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香四溢的絲滑、獨特的鹹甜香氣配上沙沙的質地……沒錯,又是鹹蛋黃——那個美食界依然逆襲的黃金配角。
曾經平平無奇的鹹蛋黃,短短幾年內似乎迅速完成了從「喝粥伴侶」到「網紅金字招牌」的華麗轉身。
昨天,某鹹蛋黃產品回歸直登熱搜,雖然疑似某快餐品牌的投放,但對於美食熱搜常駐網紅鹹蛋黃來說,上幾次熱搜都不新鮮。這些鹹蛋黃、流心、爆漿這些網紅美食標準配置,似乎總是周而復始地不斷「回歸」到大眾視野。
從什麼時候起,鹹蛋黃這種傳統味道開始潤物細無聲地侵入了網紅美食界?
鹹蛋黃與「鹹蛋黃plus」
在網上,你可以見到兩種氣質的鹹蛋黃,它們在各自領域各創輝煌。
第一種原始形態的鹹蛋黃,無疑是最質樸的喝粥必備、拌飯絕殺,其中江蘇高郵的鹹蛋最負盛名。大文學家袁枚曾在《隨園食單·小菜單》寫道:「醃蛋以高郵為佳,顏色細而油多……」
近現代著名作家兼美食家汪曾祺更是在其散文《端午的鴨蛋》中,將高郵鴨蛋描寫得誘人異常:「鴨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說,帶殼切開,是一種,那是席間待客的辦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頭」用筷子挖著吃。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
飽滿的油脂滋味勾出一種別樣濃鬱的特色鹹味,足以令東西南北各方食客統統為之傾倒。鹹鴨蛋配白粥、配蟹黃豆腐、或是直接拌飯,都是絕好滋味。江湖之中,鹹蛋黃似乎一直是不可缺少的美麗傳說。
下飯利器鹹蛋黃
第二種鹹蛋黃,也就是升級後的「鹹蛋黃+」,逐漸褪去了舊時接地氣的氣質,開始大舉進軍零食界。「鹹蛋黃+」最常見的流心形式,最先出現於香港經典點心流沙包,其餡料使用黃油、煉乳和鹹蛋黃製成的融化的蛋黃醬,添加了黃油和煉乳的鹹蛋黃,口感更加絲滑,後來居上的甜味也調和了鹹蛋黃本身「一鹹到底」的兇猛氣質,變得更加柔和易親近。不同口感一相撞,撞出來了一個風靡一時的金牌網紅食品。
鹹蛋黃+一切
根據百度指數來看,鹹蛋黃在去年夏天的熱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彼時,必勝客推出了季節限定鹹蛋黃全系列,一個月後肯德基也推出金沙鹹蛋黃香辣雞翅,並請來黃子韜等明星坐鎮代言。鹹蛋黃雪糕、鹹蛋黃青團、鹹蛋黃飯糰等一系列「鹹蛋黃+」美食更是紅極一時,立刻攻陷了網紅美食圈。
百度指數搜索關鍵詞「鹹蛋黃」
鹹蛋黃+冰激凌=雙黃蛋冰激凌
鹹蛋黃+青團
鹹蛋黃+魚皮
「鹹蛋黃+」的走紅,並非沒有來由。各種食物的鹹甜黨派之爭一直以來都是熱搜常客,而商家早已嗅到受眾對單一口味的厭倦,黃金配角鹹蛋黃便順勢登場。常見的甜口零食碰撞鹹蛋黃的風味鹹口,甜鹹交織的口感瞬間擊敗了許多單一口味的競爭對手,一舉引爆了市場,加上各路商家網紅的營銷、這種特別的風味走紅至今。
許多美食網紅們借勢營銷
經歷過去年的熱潮之後,「鹹蛋黃+」的熱潮仍然不退。京東平臺消費數據顯示,年初各類鹹味湯圓中,添加了鹹蛋黃的流沙湯圓下單銷量最高,超過了去年同期的3.9倍;四月份必勝客重出鹹蛋黃季,再次收割一波鹹蛋黃死忠粉;今年夏天由李佳琦帶紅的一款「蛋黃酥」,一場直播下來便賣了超過50000盒。
時至如今,「鹹蛋黃」三個字仍然能挑撥無數人寂寞的味蕾。
微博上關於鹹蛋黃的實時討論
「鹹蛋黃+」能紅多久?
細細數來,無論是爆漿芝士、流心蛋黃還是蓬鬆的肉鬆,歷屆網紅食品都離不開豐富的油脂、特別的口感,和背後巨高的熱量。也許用熱量炸毀一切負面情緒,就是不少網紅美食的真諦。不過,能長紅的網紅美食,還需要更多的設計與考量。
萬物皆可加鹹蛋黃的今天,一切網紅食品似乎都在互相競賽著前綴,似乎誰的元素更花哨,誰就更美味。但比起前綴的簡單堆疊,消費者更喜歡有誠意的口感設計和口味創新,而不是簡單快捷的一鍵複製粘貼。「鹹蛋黃+」的走紅,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幾個設計成功的鹹蛋黃風味產品。如果粗製濫造的「鹹蛋黃+」產品持續通過營銷擠入市場,還會有多少消費者願意單純為標籤買單呢?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鹹蛋黃+」的風味。鹹蛋黃自身油脂含量並不少,豐腴的口感如果遇到類似口感的食物,很容易讓食者「第一口沉淪,第二口膩味」,而且處理不好的鹹蛋黃,還會帶有明顯的腥味。而在「鹹蛋黃+」新產品熱搜下面,在好評之中也有不少網友表示「踩雷」。
「鹹蛋黃+」能紅多久,更加需要時間的考驗——正如初代傳奇鹹鴨蛋一樣。
鹹蛋黃對你來說是真愛還是雷區呢?留言講講你和「鹹蛋黃+」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