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人滿則驕

2021-01-08 洞見

作者:洞見·握書姑娘

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人滿則驕。

清代學者李密庵,曾寫過一首《半半歌》廣為流傳:

酒飲半酣正好,花開半時偏妍。

帆張半扇免翻顛,馬放半韁穩便。

半少卻饒滋味,半多反厭糾纏。

百年苦樂半相參,會佔便宜只半。

旨在告誡人們,世間萬事萬物都有一定的度。達不到或者超過這個度,都不能得到預期的結果。

只有適中,才是最佳選擇,才能受用無邊。

這裡的適中,正是這個「半」字。

世間之事,大多離不開「半」字。

生活一半如意一半失意,人生一半明媚一半悽涼,歲月一半歡喜一半憂愁。

無論對人對事,都不能要求面面俱到,事事周全,凡事只求半稱心,才能知足常樂。

「半」不是破罐子破摔的無奈,而是一種不較真的豁達思維,也是一種看開看淡的人生態度。

01

半苦半甜,才是生活。人人都嚮往十全十美,期待時時順心,事事如意。

可這世上,哪有什麼十全十美。

大多數人,竭盡全力也只是過著苦甜參半,悲喜交集的一生。

在西班牙,有一位著名的舞蹈家叫阿依達,在不熟悉她的人看來,她是一位光鮮亮麗,光芒萬丈的人生贏家。

但了解她的人就會知道,看上去永遠笑容明媚的她,其實生活裡也有著不為人知的痛。

有一次,阿依達來中國演出,接受了水均益的採訪。

在採訪中,阿依達坦承道來自己的不幸和幸福。

當年,10歲的小阿依達正活躍在熱愛舞臺上時,突然劇烈的背痛讓她動彈不得,後經診斷被確診為嚴重的脊柱側彎。

如果不徹底離開舞臺,她的脊柱就會越來越彎,直到危及到生命。

當時的阿依達不明白死意味著什麼,對舞蹈的熱愛讓她滿不在乎地宣告,就是要跳舞,哪怕死在舞臺上。

從那以後,她就一直戴著折磨人的金屬矯正器跳舞,過海關的時候,她把矯正器從身上摘下來,擱在包裡。

就這樣,她一路帶著明快的笑容舞遍了全世界。

生活的苦,終究沒能將她打倒,反而使她越挫越勇,一路堅持,最終享受到了自己想要的甜。

喜劇大師卓別林說:「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我才認識到,所有的痛苦和情感的折磨,都只是提醒我,這叫做真實。」

真實的人生,沒有百分百的完美無缺,沒有那麼多令人豔羨的輝煌,也沒有那麼多無風無雨的順遂。

有的,只是半苦半甜的現實。

人無完人,事無完美。每個人在瑣碎漫長的歲月裡,總會遭遇一些挫折,承受一些苦痛。

重點是,坦然接受,熬過去了,才會享受到生命的甜果。

有喜有悲才是人生,有苦有甜才是生活。

不要沉淪於一時的苦一蹶不振,也不要沉溺於暫時的甜忘乎所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在的生命長河裡,淡然自若,泰然處之。

02

半得半失,方得圓滿。古龍老先生曾說:「你若得到了一些東西,你就同時失去了一些東西。」

世上的事,得與失永遠是相輔相成的。

很多時候看似失去,其實在另一方面卻是一種獲得。

看過一個故事。

有一隻小壁虎,被蛇咬住了尾巴,它拼命地掙扎,尾巴斷了,小壁虎得以逃命。

農夫看見了,心疼小壁虎,拿出一包草藥說:來,我幫你把尾巴包紮上,這草藥可以止痛。

小壁虎感激之餘,果斷地拒絕:

「不用了,我很感謝這疼痛,因為是痛讓我知道自己還活著,而且你包紮了我的傷口,它怎麼能長出新的尾巴來呢?」

說完,小壁虎帶著鑽心的疼痛爬走了。

失去,不一定都是痛苦。有時候,它也孕育著希望。

就像小壁虎,失去了尾巴,但換來了生命。

得到,也不一定都是驚喜。

就像花園裡的花朵,當你因為喜歡而摘下來帶回家,它只會死得更快。

太陽出來時,雪人會融化;秋天來臨時,花朵會消逝。

凡事皆有代價,得到一些東西,必然也會失去一些東西。

在得與失之間學會珍惜,即是一種圓滿。

失之桑榆,收之東隅。此處如有所失,彼處必有所得。

哭過了,便堅強了,經歷過,就成長了,失去過,學會珍惜了。

每一份看似悲傷的失去中,都孕育著或多或少的收穫。

人生,就是一連串的得與失,丟掉因失去而鬱結的負面情緒,換個角度,看到的就是新希望。

一半得到,一半失去,人生方得圓滿。

03

半聰半拙,才是大智。《兒女英雄傳》裡有言:天道忌滿,人事忌全。

意思是不能過分追求事情的完美,太完滿,往往容易走向反面。

做人也是如此。

太聰明的人,反而容易活得累,半智半愚的人,更容易過好這一生。

晚清時期的曾國潘,就是這樣的人。

他沒有超群絕倫的才華,被左宗棠屢屢不留情面地批評「欠才略」,被學生李鴻章當面說太「儒緩」。

連他自己也常說:「吾生平短於才,秉質愚柔。」

在當時的著名人物中,他被認為是最遲鈍愚拙的一位。

然而,他的一生,卻屢建佳績,最後超凡入聖。

這一切,正是得益於他的「笨拙」。

在學習上,他不懂得什麼技巧,別人可以一目十行,他只能踏踏實實一個字一個字地過,看似愚拙,卻也為後來直通科舉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在創建湘軍選拔將領上,他不懂得說好聽的大話,只知道講實實在在的真話,因此收穫了人心,更是徹底根絕了軍隊裡的油滑習氣。

在他的一生中,「天道忌巧,去偽存拙」是最大的人生信條,也是給他帶來最大益處,最值得人們學習的東西。

作家蘇芩說:「曾經以為自己活得很明白,後來才發現,一個真正活明白了的人,不會忍心讓自己活得太明白。」

大凡智慧之人,都懂得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該明白的時候不裝懵,該糊塗的不較真。

霧裡看花,也有一種別樣的美,凡事不必太認真,有時候看得太透反而是一種負擔,懂得太多反而失去了樂趣。

人生,一半糊塗,一半明白,是一種不為難別人,也不困擾自己的智慧。

04

半人半我,才最自在。有一位老先生,經常到一家商店買報紙,店裡的售報服務生總是一臉傲慢無禮的樣子,就連基本的禮貌都沒有。

老先生的朋友看不過去,不禁問他:「賣報紙的地方很多,你為什麼不到其他地方買?反而要在這裡看這張臭臉?」

老先生笑著回答:「為了跟他賭氣,我必須多繞一圈,既浪費時間,又增加麻煩,再說,禮貌不好是他的問題,為什麼我要因為他而改變自己的心情?」

人活著,不把別人看得太重,不把自己看得太輕。

不因為別人的不好而破壞自己的心情,也不因外界的不如人意而影響自己的生活,就是最大的瀟灑自在。

正如楊絳先生所言: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發現,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做人,最怕太過極端,要麼完全不把他人放在眼裡,要麼根本不把自己放在心上。

生命很短,真心很貴。別對不值得的人毫不保留地掏心掏肺,別讓自己總是忍氣吞聲受盡委屈。

留一半真心給別人,留一半善意愛自己。

半人半我,才是做人最舒服最自在的狀態。

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人滿則驕。

生命過半,終於懂得了,花看半開,酒飲微醺,才是人生最美妙的境界。

也逐漸在前行中頓悟:

半苦半甜,才是生活的真相;

半得半失,才是人生的圓滿;

半聰半拙,才是為人的真諦;

半人半我,才是處世的通達。

共勉。

相關焦點

  • 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人要懂得知足
    人的一生,要知道,學會知足,是人生的一種智慧。輝煌燦爛是每一個人都想要獲得的,然而人生一輩子,很多時候,不過充滿了許多的遺憾與落寞。2 遺憾也是美麗許多時候,其實我們世間的每一個人也不能做到十全十美。因為這世間本就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人生一輩子,有所遺憾才是最好的。
  • 古人講「水滿則溢,月滿則虧」,精髓在下半句,老祖宗的處世良言
    甚至於我們從小便會聽到類似於孔融讓梨,不恥下問等典故故事,甚至於古人都說「水滿則溢,月滿則虧」,可見謙虛對我們的人生有多麼重要。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這句詩還有下半句。俗話說水滿則溢,月滿則虧。領導所喜愛的人基本上都是有能力且謙虛的人,這種人往往除了謙虛一個優點以外他們還眼界廣闊且胸懷坦蕩,所以跟這種人相處會讓你感覺到舒暢無比,領導也是人他也會喜歡跟讓自己感覺舒服的人共處,所以謙遜的品質在工作之中會給予我們過多幫助。
  • 月盈則虧,水滿則溢,人生未滿,最好.
    古語云:月盈則虧,水滿則溢。所以這小滿,櫻桃已經紅,芭蕉已經綠,麥穗漸飽滿,稻秧正嫩,風清雲柔,麥風飄揚,綠蔭更迷醉,山花更浪漫,枝葉更蓊鬱,一切的一切,都恰到好處,漸入佳境剛剛美。  立夏已過,小滿未滿。夏風拂面,溫柔萬般,綠意惹眼,幽草堪比花更美,田野的風,送來青麥的香氣,起伏的麥綠,如一望無際的綠海,醉了淺夏,醉了諸多的文人墨客,多了一份別樣的柔美和眷戀。
  •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有時,太多的愛不是愛,而是巨大的傷害
    1.做一個冷眼旁觀、冷眼批判的人,是一種修養,可以讓我們保持清醒,避免陷入自憐或自憐的可笑可悲境地。2.把幸福握在手中看似微不足道,但一旦放下,就會後悔。4.月滿則虧,水滿則溢,有時,太多的愛不是愛,而是巨大的傷害。5.自以為什麼都掌握在自己手裡的自以為是的人,可能只是別人手裡的一枚棋子。6.如果有一天我不再打擾你,如果有一天,你的生活沒有了我,每天的電話,每天的留言,每天的關心,每天的小脾氣。我展示了一切。
  • 古人言:水滿則溢,月滿則虧……
    古人言:水滿則溢,月滿則虧。要想細水長流,明月高照,還是謙虛低調,踏踏實實的過日子,如果再瞎折騰,等待您的,也許是折騰之後的「爛攤子」!怎麼覺得,人一出名,怎麼什麼都值錢了呢?記得大衣哥港出道時,一首「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唱的似乎有點道理。
  • 水滿則溢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水滿則溢,溢:水滿外流。水滿了就會流出來。比喻事物發展到極端就向相反方面變化。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3回:「你如何連兩句俗話也不曉得?常言道:『月滿則虧,水滿則溢。』」近義詞有:月滿則虧、器滿則盈,水滿則溢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 老祖宗智慧: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下半句是什麼?中年人不妨留意
    老祖宗說「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下半句是「自滿則敗,至矜則愚」。人無完人,誰都有糊塗的時候,好在古人留下言語教導後人,道理就在那裡,學不學、能不能學會則是自己的事。今天,我們便來解讀這句俗語,細剖古人智慧,方能知其真義,為人處事,中年人不妨一看。
  • 水滿則溢,月盈則虧(深度好句)
    常思己過,不論人非,這恐怕是生活最高級的智慧。六、大多數時候,我們立下的宏偉志向,都會因為目標過於遠大而無法實施,到年底變成了懊惱和空歡喜。而我們自己,也在日復一日的「做不到中變成了毫無鬥志和專長的中年大叔和大媽。看到朋友圈裡活得繪聲繪色的別人,再看看自己一個月沒疊的被子,改變自己變得毫無鬥志。七、不要因為貪婪,故意去擋別人的路,因為大家一起走,路才會越來越寬。
  •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得到中總會失去些什麼這是世之常理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得到中總會失去些什麼這是世之常理。所以,在生活中,面對失去的,我們應該平靜如水,面對得到的,也應該保持一棵平常心。人生如戲,每一個人都是主宰自己生命唯一的導演。笑看人生,才能擁有海闊天空的人生境界。人生不會太圓滿,擺正心態對苦甜。
  • 為人處世,不要追求完美;月滿則虧,水滿則溢!
    說的是當事物出現一個可見的、令人滿意的特徵時,人的大腦就會傾向於將別的令人滿意的特質也想像在這個事物身上。例如,一個人長得漂亮,別人、特別是異性,就會本能地傾向認為他或她的人品也會出眾,等等。這個效應的本質,就在於「追求完美」的心理特性。其實,天下不存在「完美」這種狀態。
  • 古代俗語: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下半句更經典,年輕人不妨一看
    古代俗語: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下半句更經典,年輕人不妨一看當我們給水杯盛水時,都不會將水杯盛滿,會留一部分空間出來,這樣水就不會溢出來,端杯子的時候也不會擔心開水撒在手上燙傷了,而月亮也是如此,當月亮特別圓的時候,就很容易出現月蝕,用一句俗語來概括就是「水滿則溢,月滿則虧」,說的就是沒有什麼事情是可以做到真正的完美的
  •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丨羅馬共和時代,成也公民兵制,敗也公民兵制
    欠債人要是還不起債務,其自己和家人就會成為債主的奴隸,有的還可能遭遇被債主殺死或者賣到他國的悲慘命運。因此,上層階層和下層階層在政治、經濟、社會方面存在懸殊,這種不平等必然造成嚴重的階級矛盾衝突。最後,羅馬軍隊打敗了撒末耐人,義大利中部區域成為羅馬的囊中之物。隨後羅馬人開始發動丕洛士戰爭,公元前272年,丕洛士戰爭結束,羅馬共和國掌控了義大利半島。在佔領義大利之後,羅馬人的勢力開始了向地中海滲透。
  • 《易經》:水滿則溢,人滿為患
    水滿則溢,人滿為患。一個容器如果裝滿了水,稍微晃動一下水就溢出來了,一個人過度自負,心裡裝滿自己認為的「豐功偉績」,便容納不了新的知識,新的經驗,和別人的良言忠告,長此以往之後,或者止步不前,或者突然受挫。滿招損,謙受益,驕傲自滿者常生禍患,謙虛卑下者才能善於保身。
  • 【深度解讀】水滿則溢,月盈則虧——世界債主摩根家族的沒落
    但是,水滿則溢,月滿則虧。正當摩根家族不可一世的時候,厄運也在悄然向摩根逼近。J.P.摩根最早一個名叫喬治·皮博迪的美國人靠做乾貨買賣謀生,後被內森·羅斯柴爾德看中,選為「公關代理人」。很快,黃金市場風雲大變,幾乎所有的人在其中陷進去了,他卻取得了利益,也抬高了在美國金融領域的聲望。
  • 地球上最神奇的水現象:將釘子放滿水杯,為什麼水不會溢出來?
    地球上最神奇的水現象:將釘子放滿水杯,為什麼水不會溢出來?水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應該是最為常見的東西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都離不開這樣她家對水的了解應該也不是特別透徹,所以今天我們就來特意介紹一下關於水的神奇現象,大家平時有機會可以嘗試一下驗證,這些現象究竟是不是真是真的?第一個佛羅斯特像將一個鐵勺放在加熱火燒水珠滴在上面。
  • 水滿則溢,愛滿則傷,這三個心理學效應都在告誡我們同一個道理
    在這個愛情動蕩的時代,愛一個人,愛七分就好了,留三分去愛自己吧。 在心理學上,有三個關於人性的心理效應,都在告誡我們同一個道理:水滿則溢,愛滿則傷。
  • 茶不倒滿,人不做滿,人生在世,七分就好
    編輯丨從寒  來源丨卡娃微卡(ID: kawa01)▲點擊上方音樂,聆聽ZSTV中視電廣的聲音中國茶道文化,講究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為何如此說?因為茶滿過燙,容易傷人;茶滿易撒,容易讓人尷尬;茶滿易飽,使人無法體會其中樂趣。茶不倒滿,留的是分寸,也是餘地。而做人同樣如此。
  • 愛而不得,水滿則溢,願愛情不負青春,不負遇見
    初見至尊寶的紫霞仙子,明知道是自己上天註定的人卻不敢靠近打擾,害怕打擾到他的生活,到後來明知道至尊寶在騙她卻可以依舊滿眼歡喜,訴說著自己就如飛蛾一般明知會受傷卻依舊不顧一切的朝著火焰飛去,眼裡閃光,心裡歡喜,這就是深愛一個人的表現吧。
  • 水滿鄉的「水文章」
    新華社海口3月28日電題:水滿鄉的「水文章」新華社記者趙穎全、陳凱姿、嚴鈺景從海口市出發,向南穿越海南中部高山,雨林深處便是海南島海拔最高的鄉鎮水滿鄉。水滿鄉的茶產業,從粗放走向規模化、品牌化,形成了4700多畝的投產面積,2019年實現銷售額3700多萬元,還催生了30多個本地品牌。其中,五指山紅茶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被譽為「藏在雨林裡的致富茶」。除了茶樹,當地的山蘭酒、散養在鄉間叢林的小黃牛、喝山泉長大的五腳豬,都成為與水有關的口碑產品。
  • 愛得太滿,有時也是一種負擔
    水滿則溢,月盈則虧。世間所有的事情,一旦超出合理的範圍,終將會得不償失。任何事情都是恰到好處即可。愛,也是一樣,一旦愛得過於執著,那麼帶給我們的只有痛苦和求而不得。即使你曾經多麼深愛一個人,也要把握好這個度,一旦愛得太滿,就會迷失自我。人就是這樣,當你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的時候,就會奢求對方用同樣的方式去愛我們,這樣的心態,無論怎樣的感情都經不起考驗,這就是為什麼要給對方留下那麼一點空間,讓彼此能夠更好的喘息。這樣的愛,才是健康的愛,也才能夠天長地久。愛得太滿有時也是一種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