。出現哪些症狀需要關注是不是糖尿病呢?冉穎卓介紹,除了常見的「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的症狀外,有些患者初次發糖尿病,並沒有這些症狀,那是不是糖尿病呢?專家表明:也有糖尿病的可能。
  • 血糖偏高就會得糖尿病嗎?若睡覺時出現這3個表現,就要注意了
    血糖偏高就會得糖尿病嗎?高血糖≠糖尿病生活中很多人出現血糖偏高的現象,就會感覺到非常的害怕,以為血糖偏高就是得了糖尿病,其實血糖偏高和糖尿病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概念,所謂血糖偏高只是對於血糖數值的一個檢測,屬於一種症狀,這種症狀可以通過飲食和藥物得到緩解。
  • 早期糖尿病症狀除了三多一少,還要注意這幾個症狀!
    前幾天看新聞說道有一個電子競技的選手退役了,據說是糖尿病,而且年齡才20多歲,不免令人惋惜。那今天再和朋友們說一下糖尿病初期的一些症狀,如果自己經常出現這些症狀,可以自己測一下自己的血糖情況。除了我們經常說道的「三多一少」,就是吃得多喝得多尿液增多,體重減少之外,以下這幾點也很重要:
  • 出現「三多一少」才是糖尿病?專家:高危人群應儘早篩查
    新華社西安11月14日電(記者藺娟)糖尿病的典型症狀是多尿、多飲、多食、體重下降。許多人認為,只有出現「三多一少」才是得了糖尿病。專家表示,糖尿病的表現多種多樣,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會表現出典型症狀。
  • 皮膚上出現這些信號要趕快測一下血糖
    談論到這個問題,突然想起2002年我剛剛上班時的一位女同事,很漂亮的女同事臉上長了一個癤腫,我跟隨主任去會診途中,這位女同事攔住主任,請求幫忙看看,我們主任說測一下血糖,一測血糖16.7mmol/L,診斷糖尿病了,最後把血糖控制好,那個癤腫才痊癒,現在臉上的疤痕仍有痕跡。
  • 突現「三多一少」 警惕糖尿病已「纏身」
    在我國,約每10個人中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其帶來的併發症嚴重損害著患者的生存質量,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專家指出,存在糖尿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建議定期每年做一次正規的血糖檢查,當突然出現「三多一少」(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少)時,需警惕糖尿病已經「纏身」。
  • 糖尿病離我們很遠?除了「三多一少」和血糖高,這7個症狀已提示
    糖尿病很常見就拿糖尿病來說吧,很多人都知道它的發病率高,發病年齡越來越年輕,主要症狀是「三多一少」: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2.除了「三多一少」還有哪些症狀早期提示糖尿病?01除了飲食,還有哪些日常生活習慣導致糖尿病?
  • 血糖指數8.39,是糖尿病嗎?
    糖尿病診斷標準 空腹血糖、隨機血糖或OGTT後2 h血糖是診斷糖尿病的主要標準。有明顯糖尿病臨床症狀(三多一少)者,只要一次異常血糖值即可診斷。無症狀者診斷糖尿病需要兩次異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試驗。 當空腹血糖≥7.0mmol/L,餐後2小時血糖≥11.1mmol/L為糖尿病。
  • 為啥要測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空腹、餐後血糖分別多少算正常?
    血糖高的問題,在現代生活中發生率很高,隨著時代的發展,發現糖尿病逐漸年輕化。出現問題以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控制血糖。關於糖尿病,也有很多人不太了解,在控制血糖的時候,就容易出現差錯,導致血糖波動大,也就會引發其它問題。
  • 糖尿病是「拖」出來的?身上出現「1麻3多1少」,最好查下血糖
    糖友,為何如今越來越多?也正是因為如此,因為血糖升高而帶來身體不適的人越來越多。根據數據統計表明:我國糖尿病患者有將近1.14億人,佔據了全球糖尿病患者的1/4。最令人堪憂的是,我國糖尿病患者的知曉率並不高,有將近46.5%的糖尿病並未被確診!
  • 空腹血糖或餐後血糖高就是糖尿病嗎?醫生:很多人被誤診為糖尿病
    隨著糖尿病發病率的不斷升高,近年來「糖尿病」這個詞也頻繁出現在各大網絡媒體之中,公眾對糖尿病也不再陌生。但對於糖尿病的診斷,許多人只記住了空腹血糖大於7.0,餐後血糖大於11.1,一旦發現自己的血糖高於上面數值,就以為自己患了糖尿病,甚至開始使用降糖藥。
  • 若體內的血糖高了,這3種食物儘量要少吃,別管不住嘴
    很多人認為糖尿病患者是由於吃甜食而造成的,這方面我們不可否認,但它卻不是「禍根」,據研究: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佔據主要原因,而環境因素最關鍵的就是飲食,下面我們就聊聊容易造成血糖升高的3種食物,若管不住嘴,血糖或會居高不下。
  • 糖尿病發病率又上升了!「三多一少」典型症狀越來越不典型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廣東省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主任委員李延兵教授接受羊城晚報採訪時介紹,60歲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也在增加,且30-40歲人群漸成「主力軍」,目前糖尿病患者中 「三多一少」糖尿病典型症狀越來越不明顯。她呼籲,糖尿病患者要開始個體化幹預、優質降糖。
  • 糖尿病患者在家如何監測血糖?這4點小細節,千萬要注意!
    1.家用血糖儀測血糖應注意什麼? 定期校準 血糖儀需要定期校準,如果血糖儀不準,測出來的血糖值不僅沒有參考意義,還容易被誤導。 如何校準呢?
  • 無糖尿病史也可能糖尿病「暴發」 專家:突然「三多一少」要注意!
    半年前發現血糖輕微升高卻不以為意,沒想到暴發性1型糖尿病突然發生。專家指出,即便此前沒有糖尿病史,存在糖尿病高危因素的人群,也建議每年定期一次血糖檢查,當突然出現「三多一少」(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少)時,需警惕糖尿病可能「纏身」。  乳酸值翻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