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夏季泡腳好處多,水中添一物效果更佳!

2020-12-26 體制調理殷河卿

大家好,我們您的中醫體質調理師殷醫生

只有冬天才泡腳?那你就虧大了!夏季,很多人都忽視了一項養生保健的法寶,那就是泡腳,很少人會在夏天泡腳,實際上,夏天更應該泡腳。

夏季溼氣正當令,溼氣阻滯在脾胃中,就會出現沒有胃口、愛犯困、沒精神、容易煩躁等表現,夏天泡腳,正有助於祛除暑溼,預防熱傷風,讓人精神振奮,增進食慾,促進睡眠。

一、如何正確泡腳?

1、水位

泡腳,首先我們應該知道的就是水位。泡腳時,水位最好位於腳踝以上四根手指寬度的位置,這裡有個穴位,叫三陰交,是肝、脾、腎經脈的交匯處,經常按揉這裡,可以對肝、脾、腎起到保健作用。

2、水溫

其次就是水溫了,泡腳的水的溫度不要太熱或太涼,一般維持在38℃~43℃,最好不要超過45℃。

3、時間

泡腳的時間一般在晚上9點左右,睡前泡腳能幫助我們解除一天的疲勞,提高睡眠質量。

除此之外,因為這個時間是腎經氣血比較衰弱的時刻,泡腳會使身體的熱量增加,體內血管也就會擴張,有利於體內血液循環。

泡腳的時間也不宜太長,一般在15—30分鐘。時間過長,雙腳的局部血液循環長時間過快,體內血液也會更多地流向下肢,會給心血管造成負荷。

此外,對於高血壓、氣喘、心臟病患者,泡腳時間可縮短為15分鐘,沒有感到不適再適當增加浸泡時間。

二、水中添一物事半功倍。

1、加點鹽:殺菌防腳氣

在泡腳時加一些鹽,還可以清潔腳部,殺菌消毒,防止腳氣病,還可以去除腳部角質,使足部皮膚保持光滑清潔。

2、加點醋:減壓助睡眠

經常用醋泡腳,可調節和鬆弛原本緊張的神經,對身體起到減壓的作用,有利於睡眠。

3、加艾葉:止痛去溼氣

艾草味苦氣溫,有溫經、祛溼、散寒之效,有「醫草」之稱。

這個季節最容易溼氣重,加點艾葉,還能趕跑溼氣。有痛經困擾的女性,也可在泡腳時加點艾葉,能起到緩解痛經的作用。

4、昇陽氣

材料:、艾葉和桂皮

做法:生薑切片,取3~5片,與艾葉、桂皮各20克一起煮水,用於泡腳。

功效:生薑可發散風寒,艾葉可溫經散寒,桂皮可補火助陽。

4、健脾祛溼

材料:艾草、川芎、丹參、當歸、獨活、紅花和老薑

做法:開水2至3升衝泡,加蓋燜10分鐘後,待水溫降到40℃時即可泡腳。

功效:這7味天然草本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可以通過腳底的反射區,作用到身體的五臟六腑,調節內溼,健脾運溼。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感謝您大家的閱讀。

我是您的中醫體質調理師殷河卿。祝您生活愉快!

相關焦點

  • 冬病夏治,夏天用艾葉泡腳,能收穫這些好處,但要注意三個禁忌
    俗話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馬上要進入三伏天,雖然說氣溫炎熱,而且還是那種悶熱的天氣,但是卻也是冬病夏治的好時候。對於遭受溼氣困擾的人來說,在這個季節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去除體內的溼氣,也能讓你健康,一整年冬天也不用遭受溼氣的困擾,除溼氣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選擇吃一些健脾祛溼的食物同,同樣也可以選擇拔罐或針灸或刮痧的方式,祛溼排毒的效果都很好。
  • 夏季才是泡腳最佳時間,水中添一物,健脾祛溼,老中醫自己都在用
    夏季,很多人都忽視了一項養生保健的法寶,那就是泡腳,很少人會在夏天泡腳,實際上,夏天更應該泡腳夏季溼氣正當令,溼氣阻滯在脾胃中,就會出現沒有胃口、愛犯困、沒精神、容易煩躁等表現,夏天泡腳,正有助於祛除暑溼,預防熱傷風,讓人精神振奮,增進食慾,促進睡眠。
  • 冬病夏治真的人人適合嗎?
    隨著三伏天的到來,冬病夏治的最好時節來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養生觀念的重視,諮詢「冬病夏治」的朋友們越來越多:「我適合冬病夏治嗎?」 「該如何治療?」 「婦女兒童如何正確調理?」
  • 夏泡溫泉等於「冬病夏治」
    如果有人這個時候和你說,走,咱去泡個溫泉,你千萬可別急著翻白眼跟人說「有病啊」,那樣很容易就暴露了你對夏季泡溫泉知之甚少的短板。作為一名熱愛泡湯的知識控,你至少要知道這些:夏季人體陽氣旺,肌膚腠理開洩,容易受到外邪侵襲;一些慢性病,尤其是頸肩腰腿痛症,風溼類疾病,免疫力低下等引起的疾病,在夏季進行養生保健幹預,可以有效減輕或預防復發;夏季泡溫泉也被視為是「冬病夏治」的一種保健方式。所以,在炎熱的夏季規劃一場溫泉之旅,成為不少溫泉粉夏季保健養身的不二選擇。
  • |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什麼講究?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間,也是人體陽氣最旺,腠理最為疏鬆的時節。中醫認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通過激發旺盛的陽氣,使得氣血充盈、經脈通暢,達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的狀態。所謂「冬病夏治」,就是通過辛溫、走竄、通經的藥物外敷治療,刺激相關穴位,發揮藥物和穴位的雙重作用,以到達益氣溫陽、散寒通絡的作用,刺激體內的陽氣更好的升發,暢通經絡氣血,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改善那些潛伏於體內、易於在冬天發作的疾病,從而達到防治冬季易發疾病的目的。有哪些「冬病」適合夏治?
  • 」冬病夏治「正當時,跟著金施美養出好身體
    冬病夏治是傳統中醫按照自然界變化對人體的影響,推算出氣血運行在每個節氣的變化,並依此制定出傳統的治療方法。
  • 「三伏+艾灸」冬病夏治正當時!
    寒是萬病之根,溼是萬病之母,風是萬病之首,火是萬病之華。在陽氣最旺的夏季艾灸,與艾火的純陽,雙重陽氣作用於人體病灶,祛除一切寒溼,打通經絡。  1、三伏天艾灸的第一大好處  是根除一切疾病根源的時機。芒種過後,各地進入梅雨季節,許多中老年人一會腰痛,一會腿疼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體內寒、溼氣重的緣故。  在中醫裡祛寒除溼治療之法就是艾灸。
  • 入伏忙貼敷 冬病夏治正當時
    按照中醫的說法,冬病夏治也正式進入最佳時節。今年雖受梅雨影響,氣溫不高,但柯橋區中醫醫院的「三伏貼」依舊熱鬧開場。入伏當日,選擇「冬病夏治」穴位貼敷療法的市民絡繹不絕,一大早就開始排隊。  冬病夏治,是我國傳統中醫藥療法中的特色療法。它是根據《素問·四氣調神論》中「春夏養陽」的原則,通過服用中藥、敷貼、針灸等多種手段,以達到鼓舞正氣,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 小兒冬病夏治節氣貼敷注意啥?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伏天,各大醫院早以開啟「冬病夏治」工作,三伏貼深受群眾喜愛,兒童的貼敷也讓家長們十分關注,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兒科主任吳力群表示,小兒生理特點為肺常不足,脾常不足,易於患肺系和脾系疾病,中醫五行中「土」對應長夏在髒屬脾,「金」對應秋在髒屬肺,長夏養陽有培土生金補脾益肺的作用
  • 芳療講冬病夏治——三伏精油配方
    趁這個時候,用一些辛溫走竄的藥物或精油,把身體裡面伏藏在深處的寒氣、溼氣,搜刮出來,達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配方:濃度5% (濃度低的好處,使用頻率可以增加,濃度太高,容易燥熱。)可是如果你容易上火,或是最近常吃燒烤辣炸,覺得最近有點口乾舌燥,頻率就拉開一些,例如一周才用一次。 塗抹位置:大椎、風門、肺俞、定喘都是常用的穴道擦精油不用這麼精準找穴道,把後頸、肩膀、後背(相對於胸腔的後背對等位置)擦一擦就可以。脾胃溼寒者,加擦胃部的後背,就是脾俞穴、胃俞穴的位置腎虛寒者,可以加0.5~1滴的肉桂精油,效果更好。
  • 冬病夏治 督脈灸正當時
    紅網時刻7月13日訊(通訊員 何穰 劉未艾)炎炎夏日,45歲的李女士卻要穿兩件衣服,平常也因怕冷而不敢吹空調和電扇,一吃冷食就腹瀉,冬天更是時常手腳冰涼,暖寶寶不能離手。近日,李女士經朋友介紹,來到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湖南省中醫院)就診,做了一個療程的「督脈灸」治療後,效果非常明顯。「現在只穿一件短袖也不怕冷了,吃涼菜也不拉肚子了。」李女士說。
  • 今日入伏,冬病夏治的最佳時間到了!無論男女,都要以坐月子的態度來養生!
    人們在夏季多喜食冷飲,愛吹空調,這些過度貪涼的行為都可能讓身體在無形中被寒邪傷害。很多病都是由於進食寒涼而導致陽氣受損,或過於貪涼致外邪入侵所致。千萬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此時防寒甚至比防暑還重要。你沒聽過「冬病夏治」或者「冬病都是夏天積累的」嗎?
  • 冬病冬治——三九貼
    冬季人體陰氣最盛,陽氣斂藏,氣血不暢,此時利用藥物或其他方法使陽氣得以充實,有利於溫陽利氣,驅散伏痰,調整機體免疫功能,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日的,這是「冬病冬治」最旱的理論源流。穴位敷貼是中醫傳統外治療法,最旱源於《張氏醫通》,明清時代是其發展的鼎盛時期。目前,三九貼多用於治療支氣管哮喘、慢性咳嗽、慢性支氣管炎、反覆呼吸道感染、肺炎、鼻炎、肺氣腫、免疫功能低下等慢性疾病,且多與三伏貼組成伏九貼使用。
  • 腎病病人為啥需要「冬病夏治」?帶你了解「腎病敷貼」
    什麼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我國傳統中醫藥療法中的特色療法,它是根據《素問》中「春夏養陽」、「長夏勝冬」的克制關係發展而來的中醫養生治病指導思想。
  • 姜堰中醫院冬病夏治系列報導:穴位貼敷療法
    泰州市姜堰中醫院冬病夏治t——穴位貼敷冬病夏治穴位貼敷療法,源遠流長,可追溯到明清年代,特別是中醫外治之宗清代名醫吳尚先在姜堰行醫多年,外治之法在姜堰有深厚的底蘊。「冬病夏治」貼敷療法作為中醫特色治療之一,是重要的治未病的手段之一。其本質是通過三伏天貼敷治療,激發人體陽氣,達到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目的。通過十幾年的臨床實踐,冬病夏治貼敷療法並不是立竿見影的治療方法,而是通過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發揮自身的抗病能力,逐漸減病減症,次數越多,堅持多年,療效更顯,甚至達到治癒疾病。
  • 烯旺科技多功能熱敷貼,「冬病夏治」的好幫手
    夏季是「冬病夏治」的好時機。「冬病」就是在冬季易發作或者病情加重的疾病及不適。「夏治」就是指在夏季自然界和機體陽氣最旺之時,通過溫補陽氣、散寒驅邪、活血通絡等治療措施,一方面能增強機體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於祛除陰寒之病邪,從而達到治療或預防上述冬季易發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三伏天是全年氣溫最高、陽氣最旺的時期,此時段正是人體最易受寒氣疾病侵襲的時段。而三伏貼是針對冬病夏治,多為大辛大熱之藥物,針對的就是此類寒證的調理。
  • 河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冬病夏治」伏前加強貼開貼啦
    「冬病夏治」是指冬季容易發作或者加重的慢性疾病,通過夏季(暑天)此類疾病相對處於緩解期時給予特殊治療或預防措施,有利於減少或減輕冬季的病證。「冬病夏治」是根據《黃帝內經》中「春夏養陽」的原則,利用夏季伏天氣溫高,機體陽氣充沛,體表經絡中氣血旺盛的有利時機,在人體的穴位上進行拔罐、藥物貼敷、艾灸等,以鼓舞正氣,祛溼散寒,調整陰陽,增加機體抗病能力,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 山東省立三院:冬病夏治,夏季養生重頭戲「三伏貼」開始預約啦
    即日起,山東省立三院針灸推拿科開啟比天氣更火熱的「冬病夏治」治療模式,「冬病夏治」三伏貼開始預約啦!貼敷時間山東省立三院針灸推拿科為減少患者等待時間,本著「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提高患者就醫體驗,每伏第一天集中進行貼敷。
  • 三伏天即將到來 中醫專家:「冬病夏治」可嘗試三伏貼
    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好時機,充分利用此時進行治療,可未雨綢繆,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冬病夏治」是我國中醫特色療法,以「秋冬養陰,春夏養陽」為原則,結合「灸法」,在相應的人體穴位上進行治療,增強抗病能力,達到標本兼治、防病治病的目的。「冬病」是指容易在冬季發作或加重的疾病,如肺氣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過敏性鼻炎、變異性咳嗽等疾病。
  • 又到一年敷貼時 專家提醒:冬病夏治雖好 但不是每個人都適用
    (2020年冬病夏治時間安排。)      星辰在線6月30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胡偉男 通訊員 楊楠 陳雙)「冬病夏治」源於《黃帝內經》提出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是中醫中「上工治未病」的預防醫學重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