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覺得,學佛之後自己更加複雜沉重了,這主要是對佛法認識的偏差造成的。在佛法的修行中,反思自己的言行,對錯誤的問題懺悔,並不是在道德意義上對自己進行審判,而是從生命解脫的層面,幫自己減少各種障礙。讓眾生由於貪嗔痴而遮蓋的本具光明顯現出來。
修行的根本是為了給我們的生命減負,很多時候我們做人做事遇到各種障礙,是由於業力的緣故,從這個角度看,懺悔可以不讓你被各種惡業所累,是為了讓你更自在。每懺悔一次,生命裡的各種障礙就清除一些,福報自然就會顯現。
嫉妒是日常最頻繁發生的,俗話說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我們應該怎樣做?嫉妒可摧毀自己的善根,一個人的心若被嫉妒所蒙蔽,對他人的功德就會視而不見,輕易造下滔天大罪。佛陀在《德護長者經》中說:「嫉妒痴濁故,則失於善心。惡見三毒緣,如是貪增長。」嫉妒是一種愚痴,會覆蓋我們的善心,令貪嗔痴等三毒不斷增長。
有一則公案,米拉日巴尊者經常受到施主們的恭敬供養,但當地一寺院有兩位著名的法師,達羅和羅頓,因對尊者十分嫉妒,經常誹謗。 一次法會上,此二人和米拉日巴尊者及徒弟惹瓊巴一併被邀請。
羅頓當時故意為難尊者說道:「不懂因明的話,會破壞佛陀的教法,不夠資格做一個佛教徒。請你在大眾面前,立一個簡單的因明量吧。」…」達羅聽了生氣的罵道:「你這是胡言亂語。「並就地抓起一把灰,向尊者的臉上撒去。
米拉日巴拭去臉上的灰,微笑著給他講了一些教言。惹瓊巴見上師受辱,覺得達羅是該降服的對境,如果不打殺他,就是違反了三昧耶戒。於是拿起一根棍子,準備去打達羅。 尊者立刻抓住惹瓊巴的手,說:「急需時不能應急的財寶,苦難時不能援助的親友,遇逆緣時不能幫助的佛法,都是深可悲嘆的大不幸!你要快快集中全力,提起正念,好好對治當前的煩惱!」惹瓊巴聽了只好作罷。
跟著,尊者說:「我對其他的因明不懂,但自相續的煩惱若得以調伏,這就是因明。既然你們非要堅持辯論,那我先提出一問:虛空是有礙法,還是無礙法?」 達羅回答:「當然是無礙法。」 於是米拉日巴一顯神通,達羅的身體絲毫不能動,好像被四周堅固的東西密密包圍起來的樣子,一直僵坐在那兒。而尊者身騰空中,在空中行走。
米拉日巴又說:「眼前這塊大崖石是無礙法。你認為如何?」 達羅回答:「崖石當然是有礙法。」 只見尊者身體穿過崖石,上入下出,無礙來去,就像在空氣中一樣。 達羅見此,比以前更為氣憤了,說這是魔術,對此不但不起信心,反而生起更多邪見,大肆誹謗,結果死後轉生為惡魔。羅頓卻對尊者的行為生起了信心,後歸入米拉日巴的教法,成為他的五大出家弟子之一。
所以,內心被嫉妒所蔽的話,根本看不到別人的功德,就像一個生了鏽的器皿,加入什麼樣的甘露都會被弄髒。現在個別人,整天在網上惡口罵人,除此之外,什麼道理和理由都講不出來。這樣的人,即使佛陀親自降臨,也暫時調伏不了他們。
所以,大家應經常觀察自己,在佛法的修行中,反思自己的言行,對錯誤的問題每日都能懺悔改過,每一種煩惱的斷除,都意味著多了一份清淨喜樂,少了一份負擔,從生命解脫的層面,這是在給我們的生命減負。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在下面別忘了,點個讚賞呦,感恩您對佛法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