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鼎,鼎盛鋼鐵項目一期預計在明年春節前完成項目全部土建並安裝設備90%以上;
在周寧,不鏽鋼深加工產業園年底將有5家企業投產;
在福安,正威項目實現「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目標……
依託「金娃娃」吸引而新上的大項目快速成長壯大,我市產業形成大項目滾動發展的良好態勢。「多上幾個大項目,多抱幾個『金娃娃』。」多年來,寧德幹群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託,發揚「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閩東精神,用「金娃娃」引領產業發展壯大,用大項目支撐趕超。特別在「十三五」期間,工業規模逐步壯大,「四梁八柱」構築成型,從曾經的東南沿海黃金斷裂帶,快速崛起成為全省新的增長極。
鋰電新能源特色小鎮
精準服務拼就「寧德速度」
「十三五」期間,我市工業總產值翻了一番,從2000億元增長到4000億元。2018年、2019年、2020年連續三年規上工業增速全省首位,特別是2020年,面對新冠疫情影響,全市工業經濟逆勢增長,預計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於6.5%,蟬聯全省首位。
持續「全省首位」的增長力從何來?從疫情之下的主導產業成績單中可以探尋究竟。統計數據顯示,1至11月,全市四大主導產業實現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4%,拉動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1個百分點,貢獻率高達131.2%。其中,不鏽鋼新材料增加值同比增長8.4%,鋰電新能源增加值同比增長14.5%;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5.5倍。
上汽寧德基地
近年來,寧德通過引進寧德時代、寧德新能源、上汽、青拓、中銅等「金娃娃」項目,培育形成鋰電新能源、新能源汽車、不鏽鋼新材料、銅材料等四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主導產業集群,撐起了寧德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的脊梁。
5年間,四大主導產業從2015年的620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約2200億元,工業增加值佔比從20%提高到60%,創造了主導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寧德速度」。10年打造全省首家千億年產值民企青拓集團、17個月實現中銅項目試點火、17個月實現上汽寧德基地投產,不斷演繹著項目建設的「寧德速度」。
「寧德速度」背後凝聚的是「寧德服務」和「寧德溫度」。從「打造國內一流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到「鋰電發展七條」,從「三都澳人才計劃」到「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寧德在營商環境、產業發展、人才引進和項目建設上持續發力,強化項目一線服務,努力營造多抱「金娃娃」的高效政務環境。
甬金科技
寧德幹部群眾始終傳承和弘揚「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閩東精神,牢記囑託,傳承好思想、好作風,全面踐行「馬上就辦、真抓實幹」「四下基層」的優良作風,推行「一線工作法」,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務、「一網通辦」,分別成立四大主導產業重點項目建設工作指揮部,發揚「四幹精神」,為企業發展提供優質高效服務,為培育「金娃娃」厚植沃土。
高效優質的營商環境,讓寧德成為「金娃娃」創新創業的熱土。截至去年底,產值超百億企業達7家、近百億企業2家。吸引集聚了世界500強企業8家、中國民企500強企業11家、上市企業37家,呈現出龍頭更強、鏈條更長、「朋友圈」更廣的良好發展態勢。
福安正威項目
科技創新引領「寧德智造」
12月17日,青拓集團研究院組建的「福建省高性能氮合金化不鏽鋼工程研究中心」獲批。中心主要聚焦氮合金化不鏽鋼的產品設計、製造技術和用戶使用技術以及產品的市場化推廣應用,制定團體、行業乃至國家標準。
「該中心獲批建設有利於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將加快寧德不鏽鋼新材料產業創新、集群、全鏈條的發展,對優化我國不鏽鋼品種和消費結構,進一步提升我國不鏽鋼產業競爭力,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業內人士分析。
寧德新能源科技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上汽寧德工廠獲評2020中國標杆智能工廠、青拓集團建設省不鏽鋼產業創新中心、廣生堂藥業獲評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一個個頂尖研究中心、實驗室的落地,標誌著寧德逐步成為鋰電新能源、不鏽鋼新材料等行業創新和科研的中心,這些中心在不斷的釋放磁吸效應,不斷積聚業內一流科研人才落戶寧德,助推寧德高質量發展。
建設中的寧德時代21c創新實驗室
市工信局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市國家級、省級各類創新平臺分別達7個和103個。寧德時代牽頭組建電化學儲能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21C創新實驗室,青拓集團牽頭組建福建省不鏽鋼產業創新中心,成功試製並批量生產筆尖鋼、全球首發高氮高耐蝕高強度節鎳奧氏體不鏽鋼304D等高新技術產品;廣生堂成為我市首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就在剛剛召開的高工鋰電&電動車年會上,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表示核心競爭力來源於創新。疫情之下,寧德時代、長安汽車、華為宣布強強聯手,進軍智能電動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創新應用正在越來越多的場景進行滲透,電動船舶、換點重卡、綠色智慧無人礦山等消息上了行業熱搜;青拓實業股份引入智慧機器人,緊跟工業4.0時代步伐;上汽寧德基地全新MG5車型成功開閥……科技創新驅動四大主導產業迅猛發展,引領「寧德智造」揚帆遠航。
數據顯示,2019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佔工業比重達65%,比2015年提高44個百分點;2020年1至11月,高技術製造業佔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34.5%,比2015年提高27.2個百分點。大數據農業、智慧化物流、5G產業、電動出行、共享經濟、直播帶貨等許多新業態在我市不斷湧現,蓬勃發展,「一二三」產走向融合。
青拓研究院
創新凝聚綠色動能。「我們組織實施135個節能技改和循環經濟示範工程,節約標準煤近25萬噸;堅決果斷鋼鐵『去產能』400萬噸;關停退出石材加工企業670家。」市工信局負責人介紹。
新興產業支撐有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專精特新」成為傳統產業發展的新常態。以我市工業歷史最久的機電裝備產業為例,「十三五」期間,不斷推進智能化改造和新技術新產品創新,華益機電初步實現智能化生產,時代電機向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轉型發展,亞南電機向發電機——儲能——光伏一體化的綜合能源裝備製造領域發展。
此外,水產品、食用菌等食品加工產業不斷推進品牌建設、精深加工和規模化發展;合成革產業不斷推進集中生產和綠色改造。
奧展實業
山海交響譜寫「寧德新篇」
近年來,我市深入實施每年500億元工業招商計劃,特別是引建上汽寧德基地、寧德新能源和寧德時代的二期、三期、四期、五期以及青拓集團400系、正威集團等一批「金娃娃」項目。在龍頭的帶動下,先後集聚200多個產業鏈項目,構建起以鋰電新能源、新能源汽車、不鏽鋼新材料、銅材料為主導產業的「四梁八柱」產業體系。
「十三五」期間,我市不鏽鋼新材料成為首個千億產業集群,四大主導產業實現了循環閉合發展,產業鏈條也實現了山海聯動、全域布局。龍頭企業布局在沿海,配套產業鏈項目落戶山區,既形成產業鏈上下遊的相互支撐,也在空間布局上形成相互協同。
周寧不鏽鋼深加工產業園
「以四大主導產業為基礎,把產業發展和區域經濟統籌謀劃,構建起山海協同發展格局,形成四大主導產業全閉環產業鏈和實體經濟全域產業圈。」市發改委區域科相關負責人介紹。
山海全域布局,產業贏在未來。我市四大主導產業競爭力強,發展勢頭好,後續項目多,為「十四五」的工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銅東南銅業
「2021年,我們力爭CATL三期、ATL三期、時代一汽一期、青美新能源、青拓100萬噸不鏽鋼棒材、上克二期、周寧不鏽鋼精深加工產業園、上汽寧德基地一期、正威銅基材料、鼎盛鋼鐵、三祥鋯產業等項目投產,加快CATL、ATL四期、五期、邦普新能源、嘉元銅箔、安脈時代等項目開工建設,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快馬加鞭未下鞍。我市將持續做大做強鋰電新能源、不鏽鋼新材料、新能源汽車、銅材料四大主導產業,培育提升清潔能源、傳統產業、新興產業3個重點產業。同時,突出「新能源」「新材料」產業融合發展這一定位,打造「新能源、新材料」世界產業地標。到2025年,力爭培育百億規模企業20家以上,建成四大主導產業千億產業集群,以規上工業年均15%的增速,實現工業總產值翻一番,達8000億元以上,向萬億工業時代邁進。
閩東日報記者 張文奎 文 / 圖
[ 這裡是閩東日報,感謝您的閱讀 ]
閩東日報移動端矩陣
「你說我辦」新聞報料熱線:2876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