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日巴尊者:遇逆緣時不能幫助的佛法,都是深可悲嘆的不幸

2020-12-13 顯密壇城

有的人覺得,學佛之後自己更加複雜沉重了,這主要是對佛法認識的偏差造成的。在佛法的修行中,反思自己的言行,對錯誤的問題懺悔,並不是在道德意義上對自己進行審判,而是從生命解脫的層面,幫自己減少各種障礙。讓眾生由於貪嗔痴而遮蓋的本具光明顯現出來。

修行的根本是為了給我們的生命減負,很多時候我們做人做事遇到各種障礙,是由於業力的緣故,從這個角度看,懺悔可以不讓你被各種惡業所累,是為了讓你更自在。每懺悔一次,生命裡的各種障礙就清除一些,福報自然就會顯現。

嫉妒是日常最頻繁發生的,俗話說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我們應該怎樣做?嫉妒可摧毀自己的善根,一個人的心若被嫉妒所蒙蔽,對他人的功德就會視而不見,輕易造下滔天大罪。佛陀在《德護長者經》中說:「嫉妒痴濁故,則失於善心。惡見三毒緣,如是貪增長。」嫉妒是一種愚痴,會覆蓋我們的善心,令貪嗔痴等三毒不斷增長。

有一則公案,米拉日巴尊者經常受到施主們的恭敬供養,但當地一寺院有兩位著名的法師,達羅和羅頓,因對尊者十分嫉妒,經常誹謗。 一次法會上,此二人和米拉日巴尊者及徒弟惹瓊巴一併被邀請。

羅頓當時故意為難尊者說道:「不懂因明的話,會破壞佛陀的教法,不夠資格做一個佛教徒。請你在大眾面前,立一個簡單的因明量吧。」…」達羅聽了生氣的罵道:「你這是胡言亂語。「並就地抓起一把灰,向尊者的臉上撒去。

米拉日巴拭去臉上的灰,微笑著給他講了一些教言。惹瓊巴見上師受辱,覺得達羅是該降服的對境,如果不打殺他,就是違反了三昧耶戒。於是拿起一根棍子,準備去打達羅。 尊者立刻抓住惹瓊巴的手,說:「急需時不能應急的財寶,苦難時不能援助的親友,遇逆緣時不能幫助的佛法,都是深可悲嘆的大不幸!你要快快集中全力,提起正念,好好對治當前的煩惱!」惹瓊巴聽了只好作罷。

跟著,尊者說:「我對其他的因明不懂,但自相續的煩惱若得以調伏,這就是因明。既然你們非要堅持辯論,那我先提出一問:虛空是有礙法,還是無礙法?」 達羅回答:「當然是無礙法。」 於是米拉日巴一顯神通,達羅的身體絲毫不能動,好像被四周堅固的東西密密包圍起來的樣子,一直僵坐在那兒。而尊者身騰空中,在空中行走。

米拉日巴又說:「眼前這塊大崖石是無礙法。你認為如何?」 達羅回答:「崖石當然是有礙法。」 只見尊者身體穿過崖石,上入下出,無礙來去,就像在空氣中一樣。 達羅見此,比以前更為氣憤了,說這是魔術,對此不但不起信心,反而生起更多邪見,大肆誹謗,結果死後轉生為惡魔。羅頓卻對尊者的行為生起了信心,後歸入米拉日巴的教法,成為他的五大出家弟子之一。

所以,內心被嫉妒所蔽的話,根本看不到別人的功德,就像一個生了鏽的器皿,加入什麼樣的甘露都會被弄髒。現在個別人,整天在網上惡口罵人,除此之外,什麼道理和理由都講不出來。這樣的人,即使佛陀親自降臨,也暫時調伏不了他們。

所以,大家應經常觀察自己,在佛法的修行中,反思自己的言行,對錯誤的問題每日都能懺悔改過,每一種煩惱的斷除,都意味著多了一份清淨喜樂,少了一份負擔,從生命解脫的層面,這是在給我們的生命減負。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在下面別忘了,點個讚賞呦,感恩您對佛法的支持!

相關焦點

  • 米勒日巴尊者給岡波巴的最後的法教——長了厚繭的臀部
    當岡波巴離開時,米勒日巴尊者送了三個山頭,上師知道這一生再也看不到心子了。當我行走, 流浪, 睡覺或休息時都觀自心, 這是持續不斷珍貴的修法。——米拉日巴尊者佛法豈有好壞別,執著宗派即謗法,是為斬斷解脫根。——米拉日巴尊者
  • 阿底峽尊者的傳記記載,他一生中多次得到度母授記.
    他在轉繞金剛座大塔時,度母先後化現為童女、乞丐、老婦人,以對話的方式勸他修持菩提心。    金剛座大塔上有一尊度母石像,這尊度母像親自對他說:「要想快速證得大菩提,一定要修持菩提心。」通過度母的反覆勸化,他完全明白了菩提心的重要性,於是不辭千辛萬苦前往金洲,依止金洲大師十二年,最終生起了無偽的菩提心。    阿底峽尊者到藏地弘揚佛法,這也和度母分不開。
  • 那洛巴尊者傳(二)
    王子的心完全都浸潤在佛法中,於是就告訴雙親:「為了佛法之故,我必須到喀什米爾去研讀。」接著唱道:「敬禮三寶!受到三寶的啟發,我向父王懇求滿我所願!任何與法不合之事,都是不幸的禍根,因此我不要再待在這裡。為了佛法,我將到喀什米爾去。」母后聞言將他摟到懷中,不讓他走。
  • 那洛巴尊者傳(十)| 瑪爾巴獲得口耳傳承,廣傳教法
    由於這個境界的示現,瑪爾巴到羅波龍去,因為幾天之後,一位空行母就現身於尊貴的密勒日巴面前,說:「你長期以來修習禪定,雖已成就大手印成佛法及六法義,然而仍缺乏以很短的禪定即可成佛的遷識、奪舍特殊方便教法。」        密勒日巴尊者就到瑪爾巴上師處,請求奪舍法的教授。
  • 大乘佛法的精髓【朗讀篇】
    大乘佛法在兩千多年前就出現了,如果我們不努力修行,就像已經過去的兩千多年,對我們幾乎是毫無意義的,我們依然會像現在這樣——充滿自私、充滿我執煩惱,在輪迴之中隨波逐流。所以,我們務必要透過實修實證,把大乘佛法融入自心,與自己的心合二為一,這樣,才會達到修學大乘佛法的終極目標。菩提心是無限的包容、無限的愛心、無限的無私、無限的智慧。
  • 尊者舍利弗突患頭痛,佛為何歡喜不已?
    否則,佛法未必學成,但極有可能像佛陀、尊者舍利弗那樣,患上頭痛症,得不償失。眾所周知,佛教歷史上有一則著名公案:「毗琉璃王興兵殺諸釋種,佛時頭痛。」在佛陀晚年,舍衛大國毗琉璃王子發動政變,將佛的護法明王波斯匿王流放。因羞憤幼年在釋迦族受辱(其母末利夫人本是釋迦族的婢女),上位的第一件事起兵滅了釋迦族。
  • 向佛陀的兒子羅候羅尊者,學習「密行第一」
    一泡茶的功夫,還給我上了一堂思想政治課,無法是這些書會毒害我之類的忠言,由始至終我都是微笑著點頭稱是,在他講課結束後同時也說了一番讓我哭笑不得的話:「這些書在我年輕的時候也稍微有看過一點,現在雖然都忘了,但如果我翻開來講給你聽的話,也要比你所能理解的更要深。」同時也勸我以後不要再看方面的書,多看一些有益的書。
  • 法住英才——善吉祥尊者
    都新尊者的臉上永遠帶著微笑,似乎這世間沒有能令他生起的煩惱。他說話輕柔,教誡我們緩步託缽,眼睛只看地下二米處,隊伍要整齊,託缽時不能說話等。 赤足託缽是佛陀遺留下來的優良傳統,也是佛教僧團唯一如法的活命方式。當僧眾的腳掌貼著地面,感受著大地的清涼;當站在信眾的家門口,接受他們虔誠的布施,我們會了解比庫僧為何會將這優良傳統延續了二千多年。
  • 佛教:《心經》,讀懂經題,就算對佛法入門了!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集會之時,先由「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誦出佛陀的言教。為讓後世佛子生信,便遵遺教,在每部經前加上「如是我聞」四個字。再由「持戒第一」的優波離尊者登壇,一日誦一律,先後八十次誦畢佛陀所制戒律。兩位尊者所誦出的內容,分別被結集成「經」和「律」。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經文,為佛陀的言教,阿難尊者轉述,經題則由後世佛子命名。
  • 學佛已經多年,可障礙逆緣出來之後,為什麼總是邁不過去?
    但是真正的古印度的論典,特別是剛剛翻譯到咱們東土的論典裡面,其實一開始的標準模式,都是先要念這個《歸敬頌》。大家有了解到,比如說,在中國的論典裡面,最著名翻譯過來的《大乘起信論》,這個有的知道,有的聽也沒聽過,一開始就是《歸敬頌》。甚至佛法整個論典裡面最根本的核心大論,比如說《中論》,《中論》是講般若智慧的,講空性的。
  • 難遇!賢劫千佛只有三尊佛弘揚密法
    此後過一俱胝劫之後,名為花嚴劫(美多貴巴)形成時,會出現一位跟現在的我一樣,而名號為文殊佛(蔣貝揚)應世,彼將大力顯揚密法,蓋因此三劫中之有情眾生根器已成熟也。除此三個時期外,一切時中均無密法出現。「所以在此教法中,已得暇滿人身,而又已入密乘之門者,最重要的是不受怠惰與放逸之心所控制。尤其是密咒金剛乘的佛法,只是偶爾出現於世,我們現在遇到了,的確福報非淺。
  • 【噶舉祖師惹瓊巴傳】滇布公主起嗔心|第六章2節
    ,這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們給他的,可他竟然不將綠松石送給我,將這麼珍貴的珠寶送給了乞丐!我現在讓他嘗嘗當乞丐的滋味!」惹瓊巴心想不能再等,於是師徒脫下棉衣,放在水面,兩人坐在棉衣上,用手杖當槳劈水而行,很快到了河的對岸。看到這神奇的景象時,船夫生起極大的信心,他划船追到惹瓊巴說:「請原諒我剛才沒有載您渡河,請您慈悲接受我跟隨皈依。」惹瓊巴答應了並就給予了他禪修的法教,這位船夫後來成為了一名瑜伽士。滇布公主在家左思右想不對勁,惹瓊巴去了何處也不清楚,心想現在得快快跟去,不知還能不能趕上。
  • 上師問他:「你是否見到了大全知無垢光尊者?」
    而且,華智仁波切講得很清楚,那個人會在供曼扎的時候見到無垢光尊者——龍欽巴。索達吉堪布講解:堪布阿瓊的傳記記載:堪布修完十萬百字明以後,來到上師面前。上師讓他放舍,休息幾天。(不管怎麼樣,用噶當佛塔也可以,八大佛塔中的任何一座也可以,都是意所依。)然後,又贈與他一尊全知無垢光尊者的像,裡面裝有尊者的些許腦肉,以及智悲光尊者的頭髮,特別有加持。同時,還給了他一些做燈芯的棉花等,讓他在供曼茶期間使用。回去以後,他按照上師的吩咐,將房間打掃得乾乾淨淨。
  • 佛法無邊不度無緣之人,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如何看待緣分
    很多人都很好奇,其實這恰恰是因為人把佛法給神話了的原因,尤其是很多人看了一些居士的感應錄,就腦袋一熱的盲目相信了,覺得奇蹟也能發生在自己身上,大家好像忘了一句話,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佛法本來是外因,但是佛法的殊勝之處在於它可以讓修行的人調整自己的內因,更好地讓佛法給我們帶來利益。但是因為沒有帶來利益,最後都放棄了信仰,這樣的人實在可惜。
  • 阿難尊者給予的忠告:為何精通三藏的善星比丘最後如裸形外道般墮落惡道?
    學佛從來都是自己的事兒,萬不可執著於文字,誤了自己!釋迦獅子從佛陀說法的殊勝與善星比丘的邪見深重中,了悟任何的佛法,都是要經由正見的指導來實踐實證的。如果不能夠從佛法中了悟真實的智慧,使之深植於我們的心中,而心起邪見的話,那麼我們所知所見的佛法名相,並不能夠幫助我們解脫痛苦。
  • 那洛巴尊者傳(20)
    座上座下松坦住,對境無心無牽繫,憶念思緒杳無跡,心性自在自光明,本無一物可為名。」 那洛巴接著表示,已經完全領悟了離諸偏見的行動。 由於他已解除了一切纏結,自在任運無有偏見,所以就動身到一個沒有佛法信仰的國家去利益眾生。 那時,裡裡巴和卡索裡巴來到了粗吉諾布寺,雙手合十迎接帝洛巴,向他致敬。他們沒見到那洛巴,就詢問他的下落。 帝洛巴答:「他已證得大手印最高成就,不論是我或金剛持在他身旁,他都沒有問題可問了,於是就讓他到另外的國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