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讀】水滿則溢,月盈則虧——世界債主摩根家族的沒落

2021-02-07 郎club

如果您尚未關注我們,可點擊標題下方的「郎club」關注我們。

「用以推動歷史的不是法律,而是金錢,只是金錢!」——約翰·皮爾龐特·摩根(J.P.Morgan)。今天來和大家聊一個和羅斯柴爾德家族大有淵源的精英家族——鼎鼎大名的摩根家族。


  「幻影財團」摩根家族


摩根家族


對於摩根這個誕生於19 世紀初的財團,他的輝煌也許永遠停留在20世紀初那些超級絢爛的煙火上了。在歐洲經濟危機波及美國市場之際,摩根家族發起的財團信貸,兩次為華爾街緊急融資4500萬美元。而到了1912年,摩根旗下的總資產已超出了30億美元,名震華爾街,被尊稱為「銀行家的銀行家」。


正是有了摩根財團在背後的大力支持,美國才能在一戰中獲利,並取得世界霸主的地位。到20 世紀20 年代末,摩根財團的財富已佔美國八大財團一半左右。華爾街曾一度傳言,美國總統都是摩根家族的打工仔。



但是,水滿則溢,月滿則虧。正當摩根家族不可一世的時候,厄運也在悄然向摩根逼近。鐵達尼號—— 一艘由摩根財團訂購的空前龐大並且豪華的郵輪在北大西洋撞沉,這不僅是人類歷史的災難,也幾乎成為了摩根家族財富命運的一個轉折徵兆。摩根財團由此面臨一系列的國會指控,被迫接受調查。老摩根在出庭作證兩個月後離奇喪命;很快美聯儲迅速出殼,逐漸取代了摩根家族150 多年的美國央行聖位。


不久之後,美國股市暴跌,空前的大蕭條時代開始。胡佛總統很快針對股市崩盤中的操控者進行取證調查,隨著調查的逐漸深入,摩根財團深陷輿論泥潭。1933年,羅斯福總統上任後,馬上對摩根祭出血刃——《格拉斯·斯蒂格爾法》出臺,摩根家族的證券經紀業務與商業銀行業務被強制切開。之後摩根家族分化出J.P.摩根、摩根史坦利、美孚銀行、保證信託公司、第一國家銀行等分支;最終成了華爾街最彪悍的「幻影財團」。


摩根大樓


《華夏理財》獨家調研發現,截至2013年底,幻影財團摩根家族,至今仍通過摩根史坦利、摩根大通等金融機構控制著近40家世界500強企業以及難以統計的新興創投公司。


縱觀摩根家族的創業、鼎盛、沒落、衍富,其中有一條線索異常明顯——充分利用合伙人機制,對原本屬於別人的公司股東會進行戰略投資。


  借戰爭勢站上金融舞臺


縱觀摩根家族第一代的創富經歷不難發現,摩根家族之所以能夠興旺發達,關鍵在於他們第一代創業人機緣巧合地受到了美國當時另一個「金融豪門」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幫助。


J.P.摩根


最早一個名叫喬治·皮博迪的美國人靠做乾貨買賣謀生,後被內森·羅斯柴爾德看中,選為「公關代理人」。喬治·皮博迪一生無子,他晚年將朱尼厄斯·摩根收為公司合伙人,並把公司傳給了朱尼厄斯·摩根。


1869 年,朱尼厄斯·摩根的兒子J.P. 摩根從父親手中繼承了喬治·皮博迪遺留下來的公司,並完全繼承了喬治·皮博迪與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僱傭代理關係。從此,摩根家族成為了羅斯柴爾德家族進軍美國市場的橋頭堡,對美國內戰的勝敗起著不可估量的金融決定力,並在其中投機發達。


由於美國南北戰爭爆發,J.P.摩根也因此「暴富」起來。當他看到一股鐵路熱正在形成之時,並沒有將資金投入進去,而是一旁觀察。當華爾街黃金熱時,他把資金投進了鐵路。很快,黃金市場風雲大變,幾乎所有的人在其中陷進去了,他卻取得了利益,也抬高了在美國金融領域的聲望。


摩根財團


有人說:「摩根的戰略就是使得客戶感覺到自己獲準加入了一家私人俱樂部,而其帳戶就相當於貴族社會的成員卡一樣。」


最初,摩根銀行只做大機構、大公司的生意,門檻非常高。而到了20世紀70 年代後,美國另一個金融財團——洛克菲勒家族,在美國總統候選及財政部部長提名的較量中一再勝出,形勢對摩根銀行大為不利。此時,摩根銀行與洛克菲勒旗下的大通曼哈頓公司達成了合併協議。這次的合併使得摩根的總資產增長至6600 億美元規模,一躍成為當時的美國第三大銀行。這次在困難時刻的合夥行為,讓摩根集團絕處逢生。


  皮爾龐特·摩根的收藏


而今天財富派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則是控制力達到"巔峰"的20世紀初期的J.P.摩根對收藏的熱愛。那可謂是一種"瘋癲"--人們想到的、想不到的,都成為了皮爾龐特收藏的對象。


收藏


去世時,皮爾龐特全部身家(現金+股權)大約是6830萬美元,這與他手上藏品的價值相當,擱在今天折成綠油油的美金那可十幾億元的天文數字啊!


這位華爾街"玩主",直到現在仍被美國收藏界公認為史上"第一藏家"。早期的作家手稿、印刷的書籍、中世紀的珠寶、油畫、頭盔、武器、瓷器、雕塑、裝飾品……全部是他的愛好所在。皮爾龐特橫掃藝術品的氣勢無人能出其右,在給姐姐瑪麗·彭斯的信中,他寫道:"希臘古董我已經搜集的差不多了,現在我的興趣轉向了埃及古董。"


這位收藏狂人,每每看到精美的藝術品,就會不假思索,甚至可以說是不由自主地掏出美元。他對收藏的瘋狂和痴迷,除了審美取向之外,更大的動力來自於他的一個信念:為美國網羅到世界上最完美的藝術品。


收藏


他做到了這一點。接受皮爾龐特藏品饋贈、捐助的大都會博物館、瓦斯瓦茲博物館,都躍升為當時全美前五大博物館。


可是,這些身價昂貴、數量驚人的藝術品,在"收藏家"皮爾龐特生前是熠熠生輝的光環,身後卻成為兒子傑克手上的一塊燙手的山芋。


這些藏品的處置,別說是讓傑克煩,就是"皮大拿"(皮爾龐特)也煩。


皮爾龐特提出了"摩三點":一、所有藏品全部集中在一起;二、藏品全部遺贈給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他自己兼任館長);三、紐約市專門為皮爾龐特的藏品修個展廳(裡面高處掛個照片、貼個簡歷,好讓後世景仰)。


J.P.摩根的中國古董藏品


他們收藏的中國藝術品中,有15世紀的絲綢水彩繪畫作品,19世紀水彩繪畫作品,但更多的還是中國現當代藝術品。


"摩三點"內容雖合情合理,可時機不好。當時普若聽證會剛剛結束,紐哈芬醜聞正呈燎原之勢,認定皮爾龐特就是"貨幣託拉斯"幕後推手的納稅人已經決意與其鬥爭到底。樹大招風的摩根財團,此時正處於腹背受敵的"人民戰爭"之中。


唯我獨尊慣了的皮爾龐特受不得一丁點的挫折,本意"為國收藏"的他,此時感到被國家和國民拋棄了,皮爾龐特憤怒了。於是金口一開,"你們(市政府官員)再也得不到這些收藏品了"。


摩根


在老摩根死後,在沒有最穩妥、合適的方案之前,老摩根的兒子,傑克·摩根乾脆決定先將父親一生的藏品集中展示出來,以完成父親所願。展覽地點就選在了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傑克·摩根的「藝術品大屠殺」


傑克從小就比較害羞,是一個長期生活在強勢父親陰影下的弱勢王儲。雖然老摩根喜歡傑克,但卻發現他缺乏激情與勇氣。據說25歲時傑克希望能成為一名醫生,老摩根百般勸說最後告訴傑克他的工作事關家族榮耀,傑克才回心轉意。但他的銀行家之路走得比較辛苦,傑克曾向母親抱怨老摩根不在時事情根本沒法做,他希望父親永遠都在。或許是老摩根的業務範圍太寬,加上傑克不像父親那樣聰明有能力,因而變得鬱鬱寡歡。不過日後傑克還是成功撐起了摩根家族,他的方式比較獨特,那就是複製他父親的一切。


老摩根對兒子的影響極大,在老摩根去世後,傑克保留並沿襲父親的愛好,在公司經營理念和方式上也複製著父親生前的模式,不過這也埋下了伏筆,讓摩根財團未來逐漸淡出了家族控制模式。老摩根的去世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傑克則被認為是摩根家族退出歷史舞臺前的最後一代。


1915年2月,老摩根去世後兩年,經過痛苦抉擇,傑克·摩根終於下定決心處理我們上面提到的老摩根的收藏品了。中國瓷器它賣給交易商約瑟夫·杜維恩,售價300萬美元,很快杜維恩就轉手把瓷器高價賣給了"焦炭大王"弗裡克。


《少女愛情的升華》


弗拉格納爾(洛可可時期的法國畫家)的代表作--《少女愛情的升華》組畫中的四幅系列作品,也賣給了弗裡克,成交價125萬美元。於是,這些專為杜o巴裡夫人(號稱法國國王路易十六最美麗動人的情人)裝飾巴黎近郊庭院而創作的組畫,成為了弗裡克第五大道別墅裡的裝飾品。


《寫信的女士》


值得一提的是,令皮爾龐特神魂顛倒的一幅畫作--約翰內斯o維米爾的作品《寫信的女士》(A Lady Writing a Letter),也被出售給了糖業大王哈夫邁耶。提起維米爾,這位17世紀的荷蘭繪畫大師是隨著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上映而被人熟知的。如今,《寫信的女士》已被哈夫邁耶捐贈給了華盛頓國立藝術畫廊。


不過,也有證據表明,傑克出手珍藏藝術品的一大原因便是老摩根在這些藝術品上的投資極為龐大,等到他離世的時候,留給傑克的錢已經不多了。有苦難言的傑克,不得已選擇出售部分藝術品以解燃眉之急。當然,他還是基本上遵從了皮爾龐特的遺願,捐出了大部分藏品。


摩根三世和妻子兒女


摩根家族後代


雖然摩根這一姓氏已再不像從前那般光鮮,整個家族也已經落寞,但籠罩在整個華爾街,整個美國經濟中心的「摩根地位」依然鮮有人敵。


轉自網絡

掃描郎CLUB微信加為好友,及時了解郎鹹平的最新點評,點擊分享,讓更多朋友關注郎鹹平的最新觀點。


相關焦點

  • 月盈則虧,水滿則溢,人生未滿,最好.
    古語云:月盈則虧,水滿則溢。所以這小滿,櫻桃已經紅,芭蕉已經綠,麥穗漸飽滿,稻秧正嫩,風清雲柔,麥風飄揚,綠蔭更迷醉,山花更浪漫,枝葉更蓊鬱,一切的一切,都恰到好處,漸入佳境剛剛美。  立夏已過,小滿未滿。夏風拂面,溫柔萬般,綠意惹眼,幽草堪比花更美,田野的風,送來青麥的香氣,起伏的麥綠,如一望無際的綠海,醉了淺夏,醉了諸多的文人墨客,多了一份別樣的柔美和眷戀。
  • 水滿則溢,月盈則虧(深度好句)
    看到朋友圈裡活得繪聲繪色的別人,再看看自己一個月沒疊的被子,改變自己變得毫無鬥志。七、不要因為貪婪,故意去擋別人的路,因為大家一起走,路才會越來越寬。不要因為嫉妒,故意去壞別人的事,因為別人過不好,你也不會很好過。不要因為好勝,故意去爭不該你得的東西,因為德不配位,往往有餘殃。八、時光不會倒退,只會繼續往前,你無法把一切都重來。
  • 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人要懂得知足
    3 水滿則盈,月滿則虧無論如何,請務必要明白:月滿則虧,人不知足,則會失敗。因為每個人的一生,其實都不是如意的,每個人的一生,其實都充滿了許多艱險,然而磨難過後,要學會去活出自我。請記住,人生一世,水滿則盈,月滿則虧,人生最美的感覺,是努力了,是拼搏了,還殘留著些許的遺憾。花未全開,朝露之下才是最美麗的;月圓未圓,才是天空中最有深邃的意味。人生一世,萬不可不知足,請記住,知足常樂。
  • 水滿則溢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水滿則溢,溢:水滿外流。水滿了就會流出來。比喻事物發展到極端就向相反方面變化。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3回:「你如何連兩句俗話也不曉得?常言道:『月滿則虧,水滿則溢。』」近義詞有:月滿則虧、器滿則盈,水滿則溢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 老祖宗智慧: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下半句是什麼?中年人不妨留意
    老祖宗說「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下半句是「自滿則敗,至矜則愚」。人無完人,誰都有糊塗的時候,好在古人留下言語教導後人,道理就在那裡,學不學、能不能學會則是自己的事。今天,我們便來解讀這句俗語,細剖古人智慧,方能知其真義,為人處事,中年人不妨一看。
  • 世界頭號金融巨鱷:神秘的摩根家族簡史
    事實上,J.S.摩根本身就是富人家庭出身,他繼承了他父親的財產又加上喬治的產業,可以說得上是如魚得水。而真正讓摩根家族聞名世界的則是他的兒子J.P.摩根(John Pierpont Morgan Sr)。
  • 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人滿則驕
    作者:洞見·握書姑娘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人滿則驕。清代學者李密庵,曾寫過一首《半半歌》廣為流傳:酒飲半酣正好,花開半時偏妍。帆張半扇免翻顛,馬放半韁穩便。半少卻饒滋味,半多反厭糾纏。百年苦樂半相參,會佔便宜只半。旨在告誡人們,世間萬事萬物都有一定的度。
  • 古人講「水滿則溢,月滿則虧」,精髓在下半句,老祖宗的處世良言
    甚至於我們從小便會聽到類似於孔融讓梨,不恥下問等典故故事,甚至於古人都說「水滿則溢,月滿則虧」,可見謙虛對我們的人生有多麼重要。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這句詩還有下半句。俗話說水滿則溢,月滿則虧。04參考資料《中國俗語》、《中國傳統俗語叢書》等題/古人講「水滿則溢
  •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有時,太多的愛不是愛,而是巨大的傷害
    4.月滿則虧,水滿則溢,有時,太多的愛不是愛,而是巨大的傷害。5.自以為什麼都掌握在自己手裡的自以為是的人,可能只是別人手裡的一枚棋子。6.如果有一天我不再打擾你,如果有一天,你的生活沒有了我,每天的電話,每天的留言,每天的關心,每天的小脾氣。我展示了一切。
  •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丨羅馬共和時代,成也公民兵制,敗也公民兵制
    欠債人要是還不起債務,其自己和家人就會成為債主的奴隸,有的還可能遭遇被債主殺死或者賣到他國的悲慘命運。因此,上層階層和下層階層在政治、經濟、社會方面存在懸殊,這種不平等必然造成嚴重的階級矛盾衝突。結語月滿則虧,水滿則溢。起源於王政時代的公民兵制,在羅馬國家早期平民對貴族的鬥爭中、羅馬對外徵服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是,在羅馬共和國早期國家發展的上升階段,上層階級也在不斷斂聚土地,這樣就導致大量農民破產,從而致使民兵合一的基礎瓦解、公民兵制不復存在。
  • 古人言:水滿則溢,月滿則虧……
    古人言:水滿則溢,月滿則虧。要想細水長流,明月高照,還是謙虛低調,踏踏實實的過日子,如果再瞎折騰,等待您的,也許是折騰之後的「爛攤子」!
  • 摩根家族:世界頭號金融大亨!(上篇)
    摩根家族是一個商人家族,其祖先於17世紀初在新大陸的淘金浪潮中移民美國,定居在麻薩諸塞州。到約翰·皮爾龐特·摩根的祖父約瑟夫·摩根的時候,賣掉了在麻薩諸塞州的農場,定居哈特福。代表人物有約翰·皮爾龐特·摩根。
  •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得到中總會失去些什麼這是世之常理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得到中總會失去些什麼這是世之常理。所以,在生活中,面對失去的,我們應該平靜如水,面對得到的,也應該保持一棵平常心。人生如戲,每一個人都是主宰自己生命唯一的導演。笑看人生,才能擁有海闊天空的人生境界。人生不會太圓滿,擺正心態對苦甜。
  • 古代俗語: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下半句更經典,年輕人不妨一看
    古代俗語: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下半句更經典,年輕人不妨一看當我們給水杯盛水時,都不會將水杯盛滿,會留一部分空間出來,這樣水就不會溢出來,端杯子的時候也不會擔心開水撒在手上燙傷了,而月亮也是如此,當月亮特別圓的時候,就很容易出現月蝕,用一句俗語來概括就是「水滿則溢,月滿則虧」,說的就是沒有什麼事情是可以做到真正的完美的
  • 別愛太滿,物極必反(深度好文)
    由於踏踏實實做事,本本分分做人,曾國藩仕途直步青雲,從七品芝麻官,晉升到一品大員,成為晚清第一謀臣,一次又一次挽救風雨飄搖的大清王朝於水深火熱之中,被歷史譽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相反,那些自以為聰明絕頂的人,到最後往往傷痕累累,不得善終。
  • 愛而不得,水滿則溢,願愛情不負青春,不負遇見
    月盈則虧,水滿則溢林佳的愛太滿,滿到她的世界中只有孟雲的存在,而孟雲本身心性未熟,負荷不了愛的負擔,長久的愛情早已轉為親情。當一個人在感情的世界中已疲憊時,再微不足道的事情都會慵懶,可是愛一個人如何捨得她難過,捨得她受一點傷呢?
  • 摩根財團往事:主宰美國經濟百餘年的資本力量
    和無數湧入這片新世界的移民一樣,麥爾斯來這裡尋找新機會,他腳底下的這片土地當時還是一片荒蕪,被歐洲列強殖民統治,此時距離美國建國都還有100多年。從麥邁爾斯開始,摩根家族在新世界生根發芽,起初幾代人靠當兵和務農謀生,為後人積累了大量土地,後來涉足商業和金融,家族歷史綿延數百年,財富和權力的積累歷經數代人的打拼。
  • 為人處世,不要追求完美;月滿則虧,水滿則溢!
    一,話,不要說得太滿。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他人、對事物進行評價或預估時,不要把話說得太滿,好評或良性預估也不要這樣。因為這是在對「未來」做出論斷。對人對事上來就「板上釘釘」般地把話說滿,十有八九是要食言的。這種心態本質是驕傲;驕傲了,勢必要見識失敗。二,做事情可以精益求精、竭盡全力;但是一旦結果不如預期,也要適度接受和順應。
  • 摩根財團崛起史:美國經濟騰飛背後的華爾街拿破崙
    從麥邁爾斯開始,摩根家族在新世界生根發芽,起初幾代人靠當兵和務農謀生,為後人積累了大量土地,後來涉足商業和金融,家族歷史綿延數百年,財富和權力的積累歷經數代人的打拼。皮爾龐特嗅到了機會,利用當時最先進的電報從前線獲得第一手戰況情報,搶先一步布局黃金買賣,賺得盆滿缽滿。 要說摩根也是名門貴族,皮爾龐特作為不差錢的富二代為什麼要做這些看起來不那麼光彩的投機倒把的事情?這或許和環境有些關係。
  • 世界上最神奇的三個水現象:將釘子放滿水杯,為何水不會溢出來?
    世界上最神奇的三個水現象:將釘子放滿水杯,為何水不會溢出來?水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如果沒有了水,我們人類就很難在地球上生存。俗話說,水是生命之源,的確是這樣,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如果離開了水源就會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