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童《紅粉》:淺析男權主義下,邊緣女性的可悲和荒涼

2020-12-26 小婷半清

提到蘇童,總離不開小說《妻妾成群》,他塑造的大學生頌蓮,從年輕貌美的女學生變成深宅大院裡悽慘的四姨太,不管是從外貌還是從心理上看,頌蓮的變化讓我們看到了那個時代的殘酷和冷漠,也看到男權主義下女性的可悲和蒼涼。

一直以來,蘇童被譽為「最了解女人、最擅寫女性的男作家」。著名作家莫言也曾說:「蘇童作品中對女性的把握,我覺得好像是天生的,所以有的作家真的需要天分。對女性微妙的情感把握準確,是我望塵莫及的。」

在小說《紅粉》中,蘇童塑造了性格迥異、經歷相同、命運卻不同的兩位女性形象秋儀和小萼。她們一直生活在紅塵浮華裡,卻因為「妓女從良」邁入了塵世中,為了獲得生存,他們最後都嫁給了男人,表面看似一樣,其實卻過著不一樣的生活。

秋儀和小萼本來情同姐妹,卻因為老浦這樣一個男人而變成了仇人,然而秋儀最後卻放下過往,心甘情願地撫養小萼和老浦的兒子長大,在這其中,到底藏著哪些故事和道理呢,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就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愛和恨的交織中,方能看出兩位女性的情感糾葛和命運走向。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也能在這段糾葛裡明白三個人生真理。

1. 背後捅你一刀的,往往不是敵人。

男權主義下,女性的戰場中,往往圍繞著同一個男人,不管是妻是妾,是情人還是妓女,她們之間往往爭寵奪愛,鬥得你死我活,不管是犧牲親情還是友情,她們總是樂於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紅粉》中的兩位女性,秋儀如同耀眼的大紅色,潑辣堅韌,熱情勇敢,敢作敢當;而小萼猶如嬌嫩的粉色,性格懦弱,嬌豔溫柔,喜歡依賴,更是吃不得一點苦楚,她們擁有相似的出身,相同的經歷,表面上看似相同,然而骨子裡還是有區別的,這也造就了她們的價值觀不同,對生活的理解也不盡相同。

秋儀是在棚戶區長大的,有一個瞎眼的老父親和一個不待見她的姑姑,可想而知,秋儀走上紅塵道路是被逼無奈的,是被生活所迫的。十七歲的秋儀進入了喜紅樓,她的第一個客人就是老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秋儀無法忘記老浦帶來的烙印和影響。

她從大卡車上跳下來之後,第一個想到的男人就是老浦。在她的心中,老浦從不是她的「客人」,也許是她內心對愛的一種嚮往,她是從始至終愛著老浦的。她投奔了老浦,又接受不了老浦母親的諷刺挖苦,最終要離開的時候,她向老浦嚷出的那些話,才是內心真實想法。

這時候秋儀終於哭出聲來,她抓過她把鈔票攔腰撕爛,又摔到老浦的臉上,秋儀說,誰要你的錢,老浦,我要過你的錢嗎?你這個沒良心的東西。

她是想從老浦這裡得到長久穩定的情感寄託的,是想與他長相廝守的。但她本身又是潑辣有骨氣的,根本接受不了旁人的指指點點和諷刺挖苦,一氣之下她去了尼姑庵,剃髮當了尼姑。

老浦後來去尼姑庵找她,又被她拒絕了,此後,老浦心中暗暗地斷了和秋儀的情絲,等他見到小萼的時候,卻又發現改造後的小萼挺讓人驚豔的,又開始中意小萼了。

小萼從改造農場出現的第一件事本來是要去看秋儀的。但老浦卻纏著她去跳舞,這個時候小萼動搖了,輕易地把秋儀拋在腦後了。

「我們還是先別跳舞了,你帶我去看秋儀吧。」「要去你自己去。」「我一個人怎麼去,我又不認得路,算了,不去也行,我們去跳舞吧。」

看到對自己有好感的老浦,小萼像是抓住了一根生命稻草,可以依靠的稻草,這時候,她完全忘記了曾情如姐妹的秋儀,一心跟著老浦去逍遙了。她明明知道老浦是秋儀喜歡的人,但這時候卻完全不顧得了,後來懷了孩子,嫁給了老浦。

姐妹情深到底抵不過一段可依靠的婚姻,小萼知道自己對不起秋儀,但內心依然做出了這樣的選擇。秋儀呢,曾待小萼如妹妹,什麼事情都想著她,幫著她,到了關鍵時刻,小萼卻背叛了她。

很多時候,背後捅人一刀的人,往往不是敵人,卻是自己最親密的人。所以說人心難測,到了有利益衝突的時候,也許情感就一文不值了。

2. 若改變不了思想,就無法改變命運。

在改造農場裡,女幹部問小萼流落紅塵的經歷,讓她控訴老鴇,可她卻說:我是自願的,我十六歲爹死了,娘嫁了,沒人養我,我自己掙錢養自己,我又怕吃苦,我天生是個賤貨。

看看小萼的內心想法,她不覺得自己做妓女是個錯誤,在她的意識裡,女人就是要依附男人的,不靠男人能靠誰呢?

她從來沒想過靠自己的雙手過活,這也導致了她接下來的一系列舉動。

嫁給老浦後,她就把工作辭了,那時候的老浦被收走了祖業,一貧如洗,可小萼依然想過一個富太太的生活,根本不懂替他分擔。兩個人花光了老浦母親手裡最後的五根金條,辦了一場無比繁華的婚禮後,就開始過貧困日子了。可小萼不滿意這樣的情況,每天摔摔打打,不給老浦好臉色。最後逼得老浦挪用公款,被判了死刑。

到那一刻小萼才知道是自己的揮霍害死了老浦。老浦死後,小萼為了減輕房租和房東先生廝混在一起,東窗事發後被房東太太趕了出來。她僅僅熬了一年,就受不了生活的困難,決定拋下兒子和玻璃廠的一個北方老闆私奔了。

從老浦到房東先生,再到北方的老闆,她的每一次選擇都和情愛無關,僅僅是為了找到更好的依靠。從本質上講,她這樣和過去無疑,不過是從依附一群男人變成依附一個男人。就像她自己說的:我天生是個賤貨。可沒有人天生註定就是什麼,歸根結底,還是小萼的思想問題,在她的固有認知中,女人就該靠著男人而活,所以她依附了一個又一個男人,至於北方的老闆是不是她最後的歸宿,就不得而知了,如果他生活貧困潦倒了,小萼自然也不會跟著他廝守終生的。

除了小萼的固有認知,也和當時的男權主義有很大關係,在那個新舊交替的時代,很多封建殘存思想依然在作祟,女性的地位沒有得到認可和解放,面對小萼這樣見異思遷的女性角色,我們甚至都恨不起來,更多是一種同情。雖然她搶走老浦,害死老浦,最後又拋下了老浦的兒子,但她也不過是時代的犧牲品。

沒有錢並不可怕,可怕是一個人思想上的貧窮。

縱觀小萼的半生,小時候失去了父母的庇佑,根本也過不上豐衣足食的日子。然而在喜紅樓中,她找到了自己的依託,靠自己去養活自己,這在她狹隘的認知中並沒有錯。而她不得已離開喜紅樓去接受改造的時候,她整個人都慌了,她不知道自己要如何生存在社會上。直到最後她離開這個城市,她還奢望著能重新看一眼當時的牌樓,她的可憐之處就在這:喜紅樓縱然是骯髒不潔、不被新時代容納的,但對小萼來說,那裡是她曾經的青春歸屬。

小萼雖然離開了喜紅樓,但思想上卻沒有得到改造,依然和過去一樣,靠著一個又一個男人,得以生存。

小萼悲劇根源的突出表現即為人身依附意識。她富有個性,但永遠擺脫不了男人,追逐依附男人好像是她生活的動力,也是她爭鬥的目標。想要解決女性的悲劇,就想要解救她們的思想。思想決定著行為,也決定著命運,如果不能從外及內地改變自己,她們終究無法超越自我。

3. 拋開浮華,誰能過情關。

從故事的開頭,我們就能看出秋儀的潑辣果決,她毅然地從卡車上跳了下來,向老鴇要回自己的財產,再到果斷地入了尼姑庵,這些舉動都能看出秋儀的潑辣勁,若換成小萼,她斷斷不會如此的。

秋儀對老浦的情,也根本不是妓女和嫖客的感情。她年輕的時候拒絕了很多人,最後等來了老浦,她對老浦一直心存幻想,以後他可以是自己的依靠。但老浦卻聽從母親的話讓她從家裡搬出來,她就對眼前的男人無比失望,於是決絕地去了尼姑庵。當小萼和老浦結婚的時候,她又醋意大發,送給他們一把「傘」作為祝福,她對老浦是很矛盾的愛,深入骨髓卻又容不得一絲瑕疵。連小萼都說「翠雲坊的女孩有這份痴心不容易」,與其說是痴心,不如說她是真性情。

老浦死後,秋儀不計前嫌地看望小萼,抱著老浦兒子悲夫更是捨不得放下;小萼決定離開時候,把悲夫交給了秋儀,秋儀卻很欣喜。

「悲夫交給我你就放心吧,我對他會比你更好。」也許這時候的秋儀已經把對老浦的感情轉移到這個孩子身上了。秋儀給他改了名字,一直用心撫養,也算給了秋儀一些寄託。

秋儀是重情的人,不管是她對老浦,還是對小萼,她都保持著很純真的感情。雖然他們傷害了她,讓她失去了最愛 ,但她內心依然想著之前的那份情意。

表面上看,秋儀和小萼都嫁人了,都是依靠男人而活。但本質上還是有些區別的,小萼嫁給老浦是想得到生存,想過好日子的;秋儀嫁給又醜又老的馮老五是看破紅塵後選定的最後歸宿。從後面她和馮老五撫養悲夫的情節中就可以看出,秋儀是想和馮老五長久生活的。

從秋儀的經歷來看,她一直也來是被「情」所困的,看見老浦後的欣喜和離開老浦時候的心灰意冷;看到老浦結婚時候的悵然若失以及老浦死後她的慌張無措,無一不是情意。誰說婊子無情呢,秋儀對老浦的愛也算一腔深情了。

古今痴男女,誰能過情關?無論是愛情、親情、友情,時時刻刻都縈繞在我們周邊,秋儀雖淪落紅塵,卻是一個真性情的女子。

在蘇童的小說中,刻畫出的女性形象往往是充滿灰色色彩的,《妻妾成群》的頌蓮如此,《紅粉》裡的秋儀和小萼也是如此,他們活在一個男權主義社會,除了依附於男人,並沒有獨立自主的思想,這些作品的價值和意義是想喚醒女性的自主意識,也是對新時代女性自強自立的一種呼籲。

秋儀和小萼生活在紅塵之地,當妓院被取締之後,她們突然找不到自己的立身之所,絲毫沒有意識到新時代和新生活在向她們招手,依然回味著過去的生活,想著再一次地依附在男人身上。想享樂卻又不願吃苦的性格造就了她們的悲劇,她們既是可悲的也是可憐的。

借古觀今,從《紅粉》這個小說中,我們依然能看懂三個人生哲理:背後捅你一刀的人,往往不是敵人;若改變不了思想,就無法改變命運;拋開浮華,誰能過情關。

蘇童用他一貫的細膩手法,寫出了兩個紅塵女子的微妙情感和思維變化,構建了一個荒涼的故事,也從這個故事中讓我們看到了時代的變遷和邊緣女性艱難的生存境況。

相關焦點

  • 蘇童《紅粉》:一個了解女人的男作家,講了一個怎樣的紅粉故事
    在蘇童眾多女性題材作品中,身為男性的蘇童,給這些女性小說的細膩柔美之中增添了一份獨特的盪氣迴腸的情感,這是不落窠臼又難能可貴的。蘇童擅長刻畫女性形象,紅顏薄命在蘇童手裡富有獨特的韻味,在他看來"女性身上凝聚著更多的小說因素"。蘇童筆下女性對生命的絕望、悽苦與孤寂,沉重得讓讀者深感壓抑和窒息。
  • 蘇童《紅粉》:風塵女子為了生活,背叛友情橫刀奪愛,人性如此真實難看
    蘇童長於蘇州,市井小巷裡的煙火氣中濯出他獨特的文學氣質。梁宏達評價蘇童的作品「有一種水汽糜爛的味道」,簡直不要太精妙。 蘇童說「女性更令人關注,也許女性身上凝聚著更多的小說因素」。他寫出《妻妾成群》的時候,不過才二十五歲,卻將妻妾間明爭暗鬥的情與欲的人性微瀾表現的淋漓盡致。
  • 《紅粉》:解放後青樓女該何去何從?蘇童講了一個妓女從良的故事
    有時候,一個男人其實比女人還要了解女人,比如說蘇童。在蘇童的小說創作中,對於女性的描寫就佔據了他文學作品的很大空間,比如說《妻妾成群》、《紅粉》、《婦女生活》等等。今天我們就來讀讀蘇童的中篇小說《紅粉》,這部小說講了一個新舊交替時代「妓女改造」的故事。
  • 蘇童《紅粉》:兩個女人與一個男人的故事
    蘇童的作品《紅粉》講述了新舊時代交替的1950年,新政府對妓院進行整頓的事情。故事以三個主人公的命運為主題拉出時代背景下,兩個女人與一個男人的情感糾葛。撇開她們妓女與他嫖客的身份,小說中兩個女人鮮明的個性特徵,以及獲得不同的結局,就值得做為個案分析一下。
  • 蘇童小說《紅粉》:兩名風塵女子和男客之間的愛恨情仇,閨蜜難防
    蘇童是我國當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妻妾成群》曾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黃雀記》獲得第九屆茅盾文學獎,他本人也多次入圍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名單。身為一名男作家,蘇童對女人的刻畫卻極為細緻,他的小說中,往往都是以女性為主角,《紅粉》更是此類作品的巔峰之作。
  • 蘇童《紅粉》:風塵女秋儀把小萼當親妹,為何在小萼結婚時送把傘
    在小萼和老浦的婚禮上,有人送來一個紅布包,小萼打開一看,首飾盒裡有一隻龍鳳鐲,鐲上是秋儀的名字。小萼的臉煞地白了,她追出飯店,看見秋儀身著黑袍,站在街對面的路燈下。小萼急步穿越馬路時,秋儀跑了起來,小萼叫起來,秋儀,你別跑,你聽我說呀。秋儀頭也不回地說,你回去結你的婚,什麼也別說。
  • 男權主義還是男性主義?
    有一個跟男性主義看起來差不多的詞——與女權主義對應的男權主義。「男權」與學術話語中說的父權差不多同義,按照李銀河《女性主義》一書中提及的男權制的定義,「男權制就是將男性身體和生活模式視為正式和理想的社會組織形式」,那麼男權的定義也就是將男性身體和生活模式視為正式和理想,認同男性的特徵和思維方式。
  • 《紅粉》:妓女和尼姑、欲望與現實,人性的本質就是追逐命運
    作為當時反映現實主義題材作品創作者中的箇中翹楚,蘇童對於人性冷暖的刻畫一直是十分超前的,在蘇童的筆下,很難看到一次純粹的情情愛愛的表述,在更多的情況下,蘇童更加熱衷於去表達在愛情為名目的交易關係下人性更加涼薄的一面。
  • 聊城殺妻案,不愛請別傷害,男權主義沒落下的悲歌
    本文配圖非當事人我們不得不承認,女性事業的成功需要比男性付出相對更多的努力和艱辛。但這從某一方面也間接反應了事業型女性的自主型性格,以及強大的獨立性人格。某位知名的女士說過,如果有可能,哪個女性願意在男人堆裡出人頭地?在男權佔主導的社會當中,要想獲得一席之地,其艱難可想而知。這往往也折射出女權主義某些心理映射,對於社會賦予女性的傳統價值的羞恥感和憤怒感。這也就讓事業型女性往往比男性更加的強勢。而為了維護自己事業女性的形象,也容易時時刻刻戴著這個堅強、強勢的假面具。再回到家庭的時候,也摘不下這個面具,無法回歸家庭角色。
  • 追憶失落的童年,回溯歷史的哀愁:蘇童筆下的懷舊情結
    自1980年代,蘇童登上文壇後,他的筆端便反覆描繪著這樣一幅圖景:他站在上世紀末的都市邊緣,頻頻回首,追憶童年,遙望故鄉,回溯被歲月淹沒的歷史。01 追憶失落的童年童年,往往成為作家的取材對象和情感源泉。
  • 捧紅了鞏俐和章子怡,沒有人比他更懂女人
    蘇童寫出了女性和女性之間一種更加曖昧與敏感的聯繫,比男女之間的關係更說不清道不明。字裡行間都有其深意,這樣的人物關係,使得小說的風格也增添了幾分隱晦之意。《白楊和白楊》的故事讀起來感覺距離我們很近,並沒有年代感。一次進修班組織的出遊中,兩位年輕女性重名了,恰好她們又被分進了一間房裡。
  • 淺析三甲地區的婚姻家庭觀
    淺析三甲地區的婚姻家庭觀三甲地處沿海,毗鄰潮汕。三甲屬不屬於潮汕,不在本文討論範疇。
  • 《紅粉》風流男女一夜間改變命運,揭露風塵女在新社會的生存真相
    ——史鐵生著名作家蘇童創作的小說《紅粉》以建國初年的改造運動為背景,書寫了一段不同於正史的「風塵女改造史」。有文學界的「紅粉殺手」之稱的蘇童,他的筆下有許多或柔美或哀怨或溫婉或熱烈或嫵媚的鮮活的女子,其中《紅粉》裡這樣一群特殊的女子尤為引人注目,她們極力張揚著自己的個性和生命。「五月的一個早晨,從營隊裡開來的一輛越野卡車停在翠雲坊的巷口,濃妝豔抹的妓女們陸續走出來,爬上卡車的後車廂去。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女性電影關鍵詞
    黃蜀芹藉助這位特殊的女藝術家──扮演男性的京劇女演員的生活象喻式的揭示,呈現了現代女性的生存與文化困境。在影片開頭,秀美的白衣女裝和鏡中猙獰的鐘馗男鬼裝的詭秘對視,反映出女主角對自己性別身份的反思。當女性的身體覺醒的時候,女性意識也隨之覺醒了。  上世紀90年代,在商業大潮的裹挾下,女性電影也在尋求著自己的發展之路。影片需要關注才有市場,於是,「明星」成了最有效的關鍵詞。
  • 聊餘華、蘇童、格非 | 葉兆言、餘斌對談④
    比如下棋,我們有次去海南,他和王幹下圍棋,王幹那段時間下棋很認真,不時看看棋譜,自我感覺頗好。一盤棋下來,王幹贏了,連聲說餘華不行,水平相差太遠,沒辦法跟他下。餘華紅著臉一聲不吭,接著下第二盤和第三盤,居然活生生就把王幹打敗了。王幹輸得沒脾氣,說餘華太厲害,下圍棋現學,棋力長得那麼快,實在少有。餘:格非呢,你們是什麼時候認識的?
  • 可恨可悲的魏嬿婉的一生:男權皇權雙重碾壓下深宮女性的悲劇縮影
    在光鮮亮麗、極盡榮寵的背後,她布下了重重陰謀和陷井,皇子、公主、嬪妃都是她的目標和獵物,奪目的美貌和溫柔的表象下是蛇蠍般狠毒的心機。《如懿傳》是一首後宮女性的悲歌,劇中最大的反派令妃魏嬿婉壞事做絕,著實可恨,縱觀她的人生歷程,卻又是劇中最具悲劇性的人物。
  • 多肉紅粉佳人怎麼養護好
    葉片匙狀肥厚,蓮花狀緊密排列,株型和葉形和白牡丹有一點相像,但紅粉佳人葉片更長。那多肉紅粉佳人怎麼養護好呢?  習性:紅粉佳人喜歡一點水和乾燥條件,葉子在長期暴露於陽光下時,會變為粉紅色,葉片的顏色取決於氣候和陽光。
  • 12星座男的紅粉知己
    巨蟹男的紅粉知己——靈動知己處女女巨蟹座男生在遇到一些煩惱的事情上會選擇放棄或者是擱置不理,而身為他的紅粉知己,能在他最需要的時候指出方向和希望,這樣的知己就是處女座女生,因為她是一位「雖然迴避,也能層層剝繭」的靈性知己。
  • 以《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談阿米爾·汗電影裡的印度女性力量
    阿米爾·汗的作品中展示了在傳統價值觀束縛下成長的新生代印度青年女性形象,她們勇敢、聰慧、堅定、不屈地擺脫著命運的束縛,在男權社會下呼籲著女性力量。她們雖然被父輩們約束著,但是仍然堅持夢想,堅持自我獨立,向傳統女性命運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