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與世界格局|美短期難走出「第一波」疫情

2020-12-21 新華社客戶端

原標題:新冠疫情與世界格局 | 美短期難走出「第一波」疫情

參考消息網7月2日報導(文/鄧仙來 許緣)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28日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過去24小時,全美新增新冠確診病例44703例,再次刷新單日新增病例數紀錄。接連數日的高確診數也重返4月初的疫情高峰時期水平。

分析人士指出,倉促重啟經濟、忽視防護措施、疫情政治化等是美國疫情反彈的主要推手。展望未來,由於美國民眾對居家等隔離措施的反感度增加,且多州缺乏在疫情惡化時停止經濟重啟機制,短期內美國仍難走出「第一波」疫情。

確診病例再刷新高

28日,美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繼前一天後再次超過4.4萬例,這也是美國連續第六天新增確診病例數上升。根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截至美國東部時間28日晚,美國累計新冠確診病例已經超過254.7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12.5萬例。美國疾控中心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坦言,根據抗體檢測結果估計,美國新冠病毒實際感染人數可能超過2000萬人。

另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8日報導,全美50個州中,目前僅有康乃狄克州和羅得島州新增確診病例數較過去七天呈下降趨勢,而呈上升趨勢的州則多達36個。從地區分布來看,目前疫情嚴重的州集中在美國南部橫貫東西海岸的「陽光地帶」。

佛羅裡達州疫情尤為嚴重。根據該州衛生部門數據,截至28日,該州累計確診病例達141075例。27日該州新增確診病例9585例,創疫情暴發以來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最高值。28日,該州新增病例數有所下滑,但也高達8530例。公共衛生專家警告,佛羅裡達州可能成為美國疫情下一個「震中」。

現今狀況印證了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白宮冠狀病毒應對工作組重要成員安東尼·福奇等公共衛生專家的擔憂。福奇27日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表示,美國確診病例數正在上升,南部一些州住院患者人數也在增多,這些地區「很快」將出現更多死亡病例。他還說,雖然當前全美範圍內新增死亡病例數呈下降趨勢,但這並不意味該數字不會再次上升。

美國存在「嚴重問題」

分析人士指出,沒有遵循有序開放的方式,盲目鼓勵經濟社會重啟,竭力對新一波疫情輕描淡寫,不再把焦點放在抗擊疫情上等,是美國疫情反彈背後的原因。

早在5月初,福奇就曾警告,如果在不具備「有效果且有效率的」應對能力時就倉促重啟經濟,疫情可能會從小幅上升演變成大暴發。面對當前新冠病例的激增,福奇認為美國存在「嚴重問題」。

「美國沒有應對疫情的國家計劃,沒有『路線圖』來跟蹤、模擬和設計幹預計劃。」美國休斯敦貝勒醫學院教授彼得·霍特茲說。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病理學家海梅·斯洛特-阿茜說,在過去近三個月時間裡,美國政府本有機會在減緩病毒蔓延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包括引導人們摒棄文化偏見,採取有效做法遏制病毒傳播和避免新冠併發症等,但政府卻選擇了更加重視重啟經濟。

當前全美50個州均已不同程度重啟經濟,但只有少數州符合公共衛生專家建議的重啟標準。美國艾奧瓦大學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授斯坦利·珀爾曼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各地重啟經濟進程太快,許多地區尚未做好準備就倉促復工,未能遵循相關防控和隔離措施,這是導致近期新冠病例激增的一個重要原因。

此外,目前美國各界對是否應在公共場所戴口罩仍存在爭議。部分州要求人們在公共場合戴口罩,但許多州尚未發布任何指導方案。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流行病學教授張作風對本報記者說,部分美國民眾對戴口罩有較高的牴觸情緒,無法保護好自己和周圍人群,這是導致病例激增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然而,就在美國疫情嚴重反覆之際,領導白宮冠狀病毒應對工作組工作的美國副總統彭斯卻對美國疫情應對大加讚賞,試圖淡化公眾對疫情再次反彈的注意。6月26日,他稱讚美國應對疫情取得「非凡進展」,稱「我們現在的情況(比以前)要好」。可見,白宮更在意向美國民眾展現所謂的「戰疫成就」,試圖逃避疫情應對不力的事實。

在11月3日美國總統大選日臨近的當下,美國總統川普更關注如何成功連任,白宮「試圖把疫情拋在身後」。20日,川普在俄克拉何馬州塔爾薩重啟競選集會。當天競選集會現場出現的畫面是,白宮高官以及數千名在場民眾鮮有戴口罩者。但事實上,就在集會開始前數小時,多名川普競選團隊人員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

疫情拐點尚難預料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鑑於新增病例數持續激增,目前美國已有12個州宣布取消經濟重啟計劃或暫停正在進行中的分階段重啟。此次反彈「重災區」佛羅裡達州、德克薩斯州均不同程度收緊了原已放鬆的管制措施,包括重新關閉酒吧、限制餐廳堂食人數、關閉海灘等。但相關舉措也並非得到民眾的一致認可。

眼下,美國民眾對疫情的態度呈現出兩極化:一部分人呼籲重新採取更嚴格的擴大社交距離和「居家令」,另一部分人則支持重新開放,希望儘快恢復到正常狀態。法國益普索集團日前公布的一項聯合民調顯示,遵守社交距離規定的美國民眾比例較4月初繼續下降。

包括邁阿密市和勞德代爾堡市在內,佛羅裡達州南部若干海濱城市近日相繼宣布關閉海灘,但此舉遭到部分當地民眾強烈反對。6月28日,在一場宣布關閉海灘的新聞發布會現場,反對該舉措的勞德代爾堡市民眾向在場官員高喊「自由」「這裡是美國」「別開槍」等口號,以示抗議。

與此同時,目前很多州缺乏在疫情惡化時停止經濟重啟的機制,導致疫情隨經濟重啟而重新蔓延。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醫生阿卜拉爾·卡蘭指出,在經濟重啟過程中,應以重啟所需達到的疫情指標為依據,適時調整重啟進度,這一點至關重要。

展望未來,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和評估研究所預計,美國「第二波」疫情將於今年秋天暴發。艾奧瓦大學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授斯坦利·珀爾曼則表示,美國疫情拐點恐怕在未來一年都無法到來。

福奇認為,現在討論「第二波」為時尚早,美國現階段仍處於「第一波」疫情。他認為,美國人生活完全恢復正常需要一年左右時間,而今年秋季或冬季不可能實現。(參與採寫:本報駐華盛頓記者譚晶晶)

相關焦點

  • 疫情反覆,用英語怎麼說?新冠疫情第二波
    2020年對於大家來說都是非常艱辛的一年,雖然新冠肺炎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可是隨著冬天的到來,疫情似乎反覆起來,在四川,新疆等地都有捲土重來的跡象。那麼,英語裡疫情反覆該怎麼說呢?今天就一起來學習學習吧[紫薇別走]新型冠狀肺炎COVID-19冠狀病毒的英文是Coronavirus,冠狀病毒的家庭成員有很多個,新冠病毒作為新型病毒,我們對他的了解還很少。
  • 新冠疫情與世界格局|德國科學與政治基金會執行主席佩爾特斯:中美...
    原標題:新冠疫情與世界格局 |德國科學與政治基金會執行主席佩爾特斯:中美對抗成國際關係一種新範式參考消息網7月20日報導(文/任珂)德國科學與政治基金會(SWP)執行主席、德國國際政治與安全事務研究所所長福爾克爾·佩爾特斯,近日接受《參考消息》記者電話專訪時說,中美對抗已成為國際關係中一種新範式,
  • 韓國男童疑在課外班染新冠!世衛籲警惕第二波疫情
    世界衛生組織提醒各國應警惕第二波疫情,並稱非洲未大規模暴發新冠疫情;美疾控中心被曝新冠數據通報標準混亂;德國再現聚集性感染病例;中東多國宣布「解封」計劃。資料圖: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中新社發 世衛組織新聞處 供圖世衛組織暫時叫停羥氯喹抗新冠試驗呼籲各國警惕第二波疫情日前,權威醫學期刊英國《柳葉刀》雜誌稱,抗瘧疾藥物羥氯喹對治療新冠肺炎患者無明顯益處,甚至可能引發併發症。
  • 新冠疫情加速新自由主義衰落,後疫情時代世界秩序將更加多元
    一些國際學者從政治體制和世界秩序兩個層面對新自由主義進行了批判與反思,認為疫情暴露了新自由主義政體的局限,新自由主義原則主導的世界秩序將不可避免地繼續衰落,病毒危機推動了東升西落的權力格局轉換,後疫情時代的世界秩序將更加多元。
  • 全球新冠病亡破百萬,疫情如何改變世界
    >肆虐全球大半年的新冠疫情,終究還是來到一個「至暗時刻」。在死亡人數攀升之際,全球疫情形勢也不容樂觀。在各國此前看到疫情趨緩而逐步放鬆「封鎖」、重啟經濟後,又遭遇病毒的猛烈反撲。眼下,歐洲甚至被懷疑出現第二波疫情。不少國家重啟「封鎖」或限制措施。根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目前,全球新冠確診病例已近3330萬例。世衛組織官員28日表示,世界將不得不「與新冠病毒共處一段時間」。
  • 西班牙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 抗擊第二波新冠疫情
    歐聯網10月26日電,歐聯社綜合報導,當地時間10月25日,西班牙總理桑切斯(Pedro Sanchez)宣布,全國將再次進入緊急狀態,除加那利群島(Canary Islands)以外,將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宵禁,共同抗擊第二波來勢兇猛的新冠病毒疫情。
  • 疫情最新消息!歐洲第二波新冠疫情毒株或源自西班牙、歐洲至少十二...
    應對來勢兇猛的第二波疫情,歐洲各國紛紛採取了「封鎖」措施。  當地時間10月31日晚,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宣布英格蘭地區自11月5日起開始實施第二次全面「封鎖」,直至12月2日結束。  同日,奧地利總理庫爾茨宣布奧地利將從11月3日起再次實施全國「封鎖」措施。
  • 東方智庫丨第三波疫情,日本何以招架
    #經歷了兩波疫情後,日本新冠疫情近日再度大爆發,東京、神奈川、大阪、愛知、福岡、千葉、北海道、京都、神戶和石川等地尤為嚴重。糾結與無奈:日本的這三波疫情日本政府和國民對於疫情的心態是複雜的。日本原定今年舉行夏季奧運會,時任安倍政府全力籌備,期望以此提升日本的國際形象和影響力。2月,日本發現首個新冠病例,安倍政府為保奧運會,一直淡化疫情,導致疫情逐步加重,釀成第一波大爆發。
  • 新冠變異體突襲 英國這波疫情影響或超出想像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新冠變異體突襲 英國這波疫情影響或超出想像目前,已有超30個國家或地區宣布停飛往來英國航班,英國新冠變異病毒造成的疫情反撲,目前仍無法評估後果。▲關於英國新冠病毒的新變種,我們知道些什麼?
  • 非洲新冠疫情和輿情最新播報 25/12
    穆凱茲表示,目前,變異的病毒呈指數級傳播,傳播速度比第一波快得多。因此,南非將確定變異病毒高發區,並修改相關防疫政策。南非立法首都開普敦所在地——南非西開普省是此次二波疫情高發區,該省省長阿蘭·溫迪表示,未來兩周到一個月將會迎來二波疫情高峰,且每日新增感染人數可能是第一波疫情高峰時的兩倍。西開普省需要更多的病床和更多的醫療資源。
  • Promobot機器人預測俄羅斯第二波新冠疫情高峰將在11月22日到來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 俄新社從俄羅斯斯科爾科沃基金常駐企業Promobot公司獲悉,Promobot機器人預測,俄羅斯第二波新冠疫情高峰將在11月22日到來。Promobot公司稱:「我們在第一波疫情中確定了我們站點發現的體溫上升的病例與病例總數之間的關係。
  • 新冠病毒入侵白宮核心圈、第二波疫情警報拉響!小心市場風向突變...
    周一(5月11日)隨著美元走強,黃金震蕩下跌,投資者評估有關新一輪冠狀病毒疫情的疑慮;韓國的新冠確診病例在經歷一段時期的平靜期後突然再次增加,從而使該國面臨疫情二次爆發的可能。上一交易日美元一度上漲0.44%,從而使金屬對其他貨幣持有人的吸引力降低;市場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本周講話前進行持倉調整。
  • 德璞資本:疫情第二波來襲?全球市場競相「比慘」
    ,美油布油雙雙重挫5%。首先是歐美第二波疫情的反彈。世界衛生組織的一位官員周四表示,歐洲目前正面臨「非常嚴重的局勢」,尤其是西班牙和法國的新增發病率大幅度上升。此外,由於英國新冠疫情加速惡化,英國首相詹森周一仍在考慮第二度實施全國性封鎖限制。分析人士表示,隨著潛在第二波新冠疫情的發生,美股市場將受到打擊。
  • ...所謂的秋冬第二波(疫情)是偽命題。「所謂的第二波疫情是一第一...
    【張文宏稱全球第一波疫情還沒結束】8月8日,由高瓴創投主辦的「高瓴HCare2020全球健康產業峰會」以線上直播的形式召開。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出席會議並發表演講。張文宏表示,所謂的秋冬第二波(疫情)是偽命題。「所謂的第二波疫情是一第一波疫情的結束做為標誌的,現在全球範圍內第一波疫情還沒有結束,何來第二波疫情?」
  • 疫情追蹤 | 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病毒確診病例近232萬,疫情讓美國原油...
    疫情爆發及相關防控措施的實施對集團2020年第一季度的日常經營產生重大影響,預計2020年第一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出現虧損,虧損數額或為5.1億元至5.4億元。新銀行資深大宗商品策略師Daniel Hynes告訴CNBC:「美國局勢不妙。顯然,美國原油市場相對靠近內陸,我們看到需求暴跌給儲油方面施加的巨大壓力。我認為短期壓力緩解的希望渺茫,起碼下個月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油價恐會持續承壓。」
  • 疫情中的異鄉人:全球勞工難解「新冠困境」
    第二天,葛強開始出現了新冠肺炎症狀,隨後確診。一天後,葛強所在的建築工地宣布停工,兩周後,大量依賴外勞的新加坡建築工程全面停工。 作為抗疫「模範生」,剛剛壓平了疫情曲線的新加坡在3月底、4月初遭遇疫情的第二波暴發——以外籍勞工群體為主的聚集性感染。
  • 新冠疫情:經濟全球化的「誘變劑」
    作者:東方智庫研究員孫樹忠最近有一個熱門話題,「新冠疫情是壓垮經濟全球化的最後一根稻草」。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和國家都對此憂慮,擔心疫情造成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阻斷,影響全球經濟增長。2018年起,川普政府實施「廣譜」貿易戰,打響了反全球化的第一槍,嚴重損害了世界貿易和經濟的增長,國際金融也埋下了動蕩禍根。2020年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不僅危害到人類生命,也造成經濟停擺,顛覆了原有的全球經濟運行機制。經濟全球化無疑也遭到衝擊。
  • 2020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因新冠疫情改為線上舉行;英國首相:新冠...
    醫學專家警告美國可能陷入「世界末日般的秋天」;英國首相詹森表示,新冠疫情是有生以來世界面臨的最大危機;西班牙為如何支配從歐盟爭取到的1400億歐元新冠疫情援助資金髮愁;摩洛哥本土開始量產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盒;日本發生多起新冠病毒聚集性感染事件1.2020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因新冠疫情改為線上舉行諾貝爾基金會執行長拉爾斯
  • 德國超級傳播者可傳染8米之外的人,官員警告第二波新冠疫情已至
    「新冠病毒可傳播到8米之外!」德國電視一臺26日報導,德國最大肉聯廠通內斯集團6月暴發聚集性疫情後,至今已有超過2100人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這是迄今為止德國乃至世界最大規模的企業聚集性感染。(原標題:德國確定「新冠病毒超級傳播者」 可將病毒傳播到8米之外)延伸閱讀德國官員警告第二波新冠疫情已至德國東部薩克森州州長麥可·克雷奇默25日警告說,德國第二波新冠病毒疫情已經暴發。
  • 新冠疫情暴露世界領導力危機:當心跌入金德爾伯格陷阱
    ▲圖片來源:pexels文 | 陳積敏聯合國5月13日發布的《2020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年中報告》顯示,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經濟預計萎縮3.2%。不僅如此,整體來看,新冠疫情對國家治理能力、經濟發展韌勁、全球公共衛生安全以及全球產業鏈等均產生了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