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朝鮮四大妖女,其中一位叫「介屎」

2020-12-22 90後看歷史吖

李氏朝鮮,又被稱為朝鮮王朝,簡稱李朝,共歷519年、27代君王,可其中有近半君王是在王大妃(先王妃或君主的母親)或大王大妃(前任先王妃或君主的祖母)的「垂簾聽政」下度過的。

中後期更是在無休止的混亂黨爭中度過,而被朝鮮王朝稱為「四大妖女」的張禧嬪、張綠水、金尚宮和鄭蘭貞,便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出現的......

張禧嬪:宛若「鉤弋夫人與衛子夫」的故事

張禧嬪,原名張玉貞,原本是一名普通的宮女,因為氣質脫俗,被肅宗臨幸。

這讓肅宗的母王大妃十分不滿,不久就將其逐出王宮。

後來母王大妃去世,仁顯王后卻一直無子女,這才想起受肅宗喜愛的張玉貞,於是張玉貞重回王宮。

張玉貞也比較爭氣,很快升為昭儀,還為肅宗生下一子。

但此時的她容貌不再,為了母憑子貴,她努力讓自己的兒子成為世子。

於是,在肅宗面前說起仁顯王后和金貴人(寧嬪金氏)的壞話,還誣陷他們想要毒殺自己的兒子。

肅宗一氣之下將她們的封號廢除,並趕出王宮,張玉貞很快升為正一品「禧嬪」。

這讓張玉貞更加飛揚跋扈,暗裡教唆肅宗將朝中的西人官員逐出朝廷,從而導致金壽恆、宋時烈等西人重臣被肅宗賜死,史稱「己巳換局」。

自此,張玉貞權傾朝野,而肅宗也感到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極大威脅。

於是,肅宗又趁機起用金春澤等西人派,用以牽制張玉貞及南人派,但也使黨派之爭愈演愈烈。

最終,肅宗支持的西人派勝出:

「上(肅宗)毫無惻隱之心,將三碗毒酒灌入張氏口中,只聽張氏大聲慘叫,滾落石階,血如泉湧。」 (《仁顯王后傳》)。

因此,史官稱張玉貞為「妖女」或「妖婦」,說她「以卑微的宮人之身,謀殺國母,陷害忠良,而落此下場,豈非天降之殃禍乎?」 (《仁顯王后傳》)。

但是,20年後,她的兒子李昀繼位是為景宗,又追封母親張玉貞為「玉山府大嬪」。

張綠水:以妓生賤民出身

古代朝鮮對地位等級把控嚴格,即無論父親地位如何,若母親是賤民,則子女也是賤民。

張綠水便是妓女賤民所生。後來因為容貌被燕山君寵愛,為了迎合燕山君,她還發明了很多荒淫的遊戲,因此世人稱之為「朝鮮版妲己」。

燕山君本人十分不喜歡儒家文化,所以經常與儒家百官發生衝突,並由此引發兩次士禍,即:1498年的「戊午士禍」和1504年的「甲子士禍」。

在這兩次的士禍中,他為了鎮壓朝臣,制定了「寸斬」、「炮烙」、「拆胸」、「碎骨飄風」等酷刑。

同時,因他寵愛張綠水,又將成均館和佛寺改建成妓院,因此被指「淫亂宮廷」。

後來,燕山君的政權被推翻,懷有身孕的張綠水則被斬首示眾。

金介屎:與多人私通,名副其實的妖女

介屎,即狗屎的意思,是後人給這位妖女的蔑稱。曾全力支持光海君,卻只安於尚宮之位,所以又被稱為金尚宮。

初期時,因為備受光海君寵愛,獲得無數人支持:

「內外大小除拜,皆圖於金,然後受點,權傾一國,士大夫之無恥者,無不攀附」。

但一朝得勢,她便忘乎所以,與多位男子私通,如:侄女婿鄭夢弼、朝臣李爾瞻等。

雖然,金尚宮頗有醜聞傳出,但光海君卻是聽之任之。

最終,當光海君的政權因「昏亂日甚,幽廢母后,屠兄殺弟」的惡名被推翻後,金尚宮在逃跑途中也被軍士逮捕並斬首。

因此,金尚宮完全稱得上是禍亂宮廷的「妖女」。

鄭蘭貞:為身份而戰

鄭蘭貞和張綠水一樣,出身低賤,所以她努力想擺脫這一身份。

於是,她有意接近文定皇后的二兄尹元衡,並被納為小妾。

1545年,年幼的明宗繼位後,便由明宗的母親文定王后「垂簾聽政」。

期間,尹元衡藉助文定王后的權勢,為剷除尹任、吏曹判書柳仁淑以及領議政柳灌等敵對勢力,引發了「乙巳士禍」。

不久,尹元衡的原配金氏因受尹任波及而被驅逐。於是,鄭蘭貞被文定王后扶為正室。

但是,當文定王后死後,尹元衡遭到了士林派的彈劾,而他的原配金氏的繼母姜氏則告發鄭蘭貞毒殺了金氏。

因此,鄭蘭貞被判賜死。

可以說,鄭蘭貞一直都在為「擺脫卑賤身份」的夢想而努力,雖說也實現了,最終的結果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只是令人有點感嘆世事的無奈罷了。至於是否稱得上「妖女」兩字,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相關焦點

  • 朝鮮歷史上有個「妖女」叫金介屎,雖然長得不咋地,但卻豔名遠播
    在朝鮮歷史上,並沒有所謂的「四大美女」之說,但是卻有個「四大妖女」的排名,這四個女人都是在朝鮮歷史上禍亂朝野的大名人,而這裡要說的,就是其中一位名叫金介屎的「妖女」;不過這名字還真是有點奇怪。金介屎的本貫及父母皆不詳,野史記載金介屎為賤隸之女;有人認為「介屎」並不是她的名字,她很可能沒有名字,因為很多朝鮮賤民、貧民根本不會為女兒取名,而地位較高兩班、中人等常用「狗屎」「餵」稱呼那些沒有名字的賤民,所以才會她才叫金介屎。後來金介屎僥倖入宮做了一個普通的宮女,並做了東宮的侍女,而且還通過世子嬪柳氏的引薦而受到世子李琿(光海君)的臨幸。
  • 李氏朝鮮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三大妖女」,她們是誰,都幹了什麼?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經常有紅顏禍水,妖女亡國的說法,比如夏朝因為妺喜而亡國,商朝因為妲己而亡國,西周因為周幽王為了哄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而亡,在《封神演義》中,更是將妲己描畫成一個「狐狸精」的形象。受中國影響較大的朝鮮也喜歡紅顏誤國的說法,在朝鮮李氏當政時也有三大妖女,她們分別的肅宗寵妃張禧嬪,燕山君寵妃張綠水,明宗時期外戚尹元衡小妾鄭蘭貞,這幾個女人都以陰險狠毒而著稱,都曾差點毀了李氏政權。
  • 作為李氏朝鮮王朝暴君燕山君的寵妃,張綠水為什麼會被稱為妖女?
    張綠水的丈夫是朝鮮王朝有名的暴君燕山君,為朝鮮王朝中期著名「妖女」,經常被搬上韓國的各大影視劇,是韓國知名度很高的歷史人物。(張綠水影視劇照)朝鮮王朝開國五百餘年,何止張綠水一個妖女,她與朝鮮肅宗時期的張禧嬪、中宗時期的鄭蘭貞合稱朝鮮王朝三大妖女(三大妖女的另一說為張禧嬪、張綠水、宣祖時期的金尚宮)。
  • 士林派登場:李氏朝鮮朋黨政治的序曲
    李氏朝鮮王朝(1392-1910)前後五百餘年,其中有兩百餘年被後人定義為「朋黨政治」。一般認為,李氏朝鮮的朋黨政治肇始於朝鮮宣祖(1567-1608年在位)時期,因官職上任方式之爭而引發的、以金孝元(1542-1590)為首的東人黨與以沈義謙(1535-1587)為首西人黨的分裂(東西兩黨的名字源於金、沈二人的家分別位於漢城的東西兩端)。不過,本文關注的是東西兩黨分裂之前的局面。在兩黨分裂前,其實還共享著同一個稱謂——士林派。
  • 韓國英文叫南朝鮮,朝鮮叫北朝鮮,中文為什麼卻叫韓國、朝鮮?
    英語中,韓國的英文名叫做south Korea(南朝鮮),朝鮮的英文名叫做north Korea(北朝鮮)。但是,非常奇怪的是,為啥中文翻譯過來就是韓國和朝鮮呢?後西漢武帝時期,漢軍徵服衛滿朝鮮,設立郡縣,此時的朝鮮是歸屬漢朝中央政府直接管轄。公元4世紀,中國東晉十六國時期,中央政府對朝鮮失去了有效的控制,高句麗率先在鴨綠江江畔崛起。隨後高句麗向北方發展,控制了現吉林省南部地區。後在洛東江畔崛起了新羅,在朝鮮半島崛起了百濟,與之前的高句麗並存,稱為朝鮮的「三國」。公元7世紀左右,新羅在唐朝的幫助下完成了朝鮮半島的統一。
  • 金介屎:朝鮮後宮反派版瑪麗蘇,妖女小分隊編外第四人,名字絕了
    鄭蘭貞是朝鮮三大妖女之一,同張禧嬪、張綠水並列,其實還有一個女人也被叫做妖女,雖然她時常在韓國人集體鞭屍妖女小分隊的時候神隱,但是在好多通稿上,她都是妖女小分隊編外第四人。雖然她人不是那麼有存在感,但是她的名字卻非常有存在感,她是個非常有味道的名字:金介屎。
  • 妙齡少女被被稱為朝鮮歷史上一代妖女,主要是拜一個人所賜
    張綠水之所以被稱為朝鮮歷史上的一代妖女,主要是暴君燕山君的功勞。這位燕山君,是一個為藝術而瘋狂,為享樂而致命的君王,他殘暴,他無恥,他荒淫,他沒有人性到了極致。如果要在中國歷史上找一位與之相比的君主,我覺得金海陵王有得一拼。
  • 3分鐘看懂高句麗、百濟、新羅、高麗、李氏朝鮮,到底是什麼關係
    古朝鮮首先,我們看看"古朝鮮"。所謂的古朝鮮,大體上指的是箕子朝鮮、衛滿朝鮮兩大時期。而被韓國學者們奉為正史的所謂"檀君朝鮮",則不過是一種沒有史實支撐的神話傳說。早在《山海經》中,就有著"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朝鮮、天毒"的記載。
  • 箕子朝鮮、三國時代、王李朝鮮、南北分治——朝鮮半島5000年簡史
    朝鮮半島,位於亞洲東北部,總面積約22萬平方公裡(相當於湖南省面積大小,其中朝鮮12萬平方公裡,韓國10萬平方公裡),人口約7500萬人(朝鮮2500萬,韓國5000萬),主體民族為朝鮮族。箕子朝鮮接下來就是箕子朝鮮了,箕子是中國人,「商末三仁」(箕子、微子、比幹)之一,他是商紂王的叔父,商朝滅亡時,箕子不願意投降周王朝,於是率領家族和弟子以及商朝的一些遺民翻山越嶺來到朝鮮,搶了朝鮮地盤,在這裡建立了箕子朝鮮(位於朝鮮半島北部)。箕子朝鮮建立時間大概是公元前1100年左右,統治朝鮮時間長達1000年。
  • 現在的朝鮮韓國是怎麼稱呼古代「朝鮮王朝」的,這裡面還真有講究
    但是,大明皇帝選了朝鮮,那就只能用朝鮮。 「國號」和「國名」重合,當時也沒啥關係,但是到了現代,有時候就會出現一些稱呼上的困惑。 那怎麼稱呼呢?有人可能想到一個:李氏朝鮮,或者李朝。這確實是一個好主意,但有爭議,為什麼?
  • 官妓出身,她曾操縱朝政二十多年,被稱妖女,下場卻十分悽慘
    朝鮮王朝歷史上有多個版本的三大妖女,還有四大妖女。但不管是哪個版本,有兩個人始終在列,一個是肅宗的王妃張禧嬪,一個是中宗明宗時期的鄭蘭貞。這位鄭蘭貞,出身官妓,從最底層開始奮鬥,憑著自己的才華,做到正一品貞敬夫人,操縱朝政二十多年,最終失勢後被迫自殺。她一生的奮鬥史,也是對命運的抗爭。
  • 韓朝古代史,朝鮮也有一個朱棣?李氏王朝的第一次王子之亂!
    朝鮮太祖李成桂共有八個兒子,前六個是原配韓氏生的,而後兩個是繼妃康氏生的,這幾個兒子裡面最彪悍的是五王子李芳遠,李芳遠出生的時候,李成桂已經是高麗王朝響噹噹的人物了,他從小在父親的影響之下,養成了英明果敢的性格,他在他老爸篡奪高麗王位的鬥爭當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以說,李芳遠是他爸李成桂建立朝鮮王朝的第一開國功臣
  • 李氏文化:李氏尋根敬祖的聖地
    據《新唐書·宗室世系表》所載,老子的曾孫叫李曇,李曇的兒子叫李崇。李崇「建功北狄道討西羌」,「受封南鄭家素昌(狄道)」,在秦時曾任隴西郡守,駐防郡治狄道(今臨洮)。李崇就是為後世所稱頌的李氏隴西房始祖。這樣,從老子西行飛升臨洮,到老子九世孫李崇以後,就開始有了「隴西房」李氏,即「隴西李氏」。
  • 朝鮮第一惡女張禧嬪命運多舛的一生 是環境所迫?還是蒼天捉弄?
    張玉貞究竟是一位什麼樣的女子?若詢問韓國人,韓國歷史上首屈一指的「惡女」是誰?想必很多人都會回答張禧嬪(1659-1701)重新回顧「惡女倍出」的李氏朝鮮(1392-1897)時代,這些公認的惡女,她們真的有這麼壞嗎?還是她們的所作所為是被時代所逼的?這就得從第一位女主角張禧嬪談起了。
  • 大明遺風:清末朝鮮老照片,官員穿衣服像明朝,男人束髮不扎辮子
    【圖為朝鮮王朝王室成員和各大臣】到了明朝,中國依然是朝鮮的宗主國,朝鮮王朝的很多事務需要明朝皇帝來批准,就連「朝鮮」這二字都是明朝皇帝賜的。【圖為朝鮮的歌姬】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因其「朝日鮮明之國」,定此地為「朝鮮」。秦漢時期的《山海經》也有關於朝鮮的記載:「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曰朝鮮;天毒,其人水居,偎人愛之。」
  • 「泗川之戰」朝鮮李氏王朝的軍隊與中國明朝援軍並肩抗擊日本倭寇
    1592年(明萬曆二十年壬辰)4月14日,日本為了吞併朝鮮,發動了震驚世界的「壬辰倭亂」。在朝鮮國王的請求下,明朝出兵援朝,開始了長達7年的援朝抗日戰爭,最終以中朝的勝利、日本的失敗而告終。不久前,記者驅車從漢城出發,直奔韓國南端慶尚南道的晉州和泗川。
  • 朝鮮在明朝只是個不起眼的藩國,卻為何對大明死心塌地
    其中宋時烈對朱熹學說最為推崇,甚至到了唯朱熹是從的地步,其著名的《丁酉封事》所效仿的正是朱熹的作品,而《丁酉封事》對於李朝王室和大臣的影響也不可估量,乃至後期朝鮮懷念明朝也和這部作品有關。
  • 《李屍朝鮮》被改名為《屍戰朝鮮》了,你知道為什麼嗎?
    由朱智勳、柳承龍和裴鬥娜主演的Netflix 年度古裝喪屍巨作《李屍朝鮮》第二季在13日全集上架,而等了一年多的劇迷也迫不及待,只花一個晚上就全數追完!但近日戲劇的中文譯名傳回韓國後卻被認為有辱韓之意,經過當地媒體報導後也引起Netflix 重視,今日確定將《李屍朝鮮》改名為《屍戰朝鮮》。事實上該劇原名叫「Kingdom(王國)」,而臺灣對片名的翻譯時常會用諧音意譯,劇中王朝君主為「李氏」加上劇情為「喪屍」題材,因此便用慣用諧音翻成《李屍朝鮮》。
  • 朝鮮王朝為什麼會覆滅?是西方資本主義侵略,還是自身問題過多?
    自此,歷經27代君主,共計五百餘年的李氏朝鮮政權宣告覆滅。而它的覆滅同樣也是東北亞地區近代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那麼,作為朝鮮半島上最後一個統一封建王朝的李氏朝鮮政權究竟是如何覆滅的呢?是西方資本主義侵略,還是自身問題過多?
  • 告訴你韓劇《李屍朝鮮》改名為《屍戰朝鮮》2個大主要原因!
    要數近期最熱話的韓劇必定是Netflix的《李屍朝鮮》吧!劇集一上線馬上登上熱搜,更加是Netflix排行榜的冠軍,可見第二季的氣勢比第一季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可是Netflix近日卻出了聲明指要把這套已經推出了兩季的劇集改名為《屍戰朝鮮》,更指是出於對韓國歷史和文化的尊重,到底劇集原名出了甚麼問題呢?劇集原名《李屍朝鮮》在韓國當地引起了爭議,全因這個劇名帶有歷史上貶低之意,而韓國的YouTuber宋贊養就為此事拍了一條片,希望向韓國和華語地區兩方面解釋《李屍朝鮮》這個劇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