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記者 謝哲 通訊員 李朝 金小洣 潘傑 圖/謝哲
大夏天,沒有什麼比吃一個冰涼的水果感覺更幸福了!冰凍水果吃起來雖然感覺很爽,但同樣可能帶來許多問題,例如寒涼的水果吃多了可能會引起腹瀉;溫熱的水果很容易導致上火……中醫生表示,水果也有「四性五味」,也分寒熱溫涼。別以為水果吃多了就有益健康,如果不顧自身體質,只是貪嘴大吃特吃,可能「好大鑊」!
●水果的「四性五味」水果也有水果的性質,根據中醫「四性」理論,可分為寒、熱、溫、涼。如果不溫不熱,不寒不涼,則歸屬於「平」。
在夏季的當造水果中,屬於寒涼水果的,有香瓜、西瓜、梨、香蕉、奇異果、柿子、甜瓜、柚子等,有清熱解燥的作用。比較適合實熱體質的人群食用,如果虛寒體質的人吃多了就可能會引起腹瀉等問題。
而溫熱類的水果,除了我們熟悉的荔枝之外,還有桃、龍眼、番石榴、櫻桃、椰子、榴槤、杏等。有溫補虛寒的作用。較為適合虛寒體質人群食用。
而檸檬、番石榴、葡萄、蓮霧、木瓜、橄欖、梅子等水果,則屬於平性的水果,有健脾益胃的作用,適合各種體質。
【提醒】 除了當造水果外,市場上常見反季節水果,這是指植物成熟時間提前或有別於正常生長季節的品種。秦敏表示,促使水果反季節的手段有兩種:一種在溫室環境下培育;另一種使用大量的激素催熟青果,前者一般認為對人體並無害處,而後者經研究發現,攝入過多部分品種的反季節水果可能對兒童性早熟有促進作用。因此購買水果時候,建議多選擇當造水果。
●小心吃水果吃出「病」吃水果消暑,可不能隨便吃。尤其是西瓜等偏涼的水果,雖然能消暑,但也可能吃出「禍」,為什麼呢?廣東省第二中醫院主任中醫師秦敏介紹,當造水果其實跟藥材一樣,也有分「四性五味」,比如說我們所熟悉的西瓜偏寒涼,而慣有「一顆荔枝三把火」之稱的荔枝則屬於熱性水果。
秦敏說,依照中醫的看法,人體質分為寒、熱、虛、實。一般人在炎熱夏季吃太多溫熱的水果很容易上火,尤其是熱性體質的人,由於本身就精力充沛、晚上不易入眠,再加上代謝率偏高,所以並不建議吃太多溫熱水果,最好淺嘗輒止。
而氣虛、脾虛的人在選擇西瓜、香瓜、芒果、梨和香蕉這幾種冷性的水果時要特別謹慎,最好不要吃,越吃寒冷的水果,越會降低腸胃蠕動,使肌肉無力,吃多了會因為消化不良而導致腹脹。因此,腸胃功能不好的老人和孩子,不太適合吃寒涼水果,如果真的很想吃,可以在午飯後、晚飯前適當吃一些。
【提醒】無論什麼體質的人群,想要健康吃水果要記住三點:一、不要吃冰凍的水果;二、建議在飯後吃;三、少吃一點,不可過量。
在夏季是十分受歡迎的消暑食物。西瓜性寒,人所皆知。但它同時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煩的功效。秦敏表示,西瓜皮比西瓜肉還寒涼,能入藥,被中醫稱瓜皮為「西瓜翠衣」,具有清熱解暑、瀉火除煩、降血壓等作用,對貧血、咽喉乾燥、唇裂,以及對膀胱炎、肝腹水、腎炎患者均有一定療效。
秦敏提醒,平常有慢性腸炎、胃炎及十二指腸潰瘍等屬於虛冷體質的人均不宜多吃西瓜。正常健康的人也不可一次吃太多或長期大量吃,因西瓜水分多,多量水分在胃裡會衝淡胃液,引起消化不良或腹瀉。
「一顆荔枝三把火」,很多人都知道荔枝性熱,多食易上火。但架不住荔枝的美味,往往不知不覺就吃多了。秦敏建議,將新鮮荔枝泡在淡鹽水裡,過一個半小時左右再吃,或者吃完荔枝後喝點菊花茶可以減少上火的情況;又或者將新鮮荔枝放於冰水,或者放於冷水中,隔夜再吃,可減少上火,而且能化燥氣而能補陰。
還有就是吃荔枝前喝點鹽水、夏枯草涼茶、冬瓜湯、綠豆湯等對上火有預防作用,或者吃荔枝的同時,多喝淡鹽水,也可用二三十克生地煲瘦肉或豬骨湯喝,或者與蜜棗一起煲水喝,都可以預防荔枝病。
芒果屬於涼性水果。中醫認為芒果能益胃生津、止渴、止嘔、利尿,適用於口渴咽幹、胃氣虛弱、眩暈嘔逆。長輩們常說「芒果毒,不能多吃」,其實指的是溼毒,平時有風溼病、皮膚過敏或有潰瘍、發炎的人不宜多吃芒果。值得一提的是,芒果核有健脾、止咳、化痰、行氣與消積的功效。
虛寒體質——多形體白胖,肌肉不壯
常見表現:平素畏冷,手足不溫,喜熱飲食,睡眠偏多。口唇色淡,毛髮易落,易出汗,大便溏薄,小便清長。不耐受寒邪、耐夏不耐冬。
實熱體質——形體偏胖或蒼瘦
常見表現:平素麵垢油光,易生痤瘡粉刺,舌質偏紅,苔黃膩,容易口苦口乾。大便燥結或黏滯,小便短赤,對溼環境或氣溫偏高,尤其夏末秋初,溼熱交蒸氣候較難適應。
(歡迎轉載,註明出處)
(責任編輯:陳映平、謝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