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絨冬裝企業受國外疫情影響 服裝企業外貿訂單驟降

2020-12-09 騰訊網

歐美疫情影響了服裝外貿的春夏訂單,做冬季服裝的老闆也擔心受到波及。

儘管羽絨服的銷售季節在晚秋和冬季,但一位羽絨服生產廠老闆表示,自歐洲疫情暴發以來,他的心一直懸著,「我擔心疫情控制不住,訂單會被取消。」這家工廠的歐洲客戶分布在義大利、法國、西班牙、德國、英國等國家,這些國家近期受疫情影響嚴重。

老闆曹輝(化名)告訴記者,目前向義大利寄送樣品、資料已經比較困難,他擔心法國等其他國家陸續也會出現困難。「之前和義大利客人聯繫的時候,他們都很無所謂的樣子,現在開始緊張了,讓我們寄口罩,我們寄出去了很多口罩。」

曹輝的工廠除羽絨服,也生產其他外套產品,他表示,已經有美國客戶告訴他情況很糟糕,本來預期4月出貨一批薄夾克產品,這位美國客戶告訴他需要時間考慮要不要生產這批貨。

羽絨服的單一般是3月-4月接,6月-8月出貨。他說最近客戶下了一部分訂單,但他不放心,希望客戶能支付定金,一些客戶願意,一些不同意。

客戶原則上不能取消已經生產的訂單,但曹輝擔心疫情對歐美市場產生更多負面影響,如果消費信心持續下滑,客戶還是會取消訂單,所以他選擇將貨期往後拖,暫不生產,繼續觀察客戶國家的情況,如果疫情有好轉,再進一步協商生產計劃。

【相關連結】

近年來,隨著歐美羽絨服高端品牌在中國走紅,為國內羽絨服行業引入到新的發展階段。時尚化、高端概念化,成為行業發展的主旋律,這對羽絨服行業總體價格形成了有效的提升作用。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羽絨服行業市場規模呈現出增長的趨勢,到2019年行業市場規模增長至1183億元。

2014-2019年中國羽絨服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統計局,智研諮詢整理

智研諮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羽絨服銷售行業市場全面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11年之前,中國羽絨服行業處於爆發式增長時期,行業產能迅速擴大。而2013年之後,一方面由於禽流感疫情,用工成本上升的原因,行業生產成本大幅增長;另一方面行業已經產能過剩,市場競爭混亂等因素,中國羽絨服行業產量低迷不振,下滑趨勢明顯。

2014-2019年中國羽絨服產量規模

資料來源:統計局,智研諮詢整理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羽絨服生產基地,國產產品佔有率達92.2%,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產品領域。而進口產品羽絨服佔有率為7.8%,主要集中在高端產品領域。

2019年中國羽絨服產品消費結構

資料來源:統計局、海關,智研諮詢整理

經過多年發展,中國羽絨服進入調整階段,行業進出口市場呈現出三大特徵。

1、國產羽絨服產品出口規模萎縮,進口產品多為高端產品

2019年中國羽絨服出口9458萬件,出口487萬件,進出口水平均出現不同幅度萎縮。

2019年中國羽絨服進出總體情況

資料來源:海關,智研諮詢整理

近幾年,雖然進口規模出現明顯的下降,但羽絨服進口單價大幅上漲,出口羽絨服價格維持平穩,說明進口產品針對高端市場需求,而國內出口採取性價比策略。

2019年中國羽絨服進出口均價

資料來源:海關,智研諮詢整理

2、進口羽絨服男士為主要客戶群體

相較出口市場,中國進口男士羽絨服佔比明顯高於女性羽絨服,說明在羽絨服領域,男士消費升級動力更強。

2019年中國羽絨服進出口產品男女需求差別

資料來源:海關,智研諮詢整理

3、國內外羽絨服市場短款產品需求量更大

較出口市場80.5%的比率,進口羽絨服市場短款佔比61.5%,兩者雖然存在一定差距,但總體而言羽絨服消費市場更偏好短款產品。

2019年中國羽絨服進出口產品款式比較

資料來源:海關,智研諮詢整理

目前中國羽絨服進口產品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為加拿大、義大利等地區的高端產品,另一方面為更具成本優勢的產品,如越南、緬甸地區生產的羽絨服產品。

2019年中國羽絨服行業十大進口地區

資料來源:海關,智研諮詢整理

註:在商品進口國別中出現「中國」,此種現象是正常的。這種情況通常稱為「國貨復進口」,具體是指「在中國生產製造,並已運出關境(包括進入保稅區、出口加工區等)的貨物,因某些原因需要轉運回國。」

而出口市場多集中在歐美日等發達地區。

2019年中國羽絨服行業十大出口地區

資料來源:海關,智研諮詢整理

關注| 鵝鴨絨原料一周報價:鴨絨走低 鵝絨穩定【2020年3月14日--3月20日】

行情| 羽絨羽毛原料價格由什麼來決定?價格高低不是隨便說了算!!!

戲說| 羽毛絨交易猶如股票交易 您中招了嗎,被割韭菜了嗎?其實也有:拉高出貨、接盤俠、割韭菜、惜售...

知識| 您知道什麼是蓬鬆度(FILL POWER )嗎?它是羽絨質量的重要指標!附蓬鬆度主要檢測方法

掃二維碼加小編微信 入群討論

相關焦點

  • 外貿訂單驟減,內循環能否拯救中國服裝企業
    溢達是一家銷售額過百億元的大型服裝企業,2019年外貿額佔比85%,其中歐美市場70%,日韓市場15%。今年溢達的外貿訂單會比往年減少30%-40%。服裝外貿中也有恢復情況比較樂觀的案例。廈門運動服裝企業佐納服飾的國外客戶銷售渠道主要在線上,生產的是受國外消費者歡迎的瑜伽服、健身服等產品,因此出口的恢復比較好,進入下半年,訂單數量相比疫情前甚至還翻了倍。
  • 服裝企業外貿訂單驟降 內貿還不確定的老闆們能扛住嗎
    來源:《財經》雜誌外貿訂單驟降,剛復工的中國服裝企業能扛住嗎中國服裝消費市場還未恢復,爆發的歐美疫情又打擊了海外消費市場,內貿和外貿都處於不確定中,高度依賴全球服裝產業鏈的中國老闆們面臨考驗文 | 馬霖 韓舒淋
  • 外貿訂單銳減 紡織企業求變謀生機
    摘要 【外貿訂單銳減 紡織企業求變謀生機】剛迎來復工的紡織外貿企業,又開始經受海外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衝擊。隨著海外確診人數不斷攀升,一些紡織服裝企業表示,其海外訂單持續銳減,有的企業甚至全部訂單被取消。
  • 受訪外貿企業海外訂單推遲交貨 海外疫情令企業挑戰與機遇並存
    本報記者 譚志娟 北京報導「受海外疫情影響,我們一些海外玩具訂單要推遲交貨,同行企業中有些出口義大利的訂單都暫停生產。」3月25日,東莞市希樂玩具有限公司負責人陸利明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該企業是一家玩具生產企業,產品主要出口法國與美國。
  • 多個企業接到外貿訂單 外貿真的恢復了嗎?
    一季度,規模以上紡織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6.5%,其中服裝及家紡行業受需求低迷影響突出,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減少19.7%和17.3%,紡機行業增加值同比減少31.5%,表明紡織行業現階段缺乏投資信心。隨著歐美疫情的控制,口罩等防疫物資需求降低,預計中國5月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可能會繼續下降,從目前接單狀況來看,服裝出口繼續下降的局面大概率不會得到有效改善。
  • 外貿訂單消失後:每天700家企業轉內貿,含ZARA代工廠
    新冠疫情突然來襲,國外市場需求驟降,讓原本支撐他們的外貿代工訂單不是被取消就是被叫停,但國內工廠的生產線和工人卻不能停下,為了拓展銷路,他們開始著力探索此前並不熟悉的國內市場。據商務部最新統計,今年1至4月,受疫情影響,中國進出口總額9.07萬億元,下降4.9%。其中,出口4.74萬億元,下降6.4%;進口4.33萬億元,下降3.2%;貿易順差4157億元,減少30.4%。服裝、玩具等七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下降10.2%。4月7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加工貿易佔中國外貿的1/4。
  • 昨天還在催貨,今天就取消訂單!疫情之下,外貿企業出路在哪?
    資料顯示,歐美地區雲集了ZARA、HM等多個知名快銷服裝品牌,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上述企業在全球採取大範圍閉店等措施,銷售受到影響。廣東某外貿企業是多個歐美服裝品牌部分款式產品的合作商之一。據記者了解,2月份國內新冠疫情形勢嚴峻,但當時該企業來自歐美的客戶訂單基本正常,員工復工問題是當時最大的困難,但這些都熬了過來。
  • 訂單被砍、航班取消、碼頭關閉……中國外貿企業遭遇「疫情全球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東莞傳來心驚消息,在4日內兩家老牌外貿企業先後倒閉或停業。3月24日,東莞茶山人社分局發布通告,稱受國內外疫情影響,東莞泛達玩具有限公司的外貿訂單取消,導致公司業務量驟減,資金鍊斷裂,無法維持正常經營、宣布結業。
  • 訂單不能按時交付!疫情當前,外貿企業當如何應對?
    但今年這場突發的疫情的確給出海跨境圈帶來了不小的影響,無論是外貿工廠、企業,跨境賣家都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壓力。憑藉著強大的供應鏈優和產能優勢,以及近年來日益攀升的科技創新和產品研發能力,還有貨代物流的高效運轉穩居第一大出口大國,無論是2B的傳統外貿還是2C的跨境電商,層出不窮的新品和穩定的貨源供應讓中國的外貿企業,跨境賣家在產品方面很少需要擔憂。
  • 受疫情影響,廣東多家企業停工停產
    目前,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各地的生產、生活秩序也在加快恢復。然而,很多企業受疫情的影響比想像的要嚴重得多,比如前段時間的兩家老牌外貿企業先後倒閉或停業。公告稱,最重要客戶美國Fossil品牌已全部停止下單,同時取消或暫停原訂單,導致工廠無法正常開工,經營出現重大危機,面臨隨時關停的風險,全廠放假暫定3個月。一家是東莞泛達玩具有限公司稱受國內外疫情影響,外貿訂單取消,導致公司業務量驟減,資金鍊斷裂,無法維持正常經營、宣布結業。
  • 外貿訂單消失,每天700家出口型企業轉內貿,內需拉動就是這麼強
    外貿訂單消失,每天700家出口型企業轉內貿,內需拉動就是這麼強?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中國很多外貿企業的出口訂單急劇減少。據商務部最新統計,今年1至4月,受疫情影響,中國進出口總額9.07萬億元,下降4.9%。其中,出口4.74萬億元,下降6.4%;進口4.33萬億元,下降3.2%;貿易順差4157億元,減少30.4%。服裝、玩具等七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下降10.2%。
  • 訂單取消、運輸受阻、復工資金壓力大 銀行多渠道馳援外貿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在不同國家暴發的「時間差」進一步加劇了外貿企業的生存困難。廣東某物流公司總經理告訴記者:「3月份國內的疫情雖得到控制,疫情卻在國外蔓延。雖然在國家和各級政府調控和支持下,國內企業復工復產很快,但工廠的產品最終能否夠順利運輸至國外買方手中還是個未知數,這取決於國外疫情、國外買方的實力、國外市場需求等綜合因素影響。」
  • 外貿回暖的東莞鏡像:訂單回流國內,企業面臨出海難題
    不過,隨著國內疫情的穩定,自5月份開始,環華家居的國外訂單逐步復甦,並在10月份左右出現大幅增長。「國外疫情依然在肆虐,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的產業鏈正處於癱瘓狀態,而國內疫情已經穩定,再加上產業鏈本身比較完善,這些因素令國內外貿企業的訂單大幅增加,尤其是在生活用品領域。」羅蘭桂說。東莞凱勵電子廠是一家電子元器件生產企業,公司70%的訂單出口歐美市場。
  • 紡織服裝板塊拉升 消息稱大量印度紡織訂單轉移至中國
    零售商為了確保感恩節、聖誕節銷售季節供貨不受衝擊,也將多個本來在印度生產的訂單轉移到我國生產。   第一財經報導,之所以近期紡織訂單有好轉一方面是因為目前已經到了外貿的旺季。>仍在運轉,按照往年慣例,感恩節和聖誕節物資的採購帶來大批訂單,歐美的國外
  • 疫情下的中國食品外貿:有公司的訂單沒了3/4!各國貿易限制雪上加霜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的形勢下,中國外貿企業遭遇困境,經過艱難的復工,卻發現外需驟降,海外訂單減少。疫情之下,不少國家「封國」「封城」,切斷了正常的經濟聯繫,全球供需鏈條也像是被按下了暫停鍵,外貿企業訂單延遲或取消不可避免。
  • ...批外貿訂單取消,客戶撤單集中爆發,紡織老闆太難了!企業如何止損?
    據今天(3月19日)的《證券日報》報導: 「受國外疫情影響,3月中旬開始,有客戶陸續取消了訂單。而那些量大的客戶,暫時決定延期出貨。這對外貿公司造成的影響和衝擊力確實不小。」3月18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朱女士頗為無奈地表示。
  • 「訂單排到明年5月!」東莞外貿回暖明顯,企業面臨出海難題
    白明認為,在其他國家產業鏈受到疫情衝擊的背景下,眾多外貿訂單轉移到了中國,這也為我國外貿企業贏得了發展先機。「國外疫情依然在肆虐,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的產業鏈正處於癱瘓狀態,而國內疫情已經穩定,再加上產業鏈本身比較完善,這些因素令國內外貿企業的訂單大幅增加,尤其是在生活用品領域。」羅蘭桂說。東莞凱勵電子廠是一家電子元器件生產企業,公司70%的訂單出口歐美市場。
  • 解密東莞企業訂單增長的原因
    「訂單太多了,我還放棄了一部分,怕做不好影響產品質量,影響與客戶以後的合作。」「之前受廠房限制,不敢接太多單。」「訂單超過我們的產能,只能接受老客戶的訂單。」……今年上半年,面對疫情和複雜市場情況,許多企業直呼「日子不好過」,復工復產難、物流通道關閉、訂單驟降……經過半年探索,東莞企業出現可喜變化——訂單進入活躍期,甚至「多得接不過來」。東莞企業快速增長有何秘密?增長的背後又面臨哪些壓力?對上下遊企業帶來什麼影響?東莞製造業的發展之路有何變化?
  • 專家支招:有外貿企業訂單減少,怎麼辦?
    專家支招丨有外貿企業訂單減少,怎麼辦?國內國際兩條腿走路,是否行得通?  從3月12日開始,央視財經新媒體推出財經雲直播系列專題直播。3月本是外貿行業的「黃金月」,但隨著全球疫情的大暴發,多國採取了封關、封境的措施,大量跨境運輸陷入停滯,國內有的廠商外貿訂單驟減甚至取消。  外貿企業的生存現狀如何?
  • 疫情之下門店關門、外貿訂單減少怎麼辦?這家企業這麼嘗試,一下...
    商務部數據顯示,1-2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4.12萬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9.6%。其中,出口2.04萬億元,呈現了兩位數的降幅。海外疫情的蔓延,讓很多國家都採取了嚴格的防控措施,也讓國內的外貿企業承受了巨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