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著名的5句狠話,其中霍去病的一句話,讓漢朝多了不少剩女

2020-12-23 讀天下史

現如今許多電視節目都會有放狠話環節,但這些狠話與歷史上的狠話相比判若雲泥,今天便來介紹著名的幾句。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這句話家喻戶曉,但許多人不知根底,它的主人是趙匡胤。

趙匡胤是宋朝開國皇帝,與其他君王不一樣的是,他未曾殺戮功臣,只不過用一杯酒把他們的兵權給收了。而在建立宋朝之後,他與中國歷史上的偉大詞人李煜有過一段流傳千年的對話。

974年,趙匡胤召李煜入汴京,李煜不傻,自知有去無回,便派人去汴京求和。面對地方的求饒,趙匡胤沒有半分求和之心,他直截了當地說了這句話,表明君主的霸氣,也表明絕不能容忍有人侵佔自己的地位。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這句話出自陳湯給漢元帝的上書。

陳湯是西漢著名的將士,彼時漢朝已經過了最強盛的漢武帝時期。匈奴內亂後,郅支單于吞併了周邊小國,漢朝使者前去面臨的確實被殺的結局,後來漢朝派人索要屍體,郅支單于不僅不給,還嘲諷皇帝,甚至表明了取代皇帝的野心。

陳湯出兵西域,殺死了郅支單于,還將獄中的漢朝使者救出來了。凱旋後,他上書漢元帝表明功績,便將這話寫在上面,指的是,敢侵犯大漢的人,就算再遠,也要將他誅滅。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這句話出自漢朝大將霍去病。霍去病作為少年英雄,成為了許多人的夢中情人。漢武帝同樣非常關心霍去病的人生大事,準備給他賜婚時,霍去病說了這句話,表明滅掉匈奴後再成親的決心。由於霍去病非常受人景仰,這句話一出,長安的許多女子立誓不嫁,導致長安城內出現了許多剩女。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

這句話的出名程度顯然沒有前幾句高,但其中的深意與澎湃的力量卻舉世無雙。英國工業革命時,期待建立日不落帝國,然而在中國古代,我們便有了這種雄心抱負。此句話出自漢宣帝時期的定胡碑文。在前人的努力與漢宣帝的奮鬥下,西漢的疆域成為了漢朝歷史中最大的,匈奴被打得將近滅亡,影響中國幾百年的部落即將走向滅亡,於漢宣帝而言,這是多麼偉大的成就啊!於是他在北境放出了這道霸氣的狠話。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這句話顯然不是古人所說,是網友對朱棣話語的改編。縱觀明朝276年的歷史,它的確與前朝後代不同,真正做到了上述話語。

在與韃靼、瓦剌的對抗中,就算屢次失敗,明朝皇帝也從未打算和親割地賠款,就連皇帝被抓他們也只是再立一個。在地理位置上,明朝都城靠近山海關,而此地正好是中原與關外的分水嶺,因而有「天子守國門」之稱。1644年,明朝國滅,崇禎皇帝寧願以身殉國,也不願求饒,也是對「君王守社稷」的踐行。

《資治通鑑》是一本編年體史書,記錄了周朝到五代的歷史,也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寫的一部重要的史書。裡面講述了漢朝時期的故事,如霍去病的「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還有陳湯等人的話語。自成書以來,很多人爭讀不止,點評不斷,王鳴盛認為:「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也。」對這本書感興趣的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哦,該書正在搞活動,現價58.8,很便宜的價格就能捧讀經典著作,還在猶豫什麼呢?

相關焦點

  • 古代著名的4句狠話,為何偏偏霍去病的話,讓漢朝女性狠罵不絕?
    喜歡「放狠話」是很多人都有的習慣,主要還是因為「面子」問題,畢竟有一句話正是:「啥都可以輸,但是氣勢不能輸。」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王朝,不過有學者認為明朝也堪稱是歷史上最「荒唐」的一個王朝。為什麼這麼說呢?明朝的皇帝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副業」比如「木匠皇帝」朱由檢,還有喜歡修煉丹藥的朱厚熜。  歷史上殺功臣最多的最有名的是誰?朱元璋!誰搶了自己侄子皇位?還開創了首例「誅十族」的案例?朱棣!誰最後吊死在了歪脖子樹上?崇禎!
  • 霍去病北擊匈奴後,曾為漢朝四座城市起名,名字沿用至今未改
    當時漢朝與西域在河西走廊曾發生過一場戰爭,而正是這場戰爭的勝利,才有了後面的貿易交流。 而這場戰爭的勝利,得多虧了一位戰場之上的戰神,他就是霍去病。有霍去病駐守邊疆,才有漢朝的安穩,使得敵人不敢進犯。霍去病為漢朝立下大功,別以為霍去病只是一個莽夫,他也有文思智謀。比如他曾經為四城市起名,並沿用至今。
  • 衛青仁穩 霍去病冷狠 安漢滅匈 為什麼勇將都願意跟著霍去病?還是...
    漢朝名將,真正能夠揚威異域,壯我大漢尊嚴的,當屬衛青霍去病這甥舅二人,至於飛將軍李廣威名赫赫,竇憲將匈奴徹底擊潰,似乎功績也無法跟衛青霍去病二人相比。衛青在前首開大漢重創匈奴記錄,霍去病犁庭掃穴打得漠南無王庭,戰果同樣輝煌,我們才有資格說: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 霍去病、衛青都是大將軍,司馬遷為什麼把他們寫進《佞幸列傳》?
    漢朝皇帝中有不少有此愛好,在眾多妃嬪環繞的同時,也有不少男寵為其服務,這些人大多長得玉樹臨風,俊秀異常。佞幸中有些人還比較安分守己,而有些則依靠皇權飛揚跋扈,在朝廷上下為所欲為,被後世所不齒。衛青、霍去病原本的記載是在《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但在《史記·佞幸列傳》中也曾經提及這兩位悍將。史料記載:「自是之後,內寵嬖臣大底外戚之家,然不足數也。
  • 中國歷史上,最厲害的三支軍隊,其中一支曾橫掃歐亞大陸
    作為擁有著5000年文明的歷史古國,我國在古代的輝煌成就是足以令後人所自豪的,而對於那些創造了這些輝煌文明的歷朝歷代,我們也是滿懷尊敬。而要說起中國歷史上最牛的三支軍隊,那絕對非這三個朝代莫屬,其中有一支曾經橫掃全球!第一支軍隊便是秦始皇所打造的秦國雄師。這支軍隊之所以強大,是因為它是從不斷的戰爭中成長而來,而秦始皇能夠統一全中國,這支雄師也起到了相當關鍵的作用。而除了軍隊強大之外,秦國的良將也可謂不少,其中像白起王翦等人,更是我國非常著名的軍事家和戰略家。
  • 霍去病才具天成又朝氣蓬勃,為熱血青年的楷模
    衛青的外甥霍去病是漢武帝發掘的另一位名將。霍去病與衛青的經歷驚人的一致,在後世被並稱為衛霍,都是私生子、奴僕之子出身,但若以斬殺十一萬多人頭數論功,又遠在衛青的五萬多人頭數之上。傳奇的是,這位名將如同划過的彗星一般,在短暫的一生取得了赫赫戰功,又深深受到人們的喜愛。
  • 霍去病攻下4座重鎮,漢武帝分別取了4個霸氣名字,讓中國受益至今
    公元前123年,年僅17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命為「驃姚校尉」,跟隨大將衛青出徵漠南匈奴。霍去病初戰便告捷,顯示了他與眾不同的戰爭藝術,以800人斬獲匈奴2028人,其中包括了相國、官員以及單于的祖父和叔父等人。戰功赫赫,勇冠三軍的少年英雄霍去病,在2年之後便指揮了漢朝歷史上最負盛名的大戰——河西之戰。
  • 封狼居胥:十八歲的霍去病到底有多強?
    文裁縫的博客隨便翻看一本歷史書,在漢武帝討伐匈奴的歷史中,永遠都有兩個名字光芒萬丈,耀眼無比。這兩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衛青以及他的侄子霍去病。殊不知,對比衛青混亂的家世,霍去病的家世也甚亂,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 「飲馬瀚海,封狼居胥」的霍去病,到底有多強?說出來你別不信!
    「飲馬瀚海,封狼居胥」的霍去病到底有多強?說出來你別不信!霍去病,西漢著名將領、軍事家,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同年夏天,霍去病又率領軍隊越過居延澤(今內蒙古額濟納旗東南),過小月氏,直抵祁連山下。此役中,霍去病活捉了匈奴單桓、酋塗二王及丞相、都尉等兩千五百餘人,殲滅三萬多!
  • 戰神霍去病到底有多可怕?當時匈奴的一首詩道盡血淚
    歷史上霍去病為何能被稱為天才和「戰神」?他被譽為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戰神」,十七歲時兩次隨衛青出擊匈奴,斬殺敵軍超過己方損失的數目,兩次功冠全軍,以一千六百戶受封冠軍侯,雖然歷史上受封冠軍侯的有多人,但歷史好愛者只認霍去病一人。
  • 中國歷史上最霸氣的十句話,最後一句不服不行!
    誤期,按秦令當斬,於是他與通行的吳廣商議,率眾起義,便是歷史上著名的陳勝吳廣起義,揭開了反秦起義的序幕。他的這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振聾發聵,在此之前近一千年的封建社會中,王侯將相都是血脈傳承,從來沒有哪個老百姓敢有非分之想。陳勝的這句話,確實是石破天驚,霸氣非凡!
  • 霍去病攻下4大要塞,漢武帝取了4個大氣名字,讓中國至今受益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明中,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皇帝」始,到1912年最後一個封建皇帝溥儀退位止,經歷了2132年,其中皇帝共有1000多位。而在這漫長而璀璨的歷史長河中,細數那些驚豔的帝王,漢武帝劉徹必佔一位。
  • 皇帝送來10車肉,霍去病寧願放臭也不給士兵吃,26年後方知他高明
    在古代,決定一場戰爭走向的因素有很多,而糧草絕對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沒有之一。畢竟每個人都要吃飯,日夜操練的戰士們更是食量驚人,古人更是總結出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行軍打仗經驗。然而在咱們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上,有一個人卻打破了人們對戰爭的這一固有印象。
  • 張若昀《霍去病》將播,多達92集,這是一部「歷史偶像劇」?
    如果有故事可講,集數多未嘗不可,像95集的新《三國》,76集的《甄嬛傳》,故事內容豐富、詳實,可看性強,觀眾愛看,長點就長點。但是,霍去病真的有那麼多故事可講嗎? 其中《新水滸傳》獲得了華鼎獎「中國十佳電視劇」獎、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觀眾票選最具吸引力電視劇」。從溫豪傑取得的成就來看,他是一個值得信賴的編劇。
  • 衛青和嶽飛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完顏阿骨打同樣也是
    同時,百科也給出了狹義和廣義的民族英雄,狹義的民族英雄為 「反抗外來民族的侵略、壓迫的鬥爭中做出了傑出貢獻的人物,其中包括在反抗鬥爭中不畏強暴、不怕犧牲的人」,廣義的民族英雄是「為本民族的發展繁榮做出傑出貢獻的人物」。顯然,我們一般理解的民族英雄是狹義的民族英雄。不過,近代以來,關於狹義的民族英雄概念也發生了爭議。
  • 附屬國造反漢朝,漢朝名將平定叛亂後並立下銅柱,至今讓他們恐懼
    越南歷史上有四次北屬時期,這個北屬時期即指的是中國佔領時期,歷經中國古代秦、兩漢、魏晉、隋唐共有一千多年,中國稱之為"郡縣時代"。無論怎樣看,都跟中國有著牽扯不斷的聯繫。歷代王朝為宣示在越南的主權,曾在該國留下很多標的物,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東漢名將馬援樹立的兩根銅柱。
  • 《霍去病》被批歪曲歷史遭抵制,古裝劇中歷史該是怎樣的存在?
    近日,由張若昀、毛曉彤、白宇主演的電視劇《霍去病》公布了最新片花。片花中,霍去病不僅成了「無名小卒出身」,還與西漢偽公主、匈奴王子之間發生了一段三角戀。這些橋段的設定遭到了多名歷史學者、博主、甚至網友們的批評與抵制,稱劇情中霍去病的設定疑似歪曲歷史,網友還向廣電總局進行了投訴。
  • 《霍去病》被批評和抵制歪曲歷史!如何看待古裝劇中的歷史文化?
    《霍去病》被批評和抵制歪曲歷史!如何看待古裝劇中的歷史文化?近日電視劇《霍去病》成了人們口中的熱點。在片花中我們可以看到霍去病不僅是「無名小卒出身」,在電視劇中還跟西漢偽公主之間有感情線。這些橋段讓很多的歷史學者、博主提出了批評與抵制,認為電視劇中的這些設定疑似歪曲歷史,有的網友還像廣電總局進行了投訴。古裝劇一般都是在時代設定之下的,但是有很多電視劇並沒有按照史實。如果單單按照題材來分的話是武俠、歷史、神話、魔幻、宮鬥、穿越、宮廷戲、傳記等題材。可以說在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的歷史上,這也讓中國的古裝劇題材和分類廣泛,也是觀眾喜歡看的類型之一。
  • 中國歷史上最霸氣、最有擔當的9句話,句句讓人血脈賁張!
    語出漢朝名將霍去病,他是名將衛青的外甥,任大司馬驃騎將軍。好騎射,善於長途奔襲。霍去病多次率軍與匈奴交戰,在他的帶領下,匈奴被漢軍殺得節節敗退,霍去病也青史留名,留下了「封狼居胥」的佳話。據說這句話當時的語境是:當日霍去病大勝歸來,漢武帝要為他建造華屋高舍,霍去病堅辭不就,曰:匈奴未滅,何以家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