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國金中心與誠品書店

2020-12-13 綜合說事兒的志滿

世界各地的誠品書店都有個奇怪的現象:它不是什麼著名景點,卻是超受歡迎的必打卡之地。

蔦屋書店和誠品書店被譽為亞洲最美的兩個書店。

蔦屋來自日本,誠品來自臺灣,這兩個書店體系,都是基於閱讀建立的生活綜合體,書店只是其中一部分功能。

蘇州誠品位於金雞湖東岸的圓融時代廣場。

從車站出來,周圍所有人幾乎都是往誠品走去的。

買書還不是主要目的,很多人就是來逛一逛。

周末的書店,有手作市集,從地下到地上,幾層空間裡有無數的文創店。

包含從家居、服飾、日化、餐飲諸多門類。

例如臺灣的美學日化阿原,在這裡也有自己的門店。

大家在進入圖書區域前,已經被琳琅滿目的商品吸引了諸多精力,最後來到書店,剛好可以安靜下來,得到精神層面的充實。

誠品書店上還有一個很大的空間,可以提供給各種展覽。

例如展示蘇繡文化的「雲帆蘇繡」刺繡藝術展,在布展、展品挑選方面都很出色,為我的誠品遊又添了一份收穫。

巧食蘇州,不能不說蘇幫菜。

無論是明代的京蘇廣三式,還是清代四大菜系,或者民國開始的八大菜系,蘇式菜都是其中之一。

那蘇幫菜到底有什麼獨特之處呢?從做法上,蘇幫菜尤其以蘇錫常為代表的蘇南地區,經典用燉、燜、煨、焐的方式。

從食材上,蘇幫菜注重保持原汁原味,時令時鮮。

各種新鮮蔬果上市的春夏,簡直就是蘇州吃貨最開心的季節。

每一口,都是濃鬱的季節氣息。

五卅酒家是隱藏在十全街上的、很接地氣的家庭式菜館。

酒店一共三層,進店在門口可以看到魚蝦蟹是現撈的,店內餐位間比較侷促,加起來差不多10張桌子,所以等位也是經常的事。

而且,酒家下午休息,只經營午市和晚市,不特地算計好時間,還是很難吃上的。

這家是個私營小館,口味有蘇幫菜的特色,但有一些創新。

若不是好友推薦,我這個外來人是斷斷不會了解這裡且到這裡吃飯的。

醬油蝦南方有豐富的河蝦資源,吃蝦,很少吃海蝦。

春夏交界的時節,河蝦上市,還有蝦籽。

所以龍井蝦仁、三蝦麵就開始大量上市。

五卅酒家的食客,不少都是衝著這道菜去的。

按份量收費,小小的河蝦竟然也有比較身材顯得大大的鉗子。

肉滑滑嫩嫩的,用醬油調味,比常吃的清炒蝦仁味道重,比較適合北方人口味。

水煮腰花也是有名的菜,腰花切的薄,做菜速度快,口感嫩而脆,沒有奇怪的味道。

炒金花菜北方人最羨慕的,是南方豐富的蔬菜種類,不節不時,四季都有不同的菜成熟,四季都有新鮮的菜吃。

在雲南,餐館裡點菜都是看今天市場進了什麼食材,來下單。

蘇州夏初,應季的百姓菜就是金花菜。

素炒,菜的味道非常好,葉子也嫩。

薺菜蝦仁豆腐湯薺菜新上市,新鮮極了。

因為蝦仁物價貴,所以很多店都會用豬肉配蝦仁。

這道湯重點當然不在蝦仁,在豆腐。

嫩薺菜和嫩豆腐一起做的羹湯,熱且濃,特別適合飢腸轆轆的胃。

晚餐時段,蘇州老城區的很多館子都早早排上了隊,尤其挨著山塘街、平江路的那些名店,等位需要耐心。

不過,吃蘇幫菜,總有去處。

很喜歡養育巷,路很寬,高大的樹木在天空中交錯著肩膀,闢出一路的蔭涼。

老閶門在碼頭那邊也有一家店,不過太火爆了。

而這家的食客更多是蘇州本地居民。

隔壁還有一家裕興記,真是讓人開心呢。

店裡裝修十分有風格,細節體現了濃濃的姑蘇韻味。

母油船鴨蘇州人活得精緻有情趣,「泛舟夜遊」之風自蘇州山塘始,而遊玩和美食怎麼能拖得了關係。

因泛舟夜遊,而興起了風格獨特的船菜。

「母油船鴨」,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母油」即頭抽醬油,醇厚鮮美,尤以伏醬秋油為佳。

這道菜要用太湖錦鴨來製作。

這種鴨子大而肥壯。

要取整鴨,搭配豬蹄、肥膘等,加母油焐煨而成。

盆裡裝的鴨,整齊的形態具在,但是用筷子一夾,酥爛脫骨。

湯汁因為加了豬蹄和肥肉,所以特別濃鬱,顏色也是喜人的醬油色。

白什錦這道菜看名字以為是道素菜,其實是真真的葷菜。

只是用料清淡,也不加深色醬油,顯得清清白白。

數不清用了多少食材,豬肚、蹄筋、魚片、蘑菇、蝦仁、蛋皮、春筍,很美味。

魚片很整,一方面是食材新鮮,另一方面就體現了廚師水平。

時令油爆筍春筍真是好吃,在蘇州逛市場,攤位上的筍大大小小,白白嫩嫩,讓人看了就開心。

既然趕上了,就一定要嘗嘗。

這道菜,讓我體驗到了蘇州菜的「甜」。

第一口,真脆真好吃;第二口,怎麼這麼甜?第三口,原來是用甜提了鮮。

這之後就再也停不下筷箸了。

相關焦點

  • 「精進自己,分享他人」-蘇州誠品書店遊記
    來自臺灣的誠品書店可以說是享譽海內外,更是文藝青年們的聖地。蘇州誠品書店2015年開業,雖是大陸第一家店,但卻已是誠品集團在全球的第43家誠品書店了。開業以後,去過幾次,也是去買書或買東西,沒有仔細地逛過;大家都知道,直男買東西一般都是直奔要買的東西而去,然後付錢了事的,哈哈。
  • 遊記:誠品書店!
    愛上誠品不知道是不是從臺北開始,蘇州的誠品書店是誠品在大陸開的第一家店,選擇在蘇州的經濟開發區,門口巨大的招牌非常有設計感,已經是拍照勝地。這裡的圖書種類約15萬種,50萬冊。在臺灣,人們去誠品不僅僅為書,他們也會深藏在這些輕食品牌裡發呆品茶,度過一日,這成為臺灣誠品文化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有點可惜的是,蘇州誠品並不是24小時營業的,晚上十點閉店。
  • 誠品書店開進大陸 將入駐「上海中心」
    昨天,「上海中心」與臺灣誠品生活共同宣布籤署租賃意向協議,標誌著誠品生活將正式進駐上海浦東陸家嘴。據悉,誠品生活將於2015年入駐上海中心的52、53層空中大堂及地下一層,預計總面積約6500平方米,成為名符其實上海最高的空中文化地標。
  • 誠品書店將現身上海中心 時間暫擬第三季度開業
    近日,多個公眾帳號發布了「中國臺灣誠品書店即將落戶上海中心」圖文消息,在微信朋友圈中閱讀量高達10萬多,同時配發的環形螺旋的閱讀環境圖,被不少300多位網友點讚。不過,記者核實了解到,這條消息並不完全切實:上海中心誠品的落戶開業時間擬定於今年第三季度,目前為止,具體日期尚未確定。
  • 誠品書店入駐上海中心 預計6月份開門迎客
    1月27日市場消息,臺灣誠品集團2015年將進駐上海中心,佔據該大樓的52層、53層及B1層。目前上海中心主樓架構工程已經竣工,預計6月開門迎客。  據悉,入駐的上海中心的名為「誠品生活」,營業面積約6500平方米,為顧客提供商品展售和文創服務,運作方式主要以文化品牌撬動商業地產,通過租用黃金地段商業面積,再以後續分租形式實現輕資產進入和盈利。
  • 誠品書店上海開店計劃夭折 中心店、徐家匯店流產
    四年前的約定2013年6月誠品與上海中心籤署租賃意向協議,誠品生活將於2015年入駐上海中心的52、53層空中大堂及地下一層,預計總面積約6500平方米,成為上海最高的空中文化地標。消息傳出後,讓不少上海的誠品粉絲興奮不已,可以在中國第一高樓上體驗雲中閱讀,那是何等幸福的事兒。然而,四年過去了,我們仍然沒有等來誠品。
  • 中國大陸唯一一家誠品書店——蘇州誠品書店
    蘇州誠品書店位於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東畔,毗鄰洲際酒店,於2011年5月27日正式奠基開工,2015年11月25日開業。誠品書店於1989年由誠品書店創辦人、董事長吳清友在臺灣臺北仁愛路圓環創辦第一家開始,本著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的初衷,發展為今日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的複合式經營模式。
  • 誠品書店進駐上海中心欲6月開業 盤點八家書店別樣風情
    2015年,誠品書店(需求面積:15000-30000平方米)進駐全球第四高的摩天大樓「上海中心」,成為上海「最高」文化地標。目前上海中心主樓架構工程已經竣工,預計6月開門迎客。誠品佔據大樓的52層、53層及B1層,同樣包括閱讀、體驗空間和文創商品展售空間,為上海中心的目標——「垂直的外灘」,增添一筆文化重彩。
  • 從「誠品書店」到「誠品」——誠品書店的經營之道
    而誠品書店在困境中積極轉變經營模式,將書店與百貨和餐飲融合在一起,讓讀者在閱讀的同時,也能夠休閒與娛樂,保留了書店難能可貴的文化氣息。創辦誠品之初,吳清友給誠品書店準備了一筆錢,打算賠5到8年,但沒想到誠品書店一虧損就是15年。雖然誠品創立初期資金方面深陷泥藻,但也有成功之處。
  • 周末蘇州二日(七裡山塘—誠品書店—金雞湖—獅子林—蘇博)
    鬧中取靜,服務也不錯……七裡山塘收拾行李時,貓子小姐把自己和小球也裝進了箱子~~哎,我能理解你想出門的心情,但是,帶上你真的不方便,麻煩你在家呆著吧……七裡山塘蘇式建築,窗外有景、窗內有茶……七裡山塘七裡山塘同得興——來一碗楓鎮大面記得來 蘇州 前,讀到過某位大神的一篇關於吃麵的遊記
  • 誠品書店-進東京
    誠品生活是誠品集團於 2010 年成立的子公司,這個品牌涵蓋文化創意產業平臺(也就是百貨店式的運營)、餐飲、酒店等多項業務,你熟悉的誠品書店業務也包涵在「誠品生活」品牌之中。△ 1989 年,首家誠品書店在臺北市開業。圖片來源 | eslite 誠品相較其他分店,誠品生活日本橋顯得有些迷你。
  • 誠品書店進東京
    △ 發布在 Instagram 上的誠品生活日本橋店開業倒計時海報。圖片來源 | @eslite_japan進東京,誠品選擇了日本橋街區。位於東京中心的街區日本橋離銀座很近,那裡始建於 1603 年江戶幕府開府之時,擁有諸多百年老店,巴洛克風格建築鱗次櫛比,古老的日本第一座百貨公司——三越百貨也是在那裡起步。
  • 誠品書店:被《時代》評選為亞洲最佳的書店
    取名「誠品」,代表著誠品書店對美好社會的追求與實踐。 創始之初,誠品以書店為品牌核心,營運範疇已逐步擴展至畫廊、出版、展演活動、藝文空間和課程、文創商品,以及捷運站、醫院、學校等各類型特殊通路之經營,並延伸至商場開發經營和專業物流中心建置等專業。
  • 明年此時,蘇州誠品書店見
    臺灣誠品書店是無數讀書人的「理想國」,更成為臺北這座城市的文化地標。2010年有消息稱,誠品在大陸的第一家分店選址蘇州。經過四年的沉澱,這事兒終於有了眉目——5月13日,誠品首次在蘇州召開媒體見面會,董事長吳清友透露:「明年的這個時候,蘇州誠品書店將亮相金雞湖畔。」
  • 上海中心店將成為誠品書店第46號店 擬第三季度開業
    東方網1月13日消息:近日,多個微信公眾帳號發布了「中國臺灣誠品書店即將落戶上海中心」圖文消息,在微信朋友圈中閱讀量高達10萬多,同時配發的環形螺旋的閱讀環境圖,被300多位網友點讚。不過,記者核實了解到,這條消息並不完全切實:上海中心誠品的落戶開業時間擬定於今年第三季度,目前為止,具體日期尚未確定。
  • 誠品書店這麼火的原因是?
    「你不在家,就在誠品。你不在誠品,就在往誠品的路上」。如今到臺灣的遊客,一定會去誠品書店,感受臺北的文藝氛圍。臺灣流行個說法:「如果說世界最高的101大樓是臺北的地理地標,那麼,誠品書店就是臺北的文化地標。」可見誠品在臺灣的地位啦!2004年,誠品敦南店獲《時代》雜誌亞洲版評選為「亞洲最佳書店」,並且在 2015 年被 CNN 評選為「全球最酷書店」全球入選的 17 間書店之一。
  • 臺灣誠品書店在南京「登陸」
    正值大陸實體書店面臨困境呈現收縮之時,臺灣著名的大型連鎖書店誠品書店卻開始到大陸開設分店,首家分店落戶南京。據說此前誠品還與蘇州、杭州籤約。  8月2日,南京市投資促進委員會和臺灣誠品股份有限公司籤署合作框架協議,誠品公司近期將在南京興建大型連鎖書店。
  • 兩岸三地開了49家書店的誠品,賺錢邏輯是什麼?
    聽說,誠品書店下半年又要在深圳開業了!很多人去過蘇州的誠品書店,不!人家叫「誠品生活」。書店 1.5萬方的面積, 一進入門,一條長長的走廊通道,兩側的口號語,吸引不少讀者的好奇心。誠品打破了傳統書店的既定模式,誠品書店不只是賣書,而是糅合書店、商場、餐廳、藝術空間、音樂館等多種形式的業務有機組合,它更像是一種「複式經營商業」。走進蘇州誠品書店,在領悟、佛學有關的書籍邊上,就可以看到精緻茶具的陳列和銷售。
  • 「亞洲最佳書店」新故鄉:城市文化引來誠品書店
    「誠品書店」是臺灣著名的大型連鎖書店,由臺灣文化名人吳清友先生於1989年創立。  誠品書店歷經2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臺灣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標,不但臺灣民眾喜愛前往,也是香港、新加坡、日本旅遊團遊覽臺灣的必遊景點,每年有9000萬人來到誠品書店品讀生活。誠品書店還曾被《時代》雜誌亞洲版評選為「亞洲最佳書店」。
  • 誠品書店成標杆 書店發展模仿更應「因地制宜」
    「向誠品學習」「克隆誠品」「成為××城市的誠品」……如今,眾多書店經營者的話語中,總少不了「誠品書店」這個標杆。尤其是隨著上海市政府對實體書店的扶持政策出臺,越來越多實體書店開始重新定位、轉型求生,臺灣誠品書店更是成為被學習模仿的對象。誠品書店為何這樣牛?誠品模式又是否真能適合每個實體書店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