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太祖李成桂共有八個兒子,前六個是原配韓氏生的,而後兩個是繼妃康氏生的,這幾個兒子裡面最彪悍的是五王子李芳遠,李芳遠出生的時候,李成桂已經是高麗王朝響噹噹的人物了,他從小在父親的影響之下,養成了英明果敢的性格,他在他老爸篡奪高麗王位的鬥爭當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以說,李芳遠是他爸李成桂建立朝鮮王朝的第一開國功臣。
李氏王朝建立之後,為了緩和和明朝的關係,李芳遠奉命出使南京,在他路過北京的時候,他還和朱元璋的四兒子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私下會面,據說他們兩個人非常談得來,不過這兩人到底說了什麼沒有人知道,其實他們倆還挺像的,可能都是在老爸大業當中立下赫赫功勳的強悍兒子吧,自然惺惺相惜,而且他倆後來還幹了同樣一件事情。
雖然李芳遠在朝鮮王朝的建立過程當中功不可沒,但是,他老爸李成桂卻絲毫沒有冊立他為世子的打算,反而是策立了第二任老婆康氏生的兒子李芳碩為世子,這個幼子李芳碩又年幼又文弱,那麼多的成年兒子不立立他幹嘛呢?
首先,這時候李成桂的第一任老婆也就是李芳遠的媽已經不在了,李成桂他特別喜歡他的二老婆康氏,愛屋及烏嘛,他也就很喜歡他的小兒子,而且當時朝中李成桂非常信任的一個開國功臣鄭道傳,他主張國王不要太強勢,有些事情還是要放手讓大臣去幹的,太強勢的王反而會引起君臣之間的衝突,破壞了權力的制衡,可見無論在哪個王朝穩定時都是行王道而不喜歡霸道。
基於這樣的出發點,鄭道傳一再慫恿李成桂,冊立最柔弱的李芳碩,這些話聽起來是有點道理,但是,這麼做無疑就犯了帝王家冊立繼承人的大忌,哪有不立長而立幼的,而且還立的這麼弱的?小弟弟當了世子,這讓前妻生的幾個兒子情何以堪?
當然,李成桂他也知道自己幾個大兒子的心思,為了確保幼子的地位,他任命鄭道傳為輔政大臣,鄭道傳大權在握了之後,就開始想方設法限制其他幾個王子的勢力,尤其是最彪悍最有本事的五王子李芳遠,更是老鄭重點關照對象。
這麼一來二去的,李芳遠和鄭道傳的積怨已經到達了不可調和的地步,這時候的兩人實力還是有差距的,鄭道傳手握大權可以調動全國的兵馬,而且他還有李成桂在背後支持,而李芳遠呢?只有自己招募的私兵,李芳遠知道自己整體實力都比較弱,但是他可是個見過大風大浪的人,他才不會白白的等死呢,於是他就果斷的決定要先下手為強,讓人覺得很不可思議的是,李芳遠在發動兵變的時候,差不多也是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的時候,這裡可以腦洞大開的聯想一下她們兩人當年在私下會談的時候,會不會是約定好了都要篡位呢?
1398年的時候,趁著李成桂生病,李芳遠召集自己府裡的私兵和一些禁軍突然襲擊,殺入了宮中,他們直接就衝到世子李芳碩的東宮,亂刀砍死了還迷迷糊糊不知道情況的李芳碩,然後李芳遠又帶兵衝入他的老對手鄭道傳的府中,當時,李芳碩的嶽父正好也在鄭府做客,誰讓你來得不巧呢?於是,鄭道傳和李豐碩的嶽父就一起被李芳遠帶走了,同時被殺的還有李芳遠的妻弟,也就是李芳遠的後媽康妃另外一個兒子李芳蕃。
搞定了這一切之後,李芳遠又衝回到了宮中,宣布李芳碩、鄭道傳密謀造反,他們圖謀要殺害王子,在李芳遠的一番超縱之下,等李成桂明白過來是怎麼一回事的時候也已經來不及了,他被迫將王位傳給了二兒子李芳果。李芳果繼位,後稱定宗,這裡很奇怪,為什麼傳的不是李芳遠呢?因為李芳遠是老五,他上面還有哥哥,這時候大哥已經死了,所以由二哥來繼位。
之後,李芳遠給後媽康妃也被逼得出宮,不久後也神秘地死了,這件朝鮮歷史上血腥的王族內鬥史稱「戊寅靖社」,也叫第一次王子之亂,之所以叫第一次,是因為不久之後又發生了第二次王子之亂,我們下次接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