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張若昀、毛曉彤、白宇主演的電視劇《霍去病》公布了最新片花。片花中,霍去病不僅成了「無名小卒出身」,還與西漢偽公主、匈奴王子之間發生了一段三角戀。這些橋段的設定遭到了多名歷史學者、博主、甚至網友們的批評與抵制,稱劇情中霍去病的設定疑似歪曲歷史,網友還向廣電總局進行了投訴。
古裝劇,一種時代背景設定為古代的電視劇,現在也包括架空歷史但穿著古裝並模仿古人習慣的電視劇。按照題材來劃分的話,可以有武俠劇、歷史劇、神話劇、魔幻劇、宮鬥劇、穿越劇、宮廷戲、傳記題材等。可以說,在秦漢氣象、三國鼎立、大唐盛世、康乾盛世等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背景下,中國的古裝劇題材多樣,分類廣泛,也是備受觀眾喜愛的一種類型。
近年來,隨著《甄嬛傳》《步步驚心》等電視劇的成功,在各種各樣的宮鬥劇、穿越劇、架空劇的簇擁下,古裝劇已然進入了又一個蓬勃發展的階段。然而,許多古裝劇將歷史隨意組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被隨意安排,是否符合史料記載似乎已經不再那麼重要,此時,備受喜愛的古裝劇已經變了樣。
歷史,是古裝劇不可或缺的靈魂
說起古裝劇,不少人認為,有了那些皇宮大殿、服飾造型、動作禮儀之類的排場,再加上幾個歷史人物名字就可以了,其實不然。古裝劇,雖然是一種設定在古代的劇集,但是,當古裝劇離歷史越來越遠、史料素材成了點綴在劇集中空洞的視覺符號時,古裝劇就是沒有歷史的「服裝」劇。
以被中國觀眾反覆玩味甚至奉為經典的幾部古裝劇《大明王朝1566》《康熙王朝》《大秦帝國》《雍正王朝》《漢武大帝》等為例,這些電視劇都是歷史正劇,遍及中國主要的歷史敘事時空,其豆瓣評分皆在8.9分以上,甚至《康熙王朝》在送國家廣電總局審查時,被評政治性、思想性、藝術性都達到了相當高度。
強調「正史」成為這些經典古裝劇的共同特點,在尊重歷史發展規律並充分還原再現歷史,對歷史教訓進行回顧等,是這些古裝劇能夠被奉為經典且經久流傳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原因。
反觀現在的古裝劇,往往是在歷史的外衣下,穿著宋朝的衣服,吃著清朝的食物,套著唐朝的官職,談著「瑪麗蘇」、「傑克蘇」的戀愛,或權謀爭鬥的爾虞我詐,這些毫無歷史依據的劇情,如何讓這些90後、00後等的「網絡原住民」塑造出真實厚重的歷史觀,又有多少能夠值得觀眾一遍遍回味?
有人這樣評價過當今影視劇的現象,「一不能相信投資人的承諾、二不能相信小鮮肉的演技、三不能相信古裝劇的道具」。其實,古裝劇被詬病的不僅僅是各種天馬行空的道具,還有經不起推敲的歷史。如各種三國題材的影視劇中,蜀漢一方的大臣們,在說話時都將「蜀」字掛在嘴邊,殊不知三國歷史上,諸葛亮一方真正的國號是「漢」,這種給改了國號的劇情不在少數。
於是,為了超脫出歷史,就有了架空劇的出現。在架空的幌子下,有些電視劇就開始了虛構故事。然而,虛構的不徹底,服化道等元素帶有明顯的朝代風格,容易讓觀眾對號入座等,這種虛構不徹底的世界與歷史背景,顯然也難以讓人信服。
當古裝劇成為觀眾日常的「快消品」,當真實歷史被逐漸驅逐出觀眾的視野,當那些肆意篡改歷史、為了情節衝突而胡編亂造的古裝劇恣意流行時,歷史已經逐漸消隱了。這種空心化的歷史,經不起推敲,最終只能被觀眾拋棄。
歷史,如何與古裝劇並駕齊驅?
其實,古裝劇並非一定是見於史冊的歷史,但一定是符合歷史規律的、符合主流史觀的劇情。畢竟古裝劇的主要價值還是為觀眾提供一種歷史想像,而這種想像必須是符合歷史運行規律的,才有可能對觀眾產生正面的啟迪效果。
如對正史,就不能進行太過顛覆性的改編,對那些真實的歷史人物,其對歷史的貢獻,其事跡主線不能杜撰,與其相關的生活細節、情感關係則可以適當戲劇化,其身邊的沒有記載或野史中的小人物則可以進行適當的演繹,但是切記顛覆性的改編。
正如文章中《霍去病》,其宣稱為歷史正劇,就不能隨意改變霍去病本身的身份,即「霍去病,大將軍青姊少皃子也。其父霍仲孺先與少皃通,生去病。及衛皇后尊,少皃更為詹事陳掌妻。去病以皇后姊子,年十八為侍中。善騎射,再從大將軍。」(來自《漢書》),而號稱歷史正劇中的霍去病卻成了「無名小卒」,這必然引起學者與觀眾的不滿。
而基於野史、名著基礎上的古裝劇,則可以有較大尺度的改編。如對《西遊記》,就有大話西遊、大聖歸來、女兒國等近60部不同類型的影視作品,但是,無論這些影視劇怎麼改編,西遊題材的精髓即唐僧師徒的關係基本從未改變,只是基於題材的一些延伸。同樣,基於歷史傳說而產生的CP許仙與白娘子等,也不建議隨便改動,畢竟這與觀眾的認知基礎有很大關係。
而對於穿越劇來說,無論是古穿今、現穿古、男穿男、男穿女、女穿男、本體穿、魂體穿等,都需要有一定科學合理的穿越解釋,穿越之後引發的事件也不能影響整體的歷史格局改變,更要對穿越之後的時代有正面作用,或者要對現實進行映照,如高口碑的《名不虛傳》就是藉助「穿越」以古今醫者的故事,描繪醫者仁心。
可見,無論古裝劇有何種類型的演變,歷史是其創作背景,也是創作的源泉。尊重歷史,不隨意演繹歷史,即便不是歷史正劇,「考究」也是必須的。
其實,歷史對影視劇來說是創作靈感的來源,而非束縛,豐富的歷史為創作者提供了極為開闊的創作空間。這就要求影視劇創作人員能夠沉下心來,在對中國歷史做到深刻理解基礎上,用考究的製作完成對歷史的傳承與演繹,即使要在歷史背景中加入對原有故事的全新理解,也要採用合適的方式進行演繹和表現,這其中更要秉持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