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朝古代史,朝鮮也有一個朱棣?李氏王朝的第一次王子之亂!

2021-01-09 匯佳通史

朝鮮太祖李成桂共有八個兒子,前六個是原配韓氏生的,而後兩個是繼妃康氏生的,這幾個兒子裡面最彪悍的是五王子李芳遠,李芳遠出生的時候,李成桂已經是高麗王朝響噹噹的人物了,他從小在父親的影響之下,養成了英明果敢的性格,他在他老爸篡奪高麗王位的鬥爭當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以說,李芳遠是他爸李成桂建立朝鮮王朝的第一開國功臣。

李氏王朝建立之後,為了緩和和明朝的關係,李芳遠奉命出使南京,在他路過北京的時候,他還和朱元璋的四兒子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私下會面,據說他們兩個人非常談得來,不過這兩人到底說了什麼沒有人知道,其實他們倆還挺像的,可能都是在老爸大業當中立下赫赫功勳的強悍兒子吧,自然惺惺相惜,而且他倆後來還幹了同樣一件事情。

雖然李芳遠在朝鮮王朝的建立過程當中功不可沒,但是,他老爸李成桂卻絲毫沒有冊立他為世子的打算,反而是策立了第二任老婆康氏生的兒子李芳碩為世子,這個幼子李芳碩又年幼又文弱,那麼多的成年兒子不立立他幹嘛呢?

首先,這時候李成桂的第一任老婆也就是李芳遠的媽已經不在了,李成桂他特別喜歡他的二老婆康氏,愛屋及烏嘛,他也就很喜歡他的小兒子,而且當時朝中李成桂非常信任的一個開國功臣鄭道傳,他主張國王不要太強勢,有些事情還是要放手讓大臣去幹的,太強勢的王反而會引起君臣之間的衝突,破壞了權力的制衡,可見無論在哪個王朝穩定時都是行王道而不喜歡霸道。

基於這樣的出發點,鄭道傳一再慫恿李成桂,冊立最柔弱的李芳碩,這些話聽起來是有點道理,但是,這麼做無疑就犯了帝王家冊立繼承人的大忌,哪有不立長而立幼的,而且還立的這麼弱的?小弟弟當了世子,這讓前妻生的幾個兒子情何以堪?

當然,李成桂他也知道自己幾個大兒子的心思,為了確保幼子的地位,他任命鄭道傳為輔政大臣,鄭道傳大權在握了之後,就開始想方設法限制其他幾個王子的勢力,尤其是最彪悍最有本事的五王子李芳遠,更是老鄭重點關照對象。

這麼一來二去的,李芳遠和鄭道傳的積怨已經到達了不可調和的地步,這時候的兩人實力還是有差距的,鄭道傳手握大權可以調動全國的兵馬,而且他還有李成桂在背後支持,而李芳遠呢?只有自己招募的私兵,李芳遠知道自己整體實力都比較弱,但是他可是個見過大風大浪的人,他才不會白白的等死呢,於是他就果斷的決定要先下手為強,讓人覺得很不可思議的是,李芳遠在發動兵變的時候,差不多也是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的時候,這裡可以腦洞大開的聯想一下她們兩人當年在私下會談的時候,會不會是約定好了都要篡位呢?

1398年的時候,趁著李成桂生病,李芳遠召集自己府裡的私兵和一些禁軍突然襲擊,殺入了宮中,他們直接就衝到世子李芳碩的東宮,亂刀砍死了還迷迷糊糊不知道情況的李芳碩,然後李芳遠又帶兵衝入他的老對手鄭道傳的府中,當時,李芳碩的嶽父正好也在鄭府做客,誰讓你來得不巧呢?於是,鄭道傳和李豐碩的嶽父就一起被李芳遠帶走了,同時被殺的還有李芳遠的妻弟,也就是李芳遠的後媽康妃另外一個兒子李芳蕃。

搞定了這一切之後,李芳遠又衝回到了宮中,宣布李芳碩、鄭道傳密謀造反,他們圖謀要殺害王子,在李芳遠的一番超縱之下,等李成桂明白過來是怎麼一回事的時候也已經來不及了,他被迫將王位傳給了二兒子李芳果。李芳果繼位,後稱定宗,這裡很奇怪,為什麼傳的不是李芳遠呢?因為李芳遠是老五,他上面還有哥哥,這時候大哥已經死了,所以由二哥來繼位。

之後,李芳遠給後媽康妃也被逼得出宮,不久後也神秘地死了,這件朝鮮歷史上血腥的王族內鬥史稱「戊寅靖社」,也叫第一次王子之亂,之所以叫第一次,是因為不久之後又發生了第二次王子之亂,我們下次接著說。

相關焦點

  • 「泗川之戰」朝鮮李氏王朝的軍隊與中國明朝援軍並肩抗擊日本倭寇
    1592年(明萬曆二十年壬辰)4月14日,日本為了吞併朝鮮,發動了震驚世界的「壬辰倭亂」。在朝鮮國王的請求下,明朝出兵援朝,開始了長達7年的援朝抗日戰爭,最終以中朝的勝利、日本的失敗而告終。不久前,記者驅車從漢城出發,直奔韓國南端慶尚南道的晉州和泗川。
  • 自從高麗改名叫朝鮮後,為什麼中原王朝就沒有佔領過朝鮮了?
    中國歷史任何一個大一統的朝代出兵攻打佔領高麗,都不是什麼難事,其中「漢伐四次,為其數寇邊境,故減之。魏伐二次,為其陰懷二心,與吳通好,故屠其都。隋伐二次,為其寇遼西,闕蕃禮,故討降之。唐伐四次,為其弒君並兄弟爭立,故平其地,置為九都督府。
  • 朝鮮王朝為什麼會覆滅?是西方資本主義侵略,還是自身問題過多?
    自此,歷經27代君主,共計五百餘年的李氏朝鮮政權宣告覆滅。而它的覆滅同樣也是東北亞地區近代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那麼,作為朝鮮半島上最後一個統一封建王朝的李氏朝鮮政權究竟是如何覆滅的呢?是西方資本主義侵略,還是自身問題過多?
  • 現在的朝鮮韓國是怎麼稱呼古代「朝鮮王朝」的,這裡面還真有講究
    但朝鮮可不一樣,朝鮮現在國名簡稱為「朝鮮」,而歷史上,其國號也是「朝鮮」,也有一個朝鮮王朝,這就異常尷尬,尤其是,在朝鮮的政治體制下,把現代朝鮮和古代朝鮮王朝混為一談,那是絕不可接受的。
  • 【朝鮮古代君王譜】朝鮮王朝(十):朝鮮中宗
    朝鮮王朝(十):朝鮮中宗 19.朝鮮中宗 朝鮮中宗,名李懌,字樂天,明朝賜諡號恭僖,廟號中宗,朝鮮加諡曰恭僖徽文昭武欽仁誠孝大王,是李氏朝鮮第11位君主,1506年9月2日至1544年11月14日在位。
  • 箕子朝鮮、三國時代、王李朝鮮、南北分治——朝鮮半島5000年簡史
    箕子朝鮮是中國歷史和朝鮮歷史有明確記載的歷史,一般被人們所公認。朝鮮三國在中國,有著名的魏蜀吳三國時代(公元220年-公元280年),朝鮮也有自己的三國時代(公元前57-公元668),比中國三國還早,持續時間也更長,相當於朝鮮的戰國時期。
  • 【朝鮮古代君王譜】朝鮮王朝(二):逐漸興盛
    繼位的朝鮮中宗是個平庸之人,只是因所處的歷史時期而被推上王位。不過在中宗時期,中宗的大臣士林派首領趙光祖開展了許多大規模的改革。趙光祖建立了鄉約以加強地方的管理,並通過土地改革降低貧富差距。趙光祖還通過發行簡易本的儒學在大眾中傳播儒家思想,並致力於精簡國家機構。據《朝鮮王朝實錄》記載,由於趙光祖的嚴厲監督,在這一時期朝鮮的官員無人敢收受賄賂或濫用職權。
  • 士林派登場:李氏朝鮮朋黨政治的序曲
    李氏朝鮮王朝(1392-1910)前後五百餘年,其中有兩百餘年被後人定義為「朋黨政治」。一般認為,李氏朝鮮的朋黨政治肇始於朝鮮宣祖(1567-1608年在位)時期,因官職上任方式之爭而引發的、以金孝元(1542-1590)為首的東人黨與以沈義謙(1535-1587)為首西人黨的分裂(東西兩黨的名字源於金、沈二人的家分別位於漢城的東西兩端)。不過,本文關注的是東西兩黨分裂之前的局面。在兩黨分裂前,其實還共享著同一個稱謂——士林派。
  • 朝鮮在明朝只是個不起眼的藩國,卻為何對大明死心塌地
    中國古代由於國力強盛,周邊各國都迫於壓力亦或是仰慕的心態向中原王朝稱臣。但有這麼一個國家,似乎對中原王朝是死心塌地,即使在中原王朝覆滅後也十分尊重和懷念。
  • 作為李氏朝鮮王朝暴君燕山君的寵妃,張綠水為什麼會被稱為妖女?
    (張綠水影視劇照)朝鮮王朝開國五百餘年,何止張綠水一個妖女,她與朝鮮肅宗時期的張禧嬪、中宗時期的鄭蘭貞合稱朝鮮王朝三大妖女(三大妖女的另一說為張禧嬪、張綠水、宣祖時期的金尚宮)。張綠水雖說出身卑賤,可是她也是一個有感情、有尊嚴的女人,她年輕漂亮,怎麼可能終身侍奉一個心理陰暗又變態的人身邊。相反的,齊安大君的這些做法,扭曲了張綠水的心態,也為張綠水之後的不擇手段、禍亂朝鮮王朝埋下了伏筆。要生存,改變命運,就必須千方百計想辦法脫離齊安大君的玩弄,離開這個實非之地。
  • 解讀古裝喪屍劇《王國》:還原架空歷史背景下的朝鮮王朝歷史
    熟悉歷史的朋友不難發現,這裡的「倭亂」指的就是朝鮮半島歷史上著名的壬辰衛國戰爭。壬辰衛國戰爭發生於1592年-1598年,當時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以徵討明朝,而朝鮮拒絕借道為由,舉全國之力入侵朝鮮。朝鮮王朝承平日久,武備廢弛,朝鮮軍隊面對經歷過戰國時代的日本軍隊一觸即潰。
  • 3分鐘看懂高句麗、百濟、新羅、高麗、李氏朝鮮,到底是什麼關係
    朝鮮半島自古以來與我國相鄰,有時,它屬於中原王朝或割據政權的勢力範圍之內。有時,它則是獨立出來,成為藩屬國等。十萬年前,朝鮮半島上就有人類活動的跡象,而大約公元前1000時,那裡進入了文明社會。漸漸的,古朝鮮、高句麗、百濟、新羅、高麗等政權在這片土地先後建立。
  • 乍暖還寒的韓朝關係
    一直以來,韓朝領導人也在改善關係上做了很多努力,比如北南共同宣言、開城工業園、北南關係發展與和平繁榮宣言、為實現半島和平、繁榮和統一的板門店宣言、9月平壤共同宣言,但其中也因政策意見不統一不接受、個別擦槍走火事件、韓美演戲等原因關係也迅速回冷。
  • 為何朝鮮李朝能享國五百年,遠超夏商周后的歷代中原王朝
    朝鮮半島作為深受華夏文化影響的區域,歷來是儒家文化圈的一部分,也一直是中原王朝最忠順的藩屬,朝鮮也一直以「小中華」自居。朝鮮半島上很早就出現了城邦式國家,在漢晉時期,其北部區域甚至曾是中原王朝的郡縣,但這裡真正形成統一的政權和初步奠定其疆域還是在王氏高麗時期。
  • 朱棣身體不錯,做22年皇帝為啥沒生下一兒半女?原因十分隱晦
    1392年,朱棣的小兒子朱高爔出生,但未成想僅僅不過一個月,便早夭而逝。這也是朱棣4子5女之中最小的一個,想必當時的朱棣也不會想到這個兒子會是他人生中最後的一個子嗣, 此後的漫長歲月裡,包括在靖難之役成功,榮登大寶,富有天下的22年皇帝生涯裡,他也再沒有一兒半女誕下。
  • 韓國理學之中興祖——鄭夢周之死:高麗最後的忠臣
    1392年4月,朝鮮理學之祖鄭夢周被刺殺身亡,這人地位相當於朝鮮的王陽明。 在此之前的幾天,前任判開城府事,也就是現在的首都城市市長柳源去世了。身為當朝宰輔,鄭夢周依禮法必須去弔唁這位京畿首府。
  • 李氏朝鮮四大妖女,其中一位叫「介屎」
    李氏朝鮮,又被稱為朝鮮王朝,簡稱李朝,共歷519年、27代君王,可其中有近半君王是在王大妃(先王妃或君主的母親)或大王大妃(前任先王妃或君主的祖母)的「垂簾聽政」下度過的。中後期更是在無休止的混亂黨爭中度過,而被朝鮮王朝稱為「四大妖女」的張禧嬪、張綠水、金尚宮和鄭蘭貞,便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出現的......張禧嬪:宛若「鉤弋夫人與衛子夫」的故事張禧嬪,原名張玉貞,原本是一名普通的宮女,因為氣質脫俗,被肅宗臨幸。
  • 金正恩走過朝韓軍事分界線,朝鮮最高領導人首踏韓國國土!
    【環球網快訊】韓朝首腦會談於今日在韓朝邊境板門店韓方一側「和平之家」舉行,北京時間早上8時30分許,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跨越軍事分界線,與韓國總統文在寅握手。這是韓戰後朝鮮最高領導人首次踏上韓國土地。系繼2000年6月金大中與金正日會談、2007年10月盧武鉉與金正日會談後,時隔11年的第三次朝韓首腦會談。
  • 韓國英文叫南朝鮮,朝鮮叫北朝鮮,中文為什麼卻叫韓國、朝鮮?
    公元4世紀,中國東晉十六國時期,中央政府對朝鮮失去了有效的控制,高句麗率先在鴨綠江江畔崛起。隨後高句麗向北方發展,控制了現吉林省南部地區。後在洛東江畔崛起了新羅,在朝鮮半島崛起了百濟,與之前的高句麗並存,稱為朝鮮的「三國」。公元7世紀左右,新羅在唐朝的幫助下完成了朝鮮半島的統一。公元10世紀,新羅大將王建發動政變,建立了「高麗王朝「,並統治至公元14世紀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