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蒸米飯,才能不硬不軟,粒粒分明?
選擇米是煮好米飯的關鍵,其次選擇鍋子是關鍵,最後選擇水分是關鍵,把握好這三點,就可以蒸出軟硬適中、顆粒分明的米飯。一般我做飯用的是兩種米,做稀飯用的線米,黏性較好且黏性較快,蒸米飯用的圓米,因為圓米比線米耐煮,黏性小,適合蒸米飯。
蒸米鍋選用電飯鍋,不使用高壓鍋,高壓鍋是製作豆製品的好方法,而蒸米鍋用高壓鍋做出來的飯,粘粘的,色澤也會變得烏黑,所以蒸米鍋最好使用電飯鍋,這樣蒸米鍋的效果就會更好。有幾個高出米有一扁指那麼多正合適?
想說米飯蒸出來不軟不硬,粒粒分明,我首先想到的是瀝米。
鄉下的時候,煮飯都是大鍋飯,鍋裡加足量的水,水少煮出來的飯不會粒粒分明。開水快到的時候,把洗好的米下鍋,用鍋鏟攪動以免生鍋,等米煮到七八成熟的時候,用鍋鏟把米瀝出來,像剛煮好的飯一樣,要硬一點就可以了。再將瀝乾未熟的米放入蒸鍋中蒸10多分鐘。
那樣做出來的飯菜,你要硬要軟,要軟要軟,而且是粒粒分明,非常疏鬆。即使是質量不怎麼樣的米也能煮出美味的米飯。之後來到城市生活,為了省事,經常用電飯鍋煮飯,米飯的質量也越來越好,各種方法也試過了,但是都沒有用電飯鍋煮的米飯好吃。後邊還添了蒸飯鍋,其實相當於是個滿是小孔的不鏽鋼盆,從那以後用電飯鍋煮的飯都很少。
採用蒸飯器煮飯和農村土灶煮瀝飯是一個道理,也就是先將米煮到七、八分熟,瀝乾後加入蒸飯器中,再加水燒開,然後將蒸飯器放在銻鍋中的蒸隔處蒸熟。這種烹調出的飯和鄉下土灶的瀝米完全一樣,不但能吃到味美、粒粒分明的米飯,還能喝到香濃細膩的米湯。
有些朋友分享他們的觀點:
大米要做的軟糯可口,粒粒分明最主要的是米與水的比例必須放剛剛好。當然了,好米才能煮出好米飯來。
以稻花香米為例,十月份新米剛下田時,由於稻米含水率還比較高,米粒與水的比例一般為1:1,可以說是一碗米比一碗水。假如是到了夏天,稻米經過幾個月的貯藏,水分已經很低了,此時煮飯要多加點水,一般稻米的水分比例為1:1.2,電飯鍋跳閘後在多加幾分鐘,再用筷子打散,一碗香噴噴、軟糯可口的稻米就好了。
此外,順便提醒一下,買五常米最好是在十月到來年五月這段時間,這期間米味和香味是全年最好的,還有一點大家要注意,買五常米一定要買五常花香米,其他如長粒香米都不是純五常米。儘管食用摻假大米也不會有問題,但最好還是別交智商稅哈!
也有朋友分享他們的觀點:
我會告訴你我是怎樣燉大米飯的。精選上等米粉放入盆中,加清水,用雙手輕輕搓洗,換水,輕輕搓洗,換水…直至水清淨,控淨水分。把米倒進電飯煲裡加水。如為新米,按1:1.3~1.35的米水比例計算;如為陳米,按1:1.4~1.45的米水比例計算。加一點椰子油,靜置15分鐘,按下煮飯鍵。小貼士:飯燜好後,保溫5~10分鐘,開蓋後用飯鏟輕劃散米飯,淡淡的椰香,濃濃的米香撲鼻而來,米飯鬆軟可口。
如有條件,可以在鐵鍋下燜大米飯,鍋下燒茅草,茅草特有的獨特香味會通過鐵鍋傳到米飯中,鍋底還會出現一層淡黃色的鍋粑,別具風味。燉大米飯的鍋子,和電飯鍋的米水比例相同。火燒後,轉小火燜10分鐘,停火燜5分鐘,味道難以形容。優質米必須是東北的大米,更好的是黑龍江的大米,最好的是黑龍江的稻花香米。
總而言之,要米飯不軟不硬,粒粒分明,我覺得這是從定時定量的角度考慮的。不同水稻品種的吸水性差異較大。因此,要確定好常吃的大米品種,飯時蒸水米比例,蒸好後燜多久,蒸飯時間等等,統一掌握,多蒸幾次,試一試,知道自己滿意,自己喜歡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