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道|中國紋,穿在身上的中國文化

2020-12-13 木棉道服飾

小時候,住在古樸的故鄉。每天生活的地方,走過的場景,都能見到很多中國風的圖案:老家屋頂上的木雕、奶奶納鞋墊的繡樣、隔壁老先生家的花瓶……那時只覺得這些東西都不是什麼稀罕物。而當我從故鄉走進城市,身處現代的那些簡單便捷的事物之中,卻又開始時常想念那些木雕和繡樣。偶然在街頭遇見久違的中國紋,心中便像風吹過開滿蓮花的池塘,泛起陣陣驚喜的漣漪。

有些事物仿佛帶著情感而生,

讓人只看一眼,就能認出它的根。

具有鮮明個性的中國紋,

就是中國文化的象徵。

1867年,一位英國著名設計師

出版了《中國紋樣》,

在當時的歐洲引起了極大反響,

人們驚訝於中國如此瑰麗的文化。

近年,《中國紋樣》在國內出版時,

其內容著實讓國人感到驚嘆

——對於這些美輪美奐的中國紋樣,

而我們卻感到如此陌生。

中國傳統紋樣,

指的是由歷代沿傳下來的,

具有獨特民族藝術風格的圖案。

主源於原始社會的彩陶圖案,

已有6000~7000年的歷史。

可分為原始社會圖案、古典圖案、

民間和民俗圖案和少數民族圖案。

雲雷紋: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可能從漩渦紋發展而來。至商代晚期,雲雷紋已經比較少見,但在商代白陶器和商周印紋硬陶、原始青瓷上,雲雷紋仍是主要紋飾。▲

纏枝紋:盛行於元代以後。明代或稱為「轉枝」,以植物的枝杆或蔓藤作骨架,向上下、左右延伸,形成波線式的二方連續或四方連續,循環往復,變化無窮。▲

祥雲紋:最早出現在周代中晚期的楚地。從周代中晚期開始,逐漸在楚地形成了以雲紋,特別是動物和雲紋結合的變體雲紋為主的裝飾風格。寓意祥瑞之雲氣,表達了對生命的美好嚮往。▲

天上漂浮的祥雲,

空中飛翔的群鳥,

地上錦簇的花叢,

讓無數能工巧匠信手拈來,

再一一凝聚在纖細又迂迴的紋路裡,

巧奪天工,栩栩如生。

因此中國紋,

既是文化情感之紋,

也是審美和藝術之紋。

自古,人們就將中國紋

作為重要的衣服裝飾:

龍鳳呈祥,寓意美好的愛情;

鳳冠霞帔,是高貴的象徵;

祥雲瑞獸,吉祥如意;

流水飛花,詩意和美……

懷著對中國文化的執著守護,

和對中國服飾藝術的美學探索,

木棉道將中國紋加以傳承,

融入到改良中國風服飾之中。

雙層設計的國風連衣裙,

飄逸輕盈,舒適修身。

胸前一抹圓形的龍紋,

設計精美,配色高貴,

與流蘇裝飾形成一幅動靜相宜的風景。

兩款配色,時尚百搭。

紅色大氣典雅,

映襯出國色天香的好氣色。

藍色內斂沉靜,

展現淡然雅致的文藝氣息。

花姿曼妙的中國紋以細膩的筆觸,

為改良國風上衣增添了一縷幽香。

粉色系的裙裾宛若芙蓉花般柔美浪漫,

修身的剪裁,勾勒出婀娜的身材。

行走時,香風陣陣,顏如渥丹。

淡藍色的中國紋在胸前盎然縈繞,

描摹出一個詩意的古典花園。

繡有鶴鳥的裙子與之互相呼應,

在藍色的歲月裡,靜享美好。

簡約的改良國風連衣裙,

自然的面料、舒適的設計,

不松不緊,不徐不疾地

包容著每一個文雅女子的身心。

精緻的中國紋花邊稍作點綴,

便勾勒出立體而曼妙的輪廓。

中國紅與靛藍兩種配色經典端莊。

時尚與古典設計的融合,

讓你無論在什麼場合,

都能流露出一份從容的優雅。

翩翩白裙,宛若仙子降臨。

腰間的中國紋刺繡,

讓服裝變得精美,且蘊含文化內涵。

恰好的紋樣與留白。

仿佛一幅典雅的國風畫卷。

黑色的無袖國風連衣裙,

因不規則的雙層設計,

凸顯出豐富婉約的層次感。

醒目的中國紋樣點綴於領口和腰間,

行走時,祥雲縈繞,綽約生姿。

中國紋,是中國服飾區別於西方時尚的美。

儘管如今傳統的服飾已經被簡化,

可是紋樣藝術卻依然根植於我們內心,

展現著中華民族獨一無二的魅力。

相關焦點

  • 木棉道 | 2019,不愧是我!2020,盤它!
    而月底,我們去了一趟北京,為2019中國國際養老服務業博覽會獻上了兩場時裝秀。那些風韻猶存的爺爺奶奶們穿上木棉道的服裝,仿佛一幅連綿的國風人物畫。美是一輩子的事,希望每個老人都老有所依,老有所愛,活出更美麗時尚的自己!八月的最後一天,木棉道又為2019世界夫人模特大賽廣東時裝周專場秀打造了服裝。是日,一位位身著木棉道服飾的夫人們款步而來,仿佛從山水詩畫中翩然而至的女子。
  • 木棉道|穿上2021年度流行色,開啟新一年的「灰黃」
    黃色明亮脫俗,穿在身上可以提升造型的整體亮度;灰色更被稱為「高級灰」,代表著當代簡約知性的時尚態度。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黃色是居中位的正統色,居於諸色之上。古人一度以黃色象徵帝王的尊貴。穿黃衣的女子往往給人高貴悅目之感。秦觀就曾寫道:「香墨彎彎畫,燕脂淡淡勻。揉藍衫子杏黃裙,獨倚玉闌無語點檀唇。」
  • 木棉道 | 中國風的美,雲淡風輕
    清新雅致的中國風服飾,便仿佛一部詩意的古風劇,可以洗滌內心的紛繁,柔化世間的涼薄,讓人寧靜美好、雲淡風輕。其實,沒有大紅大綠的鋪陳,簡去大面積的修飾的清雅改良中國風,才是我們日常的時尚選擇。木棉道的清雅改良國風系列,
  • 木棉道 · 華服打卡|有一種意境美叫中國湖
    中國是一個多湖的國度。從巍巍的天山南北到富庶的東部沿海,從遼闊的東北平原到多彩的雲貴高原,24880個湖泊像明珠一樣點綴在廣袤的土地上。木棉道的伊人穿一襲雅致飄逸的綠衣,清新的色彩與湖光山色相融,好似在畫中行。
  • 木棉道·中國雅事|點一支香,與美好「香」遇
    木棉道·中國雅事|點一支香,與美好「香」遇 中國的香歷史都可追溯至春秋之前, 盛唐時期, 調香、薰香、評香已成為高雅藝術,
  • 木棉道 | 給你一個愛上旗袍的細節
    ——唐·杜牧都說「一穿上小黑裙,就想起香奈兒;一看到格紋,就看到了英倫。」那麼有什麼衣服,能夠讓人在腦海中浮現出中國?有人可能會說:「中國風的服飾實在太多,不勝枚舉。」其實在世人眼中,細膩優雅的旗袍一直是最為人所知、且如今仍然會經常穿的那一個。
  • 木棉道 X 加博會 | 優雅霓裳裡,怡然心歸處
    自古,人們便喜歡用花來比擬美人:有人面桃花的秀色,有面似芙蓉的嫵媚,還有氣若幽蘭的高潔……在剛剛落幕的加博會上,木棉道的春夏新品發布會以「花之怡然」為主題,用服裝繼續書寫女人與花的美好故事。天氣越是寒冷,人們越是期待春暖花開的來臨。於是12月17日,在熱鬧非凡的東莞市現代國際展覽中心裡,一場時尚的芳菲悄然綻放。首先出場的是華服系列。
  • 木棉道 X 加博會|優雅霓裳裡,怡然心歸處
    「著我漢家衣裳,興我禮儀之邦」,木棉道華服在傳統服飾的基礎上,融入現代的時尚理念,輕盈飄逸、色彩高雅、細節精緻。每一件華服都出自匠心,承載著美好的詩情畫意。正當大家沉浸在華服的古韻之中時,身著木棉道2021年春夏新品的佳人款款而來。就像觀賞一幅美輪美奐的歷史畫卷,不知不覺間,從遠古走到了近代。
  • 木棉道|穿唐裝的女人,都是畫中人
    連2014年在中國舉辦的APEC峰會的領導人服飾都不乏唐裝元素的身影。那些出演民國劇的女子穿上一襲唐裝,便自然而然地散發雍容典雅的風韻,仿佛,她們就是那個時代的大家閨秀或官宦夫人。雖然民國的繁華已經落幕,但是我們對於唐裝的情愫卻依舊深沉。穿唐裝的女人,應是畫中人。她們冷豔香凝,古樸中蘊涵著性感,優雅中透露著俏皮,是衣服與身心的吻合。那低舉手轉身的貞靜賢淑,步履翩然的萬千風情,宛若經年的檀香,絲絲縷縷地瀰漫在歲月的紅塵。
  • 木棉道 | 穿唐裝的女人,都是畫中人
    連2014年在中國舉辦的APEC峰會的領導人服飾 都不乏唐裝元素的身影。 那些出演民國劇的女子穿上一襲唐裝,便自然而然地散發雍容典雅的風韻, 仿佛,她們就是那個時代的大家閨秀或官宦夫人。
  • 熱愛中國文化的肌肉男身上紋著「我愛你」,腹肌和人魚線很給力!
    或許他並不是我們傳統審美上的帥哥靚仔,畢竟還是存在一些文化差異的啦,但是他身上的個人魅力多少也會讓我們為之傾心。關鍵這個活力十足的小夥子,還是一個熱愛中國文化的外國友人,單單憑這一點,就會讓我們對他的好感度大大提升呢!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從來沒有過斷層,她的魅力已經讓整個世界為之傾倒。
  • 穿在身上的文化閃耀第三屆CBDA中國軟裝陳設藝術節
    近日,由中國建築裝飾協會主辦,中國建築裝飾協會軟裝陳設分會、中裝築藝(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中國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協會、中國建築業協會供應鏈與勞務分會、北京通州旅遊行業協會聯合協辦的2020第三屆CBDA中國軟裝陳設藝術節暨中國空間陳設藝術發展高峰論壇於11月27日-28日在北京
  • 木棉道 X 加博會|邀您共赴一場「花之怡然」
    2020年12月17日,東莞市子非魚有限公司旗下服裝品牌木棉道「花之怡然」發布會將在中國加工貿易產品博覽會(簡稱中國加博會)優雅開啟。中國加工貿易產品博覽會(簡稱「加博會」)是全國唯一以推動加工貿易創新發展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迄今已成功舉辦十一屆。
  • 古代美人穿什麼?一篇微信看遍中國古代女子服飾演變史
    民國旗袍在中國女性服飾史上的一個重要創新。這一時期是中國社會的歷史轉型期。在許多關於老上海風情的文字裡,總能看到木地板、老藤椅、即使在盛夏也穿得一絲不苟的長旗袍和尼龍絲襪。如今隨著東西文化的不斷交融,獨具魅力的中國元素也得到了復興。這些年,國內出現了很多專注於改良中國風的服飾品牌。它們挖掘、重現了大批中國傳統服飾元素,在傳承基礎上創新了多項世界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受到了越來越多年輕潮人們的追捧。
  • 太迷中國菜,這個外國妹子把自己喜歡的幾道中餐名字紋在了身上...
    ,最近就因為一個蜜汁操作火了——她往自己身上紋了幾道中餐菜式文字...但這時已經對中國菜「上癮」而無法自拔的Ellie卻很不心甘,就拗了一句說要把她喜歡的中國菜名給紋到身上去!結果沒想到她媽媽也是個倔脾氣,直接就挑釁般地跟Ellie打了個賭——「要是你真敢把自己喜歡的中國菜名紋到身上去,那我就請你吃一頓你紋的那些菜!」
  • 她把敦煌紋在身上,美哭了!
    敦煌的美,令無數人神往,有這麼一個女孩,也被敦煌燦爛的藝術文化深深震撼,於是,產生一個想法,把敦煌紋在身上。木木感慨道。木木回憶道,「顧客說想要中國的雙魚座,當時可把我難倒了。」最後,她紋了這幅中國風的雙魚座,祥雲、流水、山川,輕靈飄渺,構思非常巧妙。
  • 【年度人物】王陳彩霞:把東方文化穿在身上
    王陳彩霞在1971年用僅有10萬元臺幣創建的夏姿·陳SHIATZY CHEN,現在已經成為了第一個在巴黎羅浮宮附近開店的中國品牌。夏姿·陳 服裝王陳彩霞對中國傳統文化與手工藝有著濃厚的情感,這種「固執」在她創業初期甚至一度成為思維上的束縛。這些年來,在她的作品中你不僅能看到苗文化中的饕餮紋、芒紋元素,還能看到細膩清雅的蘇繡。
  • 木棉道 | 秋天,最適中國風連衣裙
    不知大家是否已經換下連衣裙,做好了穿褲裝的準備?慢著慢著,先別著急,其實在秋冬季節,依然可以用連衣裙凹造型。米白色的改良中國風長袖連衣裙是歷經春夏的繁華之後寬鬆的款型巧妙地隱藏了身上偏胖的部分,時尚包容、雅韻娉婷。精美的盤扣與胸前的花紋交相輝映,展現出中式藝術的豐富與和諧。裙擺處的拼接更是為足間增添了一抹輕盈,行走時風姿綽約,楚楚動人。
  • 外國人喜歡中國字,還非要紋在身上,網友:不能理解
    其實在我國古代的時候,紋身就是一種懲罰,在流放的犯人臉上刺青,在他們的胸口烙上一個「奸」字,都是懲罰一個人的表現,但是現在的年輕人都很喜歡紋身,外國人也是一樣,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在世界上的地位提升了很多,博大精深的漢字,也成為了很多人喜歡的一種文字,單純是喜歡還不算啥,還非要紋在身上
  • 外國人喜歡中國字,還非要紋在身上,網友:不能理解
    其實在我國古代的時候,紋身就是一種懲罰,在流放的犯人臉上刺青,在他們的胸口烙上一個「奸」字,都是懲罰一個人的表現,但是現在的年輕人都很喜歡紋身,外國人也是一樣,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在世界上的地位提升了很多,博大精深的漢字,也成為了很多人喜歡的一種文字,單純是喜歡還不算啥,還非要紋在身上,網友:不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