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寫作:五種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2020-12-13 小學生的s老師

大家好我是小學生的s老師,一個90後機構輔導老師。

閱讀寫作是語文考試中的重中之重,很多同學基礎題完成得不錯,一到後半部分閱讀寫作時就歇菜,分數扣得譁啦啦的。

今天s老師講針對寫閱讀寫作中刻畫人物形象的五大描寫方法進行分析講解。請耐心學習叭!

01描寫方法

刻畫人物形象,是閱讀和寫作中經常碰到的。那麼在刻畫人物形象時,我們需要會運用的描寫方法有哪些呢?

外貌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

02外貌描寫

外貌描寫是對人物的體貌特徵(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神情、體型、姿態)進行描寫,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達作者的愛憎,加深讀者對人物的印象。

外貌描寫在寫人的閱讀和作文中很常見。但凡涉及到人物的長相,穿著,打扮,高矮胖瘦等等的句子,我們都可以歸類為外貌描寫。

閱讀題要求找外貌描寫的句子時,很多同學都能輕易找到它。因此這部分就不舉例了。

值得強調的一個問題是,寫作時同學寫的外貌描寫大多都很刻板。

很多同學上來就會寫:「某人有一雙烏黑的大眼睛,一個小鼻子,和一張櫻桃小嘴。」

不是說這樣不可以,但是每個人都這麼寫的話,難免千篇一律,毫無亮點。

s老師建議每位同學進行外貌描寫之前,先確定所寫人物性格特徵,生活經歷,再針對地進行外貌描寫。

比如我要寫的是溫柔的人,那我可以寫的外貌特徵是像月牙一樣彎彎的眼睛和一對小酒窩;我要寫的是不愛乾淨的人,那我可以寫他穿的衣服髒兮兮的,臉也灰溜溜的;我要寫的人是農民,那我可以寫他的皮膚黝黑,手上有很多老繭……

另外,有時外貌描寫還能用來製造一些反差,加深讀者的印象。

比如我要寫一個人打扮光鮮亮麗,可他卻是個刻薄的人;我寫一個人穿著破舊,衣衫襤褸,可他卻能拿出所有積蓄給災區捐款;我寫一個人看起來不像好人,他卻樂於助人,見義勇為……

要記住,外貌描寫能起到的作用不僅僅是填充字數,例行公事,它還能揭示人物性格,加深讀者印象。不能為了寫外貌描寫而寫!

03動作描寫

動作描寫:通過描寫人物富有特徵性的動作,以表現人物的性格、品質、身份、地位、處境、狀態。

閱讀題中尋找動作描寫就更簡單了,有同學說我找到動詞就好啦,那一定就是動作描寫了!

真的是這樣嗎?

例1:我想打他。

例2:我心想:我要打死他。

上面這是動作描寫嗎?顯然不是的。因此同學們判斷動作描寫時一定要注意,這個動作必須是已經發生的,不能是沒發生的,或者只是出現在語言,心理描寫中的。

而寫作時動作描寫需要注意什麼呢?

同外貌描寫一樣,寫的動作要結合這個人的性格,背景等等來寫,而不是無意義的動作寫一堆,做無用功。

再一個,寫作時要嘗試用連續,具體,準確的動詞來闡述一個動作。很多同學在寫動作描寫時往往只一個詞就了事。

比如踢足球,寫來寫去都是「踢」,我踢給他,他踢給我,從頭到尾就這一個「踢」。這有趣嗎?顯然沒有。這就需要我們在生活中多去積累,看一些比賽解說就是個好主意,如果你多注意這些解說詞,你會發現,描寫比賽時可以用的詞語可太多啦!傳球,鏟球,過人,閃,繞,點等等,足以讓讀者根據這些動詞想像出一場精彩的比賽了!

動作描寫用得好,能使文章更具體生動,使人物「活」起來哦!

04神態描寫

神態描寫,似乎是這五個描寫方法中的一個盲點。有時同學們會對它和外貌描寫傻傻分不清楚。

同學們記住,神態描寫是專門針對面部表情來進行描寫的。

它的特徵有哪些呢?比如神態,神情,表情,目光,神色等等這些詞,更具體來說,比如人物的喜怒哀樂,專心,發呆,走神,盈著淚,苦著臉等等,但凡是面部表情類(尤其是眼睛)的描寫,就將其歸為神態描寫。

例1:他目光中流露出哀傷。

例2:這個喜訊使他的眼睛裡有了神採,額頭和嘴角兩旁深深的皺紋裡似乎也蓄滿笑意,連一舉手一投足都漸漸地帶上了一種輕快的節奏。

例3:她笑了,兩個可愛的小酒窩顯得如此甜美。

05語言描寫

語言描寫,簡單來說就是對人物所說的話進行描寫。

它的判斷很簡單,諸如「說」「喊」「叫」等常見的表示說話的詞都是標誌。

在閱讀理解中,它易錯的點在哪裡呢?

很多同學在找它的時候不看題,沒明確題目要求找的是誰說的話,結果劃著劃著就多了少了。

另外語言描寫一個考點是標點符號的添加,提示語(即誰說)的位置也決定了標點符號使用的不同。

例1:他說:「放下,我來。」

例2:「放下,」他說,「我來」

例3:「放下,我來。」他說。

以上三種標點表現形式一定要記牢。

寫作時,語言描寫是一個讓老師很頭疼的問題。

很多同學恨不得把「吃了嗎?」「吃了。」「吃的啥?」「漢堡薯條可樂......」這類毫無意義的對話寫滿整篇文章。這是很明顯的湊字數。

語言描寫和其他描寫方法一樣,一定要寫的話,必須建立在有必要,有意義的基礎上。許多時候我都甚至不希望學生寫。

比如我要寫的人很囉嗦,那你可以寫一些廢話;可如果你要寫的是一個比較嚴肅少話的人,你還寫很多沒意義的話,小朋友你覺得這樣合理嗎?

所以語言描寫切記,一定要符合人物性格特徵。

另外,提示語部分儘量多用一些修飾性的副詞,比如怎麼樣地說,是興奮地說,目瞪口呆地說,還是火冒三丈地說?有時候說還可以表達為其他形式,比如喊,叫,質問等等,這都需要多閱讀積累。

06心理描寫

心理描寫是指在文章中,對人物在一定的環境中的心理狀態、精神面貌和內心活動進行的描寫。

如果說有什麼描寫方法是寫人寫事時,s老師會鼓勵小朋友多寫的,那一定是心理描寫了。

複雜的東西不說,心理描寫可以理解為同學們看視頻時刷的彈幕。心理描寫其實就是主人公心裡對某件事的看法,心理活動。

找它要不難,一些帶有「想」「祈禱」,帶有一定感情色彩的語句,比如「他怎麼能這樣?」「這是怎麼回事?」這類的句子,都可以先判斷它是心理描寫。

s老師鼓勵大家多寫一些心理描寫的部分,它是合理高級「湊字數」的辦法,有時它會起到讓讀者感同身受的奇效。

舉個例子吧。我要寫一個沒好好聽課,得知老師即將要點名回答問題的學生。我可以這樣寫:

天哪!剛才老師講了什麼?我可一點也沒聽啊,我怎麼會?這下慘了,要是老師點到我我打不出來,會不會挨揍?會不會叫家長?老天啊,請保佑我一定不要被點到啊!

通過這一系列心理活動,很輕易地就能讓讀者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慌亂,勾畫出一個引人發笑的人物形象,同時這部分的字數是合理且有效的,何樂而不為呢?

以上五種描寫方法,無論是在閱讀理解題中,還是實際的寫作中,都是需要同學們理解掌握用法的,請一定要記熟它們。

我是小學生的s老師,一個90後機構輔導老師,教你如何攻克語文學習中的各種難題!覺得我的講解對你有幫助的話麻煩點個讚,再關注收藏分享叭!比心~

相關焦點

  • 小學語文寫作技巧:人物心理描寫的7種方法,使作文內容更豐富!
    小學語文寫作技巧:人物心理描寫的7種方法,使作文內容更豐富!幫助孩子得高分!一般來說,在寫人的作文中,我們常常會用到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如果說外貌和語言是外在的話,心理描寫就是體現人物內在世界,如果同學們在寫人作文中,運用好了心理描寫,作文內容就會更加豐富、人物也會刻畫得更具個性。首先我們要搞懂,什麼使心理描寫?
  • (語文教育)中考語文閱讀,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是閱讀寫人記事類文學作品必備的能力之一,也是初中語文中考常見的一個重要考點和考查方向。常見的考查題型有:1.文中所寫的某某人物有哪些優秀品質?一一分析出人物的性格特徵和表現出的思想品質 ,然後概括總結人物形象。對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理解,需要在仔細閱讀文章後,弄清楚以下幾點:1.文章圍繞人物具體寫了哪些事?這些事與人物有什麼聯繫?把握整體內容,理清層次。作者為表現人物具體寫了哪些事?並分析事和人之間的關係。
  • 2020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小說閱讀專題(二)——分析人物形象
    目標:     (1)掌握5種人物描寫方法     (2)掌握人物形象分析技巧     (3)掌握人物心情分析技巧     (4)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目標分解:     (1)學生了解概括人物形象的五個常見的角度
  • 如何做到精準分析小說人物的形象
    其實人物描寫的方法除了外貌、動作、語言、神態、心理的五種正面描寫外,還有環境烘託等側面描寫。透過人物考查考生對作品的進一步了解與解讀,從而揭示小說的主題思想。小說類作品的閱讀考什麼?怎樣考?告訴大家吧。
  • 現代文閱讀理解專題二——小說閱讀知識點思維導圖。閱讀高分必備
    小說是一種敘事性文學體裁,以刻畫典型人物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活動的具體環境來反映複雜的社會生活。小說三要素是典型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節、典型的環境描寫。敘述順序是現代文閱讀理解中的重要考點之一,尤其是插敘的考查頻率最高,倒敘次之。
  • 高考小說閱讀典例題之一:人物形象+物象+「我」
    一、人物(物象+我)形象人物形象1.(15年1卷)3.小說在刻畫馬蘭花這個形象時,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徵?請簡要分析。(6分)【解析】本題考查分析鑑賞小說人物形象的能力。概括人物形象,應注意塑造人物的方法。通過分析對人物外貌、神態、動作、語言、心理、細節的描寫以及環境烘託、側面描寫的運用,來概括形象。
  • 小學中年級寫人物指導
    換言之,如果描寫的人物,其性格、特點人人具有,那麼人物的塑造就是失敗的。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捕捉人物的「魂」。使學生明白,準確抓住人物特徵,能更好地刻畫人物形象。二、選擇典型事例典型事例是指發生在人物身上的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典型事例能使所要表達的觀點以及人物的特徵更有說服力。
  • 漫屋漫威亮相CTE中國玩具展,刻畫逼真的漫威人物形象
    漫威形象是很多孩子心中無法替代的英雄形象, 與漫威相關的玩具產品往往吸引很多孩子的關注與喜愛,廣州漫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旗下的漫屋漫威就是專注於刻畫漫威人物的知名品牌,受到很多關注人物形象玩具人士與廠商的關注。
  • 追求神似,是戲曲塑造人物形象所運用的意象化方法的實質
    追求神似是戲曲塑造人物形象所運用的意象化方法的實質,它與摹象戲劇塑造人物形象的摹象化方法是大異其趣的。摹象戲劇由於要在客體物象的嚴格制約中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必然把形似作為先決條件,要求人物形象從形到神都必須符合生活真實。
  • 利用思維導圖帶領小學生閱讀《三國演義》,深刻感悟人物的形象
    無論是作為老師還是家長,我們現在越來越重視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但是讀書,尤其是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讀整本書對好多孩子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現在我教的孩子們已經五年級的,呈現出了一種特別明顯的兩極分化。有些愛讀書的孩子,不用老師和家長的催促,就可以自發地完成讀書。
  • 寫作 | 史蒂芬•金的7個寫作方法
    他講的故事都很靠譜,他還有使讀者與自己以及故事中的人物產生更親密聯繫的本領。史蒂芬的小說以離奇見長,小說中的故事情節很少會發生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但作為一名作家,史蒂芬的特長就是能夠寫出離奇卻又靠譜的故事。寫文章要做到誠實,其中的一個要點就是講真話並塑造真實可信的人物形象。
  • 初中記敘文小說散文閱讀必考考點:分析人物形象
    2答題技巧(1)品析人物描寫,感知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要品析作者筆下最能體現人物個性特徵的外貌、語言、動作和心理等各方面的描寫,並深入細緻地加以分析,從而把握人物性格特點,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2)賞讀環境描寫,明晰人物思想。
  • 從創作者的角度,學習《微表情心理學》,讓人物描寫栩栩如生
    關於創作,微表情心理學能解決如何刻畫人物心理活動,從一個人的細微表情,如面部、肢體、行為表現等方面來描寫人物性格特點。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寫作的人物形象,在生活中沒有原型人物,全憑創作者的想像和塑造。他有個習慣,喜歡在大街上觀看人來人往。如果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把此情此景不做加工的,放在腦海中的素材匣子中。
  • 三年級習作《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通過學習,孩子學寫人物作文
    描寫人物,是小學階段作文的一個重要寫作類別。孩子們想一想,哪些詞語是描寫人物時可以用的,哪些詞語是描述事情經過的,哪些是專門用來寫景的,哪些是形容小動物的……在寫作文時,如果能夠把你想到的好詞非常恰當地用上,把句子寫通順,那你的語言便會很精彩。作為一名小學生,要想寫好一篇作文,有許多種方法。
  • 小學語文閱讀技巧-有關人類文章的答題方式
    答案:①外貌描寫、②語言描寫、③動作描寫、④神態描寫、⑤心理活動描寫、⑥細節描寫想要做好有關人類文章的題目,我認為首先要記住上面答案的6個人物的描寫方法,這是提升小學閱讀能力的必背知識點。記住了這6個人物的描寫方法,做閱讀訓練時才能體會到不同描寫方法的作用,並且能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 「小說課堂」詳解「人物對話」的三種寫作方式及應用場景
    在中國的古典小說中,比如《三國演義》、《水滸傳》、《東周列國志》等,通常都會憑藉各種藝術手段,從多角度、全方位對人物進行相貌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和行為描寫,既能展現人物音容笑貌、言談舉止和衣著服飾等外在形態,也能呈現出不同人物的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內在活動,從而塑造出成功而豐滿的人物形象
  • 《非虛構的藝術》:不適合寫作新手閱讀,但熱愛寫作的你一定要讀
    坦白說,這本書雖然很短,閱讀起來很快,但是並不是一本適合寫作新手來閱讀的書。全書從開頭、敘事、人物、結構和風格五個方面,分別講了寫作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但是要把它當成一本寫作指南來運用,可能還不如當下很多寫作指南書籍好用。
  • 寫文章外貌描寫很重要,如何把人物寫「活」?這4個方法很關鍵
    但是我們常常發現,孩子們寫人物作文時語言簡單,內容空泛,刻畫人物形象不生動等,其實,這些現象的發生是因為孩子在完成人物作文時,對人物的外貌形象描寫不到位造成的。如何把人物寫得生動傳神?小豆老師在這裡就給大家分享四個寫好人物外貌形象的方法,讓孩子們更好地掌握人物作文的寫作技巧。方法一:「以貌取人」——外貌和性格相映襯。
  • 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習作,《冬日的黃昏》寫作方法指導和範文賞析
    01寫作方法指導1.選取素材:本次選擇第二組素材從提供的人物,可以分析出少年陸天的性格特點是充滿愛心,徐明是一個社會志願者,願意為人們提供社會服務。【賞析】通過老大爺不小心摔倒,同學陸天和志願者來幫扶,情景生動、逼真,人物形象也刻畫得非常鮮明。冬日的黃昏,明亮的路燈微笑著記下了這暖心的一幕。
  • 人物專訪寫作指南
    專訪的稿件匯總一般寫作手法是生動形象和圍繞核心觀點處理,專訪的特點是「專」和「訪」,缺一不可。 稿件輸出必須有「新聞性」,同時也需要有可讀性,相對於「其他報導」,專訪稿更具有親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