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講述「告別」的書
《尋夢環遊記》的電影裡曾經說過:最終的死去不是身體的死去,而是你最終在這個世界上被所有人遺忘。
在電影中,看到被遺忘的人,身體一點點變得透明,最終消逝在死後的世界。不由得產生疑問,那些最終遺忘的人,他們會到哪裡去呢?
實際上,隨著一個人生命的消逝,他就從此消失於這個世界。
現實生活中,很可能並不存在鬼魂,也沒有死後的世界,那些僅是留在活人心中美好的寄託於幻想而已。既然死後的世界是幻想出來的,人們也會想像出某處被遺忘的世界。
義大利作家馬西米利亞諾·弗雷扎託就幻想出了一個被遺忘的地方——夏城。
如果,你仔細翻閱《有一個地方叫夏》這本書,就會發現這是一段關於「告別」的故事。
在故事中,被遺忘的東西安靜地生活在夏城裡。城裡有各種被遺忘的玩具、書籍、語言……這些物件呆在城裡,都會被城主一一拆解,最終消失於世間。
遺忘之城裡,還居住者小幽靈和恐懼。雖然,它們看上去壓抑、駭人,卻是城主親密的夥伴。城主每天負責餵養小幽靈,而恐懼則會陪伴他度過一個又一個孤獨難熬的夜晚。
在被遺忘之城裡,沒有想像中那樣恐懼,雖然畫風詭異,卻顯得無比寧靜。就像死亡到來的一剎那,世間的一切都顯得再無重要。當一個人即將離開這個世界,在痛苦的折磨下,一切都早已顯得不再重要。俗世間的恩怨情仇,伴隨著生命的即將結束,全都一筆勾銷。畢竟,世間的一切都與他不再有任何關聯。
書中的主角之所以選擇烏鶇,是因為烏鶇一種充滿靈性的鳥。它像烏鴉一般充滿著神秘色彩,又能發出悅耳動聽的歌聲,被世人稱為「百舌鳥」。他口齒伶俐,能發出各種音高的聲音,甚至通過訓練的烏鶇可以演唱「民歌」。
烏鶇在故事中不僅是城主,它還充當著吟遊詩人的角色,向讀者講述著一段關於遺忘之城的故事。但是,烏鶇講述的故事並非「告別」,而是有關於「戰爭」與「和平」。
這是一本以戰爭與和平為主題的故事書
《千與千尋》的電影近期上映,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經濟蕭條的時刻。
影片裡,千尋來到的陌生的地方,也如這個故事中的夏城那般詭異。
《千尋》的動畫片中反覆強調:「記住你的名字」。
最終,千尋記住了自己的名字,回到了現實溫暖的世界。
《有一個地方叫夏》這本書,雖然什麼也沒說。但你在讀的時候,卻同樣能感覺到戰後壓抑的影子。經歷了殘酷的戰爭,每個人生活無比恐慌,妻離子散,沒有人再記得住彼此,許多人紛紛被人遺忘,留在了壓抑的世界。
也就在這座夏之城,那些被遺忘的人們只剩下一個個虛無的身影,沒有顏面,身體近乎透明。他們像居住在集中營一般,被困在狹小、陰暗、潮溼的枯井裡,過著接近於行屍走肉般的生活。
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傷害無法估量。即使在戰爭過後,在很長的日子裡,人們所受到的精神創傷無法恢復,他們徹夜被襲來的夢魘縈繞,難以拾回曾經的美好。
關於二戰的線索,要從兩隻「烏鶇」說起。
《有一個地方叫夏》以兩隻「烏鶇」作為故事的主線。
先來講一講第一隻烏鶇,也就是書中的第一任老城主
這位老城主,精心打理城裡被遺棄的一切。後來,突然出現了一個奇怪的被廢棄的星球,老城主不小心觸碰了原子彈,引發了一場爆炸。
在原子彈被引爆的一剎那,老城主恢復了原來的身影。嘗試拿給身邊的很多人看,大家都覺得他是愛因斯坦。
很顯然,那個廢棄的星球就是地球,預示著隨著核能源的不斷發展,如果此刻再爆發二戰那般規模的戰爭,其危害足以毀滅整個地球。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原子彈的發明也經歷了重要的歷程。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提出過原子彈爆炸原理的質能公式E=MC2,從此,便開始有人研究起原子彈。
然而,在修復好星球以後,星球離開了夏城,回到了它曾經呆過的地方。緊接著,夏城那些被遺忘的人們也紛紛離開了這裡,飛回了原來的世界。最終,老城主烏鶇離去,只剩下「我」繼續做著老城主的工作。
另一隻「烏鶇」則是作者本人
在故事接近尾聲的時候,「我」也幸運撿到了一面鏡子。鏡子上是一位老者的肖像。書中特地拋給我們這樣一個問題:「鏡中人是誰呢?」
帶著這樣的線索,我開始重新翻閱這本書,希望能尋找到各種線索。
最終,我發現:鏡中的人物正是作者本人老去後的樣子。
原因在於:他的照片和鏡中肖像,經過對比,感覺還是十分相似的。
不過,在找尋答案的過程中,我看到了《小王子》的影子。
紀念二戰中逝去的「小王子」
在《有一個地方叫夏》這本書的結尾:「我」忘記了近乎一切的東西,卻念念不忘玫瑰。在故事的開頭,「我」始終在飛行,源於小女孩對我的一句話,穿越沙漠來到了這座名叫「夏」的城市。
在《小王子》的故事中,小王子與玫瑰有著很深的羈絆,既矛盾又相愛。最終,小王子無法忍受玫瑰花,飛離了他的星球,卻在經歷各種各樣奇遇之後,對玫瑰花愈加思念。當他歷盡艱辛踏上回家的路,卻發現佳人已不在。深愛玫瑰的小王子最終選擇被毒蛇咬死,與玫瑰一同而去。
《小王子》的作者聖·埃克蘇佩裡在創作這本書的時候,曾用玫瑰來暗示著自己的婚姻。故事中的玫瑰花,原型就是聖·埃克蘇佩裡的妻子。他們倆性格不合,經常爆發各種矛盾,卻又思念著彼此。相處的方式就像小王子和他的玫瑰花一樣。
之所以選擇以《小王子》,作為故事的線索也是有原因的。
也許,正是因為《小王子》作者聖·埃克蘇佩裡的特殊身份——他是一名飛行員。
在二戰時期執行飛行任務的途中,聖·埃克蘇佩裡的飛機不幸失聯,戰爭奪去了他寶貴的生命。
那一年,他年僅44歲。
《有一個地方叫夏》這本書的作者,在他的書中加入了「玫瑰」、「飛行」、「奇遇」等元素,以此悼念《小王子》的聖·埃克蘇佩裡,這位在二戰中逝去的戰士。
書中多處地方暗喻戰爭與和平的主題。從起初色調的陰暗到地球被修復,回歸屬於它的世界,人類紛紛離開遺忘之城,重新被人們所記起。
隨即,夏之城的色調也從過去的陰暗逐漸轉變為明亮。
原先不苟言笑的夏城主,終於露出了久違的微笑。
有些書,在翻閱的時候,從書中色彩明暗傳達的情緒中,即能尋找到故事的主題。書中,難免會有許多細節的線索等待我們睜大眼睛去發現。
《有一個地方叫夏》是一本耐人尋味的書籍,每一處細節用心體會,都能找到隱含在其中的寓意。故事向我們述說著離別、遺忘、以及平靜地消逝。而在戰爭結束之後,被遺忘的人們紛紛飛離了此處,再次被人們所記起。
有些故事的理解需要意境,無需過多的解讀,也能從細節中尋找到各種驚喜。在這本書中,孤獨也罷,遺忘也罷,你能從書中感受到它的美好。如果說,書中的畫面和情節使你感到壓抑,戰爭即是罪魁禍首。願被遺忘的人們都能找到歸宿,願全世界永無戰爭。如若現世和平,即便在被遺忘的夏之城,也能感受到寧靜、祥和的晴天,還有那美好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