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許多電視節目都會有放狠話環節,但這些狠話與歷史上的狠話相比判若雲泥,今天便來介紹著名的幾句。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這句話家喻戶曉,但許多人不知根底,它的主人是趙匡胤。
趙匡胤是宋朝開國皇帝,與其他君王不一樣的是,他未曾殺戮功臣,只不過用一杯酒把他們的兵權給收了。而在建立宋朝之後,他與中國歷史上的偉大詞人李煜有過一段流傳千年的對話。
974年,趙匡胤召李煜入汴京,李煜不傻,自知有去無回,便派人去汴京求和。面對地方的求饒,趙匡胤沒有半分求和之心,他直截了當地說了這句話,表明君主的霸氣,也表明絕不能容忍有人侵佔自己的地位。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這句話出自陳湯給漢元帝的上書。
陳湯是西漢著名的將士,彼時漢朝已經過了最強盛的漢武帝時期。匈奴內亂後,郅支單于吞併了周邊小國,漢朝使者前去面臨的確實被殺的結局,後來漢朝派人索要屍體,郅支單于不僅不給,還嘲諷皇帝,甚至表明了取代皇帝的野心。
陳湯出兵西域,殺死了郅支單于,還將獄中的漢朝使者救出來了。凱旋後,他上書漢元帝表明功績,便將這話寫在上面,指的是,敢侵犯大漢的人,就算再遠,也要將他誅滅。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這句話出自漢朝大將霍去病。霍去病作為少年英雄,成為了許多人的夢中情人。漢武帝同樣非常關心霍去病的人生大事,準備給他賜婚時,霍去病說了這句話,表明滅掉匈奴後再成親的決心。由於霍去病非常受人景仰,這句話一出,長安的許多女子立誓不嫁,導致長安城內出現了許多剩女。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
這句話的出名程度顯然沒有前幾句高,但其中的深意與澎湃的力量卻舉世無雙。英國工業革命時,期待建立日不落帝國,然而在中國古代,我們便有了這種雄心抱負。此句話出自漢宣帝時期的定胡碑文。在前人的努力與漢宣帝的奮鬥下,西漢的疆域成為了漢朝歷史中最大的,匈奴被打得將近滅亡,影響中國幾百年的部落即將走向滅亡,於漢宣帝而言,這是多麼偉大的成就啊!於是他在北境放出了這道霸氣的狠話。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這句話顯然不是古人所說,是網友對朱棣話語的改編。縱觀明朝276年的歷史,它的確與前朝後代不同,真正做到了上述話語。
在與韃靼、瓦剌的對抗中,就算屢次失敗,明朝皇帝也從未打算和親割地賠款,就連皇帝被抓他們也只是再立一個。在地理位置上,明朝都城靠近山海關,而此地正好是中原與關外的分水嶺,因而有「天子守國門」之稱。1644年,明朝國滅,崇禎皇帝寧願以身殉國,也不願求饒,也是對「君王守社稷」的踐行。
《資治通鑑》是一本編年體史書,記錄了周朝到五代的歷史,也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寫的一部重要的史書。裡面講述了漢朝時期的故事,如霍去病的「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還有陳湯等人的話語。自成書以來,很多人爭讀不止,點評不斷,王鳴盛認為:「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也。」對這本書感興趣的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哦,該書正在搞活動,現價58.8,很便宜的價格就能捧讀經典著作,還在猶豫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