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一日之計在於晨
可對於從早到晚吃不停的廈門人來說
夜晚的大排檔才是靈魂之光
尤其是在夏天,沒在大排檔被蚊子叮過
總少了點入夏的儀式感
肥美的海瓜子炒上一盤
炸得乾乾香香的小銀魚最適合下酒
再喝一碗麵線糊,這個夜才能
滿滿足足地被結束
202特色排檔
📖推薦:龍蝦沙拉、黑蒜湯、海鮮餅
把202放在第一家,是因為我真的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它!
身為網紅排擋的開山鼻祖,這麼多年來,202的出品一直很穩定。
龍蝦沙拉、黑蒜湯、海鮮餅...好多經典菜都是被模仿的對象。廈門人的中秋、喜酒、尾牙都在這兒過。而且現在分店開得多了,選擇也方便。如果宴客,推薦你去輪渡店,美酒佳餚,還有鼓浪嶼的無敵海景作伴,眼睛和嘴巴都能滿足。📍地址:
洪本排擋私家菜
📖推薦:泡椒河豚、酸筍炒大腸、炒米粉
知道這家的朋友一定是老江湖了,一天只接待5桌客人,中午還不營業,95%以上的客人都是本地人。講究的朋友甚至可能有點嫌棄環境不夠大氣,可是蓋不住人家好吃啊!招牌菜相當硬核——泡椒河豚,不過也有比較常規的人見人愛款。📍地址:
八市洪本部巷內
阿香私房菜
📖推薦:薑絲雞軟骨、蒜香排骨、炒泡麵
和許多樸素的小店一樣,廈門的排擋常常用老闆的名字做店名,就比如這家搬到哪,就被客人追到哪的阿香。
薑絲雞軟骨,是在我咽喉炎失聲的狀況下都不能捨棄的美味。也曾在其他家吃過,但就是沒有阿香做得有魅力。酥脆鮮嫩,絲絲香甜,那炸過的薑絲,更是百吃不厭。
除此之外,來店的客人一般都會點上炒泡麵,加了古龍灌頭的炒泡麵,既有了大火熱炒的钁氣,也有家常的熟悉親切感。
而且,價格很美麗~
📍地址:
廈禾路784號(文塔菜市場)
良山大排檔
📖推薦:炒豬腰、糖醋裡脊、炒豆乾
說到排擋一定不能漏了良山。開元路上幾乎無人不知,每天下午5點準時開門,賣完了就收攤,門口還有個A4紙寫的招牌。廚房就在街邊,食材都向外擺著,吃得放心。炒豬腰、炒豆乾、糖醋肉三樣必點,成菜粗獷簡單,去晚了就沒得吃了。身型妖嬈的嫩腰花處理得乾淨沒異味,勾芡和調味都恰到好處,脆嫩厚實的口感,吃過很難忘。不過它家吃飯,規矩可不少,不賣酒水、人不到齊不能入座,有些吵鬧嘈雜,卻也有十足濃鬱的市井煙火。📍地址:
開元路250號(南志坊海鮮大排檔隔壁)
悅來福東山海鮮餐廳
📖推薦:水煮三鮮
東渡附近的朋友可能很熟悉這家,早些年靠小管走紅。本地人愛來聚餐,許多公司的博餅宴也會選在這。最受歡迎的還是水煮三鮮,幾乎每桌必點,不少人甚至說它是全廈門ZUI好吃。分量也挺實在,鮮蝦、肉羹、小管、花菜、木耳...滿滿一大盆,幾乎看不到湯汁。不論是原汁原味的白灼、清蒸,還是濃鬱的醬油水,應時應季的鮮美,都能在這找到。📍地址:
多家門店,具體請查詢大眾點評
亞尖大排檔
📖推薦:海苔餃、炒米粉
開了很多年一直很火爆,亞尖算得上海鮮排檔界的老牌網紅,價格實在、味道也不賴。
招牌必點的海苔角,花名在外。個大酥脆也挺紮實,可以算得上是半個主食了。
廈門人最少不了的醬油水,推薦店裡用來烹煮鮑魚的菜餚,醬油水鹹甜,鮑魚Q彈,上桌的品相和滋味都很讓人滿意。
雖然搬離了廈大根據地,生意也還是依舊紅火。
868大排檔
📖推薦:泡椒絲丁魚、烤鮑魚
這家排擋來自一位老饕推薦,據說是他們那班愛喝酒朋友的續攤根據地。算得上傳統市井海鮮酒樓,環境敞亮,約上朋友喝酒吃飯也不會覺得不自在。宜友海鮮大排檔
📖推薦:炸排骨、鹹蛋黃焗魷魚
環境很一般,開元路上的宜友,很多人喊它「理髮店」,隨時過去門口那一溜臨時擺出的桌椅都會坐滿好幾桌。
因為性價比高,懷舊的市井味很濃,成了不少老饕的續攤基地。
招牌的蒜香排骨金黃蒜脆,香韌入味,肉感也足。
它家的甲錐螺在排擋中也數得上做的很夠味的,一個接一個不停口。
還有說是幹煎其實是油炸的巴郎魚,肉質結實幹香油香十足,都很適合下酒。
雙偉大排檔
📖推薦:墨魚面、炸絲丁魚
雙偉,位於博物館附近一路幾乎都是排擋的小路。這聚集的也大多是廈門比較早期的排擋,去的幾乎都是熟悉的老客人。門口就是海鮮檔,新鮮水靈,不時會有漁船上收來的好鮮貨,遇到了就別錯過。很喜歡店裡的鹹蛋黃炸魚,油炸得酥脆燙口還不油膩,幾乎成了來店的必點菜。小店的頂樓是個大露臺,夏天的晚上看著夜景,吹著海風,很是愜意。📍地址:
思明南路479號B棟4號(近巡司頂農貿市場)
建興大排檔
📖推薦:煸豆乾
老四裡都懂,這家1984年就開業的建興大排檔,可和其他普通的大排檔可不一樣。晚上有煸豆乾和排檔菜,中午來了,還能吃頓簡單的快餐,一天都安排得明明白白。菜色豐富,價格也實惠。
一到晚上,自動轉換。夾著人字拖的阿伯們,吵吵嚷嚷,喝酒划拳,笑聲肆意。
市井味兒濃得讓人咋舌,卻又充滿人情味。
喜歡排檔的人,大概是喜愛這的輕鬆自在。三兩好友、幾道下酒菜,就能讓你輕鬆放下疲憊,打開話匣子。喜歡大排檔的朋友,
在這裡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