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學生的s老師,一個90後機構輔導老師。
閱讀寫作是語文考試中的重中之重,很多同學基礎題完成得不錯,一到後半部分閱讀寫作時就歇菜,分數扣得譁啦啦的。
今天s老師講針對寫閱讀寫作中刻畫人物形象的五大描寫方法進行分析講解。請耐心學習叭!
01描寫方法
刻畫人物形象,是閱讀和寫作中經常碰到的。那麼在刻畫人物形象時,我們需要會運用的描寫方法有哪些呢?
外貌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
02外貌描寫
外貌描寫是對人物的體貌特徵(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神情、體型、姿態)進行描寫,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達作者的愛憎,加深讀者對人物的印象。
外貌描寫在寫人的閱讀和作文中很常見。但凡涉及到人物的長相,穿著,打扮,高矮胖瘦等等的句子,我們都可以歸類為外貌描寫。
閱讀題要求找外貌描寫的句子時,很多同學都能輕易找到它。因此這部分就不舉例了。
值得強調的一個問題是,寫作時同學寫的外貌描寫大多都很刻板。
很多同學上來就會寫:「某人有一雙烏黑的大眼睛,一個小鼻子,和一張櫻桃小嘴。」
不是說這樣不可以,但是每個人都這麼寫的話,難免千篇一律,毫無亮點。
s老師建議每位同學進行外貌描寫之前,先確定所寫人物性格特徵,生活經歷,再針對地進行外貌描寫。
比如我要寫的是溫柔的人,那我可以寫的外貌特徵是像月牙一樣彎彎的眼睛和一對小酒窩;我要寫的是不愛乾淨的人,那我可以寫他穿的衣服髒兮兮的,臉也灰溜溜的;我要寫的人是農民,那我可以寫他的皮膚黝黑,手上有很多老繭……
另外,有時外貌描寫還能用來製造一些反差,加深讀者的印象。
比如我要寫一個人打扮光鮮亮麗,可他卻是個刻薄的人;我寫一個人穿著破舊,衣衫襤褸,可他卻能拿出所有積蓄給災區捐款;我寫一個人看起來不像好人,他卻樂於助人,見義勇為……
要記住,外貌描寫能起到的作用不僅僅是填充字數,例行公事,它還能揭示人物性格,加深讀者印象。不能為了寫外貌描寫而寫!
03動作描寫
動作描寫:通過描寫人物富有特徵性的動作,以表現人物的性格、品質、身份、地位、處境、狀態。
閱讀題中尋找動作描寫就更簡單了,有同學說我找到動詞就好啦,那一定就是動作描寫了!
真的是這樣嗎?
例1:我想打他。
例2:我心想:我要打死他。
上面這是動作描寫嗎?顯然不是的。因此同學們判斷動作描寫時一定要注意,這個動作必須是已經發生的,不能是沒發生的,或者只是出現在語言,心理描寫中的。
而寫作時動作描寫需要注意什麼呢?
同外貌描寫一樣,寫的動作要結合這個人的性格,背景等等來寫,而不是無意義的動作寫一堆,做無用功。
再一個,寫作時要嘗試用連續,具體,準確的動詞來闡述一個動作。很多同學在寫動作描寫時往往只一個詞就了事。
比如踢足球,寫來寫去都是「踢」,我踢給他,他踢給我,從頭到尾就這一個「踢」。這有趣嗎?顯然沒有。這就需要我們在生活中多去積累,看一些比賽解說就是個好主意,如果你多注意這些解說詞,你會發現,描寫比賽時可以用的詞語可太多啦!傳球,鏟球,過人,閃,繞,點等等,足以讓讀者根據這些動詞想像出一場精彩的比賽了!
動作描寫用得好,能使文章更具體生動,使人物「活」起來哦!
04神態描寫
神態描寫,似乎是這五個描寫方法中的一個盲點。有時同學們會對它和外貌描寫傻傻分不清楚。
同學們記住,神態描寫是專門針對面部表情來進行描寫的。
它的特徵有哪些呢?比如神態,神情,表情,目光,神色等等這些詞,更具體來說,比如人物的喜怒哀樂,專心,發呆,走神,盈著淚,苦著臉等等,但凡是面部表情類(尤其是眼睛)的描寫,就將其歸為神態描寫。
例1:他目光中流露出哀傷。
例2:這個喜訊使他的眼睛裡有了神採,額頭和嘴角兩旁深深的皺紋裡似乎也蓄滿笑意,連一舉手一投足都漸漸地帶上了一種輕快的節奏。
例3:她笑了,兩個可愛的小酒窩顯得如此甜美。
05語言描寫
語言描寫,簡單來說就是對人物所說的話進行描寫。
它的判斷很簡單,諸如「說」「喊」「叫」等常見的表示說話的詞都是標誌。
在閱讀理解中,它易錯的點在哪裡呢?
很多同學在找它的時候不看題,沒明確題目要求找的是誰說的話,結果劃著劃著就多了少了。
另外語言描寫一個考點是標點符號的添加,提示語(即誰說)的位置也決定了標點符號使用的不同。
例1:他說:「放下,我來。」
例2:「放下,」他說,「我來」
例3:「放下,我來。」他說。
以上三種標點表現形式一定要記牢。
寫作時,語言描寫是一個讓老師很頭疼的問題。
很多同學恨不得把「吃了嗎?」「吃了。」「吃的啥?」「漢堡薯條可樂......」這類毫無意義的對話寫滿整篇文章。這是很明顯的湊字數。
語言描寫和其他描寫方法一樣,一定要寫的話,必須建立在有必要,有意義的基礎上。許多時候我都甚至不希望學生寫。
比如我要寫的人很囉嗦,那你可以寫一些廢話;可如果你要寫的是一個比較嚴肅少話的人,你還寫很多沒意義的話,小朋友你覺得這樣合理嗎?
所以語言描寫切記,一定要符合人物性格特徵。
另外,提示語部分儘量多用一些修飾性的副詞,比如怎麼樣地說,是興奮地說,目瞪口呆地說,還是火冒三丈地說?有時候說還可以表達為其他形式,比如喊,叫,質問等等,這都需要多閱讀積累。
06心理描寫
心理描寫是指在文章中,對人物在一定的環境中的心理狀態、精神面貌和內心活動進行的描寫。
如果說有什麼描寫方法是寫人寫事時,s老師會鼓勵小朋友多寫的,那一定是心理描寫了。
複雜的東西不說,心理描寫可以理解為同學們看視頻時刷的彈幕。心理描寫其實就是主人公心裡對某件事的看法,心理活動。
找它要不難,一些帶有「想」「祈禱」,帶有一定感情色彩的語句,比如「他怎麼能這樣?」「這是怎麼回事?」這類的句子,都可以先判斷它是心理描寫。
s老師鼓勵大家多寫一些心理描寫的部分,它是合理高級「湊字數」的辦法,有時它會起到讓讀者感同身受的奇效。
舉個例子吧。我要寫一個沒好好聽課,得知老師即將要點名回答問題的學生。我可以這樣寫:
天哪!剛才老師講了什麼?我可一點也沒聽啊,我怎麼會?這下慘了,要是老師點到我我打不出來,會不會挨揍?會不會叫家長?老天啊,請保佑我一定不要被點到啊!
通過這一系列心理活動,很輕易地就能讓讀者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慌亂,勾畫出一個引人發笑的人物形象,同時這部分的字數是合理且有效的,何樂而不為呢?
以上五種描寫方法,無論是在閱讀理解題中,還是實際的寫作中,都是需要同學們理解掌握用法的,請一定要記熟它們。
我是小學生的s老師,一個90後機構輔導老師,教你如何攻克語文學習中的各種難題!覺得我的講解對你有幫助的話麻煩點個讚,再關注收藏分享叭!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