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傳統小吃——春卷

2020-12-26 食大星

春卷是中國民間傳統美食,尤其流行在中國江浙滬、閩粵一帶,常常作用於早點,或者小吃,受眾人喜愛。

春卷的做法比較簡單。通俗點,就是用乾麵皮包著餡心,放在油鍋裡一煎一炸,就完成了。因將麵粉製成一個個博餅攤,後食材放在其中,故叫做春盤。但後來經過時代的演變,才漸漸形成如今的春卷。

傳統|懷舊

每個人吃春卷的喜好不同,我還是喜歡吃最傳統做法的春卷,食材有豆乾、豬肉、捲心菜、胡蘿蔔等等。最傳統的春卷都藏在老區裡的街頭巷尾,在煙燻的牆面下面,大爺大媽的攤門面前放著一個個金黃酥脆的棍子,個個是童年成長的回憶。

一座古舊的街區,記憶的是這城市的史脈與傳衍,展示了城市寬廣而深厚閱歷,交織一起是城市的獨有個性與身份。

伴隨高樓建築與繁華小區的崛起,古老街區下漸漸沒了年輕人的身影,隨之帶來的是冷清。好在,人可以來來往往,但油煙味兒卻無法帶走。

老周的攤子鋪已經開了很久了。自從改革開放以來,老周的攤子鋪就一直沒有停過。他專注於早點和小食,因為開的久,店也是遠近聞名,唯數不多的商品,總是一出鍋鍋就被搶購一空。

長長的隊伍給老周平淡的生活,帶來了豐富。

店中最受歡迎的就是炸春卷。在老街人民心中,只有酥脆、傳統的春卷,那才叫春卷。老周做的春卷,用的都是最平凡而又新鮮材料。豆乾、豬肉、捲心菜、胡蘿蔔,每一樣材料都是凌晨出門採購、切絲、備料直到早上5到6點才開始製作春卷。

在煤爐上放置一塊小小的鐵板,雙手挫著白麵團上下抖動,將面片兒貼在滾燙的鐵板上,只需片刻,薄薄的春卷皮就做成了,稍後將和著時蔬的鮮肉餡,攤放在春卷皮上,把春卷皮兩頭折起,放進油鍋裡油炸。

老周做的春卷,圓圓滾滾、剛出鍋的時候酥酥脆脆,咬上一口,「卡茲」的聲音現出口腔,香鹹的汁味兒慢慢擠出,唇齒之間停留在香油的味道盡情釋放,一種難以掩飾的滿足感,注入人的身體,回味無窮。

創新|變革

有時,老周也在嘗試不同的春卷做法。他說:時代在進步,東西也要在進步,萬一有家店做的更好吃了,我不就「嘎嘣」了?說完,老周憨憨的一笑。

為此,老周特意買了食譜、有事沒事就開始琢磨。如何才能把食材運用更加廣泛,味道更爆棚,口感更加豐富。既要傳統又要創新。

住在南方的老周,小時候特別愛吃筍。因為年代造就,沒讀過幾年書的他,但也酷愛風雅之事。時常在雨天、閒暇無事,他就做一碗竹筍、倒一碗老酒,聽著一首小曲,好比與人吟詩作賦般爽快。

喜歡吃筍的他就想把筍味融合在炸春卷之中,把筍用清水洗淨,沿著斜放角度,順著紋理,切成條絲。加入肉絲、菜絲、香菇絲,材料一一擺放完整,用剛剛出品的「皮子」,擺放在盤子之上,盤子要乾淨整潔,亮光透下,仿佛是一張用珍珠鋪的珍珠片子。又將材料一一放在片子上,輕輕將皮子從一邊卷到另一邊,在折合兩端,在放入油鍋一炸,新的春卷就做好了。

老周說:雖然卷法一樣。但當新的口味做出來後,還是挺期待的,想想要是大賣,那就更好了。說到這,老周又是憨憨的一笑,質樸、無華且踏實。

新口味的春卷,剛剛炸鍋,顏色金黃,兩頭顏色略深,油溫過高導致的脆脆的焦黃,有些人非常喜歡這塊,咬上厚實香脆。中間是餡料的聚集地,很快吃到一半就來到了這裡,脆香脆香,細細品味反而有一種油膩的柔軟,意料之外的妙法讓老周滿滿得意。擁有著肉絲的潤香、香菇的滑爽、還有筍的連結,口感三味一體,讓老周的生意更加紅火了。

一次新的嘗試,讓老周有了信心,也讓老周的小攤子鋪迎來的更多的客戶,本是小有名氣的鋪子這下排的人更多了。

南上|差異

老周不愛玩,幾十年的小本生意,也讓老周沒法玩兒。有一陣老周卻天天嚷嚷出去玩;他說:整天呆在這小鋪子,不知道外面的世界都變哪樣了?怎麼說都想出去逛逛花花世界。老周的家人也沒說什麼,畢竟年近6旬的老周,這時不去走走,以後可能就走不動了。

老周的第一站就選擇了上海,他說中國最有腔調的城市就是上海,出去玩就要去最有腔調的地方玩。

於是,女兒幫他買了票,老婆幫他整理了行囊,女婿開車送他到了動車站。看著他興致勃勃走進車站,好心情溢於言表,滿懷期待的開啟了上海之旅。

老周到了上海,立馬就去他認為最有腔調的地方:東方明珠、外灘、城隍廟..繁華的高樓建築,燈火通明的不夜城,國際化的大都市讓他看的眼睛都發了直,十幾年沒出過門的老周,驚嘆著原來外面的世界變化這麼快,老周慶幸這次來的太值了——鄉巴佬進城,才知深淺。

這一逛就是好幾天,老周玩的興致勃勃,直到快走了,才想起要品嘗下上海的美食。或許是做春卷幾十年了,第一想到的就是要品嘗下「有腔調的上海春卷」。

老周,來到一家餐館,點了春卷和各種小吃。上海的春卷旁夾帶著一盤醬料,一種微辣、微酸,只有上海工廠才能生產的醬料。吃春卷的時候,用頭的一端,搭配醬料,參雜著油香味提升鮮,微妙的口感從口腔中迸發而出,將一眾味道烘託到了極致。老周說到:上海人吃春卷,不配調料是不過癮的。

後來,老周沿著線南上,走到哪兒吃到哪兒。來到揚州,看到揚州吃早茶,頓頓春卷是必備。揚州師傅站在一口大鍋前面,雙手盤著面在旁,當鐵板溫度適宜之時,雙手拿著麵團沿著鐵板邊迅速抹出一個圓,靜待皮邊沿翹起,老闆左手順勢一掀,一張光滑滑當薄面就揭了起來,整個動作行雲流水,宛如一場表演。

老周說:「揚州的春卷有意思。裡面餡是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它不是固定的。比如在春天,薺菜長出來了,早茶裡的春卷就來個薺菜餡的;到了夏天韭菜成熟了,春卷自然要將韭菜包裹起來;秋天了,剛採摘的豌豆,也要被裹進春卷品嘗一番。

不過,老周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到無錫。老周說無錫的春卷,跟其他地方春卷都不一樣。不一樣在哪了呢?咱們吃的春卷都是帶著淡淡的鹹味,以葷素調和為主,吃起來酥酥脆脆的,有油汁。

但是,無錫人春卷就跟咱們不一樣,我到無錫哪兒去,這地方啥都是甜的,就連春卷也是甜的,有豆沙餡,芝麻餡,還有的菜豬油餡的也是甜,那是紅糖加豬油熬成的,吃進去有表面味甜,後勁卻有菜香,非常的好吃。

典故|傳承

我問老周,你說了其他地方的春卷,也說說我們的春卷吧。老周說:我們的春卷,其實都跟鄭成功有關。傳說,百姓為了感謝鄭成功,就每家做菜去款待他,但是他一個人哪裡吃的過來,就拿了薄冰每家菜上取一點,捲起來吃,就成了這樣的春卷。然後,閩南一帶人民效仿他,這一吃法就衍傳了下來。

我們福建這帶人,本來吃春卷是不經過油炸的,只是將各種蔬菜裹在麵皮裡,,圓圓滾滾的這麼一大條,就有春卷,有的地方吃春卷還會帶上一點甜辣醬,味道也不錯。

春卷,含而不蓄,樸實的調配極為迷人。富足內餡,誘人搭配,古人智慧不得不令人佩服。「調羹湯餅佐春色,春到人間一卷之」,聽到老周慢慢從嘴裡念出一首詩句,這是春卷給我們浪漫的故事。

相關焦點

  • 《尋訪上海的30樣小吃》之上海春卷
    ○點擊上方↑藍字「老芮談吃」可一鍵關注 ○點擊右上角↗··· 可「分享到朋友圈」等春卷不獨上海有,全國皆有;春卷不獨中國有
  • 美食湖南、經典湘菜小吃——春卷,讓你舌尖上味蕾盡情綻放
    一、經典湘菜小吃——春卷歷史淵源 春卷是湖南長沙地區特色傳統小吃。春卷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北方人們稱作為「春餅」。隨著烹調技術的發展和提高, 「春餅」又演變成為小巧玲瓏的春卷了。這時它不僅成為民間小吃,而且也成為宮廷糕點,登上大雅之堂。在清朝宮廷中的「滿漢全席」 128種菜點中,春卷是九道主要點心之一。而湖南長沙春卷的餡料以選用臘肉、筍絲、韭白等本地特有的食材為特色。
  • 懶人版午餐,一個人半盒春卷,既是美味主食又是解饞的小吃
    懶人版午餐,一個人半盒春卷,既是美味主食又是解饞的小吃你是不是一個人的時候就不愛做飯了,沒有捧場的,感覺沒有動力。所以有時候比較容易湊合,做多了吃不完,做少有不值得麻煩,常常是越簡單越好,什麼方便就做什麼,飽腹為佳,不餓就好。
  • 過節就想吃春卷
    據古代詩文描繪記載,由春盤到春餅再到春卷,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我國地大物博,同類小吃各地叫法不同,餅皮、餡心、包法也不盡相同,食用季節和頻率迥異,如要細考,必定是件有趣的事。我生在上海,從記事起吃到的即是油炸的春卷。我想大約是對食物精細化追求所致,大個頭春餅演化成細細瘦瘦的春卷,薄薄的皮,鮮美的菜肉餡,包攏後入油鍋煎炸,形態升級口味更佳。
  • 大叔家的過年小吃:炸春卷,香脆可口,簡單易做,家人喜歡!
    春卷又名春餅,是潮汕民間一道赫赫有名的傳統小吃,自古以來,潮汕人家就有春日加工製作春卷的民俗。春卷形狀呈長條形,外觀金黃,內部夾有內餡,吃起來外酥裡嫩,鹹香可口,趁熱一口咬下,那滋味真是妙不可言。大叔愛吃春卷,小時候過年最期盼的就是媽媽親手做的春卷。一年只做那麼一回,剩下的364天都在回憶這個味道。
  • 春卷皮這樣做營養又健康
    小編找了一下問題,好像少了小吃,不像主食吃完就飽,吃完還有餘地吃其他美食!尋思著有啥把兩大問題解決,薯條炸雞屬於小吃,但它高熱量啊又沒什麼營養!那就今天來說說它---------春卷。光看圖小編都餓了,喚起吃貨的本體。
  • 這種春卷裡,藏著廈門的鮮美
    同事遞過來一個春卷,讓大家嘗嘗看。一個全是菜的春卷有什麼吃頭?但是一口咬下去,濃濃的鮮味,來自海洋的鮮味,菜絲軟爛,還帶一點點甜,後勁中一股酸甜的辣醬非常突出。吃完一個,下意識的就想拿起第二個。這道春卷就是今天為小廚們帶來的簡化版廈門傳統美食——廈門春卷(廈門話稱為薄餅)。
  • 麻辣燙、煎餅果子,臭豆腐,中國特色小吃的英語口語怎麼說?
    中國特色小吃的英語口語表達那麼我們如何向外國友人介紹我們的特色美食呢?今天就帶大家認識一些知名中國特色小吃的英文。學好了也能更好地把我們的中國美食文化推廣到世界!>麻辣燙是起源於四川的傳統特色小吃。肉夾饃 Rougamo中國特色小吃的英語口語表達肉夾饃是我國陝西省傳統特色美食之一,又被稱為「中式漢堡」。
  • 春卷就是把春天吃進肚子裡!
    春日吃春卷,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煤爐上放置一塊小鐵板,雙手搓著白麵團,將面片兒貼在滾燙的鐵板上,只需一小片刻,春卷皮就做成了。再將和著時蔬的鮮肉餡,放在春卷皮上,把春卷皮兩頭折起,捲成卷,過油炸至金黃就可以了。 咬上一口酥脆的春卷,有種說不出的滿足感。 春卷由古代立春之日食用「春盤」的習俗演變而成。明朝張岱《夜航船》:「唐人立春日作春餅、生菜,號春盤。」
  • 特色春卷皮怎樣做簡便快捷,更營養好吃?美味的滷肉春卷的做法
    春卷,又稱春餅等,是我國的一道傳統春節小吃,流行於我國各地 ,但主要盛行於我國南方地區,人們習慣製作和食用春卷的主要時間一般是從正月初一開始,到正月十五基本結束(部分地區夏季也比較流行)。春卷常見的吃法是將麵粉製作麵糊,再烙成薄餅(即春餅),卷上各種熟食食用。
  • 超級好吃的春卷,吃一口就停不下來,一起來看看吧
    春卷應該是很多人都很喜歡的一種小吃吧,我見過最多的吃法應該是炸春卷吧,也有煎春卷和蒸春卷,它們各有特點,炸出來的更加的香脆有嚼勁,而後面兩種更加健康一點,而且根據不同人的愛好,裡面的餡兒可以有所不同,真的太感人了。
  • 傳統豆沙春卷,用剩餃子皮輕鬆搞定,香甜酥脆,一盤上桌不夠吃
    「春卷」又名春盤、春餅,是中國民間傳統美食,吃春卷象徵著迎接又一年美好的春天。春卷金黃酥脆,是每個人都無法拒絕的美味!我家每次吃的一般是傳統的「豆沙春卷」,因為它的香甜酥脆,所以備受家裡小朋友喜歡,每次炸一盤還沒上桌就被吃光了;其實~您知道嗎?在家也能做出美味的傳統豆沙春卷哦!
  • 這小吃我家隔三差五就做,5種春卷的做法,每次上桌三兩下就光碟
    立春後全家都饞這個小吃,我家隔三差五就做,鹹香酥脆,兒子一口一口,好吃停不下來,每次上桌三兩下就光碟,收藏好慢慢做。【牛肉洋蔥春卷】原料: 春卷皮 牛肉餡 洋蔥製作:牛肉末加入鹽、澱粉、花椒粉、薑末和料酒等調味料,拌均勻;花椒提前用開水泡上一會兒製成花椒水,涼後分次打入牛肉餡中;加入洋蔥丁,鹽和油,拌均勻; 將牛肉洋蔥餡料放入春卷皮底部,向上卷上兩下; 將左右兩端對摺一點起來
  • 這小吃兒子三天兩頭點名要吃,5種春卷的做法,每次上桌必光碟
    立春後全家都饞這個小吃,我家隔三差五就做,鹹香酥脆,兒子一口一口,好吃停不下來,每次上桌三兩下就光碟,收藏好慢慢做。
  • 春卷的家常做法,吃起來也是外酥裡嫩,簡單容易操作,不用出去買
    春卷也叫春餅,春盤,薄餅,也是中國民間節日的傳統食物,剛開始是跟餅一樣的大小,隨著烹調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提高,『春餅』逐漸演變成小巧玲瓏的春卷,這個時候的它不僅是民間小吃,而且還成為了宮廷糕點了,那個清朝宮廷中滿漢全席的128道菜譜中,春卷就是九道點心之一。
  • 蔥包燴:十分地道的杭州傳統小吃!
    提到蔥包燴,相信杭州人民都不陌生,是當地一道非常有名的特色小吃,做法簡單用料少,只需用麵皮包裹住油條和蔥段放鍋內壓烤或者油炸、煎熟即可,吃的時候抹上甜麵醬
  • 排名最高的5個全國小吃!粘豆包、拔絲地瓜、紅糖餈粑的做法!
    中國美食種類繁多花樣百出,單是各類小吃就琳琅滿目讓人眼花繚亂,幾乎每個地方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代表小吃。不過現在科技發展信息共享渠道越來越多,各地的美食小吃也不再有地域界限,很多各地的代表小吃自己在家就可以上手操作。所以今天我們就來分享10道美味的小吃做法,關鍵是自己做的乾淨衛生食材新鮮,非常適合有小朋友的家庭。
  • 廈門獨特美食「鹹蛋黃春卷」,充滿儀式感的閩南小吃店~
    傳統古早味小吃與現代創意料理相結合,基建清新的就餐環境讓你絕對想不到它曾經是家超級接地氣的廈門傳統小吃店!廈門探店—勞春先森位置:廈門市思明區廈禾路261號-104店面營業時間:11:00—14:00; 17:30—20:30看到門面的時候,有點小驚訝,是一家經營著閩南小吃的餐廳吖
  • 舌尖素食:春卷這麼做,酥脆不油膩,吃一次就上癮
    春卷是我們南方常見的小吃,春卷,又稱春餅、春盤、薄餅。是中國民間節日的一種傳統食品,流行於中國各地,在江南等地尤盛。 宋代名人蔡襄曾留下"春盤食菜思三九"的詩句,盛讚春卷的美味,可見從古至今春卷都深受百姓的喜愛。晚餐來一盤春卷,美味開胃全家人都愛吃! 小編分享大家幾道道美味的春卷做法,酥脆不油膩,吃一次就上癮。廚房小白也完全可以駕馭,我們一起看看具體的烹飪步驟,老少皆宜!
  • 長沙最好吃的地攤美食——炸春卷
    記得南門口地鐵二號口附近,靠近羅莎店鋪的旁邊,有個小推車擺著的攤子,有個大叔炸著春卷售賣。老闆是地地道道的長沙人,這個攤子在長沙已經開了也有十多年來,是個正宗的長沙老口子小吃,而我也是從小吃到大的一個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