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的妙不可言,不僅僅在於品嘗,更在於其極具技巧的烹飪過程。各種食材,在水與火的沸騰和炙烤下,華麗變身。哪怕只是一份簡單的西紅柿炒蛋,烹飪中也有滿滿的幸福感。
一口好鍋,能讓做飯事半功倍。但炒菜粘鍋,是一件很煩人的事情,廚房裡嗆人的油煙多數都是粘鍋引起的。如果食材粘的滿鍋皆是,清洗時幾乎令人抓狂。「不粘鍋」的問世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人們不必再擔心煮肉時一不小心就會燒焦,煎魚時魚片粘在鍋壁上。
隨著不粘鍋產品的升級換代,目前市場上不粘鍋的品牌眾多、性能和賣點讓人眼花繚亂,如何選擇令人困惑。面對行業中存在的痛點:「不粘塗層脫落」「健康問題」,有一個品牌不斷創新變革、去蕪存菁,以更加健康和優質的材質來迎接煙火的洗禮。它就是康巴赫蜂窩不粘鍋。
作為高端廚具品牌,康巴赫一直致力於「造福億萬家庭」,多年來,潛心鍛造,通過匠心工藝與高端材質的深度融合,讓越來越多的技術創新在廚房中提供便利,讓用戶一次次感受到技術革新帶來的實惠,不斷引領「健康、愉悅、分享」的輕廚新風尚,給人們帶來全新的廚房體驗。
康巴赫是如何做到烹飪不粘?又是如何保證健康品質的?下面,就從康巴赫的健康性能、使用性能、用戶使用體驗方面給大家講解一下。
「不粘、無油煙」的完美體驗,展現頂級烹飪利器
鍋具性能如何,測評體驗就能知曉。
新鍋到手後先按照說明書走一波程序:鍋裡倒一些水,小火煮十分鐘,然後倒掉,擦乾倒少許油,小火燒兩分鐘,即可使用。
開鍋程序就能發現康巴赫的「不一般」:未開鍋時斥水效果很好,輕輕晃動鍋身,水在鍋裡晃動,一點也不掛壁。
正式開炒:打火,熱鍋,得益於其蜂窩不粘技術,鍋底受熱均勻,熱鍋很快。這一點比鐵鍋真的強太多了,不用燒到冒青煙的有「呲啦」聲音的時候。
放入一點點油,待油溫升高後,將打好的雞蛋倒入鍋內, 「粘鍋」「油煙」等現象都沒出現,輕輕翻炒幾下,蛋香撲鼻。盛出雞蛋後,水一衝、布一抹,亮潔如新,不像其它鍋每次炒完清洗都要用洗潔精和鐵刷子一陣猛搓。
如果炒雞蛋展現不出不粘鍋效果,那麼炒帶水的西紅柿絕對是最直接的檢驗。一般的鐵鍋,在油溫升高後倒入西紅柿,經常 「油滴外濺」,有呲呲啦啦的響聲,同時立刻油煙四起。康巴赫蜂窩不粘鍋就不會出現這樣的狀況,用鍋鏟翻動,西紅柿似乎與鍋底有「安全距離一般」,不會粘鍋,基本上也沒有油煙。
革命性創新的蜂窩技術,是核心優勢
康巴赫蜂窩不粘鍋為何有這樣的無煙、不粘效果?和一般不粘鍋又有哪些區別?
這要從康巴赫的「創新」說起。
蜂窩不粘鍋問世前,市場上雖然一直有不同品牌的不粘鍋頻頻問世,但長期困擾消費者的不粘鍋效果和健康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傳統不粘鍋實際上是在不鏽鋼鍋表面增加不粘層,隔離食物與鍋底,解決了炒菜時易發生食物糊鍋、粘鍋的問題。但在烹飪過程中使用到強酸、強鹼的佐料或食物時,會導致塗層不穩定,易被鍋鏟鏟落。一方面使不粘效果大大減弱,另一方面,則易造成人體誤食脫落塗層引發的健康問題。這樣達到的「不粘效果」是治標不治本的。
經過多年研發,康巴赫把現代科技與中世紀歐洲蝕刻工藝完美融合,發明了蜂窩不粘技術。該技術是通過德國蝕刻工藝,在鍋壁內蝕刻出凹凸的精細紋理,其中,凸出部分構成一張無塗層的蜂窩網狀結構,不粘層僅覆蓋在紋理凹陷處,直接降低了不粘層在鍋壁內的覆蓋面積,並且有效解決了鍋鏟與塗層接觸而致脫落的問題。
這一點,我們肉眼可以之間觀察的到,蜂窩狀的紋理覆蓋了整個鍋底,幾乎是「密恐慎入」。
正是得益於蜂窩網狀紋理的凹凸結構,鍋鏟與不粘層零接觸,不懼金屬鍋鏟翻炒,有效降低不粘層脫落的可能性。不僅如此,高溫作用下的蜂窩紋理凹陷處會形成高溫水蒸氣膜,介於食材與鍋底之間,讓食材受熱均勻,使得烹飪過程更輕鬆,很好的做到隔離塗層。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測評炒西紅柿的時候,感覺與鍋底有「安全距離一般」。
硬核的品質,引領輕廚新風尚
用蜂窩不粘技術解決無煙、粘鍋問題,僅僅是康巴赫秉承「造福億萬家庭」的第一步,畢竟我們對烹飪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們要健康,更要「愉悅、分享」的廚房體驗。
於是,康巴赫又開始在材質上「做文章」。
測評體驗中,對材質的第一印象就是:重!很重!這不僅是因為用料足的原因,更因為其材質本身的「不一般」。測評體驗使用的第三代316L不鏽鋼蜂窩不粘鍋,其主要材質316L不鏽鋼常用於海水設備、醫療器械等領域,這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不鏽鋼材料。不僅不粘、耐磨,而且耐蝕性極高,更因為有了更高的鎳佔比,讓材料性質更穩定,應用在鍋具中,大大增強鍋具耐用性。更能保證讓康巴赫蜂窩不粘鍋的顏值長時間在線,就算經常下廚,也不用擔心鍋具發黃變黑。
正是憑藉技術上的創新和品質上的追求,康巴赫的輕油煙理念讓廚房不再烏煙瘴氣,防粘性能讓清洗不再是負擔。如今,蜂窩不粘鍋銷量逐年的指數般遞增,康巴赫更是常年雄踞天貓鍋具品牌銷量榜首,線下布局覆蓋全國二十多個省份,點讚口碑好評如潮。
創新中的康巴赫並未就此止步,它仍然在繼續創新,向品質生活發力,把健康和美學的理念滲透到產品中,使其更具藝術化、人性化,從而帶給人們「健康、愉悅、分享」的輕廚新風尚。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