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星辰全媒體記者 黃超 攝製)
【委員名片】
(何玄,長沙市第十二屆政協委員,湖南金輝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委員故事】
20年前,何玄成為了一名建築行業的女企業家。那時候,她所在的湖南建築行業,正好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
何玄回憶,那段時間,建築企業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很多企業家都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了大量工程項目,也積累了財富,但是,她卻在行業大潮中,堅守自己的初心:嚴於律己,仁愛包容。
「工程質量始終是我最關注的事情,我想做一個活得更久的良心企業。」何玄介紹,她深受父母教育的影響,從事建築業工作的第一天開始,她就堅信:建築業安身立命的根本,是為社會創造更多有品質的建築、工程和商品房。
20年來,何玄一直嚴格把控工程質量。即便企業有進一步擴張的機會,她依然選擇穩紮穩打。
「在建築業發展的黃金期,有很多建築企業冒了出來,我的企業是其中一個;在市場穩定後,優勝劣汰,建築企業沒有那麼多了,更多優質建築企業做大做強了,我的企業還是其中一個。」何玄把自己的處世哲學融會貫通,運用到企業管理中,堅守質量安全的底線,慢慢迎來了事業興旺。
(和年輕員工交流。)
紮根建築業20年,何玄並沒有墨守成規,她也在積極觀察時代變化和行業發展。
「眾所周知,建築業在過去一段時間裡,被認為是粗放管理的行業,被認為技術含量不夠高,但是在現代建築業領域,優秀的人才、科學的管理已經越來越重要。」企業發展過程中,何玄也開始想方設法地招聘和培養高精尖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何玄回憶,其實最開始,她在人才招聘中是碰過一次壁的。
「我記得有一年,我有意一個建築專業的博士生,想把他招聘過來。他來我們公司工作了半年,最後還是離開了。他離開的時候說,公司生存空間不是特別理想,改革的動力和氛圍還無法令人滿意。」那一次人才招聘中的碰壁,讓何玄有了更深的思考,隨後,她知人善任,在工地智能化管理、建築行業人才引進工作上一步一個腳印。
如今,在何玄的企業裡,博士生等優質人才越來越多,工匠精神被推崇,企業也得益於智能化的科學管理,得到了更多的發展機會。
何玄是一名活躍在建築行業的女企業家,與此同時,她還是一名長沙市政協委員。
她認為,她應該高度關注長沙建築業的健康發展,需要通過提出建築業相關的提案,進一步提升工程質量,為城市發展和百姓安居貢獻更多匠心之作。
(何玄熱心公益,聯合長沙市婦女兒童基金會開展各項關心婦女兒童的公益活動。圖片均由 黃超 攝)
從事建築行業20年後,何玄對建築業在長沙的發展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今年,她帶來了題為《推進長沙建築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提案。
她表示,建築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在穩定經濟、擴大內需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未來,建築業應該更加主動地推進行業變革,在城市發展中充分發揮支撐作用。
因為一直從事建築行業的工作,何玄對目前建築業的短板較為了解。她認為,下一步的行業變革過程中,要重點聚焦改變粗放生產模式,減少鋼材、水泥、水浪費,優化行業發展環境,減緩或消除低層次惡性競爭,緩解建築行業用工難等方面。
「建築業應該把對人才的認可,對技術的認可,印刻到骨子裡。」何玄建議,在建築行業推進「設計——施工總承包」,實現生產模式的革新,同時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優化建築業生產要素投入結構,實現現場作業的智能化,多管齊下,一定能夠進一步推動長沙建築業的高質量發展。(星辰全媒體記者 黃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