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才是泡腳最佳時間,水中添一物,健脾祛溼,老中醫自己都在用

2021-02-07 不藥博士

夏季,很多人都忽視了一項養生保健的法寶,那就是泡腳,很少人會在夏天泡腳,實際上,夏天更應該泡腳夏季溼氣正當令,溼氣阻滯在脾胃中,就會出現沒有胃口、愛犯困、沒精神、容易煩躁等表現,夏天泡腳,正有助於祛除暑溼,預防熱傷風,讓人精神振奮,增進食慾,促進睡眠。

夏季足療注意事項

1、太飽太餓時都不宜泡腳

夏天要避免在過飽過飢或進食狀態下泡腳,因為泡腳會加快全身血液循環,容易出現頭暈不適的情況。飯後半小時內不宜泡腳,會影響胃部血液的供給。

2、腳氣患者要小心感染

患有腳氣的人,病情嚴重到起皰時,就不宜用熱水泡腳,因為這樣很容易造成傷口感染。足部有炎症、皮膚病,外傷或皮膚燙傷者也不宜泡腳。

3、泡腳不要泡太久

泡腳時間過長的話,會引發出汗、心慌等症狀。所以,每日臨睡前泡腳20分鐘為佳。

4、泡腳水不宜過燙

每天用溫水把腳好好洗洗就行。水溫宜控制在40~45攝氏度左右比較合適,過熱、過涼都很難收到預期的效果。泡一段時間後水溫變涼時,要及時添加熱水。剛開始泡腳時,不要添太多的水,剛沒過腳趾就行,在泡腳的過程中還要不斷添水。洗完後,可以輕輕捏捏腳,達到舒活筋骨的目的。

身體是根本,好的身體就是一塊璞玉,雕刻出來也好得多,而弱的身體則是一塊雜玉,慢慢精心雕刻,也會變得更佳。

水中添一物,健脾祛溼

推薦一個健脾祛溼的小方子:艾草、川芎、丹參、當歸、獨活、紅花和老薑,開水2至3升衝泡,加蓋燜10分鐘後,待水溫降到40℃時即可泡腳。

這7味天然草本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可以通過腳底的反射區,作用到身體的五臟六腑,調節內溼,健脾運溼。

脾胃不好的人更適合夏天泡腳,當脾胃好了,就不容易被溼氣侵犯。有溼氣重、脾胃不適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

【不藥博士】

滾吧!疾病!來!健康!關注不藥博士,就是關注健康!

相關焦點

  • 冬病夏治,夏季泡腳好處多,水中添一物效果更佳!
    大家好,我們您的中醫體質調理師殷醫生只有冬天才泡腳?那你就虧大了!夏季,很多人都忽視了一項養生保健的法寶,那就是泡腳,很少人會在夏天泡腳,實際上,夏天更應該泡腳。夏季溼氣正當令,溼氣阻滯在脾胃中,就會出現沒有胃口、愛犯困、沒精神、容易煩躁等表現,夏天泡腳,正有助於祛除暑溼,預防熱傷風,讓人精神振奮,增進食慾,促進睡眠。一、如何正確泡腳?
  • 老中醫告訴你紅豆薏米水的正確煮法,祛溼健脾,夏季要常喝
    去年,我也因為這個原因特地去請教了老中醫,除給開了中藥之外,老中醫還建議可以時常煮一些紅豆薏米水來喝,不僅可以去除溼氣,還有一定的健脾功效。老中醫告訴你紅豆薏米水的正確煮法,祛溼健脾,夏季要常喝。雖說是簡單的紅豆薏米,但是想要熬出去溼健脾的功效,還是需要特別注意的,老中醫也告訴了我其中的幾個關鍵。
  • 健脾祛溼的食物與茶
    4、荷葉涼茶荷葉涼茶可以防暑降溫,健脾祛溼。具體的做法是將荷葉撕成小塊,與中藥滑石、白朮各10克,甘草6克,放入水中,共煮20分鐘左右,去渣取汁,放入少量白糖攪勻,冷卻後飲用。5、陳皮荷葉茶幹荷葉10克、幹山楂20克、薏米10克、陳皮10克、冰糖少許。有理脾調胃,健脾利水的功效。
  • 泡腳水裡加一物,促進睡眠,打通全身經絡!老中醫也說好
    近來連親媽都在問我「什麼養生方式好?」「當然是安全省錢健康的泡腳!」,人體12條經脈就有6條匯集在腳部!中國歷代皇帝中長壽的乾隆,將自己的秘訣概括為,「晨起三百步,晚間一盆湯」,晚間泡腳,成為乾隆的養生必備。華佗《足心道》:「四季泡腳,勝吃補藥」!
  • 溼氣重的人,少碰「3果」,忌口3物,學會3招,祛溼排毒,更健康
    溼氣重的人,少碰「3果」,忌口3物,學會3招,祛溼排毒,更健康。所以在炎熱的夏季想要去除溼氣,一定要少碰含糖量比較高的食物,才有助於脾胃健康,無溼一身輕。「掌握三招」第一招:健脾化溼想要祛溼一定要健脾和胃。溼氣和脾腎不足有密切聯繫,通過健脾運化水溼維持身體內環境穩定。
  • 泡腳有講究,用老中醫化妝品足浴包健康養生好處多
    今天,小編就帶各位來深度了解一下泡腳養生的講究。一、泡腳的正確「姿勢」1、泡腳時間晚上7-9點是腎經氣血較衰弱的時候,這時候泡腳,能更好地改善全身血液循環,達到養生的目的。2、泡腳時長泡腳時間過長可能引起腦部供血不足,增加心臟負擔,15-20分鐘較為適宜。
  • 10款夏季養生湯的做法,祛溼健脾清熱
    夏季天氣炎熱,高溫多雨,很容易出現一些潮溼的情況,「溼氣通於脾」,飲食養生就應該清熱祛溼健脾淡補為宜,所以要多喝夏季清熱祛溼湯。
  • 老中醫告訴你煮紅豆薏仁水的正確方法,祛溼對脾臟有好處
    過後,夏天悄然來臨,隨著夏季的到來,不僅氣溫明顯升高,而且夏季特有的溼潤氣候,夏天有很多雨水和降雨,這使得空氣成為四季中最潮溼的時候。所謂最難熬的夏天,潮溼悶熱導致溼度增加、食欲不振、疲勞易累。去年,我為此去諮詢老中醫,除了開中藥外,老中醫還建議,可以經常煮些紅豆和薏苡仁水喝,這樣既能祛溼,又有一定的健脾作用。老中醫告訴你煮紅豆job的淚水的正確方法,祛溼健脾,常喝在夏天。雖然是單純的紅豆作業的眼淚,但要想熬出溼脾的效果,還是需要特別注意的,老中醫還告訴了我幾個關鍵。首先,在選豆時,雖然是紅豆薏仁水,但這裡並不是紅豆的真諦,而是赤小豆。
  • 生薑加「一物」來泡腳,堅持下去,助排溼,趕走便秘困擾
    我們都知道泡腳會使身體非常舒服,能夠使寒氣逼出體外。其實在泡腳的時候,用生薑加上一物,不僅能夠幫助排除體內的溼氣,還能夠改善便秘問題。那麼和生薑搭配的有什麼呢?跟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生薑加「一物」來泡腳,堅持下去,助排溼,趕走便秘困擾一、生薑+紅花在泡腳的時候加入生薑和紅花,生薑和紅花都是溫性的食材,能夠起到活血通絡的作用,如果經常用這兩樣來泡腳,不僅可以幫助排出體內的溼氣尤其是對於寒性體質的女性,可以緩解手腳冰涼的現象。
  • 水中加一物,溼氣去得快
    一、幾種可加重溼氣的食物1、巧克力巧克力非常受大眾歡迎,不管是年節日,還是日常生活,巧克力都經常出現。但吃了巧克力雖然會讓心情變好,但卻也會引發一些不良問題。例如身體發胖以及溼氣重,身體胖可能比較好理解。
  • 夏日祛溼這樣做,比每天一杯祛溼茶都管用
    例如愛喝酒、暴飲暴食、生冷不忌口等不好的飲食習慣,傷了脾胃,溼氣就停留在體內,時間久了就會形成溼熱。02、寒溼、溼熱大不同在我們身上,寒溼和溼熱也是有所區別的。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喝了很多祛溼茶,卻依然沒有祛溼的原因。
  • 四神湯,健脾祛溼的利器!老中醫強烈推薦!
    那麼,如何才能有效祛溼呢?此文值得所有人看看!形象的說,溼是咱們身體的垃圾,是粘滯的髒東西!體內有垃圾,必然影響咱們身體整體的健康情況。溼,有兩種,一個是自然界的溼邪(外溼),另一個是身體自己產生的溼邪(內溼)。外溼從來不孤軍奮戰,總是要與別的邪氣狼狽為奸,比如溼氣遇風則成為風溼,驅風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風溼,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時半會兒很難祛除。
  • 夏季養生 | 健脾除溼小妙招
    有句古話說:「千寒易除,一溼難去」。而「溼重」是標,「脾氣虛」才是本。所以,炎熱溼重的夏季,養生第一要務是:健脾除溼。道醫認為,很多病是來源於人身體內的溼氣。溼與寒在一起叫寒溼,與熱在一起叫溼熱,與風在一起叫風溼,與暑在一起就是暑溼。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很多都與溼邪、痰溼有關。溼邪不去,吃再多的補品和藥品都如同隔靴搔癢,隔山打牛。
  • 夏季,溼氣重的人,5種食物要遠離!去除溼氣,做到「四個一」
    所以,夏季祛溼十分重要,切莫忽視。 夏季,溼氣重的人,5種食物要遠離 1、酒 中醫認為,酒,助溼邪!意思是說,酒精,是加重溼毒的主要因素之一。 雖然我們都說,喝酒,有助於提神,能放鬆心情。
  • 頭皮愛出油,臉上油光光,多半是溼氣重的表現,如何祛溼呢?
    所以如果你有這種表現的話,這是也是身體在向你發出控訴,該抓緊時間為身體祛溼了,那麼該如何祛溼呢?夏季是祛溼關鍵期,多吃5物,做好2事,或能排出溼氣,身體變輕鬆【多吃5物】大家對於薏米都是非常熟悉的,提起排溼氣很多人首先就會想到薏米,因為它是一種非常好的祛溼排寒的效果,能夠幫助健脾祛溼,排出體內堆積的溼寒之氣,有利於身體的健康。
  • 十有九溼|健脾祛溼,你知道這些食療方嗎?
    都是藥食同源的好物。一天喝一包,每天五塊錢,好過喝咖啡(好吧,得罪一群咖啡友但適合我這種喝不了茶也喝不了咖啡的人。不知是白天都排完了還是在調理了,有天晚上,我等著拉尿,因為自己大概知道自己的頻率~等著等著就睡著了,然後就第二天了。以前晚上的三四次,可以變成一兩次,不知道繼續喝會不會調成不用晚上起來?也可能健脾祛溼後脾胃稍微能運化那些水飲了。就好轉了。這純屬我個人經驗,你試不一定是這個結果喇。
  • 泡腳時水裡加這兩物,祛寒祛溼效果好,老人不妨多了解
    我們中國人都非常喜歡在晚上睡覺之前用熱水泡腳,認為這樣可以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久而久之還能夠起到一定養生健體的功效,而且老人們經常說寒從腳底起,身體的四肢是最容易受涼的了,而如果平時可以經常用熱水泡澡的話,也可以溫暖我們的末梢神經,讓我們身體的水流更加的通暢,還能夠去除身體當中的溼寒之氣保健效果是有目共睹的
  • 老中醫告訴你,紅豆薏米水的正確吃法,記住這兩點祛溼效果好
    紅豆薏米水能祛溼,但選錯了紅豆不僅溼氣難除,反而更傷身再過一周就進入芒種節氣,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這個時節氣溫顯著升高,雨水增多,南方進入了黃梅天氣。黃梅天最難過,悶熱潮溼,食欲不振,疲憊沒精神。前兩年因為溼氣重,身上還起了溼疹,後來看了中醫才好。
  • 祛溼健脾,外行喝薏米水,內行都吃它!煮粥煲湯丟一點,溼氣一掃而光
    於是,一年一度的「祛溼」大計又提上了日程,很多人自己煲了紅豆薏米水,或者買來各種祛溼湯、祛溼茶、祛溼粥煮來喝。 當「抽水機」的出水道有阻塞,引起體內「水溼」過多,排出不暢,常表現為下焦溼熱、水腫、腳氣、溼痺(如關節肌肉酸痛),這種時候,才適合用薏米,因為薏米健脾作用弱,但有利水滲溼作用。而對於另一種常見的「溼」,薏米的作用卻比較弱,即:因「抽水機」動力不足,無法將體內「水溼」很快抽出去所導致的溼阻中焦(神疲乏力、消化不良)。
  • 祛溼「黃金月」,教你幾招,排出體內毒素溼氣,為秋冬健康上保險
    絲瓜煮湯食用能夠起到祛溼止癢的作用。三、堅持這樣做1、泡腳不少人可能覺得泡腳是寒冷的冬天的代名詞。其實不然,夏天堅持用熱水泡腳更加有利於身體健康,能夠排除體內多餘的溼氣、寒氣,大有裨益。可以選擇在泡腳水中加入花椒或者生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