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研發出人工智慧光感晶片 受光遺傳學啟發

2020-12-26 數碼通訊網

       原標題:國外研發出人工智慧光感晶片 通過光波來操控神經元

  據外媒消息,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具有人工智慧(AI)功能的輕型電子晶片,該晶片有潛力為無人機、機器人技術、智能可穿戴設備以及人造視網膜等仿生植入物等技術提供動力。

國外大學研發出人工智慧光感晶片

  通常,AI嚴重依賴於軟體和異地數據處理,但根據首席研究員和RMIT副教授Sumeet Walia的說法,該原型的設計可以將圖像捕獲硬體和AI結合在一起,以在單個納米級上提供類似於大腦的功能平臺。Walia表示:「這使其在處理上更接近於人腦,我們的目標是通過將視覺烙印成記憶來複製大腦學習的核心特徵。我們開發的原型是朝著神經機器人學,更好的人機互動技術和可擴展的仿生系統發展的重大飛躍。」

  該人工智慧晶片的原型的設計是受光遺傳學啟發的,光遺傳學是一種生物技術工具,它使科學家能夠利用光來操縱人體中的神經元。AI晶片本身是使用超薄黑色磷材料製成的,該材料會根據光的不同波長改變電阻。這項研究表明,通過在晶片上照射不同顏色的光,可以實現不同的功能,例如成像或內存存儲。

相關焦點

  • 司機開車打瞌睡可以聯動警方 張江肇觀電子自主研發出人工智慧視覺...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宋寧華)有了強勁「芯」,智能安防領域的攝像頭更具識別效果,車艙內的攝像頭監測司機是否在駕駛過程中有打瞌睡等行為,並及時聯動警方……近日,位於張江的上海肇觀電子公司自主研發出人工智慧視覺晶片,其性能堪比國際知名品牌。
  • 光刻機的工作原理的原理是什麼?怎麼刻晶片?
    光刻機的工作原理在整個晶片製造工藝中,幾乎每個工藝的實施,都離不開光刻的技術。光刻也是製造晶片的最關鍵技術,他佔晶片製造成本的35%以上。當晶片完成 IC 設計後,就要委託晶圓代工廠進行晶片製造封裝。晶片製造中,晶圓必不可少,從二氧化矽(SiO2)礦石,比如石英砂中用一系列化學和物理冶煉的方法提純出矽棒,然後切割成圓形的單晶矽片,這就是晶圓。
  • 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手機白皮書—AI重新定義光感知
    換機周期的延長也間接體現出消費者對新機支付意願有限。因此,智慧型手機廠商需要更深刻的研究消費者偏好,才能「對症下藥」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智慧型手機光感知系統主要由晶片、屏幕、算法及鏡頭組構成,鏡頭組組具體包含:鏡頭、音圈馬達、傳感器、模組、紅外濾光片。在智慧型手機光感知系統中,消費者體驗較為直觀的屏幕與鏡頭組在光感知系統中價值佔比約為34%和26%。全面屏以及後置多攝的應用,推動光感知系統價值升級,也為光感知系統體驗的優化和功能的豐富奠定堅實的硬體基礎。而為光感知系統提供穩健算力保障的晶片部分,價值佔比約為40%。
  • 國產光刻機研發有多難?晶片生產難以繞過的坎兒亟待攻克!
    答案是有其他技術可以實現,而且還不止一種,比如雷射直寫技術、X射線光刻、電子束光刻、原子力顯微鏡列印、納米壓印等技術都可以用來製造高端晶片,但是目前沒有任何一項技術從生產效率上、生產成本上、產業鏈成熟度上可以跟現有的光刻機媲美。眼下來說,想快速發展晶片產業,還是要在光刻機上下功夫。但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在光刻機領域跟人家的差距似乎越來越大。到底光刻機研發難在哪裡,我們簡單討論一下。
  • 相同產品的性能比國外差了2.4倍,國產光刻機仍落後,影響很巨大
    近日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在互動交流時表示,目前中芯國際正在研發的項目和正在生產的產品,暫時還不需要EUV光刻機。目前,該公司最先進的產品是14納米級別的FinFET(鰭式場效應電晶體)晶片,12納米級的第一代FinFET晶片已經進入了客戶導入階段。
  • 特斯拉悄然研發AI晶片,減少對英偉達依賴
    儘管這是特斯拉首次對外證實研發AI晶片,但關於特斯拉自主開發晶片的消息已經不是第一次傳出了。今年9月,全球第二大晶圓體代工廠格芯(原格羅方德,Global Foundries)CEO 桑傑·賈(Sanjay Jha)就曾在Santa Clara的格芯技術峰會上向媒體透露,特斯拉正在和晶圓代工廠緊密合作。不過就這一消息,格芯發言人當時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該消息系誤讀。
  • 受世界名畫啟發,國外設計師設計了一套這樣的住宅
    不少設計作品,都受到世界名畫的啟發,家裝設計也是如此。國外設計師Rustem Urazmetov就以蒙德裡安的作品為靈感,設計了這樣一套住宅。受世界名畫啟發,國外設計師設計了一套這樣的住宅,朋友們在裝修的時候,也可以參考這一思路呦
  • 上海微電子將在明年向國內晶片製造企業交付28nm光刻機
    由於華為的遭遇,國人對於晶片製造產業高度關注,要擺脫對國外技術的依賴就需要研發自己的晶片製造產業鏈,而光刻機無疑是其中的關鍵設備。 此前國內的晶片製造廠幾乎全數進口外國光刻機,但是從華為遭遇這次事件之後,國產晶片製造產業鏈迅速聚集力量,培育起國產晶片製造產業鏈,藉此真正實現獨立自主。
  • CUMEC公司布局矽基光電子晶片前沿技術
    4/10/2020,光纖在線訊     4月7日下午,西永微電子產業園(以下簡稱「西永微電園」)內,幾名科研人員正在一個不足70平方米的實驗室裡,對一堆晶片進行測試封裝。實驗室面積雖小,來頭卻不小。「它名為矽光實驗室,是全國首個能夠實現矽基光電子晶片全流程封裝測試的實驗室。」
  • 國內晶片技術實現突破!新型材料製造晶圓,未來光刻機或被淘汰?
    前言:當前晶片的製造都離不開光刻機,特別是高端製程晶片。DUV深紫外光刻機只能生產7nm以上晶片的製造,要想生產6nm以下的晶片,必須使用EUV光刻機。但是EUV光刻機每年的產量只有20臺左右,再加上美國的限制,EUV光刻機很難進口到中國。
  • 中科入局晶片製造,光刻機也將不再是夢想
    取而代之的是,大力發展半導體,實現「受制於人」的晶片自主可控的決心。而投資上萬億,為的就是在2025年實現晶片70%的自給。 不僅如此,國產晶片產業從去年就已經開始大力布局,比如上海臨港片區就投入超1600億元,用於晶片材料、設計、製造、封測等全產業鏈,斷供晶片這為國內晶片企業迎來了一大利好。
  • 其實現在研發晶片才是最好的時機
    現在我們在晶片方面發現了短板,所以也打算奮起直追,自主研發晶片了,這時有人就提出我們之所以會遭遇晶片危機,是因為我們在80年代晶片領域發展最蓬勃的時候,沒有及時的入場,導致現在過於依賴國外技術,但其實在1977年的時候,我們就已經開始了對晶片的重視,當時我們還有其他的更重要的項目要搞
  • 思特威科技:專業從事CMOS圖像傳感器晶片產品研發設計
    特別是在國內外自動駕駛開發紛紛向L4、L5級別邁進時,汽車愈發依靠更多的CMOS圖像傳感器提供的準確圖像數據,判斷路況、信號標識、緊急狀況等,從而利用人工智慧算法進行駕駛操作相關的決策。這意味著,車用CMOS圖像傳感器必須能夠適應當前以LED信號燈為主的道路信號體系。
  • 1納米晶片不再是空談!面對光刻機巨頭,我國晶片之路要怎麼繼續?
    結果國外的「好消息」卻搶先傳來了,1納米EUV光刻機要來了。 我們的發展還能怎麼繼續? 還沒聽到臺積電1納米工藝的突破,就先聽到了1納米光刻機的進展。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微型化研究機構,一直致力於和阿斯麥進行EUV技術的研發。
  • 與美國高校研發碳基晶片:北大也在研究碳基晶片
    【12月23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在前一段時間國產8英寸碳基晶圓研發成功,無疑也讓非常讓人非常興奮,這也是北大教授研發團隊的成功,成功解決了碳基半導體材料製備的瓶頸,讓碳基晶片離我們更近一步,全新的碳基晶片在整體性能也更加出色,可以解決目前矽基晶片的技術短板,尤其是現在摩爾定律逐漸走到了極限以後,全新的碳基晶片,絕對是一次換道超車的機會
  • 為啥荷蘭擁有全球頂尖的光刻機,但卻缺乏頂尖的晶片設計?
    但是在全球著名的手機廠商中,卻很少有公司可以獨立完成手機晶片的生產工作。 說起手機晶片的製作,大家都會想起它的製造機器——光刻機。但是當前頂級的光刻機並不是每個國家都可以做出來的,人們都知道當前最先進的光刻機都是產自荷蘭的ASML公司。雖然荷蘭的ASML公司這樣一個可以製造出頂級光刻機的,但是在荷蘭卻沒有晶片領域的科技巨頭。
  • 「首發」專注光傳感光源研發,瑞識科技獲深創投領投數千萬元Pre-A...
    【獵雲網北京】9月26日報導獵雲網近日獲悉,專注於光傳感光源研發的瑞識科技宣布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Pre-A融資,由深創投領投,常春藤資本跟投,老股東高捷資本繼續追投,將主要用於產品研發、人才建設和業務拓展等。此前曾獲得中科創星、高捷資本的數千萬元天使輪投資。
  • 荷蘭工程師:看不懂中國,買下3臺AMSL光刻機卻不用來研發晶片?
    半導體行業掀起的巨大波瀾,讓晶片製造、光刻機研發等都受到了影響,中國一直以來就受到了光刻機方面的技術限制,如果想要打破半導體行業如今的局面,突破光刻機技術也是重中之重,就有荷蘭工程師:看不懂中國,買下3臺AMSL光刻機卻不用來研發晶片?
  • 叫板英特爾旗艦產品,上海張江這家創業公司研發的視覺晶片為什麼...
    「在保證8位整型的精度下,每秒最快能計算181幀(張)圖片/視頻,並且將人工智慧算法從訓練部署到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依然不損失算法的精度,性能甚至高過英特爾旗艦產品Myriad X人工智慧計算機視覺晶片。」
  • 三年多營收6.8億元,晶片等研發投入超5億
    雲天勵飛的研發投入主要集中在自研晶片、AI算法平臺、大數據平臺等方面。翻看公司研發項目情況,可見單是自研晶片DeepEye1000的研發費用就超8000萬元,為所有研發項目投入之最。以下是公司面向場景的解決方案中提供的核心AI產品和服務,包括人工智慧晶片、SDC(軟體定義攝像頭)、人工智慧算法等SDK、雲端業務應用系統等全產業鏈軟硬體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