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多數精品咖啡都採用水洗處理法?

2021-02-07 吃喝情報局

蜜處理,日曬,水洗……這些到底是什麼意思?或者,也許更為重要的,哪一個處理方式最適合你的味蕾?




傳統上來說,咖啡有三種主要的處理方式:水洗、日曬和蜜處理。當然還有許多其他的處理方式,但都比較罕見,像是印度尼西亞的溼刨法。


水洗


水洗的咖啡只關注咖啡豆本身的風味,這種方式旨在讓你品嘗咖啡豆內部的風味,而不是附加在豆表的風味。


日曬或蜜處理的咖啡要求咖啡櫻桃有風味。然而,水洗的咖啡風味幾乎100%依賴於咖啡豆在其生長周期中吸收的天然糖分和營養。這意味著品種、土壤、天氣、成熟度、發酵、水洗方式和乾燥過程都是絕對關鍵的。 


水洗咖啡既反映了完美的種植科學,也反映出咖啡農是打造咖啡豆風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一事實。當我們對待水洗的咖啡時,很明顯,原產地和環境條件在增加風味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意味著水洗過程能夠像其他過程一樣突出單一產地咖啡豆的真實特徵——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精品咖啡被水洗處理的原因。


「水洗過的衣索比亞和肯亞擁有極為清晰的風味,如果處理方式正確,其優質的風味則將完美呈現。」



日曬


日曬處理法是源於衣索比亞的、回歸於原始的處理方式。咖啡果肉留在豆子上,咖啡乾燥過程中幾乎不會破壞什麼。雖然需要的投資較少,但它仍然需要一定的氣候條件來確保果肉和種子得到及時乾燥。


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曬處理法被認為是一種品質較低的處理方式,因為它無法保證咖啡風味的一致性。這種不一致通常是未成熟的與成熟的咖啡櫻桃相互作用的結果。


然而,許多人認為日曬處理實際上有潛力創造出最美味的咖啡——捲土重來指日可待。如果能夠達到一致性,日曬咖啡則可以與水洗咖啡一樣獲得明晰的風味特徵,同時還提供了一些更有趣的香氣。


精心挑選和加工的日曬咖啡豆可以帶來令人難以置信的杯測風味,並為消費者提供驚人的甜感——「一些日曬咖啡嘗起來更像熱帶水果沙拉或水果拼盤,而不是咖啡。」


此外,日曬咖啡豆是最環保的。



蜜處理


如果處理方式正確,蜜處理的咖啡豆嘗起來就像有人在咖啡裡加了蜂蜜和紅糖——儘管這個名字實際上來自加工過程中咖啡豆的粘性像是蜂蜜一般。在許多方面,蜜處理介於水洗和日曬之間:它有水果味,但不像某些日曬咖啡豆那樣誇張。它的酸度通常比水洗咖啡豆更圓潤,有強烈的甜感和複雜的口感。


蜜處理與哥斯大黎加有著密切的聯繫,近年來,蜜處理發展出一系列處理方式:黃蜜、紅蜜、金蜜、黑蜜和白蜜。這反映了這一處理方式對咖啡風味和整體特徵的影響。這極可能是一個高度科學的過程,可以通過控制膠質的多少來影響咖啡的甜味和body。通常,豆子上剩下的膠質越多,甜感就越強烈。





大多數咖啡生產商都想生產最有利可圖的、兼具美味的咖啡,但是他們受到環境的限制。咖啡豆比大多數食物更加與周圍環境緊密相連。


生產商通常會通過觀察降雨量,然後決定是採用水洗、蜜處理還是日曬。如果降雨量過大,便很難生產出好的日曬咖啡豆;如果降雨量較低,則為蜜處理和日曬創造了良好的加工條件,可以保留住咖啡中更多的糖分。




一些傳統的咖啡生產國傾向於使用一種處理工藝。例如,盧安達和中美洲大部分地區在歷史上使用水洗處理,而巴西則傾向於蜜處理或者日曬處理。


由於大眾對精品咖啡的需求,這種情況正在發生改變。在環境和氣候因素允許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咖啡農願意嘗試其他加工方式。例如,在尼加拉瓜、瓜地馬拉和盧安達,一些咖啡農場和合作社正在轉向日曬和蜜處理。通過這樣的處理方式,他們可以創造出新的、不同尋常的風味特徵,增加咖啡豆的價值。


這不僅僅是簡單地選擇一種處理方式:一些咖啡生產商正在進行無氧發酵的實驗,而另一些生產商則在尋找能夠加速發酵的催化劑。新的處理設備和知識共享也有助於創造更加獨特的咖啡風味。



咖啡處理方式很少成為行業頭條或咖啡店討論的話題,但它是打造咖啡風味和品質不可或缺的一部分。So,當下次再拿起蜜處理哥斯大黎加或日曬尼加拉瓜,我們大概知道該期待什麼風味。



編譯 |  Sandy



*最後,推薦一款感動天、感動地、也能感動你、反正是感動了我的咖啡豆,如此明晰的風味!+下方WX to get more...



相關焦點

  • 漲姿勢|快速了解咖啡豆處理法:水洗處理法
    也許在精品咖啡館你會碰到這樣一種情況,同一產區同一咖啡品種會出現不同的咖啡處理法,比如,同樣是耶加雪菲,一支採用水洗處理法、而另一支是日曬處理法,並且喝起來它們的風味也不太一樣,那麼咖啡處理法對咖啡味道有什麼影響?
  • 咖啡處理法 | 為啥水洗咖啡風味乾淨,日曬就比較豐富?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咖啡工房當我們喝到一杯咖啡時
  • 衣索比亞精品咖啡豆 衣索比亞孔加合作社 水洗處理法咖啡風味
    品種:衣索比亞亞原生種處理法:水洗處理法產區介紹咖啡樹源於衣索比亞(Ethiopia),它原先是這裡的野生植物前街咖啡認為,耶加雪菲味指的是濃鬱的茉莉花香、檸檬酸香,以及桃子、杏仁甜香和茶香。喝過耶加雪菲的人都有一種同樣的感覺」咖啡入口,百花盛放!」像是花朵觸動味蕾與鼻腔嗅覺細胞的舒暢感。除了花香外,細緻的醇厚都猶如絲綢在嘴裡按摩,觸感奇妙。
  • 哥倫比亞精品咖啡蕙蘭產區 水洗處理法蕙蘭產區咖啡豆的風味特點
    此外,前街口糧豆多數採用水洗處理法,前街正是考慮到水洗處理會更能體現咖啡口感的乾淨和風味呈現的純粹,因此在分析某個咖啡產區的具體風味時,會以該產區的水洗豆做參考。>海拔:1500-1800米品種:卡杜拉處理法:水洗處理風味:堅果、黑巧克力、焦糖、柔和果酸哥倫比亞蕙蘭蕙蘭省位於哥倫比亞南境內的中央山脈南部,是該國最著名的精品咖啡產區。
  • 【咖啡處理法】水洗豆和日曬豆區別在哪裡?
    平時喝咖啡的時候看看商家標籤上總是會寫著什麼日曬、水洗、蜜處理之類的處理法,日曬、水洗還比較容易理解,可是什麼蜜處理、溼刨法的,真的是完全搞不懂是什麼鬼,所以小編今天就想來跟大家聊一下,常見的咖啡處理法都有些什麼呢?
  • 哥斯大黎加塔拉珠精品咖啡產區——水洗處理法塔拉珠風味
    前街咖啡的口糧豆可以讓大家低價喝到產區主要的豆子風味,從而更好的選擇什麼產區的咖啡更適合自己,也是對一個產區風味的最初步的認識。此外,前街口糧豆多數採用水洗處理法,因水洗處理法是一個產區風味的基本味道,也是產區風味認識的開始。前街咖啡認為,水洗法的咖啡酸質較明顯、乾淨度較好、觸感中度、生豆品質最一致。
  • 咖啡處理法(二)︱半水洗&蜜處理&果肉日曬法
    咖啡的處理胚芽胚乳銀皮羊皮紙膠質層果肉外皮        為什麼要先介紹咖啡櫻桃的結構呢?因為咖啡的處理過程與果肉等成分密不可分。                半水洗處理法(Semi washed)可以說是日曬法與水洗法的結合。其理念是用比水洗法更少的水資源,生產出比日曬法風味更淨、比水洗法口感更厚的咖啡,此處理法盛行於印尼,曼特寧等地,巴西近年也開始使用半水洗法。
  • 哥倫比亞精品咖啡豆 哥倫比亞咖啡豆風味 哥倫比亞咖啡豆處理法
    哥倫比亞咖啡區位居北緯三到八度之間,屬低緯咖啡帶,每年可收成兩次,從南至北幾乎每月都有熟成的咖啡可採收。哥倫比亞的精品咖啡豆產區以南部為主,海拔在1500m以上,包括慧蘭省的聖奧古斯丁(San Augustin, Huila)、考卡省的波帕揚(Popayan, Cauca)、娜玲瓏省(Narino ),以及託利馬省。這些地方的咖啡豆都有精緻的酸香和莓香,並有焦糖香氣,甜感十足。
  • 咖啡處理法 水洗法
    我們相繼分享了咖啡瑕疵豆系列、咖啡命名科學、咖啡大數據…(後臺回復相應關鍵詞可閱讀)咖啡處理法系列,本期話題:水洗處理法Washed/Wet Processing流程 Process篩選咖啡果採摘後倒入一個滿水的水池,進行枝椏、殘葉以及密度分篩過熟及未成熟的咖啡櫻桃會浮在水面熟透的咖啡果就會沉入水池底部
  • 非洲坦尚尼亞精品咖啡 坦尚尼亞南部地區咖啡豆水洗波旁特點
    前街咖啡 坦尚尼亞南部地區產區:南部地區品種:波旁處理法:水洗等級:AA海拔:1200-2100米坦尚尼亞咖啡種類是比較少,但是坦尚尼亞國家它生產的咖啡,在世界的咖啡市場的需求也是比較高的,因為有很多的人喜歡坦尚尼亞咖啡的風味特點
  • 裝逼技能:了解咖啡處理法——半水洗(果肉日曬法/蜜處理)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咖啡處理法中同樣常見的一大類——半水洗法。       對於半水洗(Semi-Washed)處理法的世界裡,細分為幾個相似的處理法,分別是巴西發明的果肉日曬法(Pulped Natural)和哥斯大黎加的蜜處理(Honey Process/Miel Process)以及印尼曼特寧特有的溼刨法(Giling Basah)。
  • 咖啡豆特殊處理法 日曬水洗咖啡豆特點&厭氧發酵咖啡豆處理法原理
    現在精品咖啡市場出現越來越多特殊處理法處理咖啡生豆?這是個好的現象嗎?不是的。前街認為特殊處理法最先的出現是為了使某一個自家種植的咖啡豆風味識別上更加的特別,但是隨著特殊處理法越來越多人使用,現在的特殊處理法似乎實在掩飾著咖啡豆原本不好的風味然後賣高價格。所有的特殊處理法其實都圍繞著傳統的咖啡處理法——水洗處理法、日曬處理法已及蜜處處理法演變而成。
  • 【咖啡處理法】半日曬、半水洗、溼刨法傻傻分不清?
    昨天我們聊了一下日曬跟水洗處理法,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介於日曬和水洗處理法之間的那幾種處理法:溼刨法、半日曬處理法、果肉日曬以及蜜處理,這幾種處理法是怎麼樣的?半日曬處理法(semi-dry processing)  這是介於日曬、水洗兩種處理之間的方法,可以再分兩類:去皮日曬法及蜜處理法。兩類處理法基本上十分相似,都是先如同水洗處理一般,去除咖啡櫻桃的外皮,但跳過水洗處理的「水池發酵、清水衝洗」過程,直接拿到陽光下嚗曬。
  • 什麼是溼刨法\半水洗處理法?(附送衝泡指南)
    溼刨法咖啡又有什麼樣的風味呢?今天的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溼刨法這一處理方式。什麼是溼刨法\半水洗處理法?為什麼選擇溼刨法\半水洗處理法?生豆處理法的選擇一般依據該地區的自然氣候以及資源等因素。日曬處理法一般常見於乾燥、高溫、水資源匱乏的地區;而水洗法一般常見於水資源容易獲取的地區。而溼刨法則是為了適應印度尼西亞潮溼多雨的氣候所產生的生豆處理方式。
  • 咖啡課堂|咖啡生豆的三種處理法(日曬、水洗、蜜處理)
    每一杯咖啡的誕生都是有靈魂和溫度的。這也是很多人熱愛咖啡的理由。隨著咖啡成為越來越多人的生活必需品,大眾對咖啡的認知需求也愈加廣泛和深入。一杯咖啡在最終出品之前,實際上經歷了一系列專業處理和人工調配,是非常複雜的。我們都知道,咖啡是由咖啡豆製作而成,那麼咖啡豆的品質必然會影響咖啡的口感。
  • 漲姿勢|快速了解咖啡豆處理法:蜜處理法
    也許在精品咖啡館你會碰到這樣一種情況,同一產區同一咖啡品種會出現不同的咖啡處理法,比如,同樣是耶加雪菲,一支採用水洗處理法、而另一支是日曬處理法,並且喝起來它們的風味也不太一樣,那麼咖啡處理法對咖啡味道有什麼影響?
  • 半水洗處理法和水洗有什麼不同?
    那這次就來聊一下,半水洗和傳統的水洗處理方法有什麼不同。水洗處理法  將採收的果實放在裝水的水槽裡,浸泡約24小時。這時成熟的果實會沉下去,而未熟和過熟的果實會浮上來,可加以剔除。  與日曬法一樣,水洗咖啡都也有挑選和分級的過程,用來剔除瑕疵豆,並確保較佳的質量,再交給出口商賣到世界各地。
  • 咖啡豆≠咖啡果實?三種處理法讓你重新認識咖啡的奧妙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咖啡工房
  • 咖啡師養成記 | 探索咖啡處理法——蜜處理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咖啡工房
  • 咖啡知識 | 咖啡豆八種處理法區別
    ● 傳統的水洗法(Traditional Fully Washed)● 介於日曬與水洗兩者之間的處理法(Hybrid Process):包括半水洗法(Semi-Washed)、巴西去皮留黏質層處理法(PN,即Pulped Natural法)、蜜處理法(Honey Process,源自PN的處理法)所有處理法的最終階段都是「咖啡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