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要「以熱逼寒」來養生,教你5招,祛寒溼,昇陽氣,少生病

2020-12-21 北緯養生堂

民諺有云:「冬有三九,夏有三伏「,今年入伏是7月16日,出伏為8月24日,三伏天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候,也是溼度最大的時候。此時人體體表氣血最旺盛,正是冬病夏治的好時候。

很多人冬天會怕冷,手腳冰涼都源於三伏天不注意養生,越是這樣潮溼悶熱的天氣越不可讓病邪之氣入體,抓住三伏天的養生時間「以熱逼寒」,可以除去體內寒溼之氣,提昇陽氣,有效減少病痛。

所以一年一度的三伏天一定要好好珍惜,趁熱來逼寒,將它變成養生的40天,收穫健康。

春夏要養陽,虛寒體質的人在冬天可謂是雙寒夾擊,想要在冬天祛寒可謂難上加難。而在三伏天就不同了,此時天氣最為炎熱,人體陽氣最盛,氣血充盈,毛孔也處於張開狀態,可謂是祛寒最佳時機,通過三伏天昇陽驅寒,調整陰陽平穩,可以讓冬天少發病。

三伏天怎麼做到「以熱逼寒「來養生呢?

掌握下面幾個小妙招,養生並不難

1、多曬後背,昇陽氣

夏季雖然天氣熱,人體陽氣也最足,但是有很多人體內的陽氣並沒有完全激發出來。此時就可以通過曬後背的方法來激發陽氣。

在人體的背部有一條主管全身陽氣的經脈,那就是督脈,練武之人講究打通任督二脈才可以使得武功精進,而普通人打通督脈後,等於打開了人體內陽氣的總閥,會讓陽氣源源不斷滋養全身。

所以可以經常曬曬後背,有利於打通督脈,升發陽氣。

注意曬後背時不要在陽光最強烈的時候去曬,曬的時間也要掌握循序漸進的要領,慢慢增加時間,直至增加到40分鐘為止。

還要注意避免曬傷,因為曬後後背毛孔處於擴張狀態 ,所以不要立馬進食涼性的食物,也不要吹空調,洗冷水澡。

此外就是心臟不好的人,患有三高病的人,孕婦和兒童不宜曬後背。

2、做好三伏天飲食調理

一提到養生,人們首先就會想到該怎麼做到飲食調理,三伏天的飲食有句俗話說得好:「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卷雞蛋」。

三伏天這麼熱,這句話裡的飲食可是不帶湊合的啊。的確這句話就是在提醒人們雖然天氣炎熱,食慾下降,但飲食不能太湊合,要多吃點維生素和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天熱出汗多,身體內會損失不少維生素,胺基酸,蛋白質,礦物質,所以吃麵是更有利於補充營養的。

三伏天的飲食要做到補氣去火,多食些酸味甘味食物,多補水。

推薦:三豆湯,將赤小豆,綠豆和黑豆熬成湯喝,可以除溼利尿,益腎補脾,清熱解毒。三豆湯製作簡單,將三種豆子用水煮開花即可,如果覺得沒味,可以遵循三伏天飲食多甘的原則,添加少量冰糖,放涼後,連豆帶湯一起喝掉。

還可以常喝赤小豆薏米茶,這是一款經典的祛溼方子,三伏天不妨,堅持每天喝一點,祛溼健脾,利尿消腫,好處很多。

只有將體內溼氣趕跑,陽氣才會更旺。

三伏天吃薑也可以昇陽。夏季人們容易苦夏不思飲食,胃寒,乏力,針對此現象,可以於每天早上起床後切上四五片生薑用溫開水泡上來喝,喝完水,再將薑片嚼服。

堅持上一個夏天,到了冬天手腳就不會再涼了,氣血通暢後,也不怕冷了,食慾也會轉好,陽氣自然被激發。

3、夏練三伏

俗話說得好,要強身健體,就得夏練三伏,冬練三九。三伏天適當的鍛鍊排汗,可以起到排毒祛寒的功效,還能減肥健身,增強免疫力。

不過三伏天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風力小,運動不宜過劇,應以快走,跳操,慢跑,太極等平緩的運動為主,時間以半小時為宜,避免因劇烈運動導致身體不適。

4、三伏天多泡腳

並不是冬天才適宜泡腳,夏天泡腳效果更好。夏天泡腳可以起到祛寒溼和暑溼雙溼的效果。三伏天泡腳時可以在水中加入適量花椒,這樣對祛除體內寒氣,扶正身體陽氣大有好處。

5、晚睡早起

三伏天,天氣炎熱潮溼,白天長夜晚短,宜夜臥早起,這樣既可以利用好涼爽的早晨多做事,又避開了炎熱的傍晚,順應自然的晝夜變化,身體與自然規律同步才有益於養生。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健康營養師老程


相關焦點

  • 最易生病的40天快來了,不論男女都要這樣做!三伏天不論男女,都要以坐月子的態度來養生.三伏天養生知識想學的都在這裡,值得珍藏!
    這是因為你可能在伏天時期常做以下事情而導致了寒氣入體:受涼,如洗冷水澡、趟涼水、吹空調等,常吃冰涼的食物,如冷飲、冰鎮水果等。有這樣一個病例:一位30多歲的女性,夏季一天要吃5根冰棍,每天都要吹空調和風扇,兩年以後,她得了硬皮病,全身皮膚變硬變黑,並出現內臟損害,這就是寒邪由表入裡的嚴重後果。
  • 三伏天艾草浴,一年身上好!
    它還獲得了舒敏專利配方,很適合天一熱就過敏發紅、高溫日曬後的肌膚。▲專利號: ZL201610430376.5沐浴後,全身散發出自然清香,驅走蚊蟲,一夜好眠。上新價89/瓶 送價值59/瓶苦參沐浴露夏季大家都知道要逐溼,但常常忽略驅寒。本來夏天就熱,人體應該多出汗。但長期呆在空調房裡工作、睡覺,出不了汗,寒氣從頭部、四肢侵入身體,久而久之損傷陽氣。
  • 【健康養生】三伏天養生,中醫有「五宜」 !
    俗話說,「熱在三伏」。每年的「三伏」,都是一年當中氣溫最高、溼氣最重、最潮溼悶熱的天氣,通常稱之為「酷夏」。三伏天一般持續30~40天。這段時間該如何養生,才能保持身體的健康?中醫認為,夏季人體的陽氣升散外發,氣血運行亦相應地旺盛。
  • 保健 |【健康養生】三伏天養生,中醫有「五宜」 !
    俗話說,「熱在三伏」。每年的「三伏」,都是一年當中氣溫最高、溼氣最重、最潮溼悶熱的天氣,通常稱之為「酷夏」。三伏天一般持續30~40天。這段時間該如何養生,才能保持身體的健康?中醫認為,夏季人體的陽氣升散外發,氣血運行亦相應地旺盛。
  • 「三伏天」養生之道
    「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日子,而且常常潮溼悶熱,令人身體不舒服,食慾也會下降。不過「熱在三伏,養生也在三伏」,如果能藉此季節排毒,可謂是最佳時機。除了適度流汗,藉助刮痧、拔罐等傳統方法來排解三伏暑溼之毒,在飲食調養上,還可注意清暑祛火、多酸多甘等原則,以舒適度夏。  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日子,並且潮溼悶熱,民間百姓說的「苦夏」就在此時。
  • 三伏天這樣泡腳,堅持一個月,4個驚喜變化不請自來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也是調理身體的好時機,今天老胡給大家傳遞一個簡單易操作的調理方法,正確的泡腳,可以為你帶來驚喜變化。三伏天這樣泡腳的人,堅持一個月,陽氣更足,身體健康少病痛下面三種洗腳的方式,您可根據自身的方便任選一種,腳是離心臟最遠的一端,它不像身體的其他部位,可以得到心臟更多血液的滋養,但腳部又承擔著全身的重量,可以說腳是任勞任怨的大功臣,付出的多,得到的缺少,好好地呵護腳部健康,刺激腳底穴位,即可起到保健養生
  • 你分得清是寒溼還是熱溼嗎?90%的人都搞錯了
    中醫教你怎麼看 從中醫的角度看,引起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看兩點: 1.比如在南方以及更南部的兩廣地區,由於外部氣候溼熱,大環境也會也會影響個體體內的溼氣,這就導致這一地區的溼,偏熱溼。如果一個人身處這樣的環境下,偏偏又喜歡吃油膩的食物,喝冷飲,那麼熱溼的體徵便會加重。
  • 三伏天將至該怎麼養生 吃什麼蔬菜好
    三伏天快要到了,那種酷熱難耐的天氣,真的讓人很討厭。可是沒有辦法,天氣可不是能夠可以人力改變的。而且這是自然規律,不可以隨意人為改造它。想要健康度過炎熱的三伏天,就要做好保健措施,順應自然天氣。那麼三伏天降至,人們該怎麼做養生,保健身體呢?想知道,就往下看看。
  • ☞吃貨養生✎三伏天養生習俗!
    ●三伏飲食——補水養生中醫理論講究「陰陽五行」、「天人一體」,冬為陰,夏為陽,夏季為陽盛陰衰之季,也正是人體陽氣旺發之時,人體陽氣,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趨勢,體內凝寒之氣處於易解的狀態三伏天,人稍勞作或運動,就大量出汗,接著產生強烈的口渴感。因此,補水養生便成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 夏天原來要「熱養」,中醫教你5招「以熱制熱」
    在醫生眼中,夏天用「涼」對抗「熱」的方式反而傷身,最好的辦法是「熱」著過。專家告訴你夏季養生的3個階段,教你用「熱養」給秋冬攢下好身體。楊  力   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張湖德  北京中醫藥大學養生室教授;張秋霞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普內科副主任醫師。
  • 三伏天艾灸好處多,你一定更要把握住哦
    三伏天是夏季最熱的時候,根據《內經》所述,人與自然界是統一的,人體的陽氣和自然界的陽氣相符,生於春,旺於夏,收於秋,而藏於冬。夏季是人體陽氣最旺盛之時,尤其是「三伏天」,此時人體經脈氣血運行充盈,毛孔張開,有利於藥物吸收。此時治療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的以熱治寒、鼓舞陽氣,驅散體內寒氣,調整陰陽,從而達到減少冬季發病頻率或徹底根治疾病的效果。
  • 三伏天辟穀,瘦身祛寒最佳時機
    所以三伏天是練功的最佳時機,排溼祛寒、瘦身塑形千萬不要錯過喲。夏闢三伏,冬闢三九,一年中最好的辟穀時節即將到來,承天陽,接地陽,升人陽,三陽開泰,將骨髓裡深層的寒溼外排。4、三伏天是最適合調節溼寒體質的時候,高溫季節人體毛孔處於開放狀態,可以加大排除體內滯留在關節、臟腑、經絡內的寒氣,溼氣,濁氣,達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 三伏天,自己養自己的日子!最全的三伏知識!!
    三伏天治療: 由於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氣最熱,氣溫最高,陽氣最盛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人體腠理疏鬆,經絡氣血流通,有利於藥物的滲透與吸收,而庚日又與肺金有關(庚日為金,屬大腸,大腸與肺相表裡),為溫煦肺經陽氣,驅散內伏寒邪的最佳時機
  • 三伏天是祛溼排寒的黃金期,這幾個方法教給你,大家別錯過
    現在已經進入了三伏天,今年的三伏天比較長長達40天左右,之所以說是三伏天,不僅是因為他的氣溫比較高,而且還是因為三伏天裡的空氣溼度比較大,有種悶熱的感覺,而且夏天的陽光紫外線照射也比較強烈,也是昇陽的好時機,更是去溼排寒的黃金期,想要祛溼排寒的一定要抓住這個黃金期,今天教給你這幾個方法,更有利於體內溼氣寒氣的排出
  • 在「三伏天」你需要知道這些!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
  • 入伏艾灸,一灸頂三灸,「冬病夏治」拔除寒溼好時機,錯過要再等一年...
    ,因為此時陽氣鼎盛,艾灸養生一灸頂三灸,有心的朋友一定要做好三伏灸,拔除體內寒溼,為秋冬天的身體健康打好基礎!今天主要說一下三伏灸期間的禁忌、養生重點和取穴。 三大禁忌不可不知 一忌:飲食寒涼 三伏天陽氣聚於體表,身體內部一片虛寒,最容易被寒溼之氣侵襲,如果能堅持三伏天不碰寒涼食物,不吃冰激凌,不喝冰水及冷飲,即使不專門做三伏養生,也已經達到了三伏養生的一小半效果,對秋冬天身體健康大有裨益。
  • 最易生病的40天快來了, 不論男女都要這樣做!!
    三伏天防寒,就看這3招!無論是開空調、吹電扇還是窗邊納涼,都要避免長時間直吹。夜晚睡覺時,門窗別開小縫兒,以防虛邪賊風。要少吃冷飲,尤其是孩子。小孩子陽氣正在成長中,過食冷飲,會比成年人受到的損傷更大,易出現鼻炎、咽炎等呼吸疾病以及反覆的扁桃體發炎、發燒、脾胃不和等問題。
  • 三伏天祛溼,效果要比平時好,試試不一樣的方法,輕鬆祛除溼氣
    現在正是三伏天,一年四季最熱的時候,也是潮溼比較明顯的時候,在這個時候選擇祛溼,效果要比平時強,所以,在三伏天都有冬病夏治的說法,我們最熟悉的就是拔火罐、艾灸、三伏貼,也就是在這個時間段,你總能看到有些人身上拔火罐留下的印記,紫一圈紅一圈的,還有人貼著三伏貼。
  • 三伏天養生有道 冬病夏治好時節
    可以振奮陽氣、疏通經絡、調暢氣血、祛除寒邪、提高機體免疫力。比較適宜哪一類人?比如有哮喘、過敏性鼻炎、風溼、類風溼關節炎、頸肩腰腿痛、脾胃虛寒、痛經、宮寒,老年人或小朋友,體虛容易感冒等這一類疾病的人群非常適宜用三伏貼這種方法來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