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即自由

2022-01-07 亦莊一小

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一位自律、自主、自強的女孩,她就是來自亦莊一小二(6)班的毛玥容(小名:玥玥)。在教育孩子方面,玥玥的爸爸媽媽給我們分享了他們的經驗和體會,一起來看一下吧!

早晨7點05分,爸爸進入孩子臥室時,玥玥和如意妹妹已經疊好了被子。孩子們自覺地洗漱、吃飯。各自進入到自己的「教室」開始一天的生活了。

早晨7點35分,玥玥準時接通了全小組同學的釘釘視頻,設置「全員靜音後」就專注地投入到閱讀中去了。

照片中,玥玥是坐在寫字檯側面的,不是為了擺拍,是她自己思考後覺得這樣攝像頭範圍內只有自己,即便妹妹偶爾進到房間裡來,也不會進入到鏡頭中,不會干擾到其他同學。

我們從未想過在家陪讀盯著孩子,正常的家庭應該是各司其職;但也不做「甩手掌柜」,不會對孩子說:「這就是你的事,你自己看著辦」。

建立於約定基礎上的信任,讓孩子有所遵循。我們選擇「充分地信任孩子」,哪怕她今天「放飛自我」地玩了一整天,我們也不會在晚上回來時打破她一天的開心,只會在適當時機提醒,讓孩子明白最終欺騙的其實是自己。

勤奮的孩子不會辜負家長的信任。當她遇到問題時,會主動找我們求助,這就從側面證明了:她在學習,在思考,她沒有逃避和拖延,而是選擇了「主動尋求幫助」來快速解決當前的問題。

作為孩子的引路人和家庭的掌舵手,家長肯定要叮囑孩子「不能做」的事情,以保護孩子安全;肯定要盯緊孩子「必須做」的事情,把好習慣做到習以為常。爸爸對毛玥容有幾項嚴格要求:

1.堅持練字。重要性不必贅述。

2.堅持閱讀。讀經典、背古詩、練口語。

3.學一門樂器。父母的原生家庭裡,沒有懂音樂的人,到了30多歲,總覺得性情上乃至精神上缺少了一味良品,人際交往上也少一項「共同語言」。希望後代們,能把這一課補上,玥玥加油!

4.堅持鍛鍊。一生當中,鍛鍊也應該像吃飯一樣習以為常。玥玥平時在家裡的鍛鍊,都是她自己自願選擇的,這樣才能培養她的興趣,她才會持之以恆地主動堅持。

5.健康身心。學生時代,尤其要保護眼睛和思想。

這次疫情是對孩子進行愛國教育,培養大局觀,拓展知識面的絕佳時機。我們會陪伴孩子每天堅持看新聞聯播,關注國家大事要聞。

孩子們學習的時候,我們會上中醫網課、搜視頻、讀中醫書,學一些揉腹、捏脊、運八卦、清天河水等小兒推拿,幫助孩子們保持強健的體魄。

周末,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我們也會帶孩子們出來玩耍。

希望等到疫情結束,孩子們重新享受自由的同時,也能夠從自由中獲得自律!

相關焦點

  • 自律即自由,開言英語app伴你左右
    現代社會發展越來越好,人們已經不用為了如何才能填飽肚子而發愁,而是開始追尋一些更高的目標,比如自由。何謂自由,每個人對"自由"的認知各不相同。很多人所謂的"自由",莫過於睡覺睡到自然醒,沒有"奴隸主"的剝削,不用幹活,沒有約束,自由自在。這樣子的生活看起來確實很自由瀟灑,但這種的生活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 若想自由,就須自律
    事實上,若想要得到自由,就必須先學會自律。很多人可能會不理解,自律明明是限制了自己,這和自由又有什麼關係呢?其實,通過自律,一個人能夠對自己的行為有所規範,自己的各方面品質也能夠不斷提升,一個自律的人,做事情更高效,也就更容易具備超越常人的能力,擁有更多的資源,一個更強大,擁有更多的人,當然更可能獲得自由。
  • 自律的人生才自由
    辭職後的她終於脫離諸多限制,頗有興致地列出一張清單,寫滿自己一直想做卻沒時間做的事,比如讀書,健身,學韓語…… 她充滿期待地告訴我,「能看見自己坐在房間溫暖的一角,喝著咖啡讀著書,陽光曬在肩膀上,那種美好的景象,我腦袋中一直都有。」
  • 自律,才自由.
    很久以前渴望自由,認為自由就是隨心所欲,暢所欲言。到了後來才發現,自律者才有自由。當一個人缺乏自律的時候,他做的事情總是在受習慣和即時誘惑的影響,要麼就是被他人的思想觀念所擾,幾乎永遠不可能去做內心真正渴望的事。而這份自律的前提,是你要承受得了孤獨。很多人都害怕寂寞,不懂怎麼享受一個人的時光;而且過於在乎別人的看法,總是想從別的眼中尋找自己的存在感。按照現在的說法,這叫做有點「過度社交」。
  • 【推薦自律就是自由】
  • 越自律,越自由
    成功沒有捷徑,但有一條必達的路,叫做自律。
  • 彭于晏:勵志人生,從肥仔到8塊腹肌男神,自律即自由
    他這個身材也不是鬧著玩的,是自律的產物,彭于晏從20歲到38歲,自律一天,那叫鬧著玩兒,自律18年,才叫真正的意志力,令人敬佩。就連姜文也稱讚彭于晏自律即自由,自律一月、一年不難,堅持十年如一,才是真意志 。而且說他可不是一般人,日復一日的鍛鍊,身體練的甚至比古希臘雕塑還漂亮!
  • 自律,給我想要的自由
    今天,我來分享一下我的日常生活狀態,主題是:自律,給我自由。我以前是一個比較懶惰的人,做事情拖拖拉拉,很多時候,能敷衍就敷衍。這樣做導致的結果是,大家一樣在做事,每次別人做成了,做好了,而我卻一事無成。這種情況可以用一句話來解釋——別人付出百分之百,你付出百分之八十,最後別人收穫一百,你收穫零。從頭到尾,既沒學好,也沒玩好,一事無成的感覺,讓我心裡發慌。
  • 自律成就真正的自由——道德經金句解人生
    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自由是我們追求和嚮往的,如何能實現真正的自由呢?01第一重法律上的人身自由。這是大家都知道了,不妨礙別人的利益,才能達到人身的自由,即法律上的自由。這也是自律為前提。所以行為上的自律獲得法律上的自由。
  • 如何能夠自由——自律就是自由(個人提升)
  • 自律的句子,提醒自己自律的句子,自律的人生更自由!
    1、很多時候,不是優秀才自律,而是你自律了,才會變得優秀。Most of the time, it's not the excellence that leads to self-discipline, but the self-discipline that makes you excellent.
  • 沃爾沃「來電」上馬:什麼才是成熟的自律與自由?
    雖萬千人共同奔跑,馬拉松依然是一個人獨自覺知生命過程和生命體驗的極限運動,是在自我約束中體會不斷成長、成熟的自由:首先,你要學會面對孤獨,自律與愛才會感受真正的自由;然後,也要學習怎麼與人共舞,擁抱責任才能擁有更大的自由。自律與愛才會自由首先來說孤獨。
  • 手機「自由」了 自律or放縱
    原標題:手機「自由」了 自律or放縱  初二女孩瑞君最近盯著屏幕的時間有些長,除了每天的4節網課,她還會花很多時間在手機上:嘗試別人推薦的手機軟體、查看「學霸筆記」、在遊戲網站上籤到、查找各種攻略…… 因為疫情,全國的中小學生都被憋在了家裡,他們靠網課完成學習。
  • 努力去做一個自由又自律的人
    自由和自律,似乎聽起來像是完全相反的兩個詞,很多人都覺得,自律就意味著要壓抑自己的性子,讓自己完全沒有什麼自由可言。而事實上是,越自律,反而越自由。通過自己的自律讓自己獲得的自由是長久的,這跟偷懶或者忙裡偷閒得到的自由不一樣,更經得起考驗,也越讓人放心。我從來不相信什麼嘴裡叫囂的自由,這樣的懶洋洋的自由,根本讓人無法心安。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未必是一種自由,想做什麼的時候,能去做什麼,才是自由。
  •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
    成功沒有捷徑,但有一條必達的路,叫做自律。 自律的人,看似辛苦,卻因為這種「辛苦」,獲得了真正的自由。 所謂自由,不是放縱自己,而是主宰自我;不是隨心所欲,而是有所不為! 只有懂得自律的人,才能擁有自由的人生。
  • 自律就是自由的開始!
    大部分時候,我們感到「不自由」,並不是外界限制了自己,而是自己的諸多欲望在相互制約,以至於沒有任何一個能得到徹底滿足。相比控制自己的行為,對欲望的克制才是自律的根本。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欲望連同本心,不必畏懼,但過度的欲望會吞噬你。從人生的角度,一定要懂得節制,不要肆意地放縱慾望。放縱如山倒,自律如抽絲。不要放縱自己,不要給自己找藉口。
  • 自律就是自由,同意的請舉手!
    我們所痛恨的那些約束,有時恰恰是使我們能感受到自由和擁有自由的東西。我說「自律就是自由」你同意嗎? 對許多人來說,自律是一個討厭的詞兒,因為它意味著沒有自由。但我還想說:不自律的人就是情緒、欲望和感情的奴隸。自律指的是,在某一時刻,是你的想法決定你的行為而非你的感情。在對你的一生有很大影響的大事情面前,自律常常意味著犧牲樂趣和避免一時的衝動。
  • 唯有自律,方得自由!
    自律到極致的人,都能擁有開掛的人生。總有人把自律和自由對立,覺得自律了,就會失去更多自由。
  • 做一個自由又自律的人
    我從來不相信什麼懶洋洋的自由,我嚮往的自由是通過勤奮和努力實現的更廣闊的人生,那樣的自由才是珍貴的、有價值的;我相信一萬小時定律,我從來不相信天上掉餡餅的靈感和坐等的成就。做一個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勢必實現的決心認真地活著。
  • 夜讀專欄《晚安·西安》|自律的人生才自由
    20201005 自律的人生才自由我意識到,自己有相當一部分的不快樂正是來自於這種空虛的「自由」,它讓我的生活不受控制地走著下坡路,限制了我想成為更好之人的能力,阻礙了我想獲得的那種生活方式。那種自律帶來的自由,才恰恰是可以掌控自己生活的能力。和取悅別人、取悅自己都不同,我深以為這也是一種「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