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宅家時期,雲蹦迪、雲音樂節也成了平臺們新的流量增長入口。
最開始引起熱度的,是B站上線的雲音樂節,一開始只是音樂人和樂迷的小範圍娛樂活動,沒想到最後出了圈,引來媒體與用戶的大量關注,甚至還引來一股「雲音樂」潮流。
從短視頻平臺抖音、快手,到音樂平臺如網易雲音樂、QQ音樂,以及其他如鬥魚、微博、淘寶等都陸續上線各種「雲音樂」活動:雲蹦迪、音樂會、音樂節、連麥……圍繞音樂,平臺搞出了各種花樣。
這些雲音樂活動的時間也基本都在下午或晚上,形式也大同小異,多以錄播+直播方式,不同的是平臺的音樂人、明星儲備,以及現場的錄播經驗等。
其中,因為上線時間、活動類型以及音樂人知名度等原因,不同平臺的「雲音樂」影響力也是各有差異。
B站領跑,抖音快手亦步亦趨
算起來,B站是最早開展雲音樂節的。
1月31日,B站就上線了「臥室POGO音樂節」,有五條人、對角巷、法茲等樂隊參加了這場「雲演出」,之後,2月4日,為期5日「宅草莓不是音樂節」直播活動在B站推出,包括阿肆、新褲子、崔開潮、大波浪、低苦艾、鳥撞等多組音樂人參與。
這種雲表演的形式,或許給了線下酒吧思路,2月8日開始,抖音上幾個酒吧帳號開設「雲蹦迪」直播,沒想到效果出奇理想,上海TAXX酒吧的直播間4個小時持續霸榜抖音直播小時榜榜首,打賞收入超70萬元;另一個酒吧One Third在抖音直播雲蹦迪5小時,累計在線人數超過121.3萬人,也收到200多萬元打賞。
看到了音樂直播的熱度後,抖音官方也聯合LINX、PurpleBattery、TAXX等夜店,以及JNK@JAY、LIZZY等知名DJ,推出「#SOLO模式#雲蹦迪」活動,再之後,也推出「doulive沙發音樂會」,加上情人節的節日助力,也讓一些唱愛情歌曲的音樂人獲得較高熱度。
雖然不是最早上線,但另一邊快手的相關動作也很頻繁。先是在2月10日就與太合音樂集團合推出為期一周的「I’m Fine雲趴音樂周」;在情人節當天與摩登天空聯合舉辦「摩登情人節」派對、與8家Club舉辦#不如雲蹦迪#,又在2月16日聯合太合音樂舉辦一場明星藝人+網紅的「連麥音悅會」。
無論是蹦迪,還是音樂會,抖音快手都更重派對風格,即社交化,音樂是其次,互動才是活動關鍵,在活動中,能看到音樂人與網紅,歌手與快手大V相互「破壁」,也有粉絲在直播間裡跟音樂人隔空點歌、對唱或交流。比如黃雅莉就直接一邊在浴室染頭髮,一邊直播,底下有粉絲在詢問染髮劑的牌子、甚至還有人在「逼問」感情生活。
在以往,音樂節基本上屬於年輕人的需求,這也是音樂節能與B站、抖音等平臺契合的原因,摩登天空的沈黎暉就曾表示過,玩抖音的人和看音樂節的人沒什麼區別,這也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音樂人會選擇與線上平臺合作的原因。
直播平臺也加入這場狂歡。
2月13日-14日,鬥魚上線「雲蹦迪」線上音樂節,以「武漢加油」為主題的電音solo演出,有數據統計,在四個小時直播中,有數十萬網友參與了這次線上狂歡,直播間每小時觀看熱度和禮物收入擠入娛樂分區排行榜Top3,累計總彈幕量達1.35萬。
此外,微博官方也發起#有我陪你音樂節#,從2月17日開始,超過50位音樂人將通過直播或錄播方式表演,目前在微博上已經有8144.8萬的閱讀,討論量6.7萬。
包括蹦迪、音樂節等在內的「雲音樂」,作為最近新生的娛樂方式,也算是繼垂直類音樂綜藝之後,再次讓音樂成為大眾關注熱點。比如B站「宅草莓音樂節」在五天的直播裡,累計超過100萬人次觀看了直播,單日最高在線人數達到49萬條,單日最高彈幕數近10萬條,抖音#doulive沙發音樂會#的話題下,也總計獲得1671.6萬次播放。
這一次宅家時間較長,預計各大平臺的音樂節也會繼續維持較長時間,而非曇花一現。不過,並非所有雲音樂活動都能複製出B站、抖音雲蹦迪那樣的熱度。
目前,從活動在微博的閱讀數、平臺的視頻觀看量上看,相比之前也有所減緩。比如快手推出的」雲趴音樂周」活動,一些音樂人及樂隊的視頻播放量也未過萬,畢竟,大量同質化的視頻總會引起審美疲勞,也沒有產生更大範圍的聲量。
網易雲音樂、QQ音樂接連加入
在這一波「雲音樂」熱潮中,視頻、泛內容平臺都紛紛切入音樂領域,一眾音樂平臺也不會置身事外。相比陣仗更大、活動更偏向於社交性質的視頻平臺,音樂平臺則更看重音樂人與平日現場的錄製內容積累。
比如網易雲音樂推出「就在臥室音樂節」,以錄播+直播為主,從2月11日到2月15日,有32位音樂人連續5場直播演出,在2月18日到2月22日,又繼續推出「雲村臥室音樂節」,繼續邀請28組音樂人,6場連續直播演出。
在網易雲音樂的look直播首頁,也特意加上「雲蹦迪」板塊。#就在臥室音樂節#的微博話題,有2306.5萬的閱讀量,1176的討論量。
不同於錄播,直播上,音樂人都是在家裡「本色出演」,背景多是沙發、床頭等,上演宅家彈吉他、線上擼貓、在線點唱、展示廚藝,或與觀眾聊天等,從評論區觀察,還是以粉絲觀看居多。
QQ音樂則上線#家年華和你宅一起#活動,從2月14日到18日,有多位音樂人如阿肆、李琦、尹毓恪等在線直播,也會在自己主頁上展示直播入口,從2月17日的直播來看,大部分視頻的觀看人數也在小几萬不等,沒有實現更大範圍的出圈。
整體來看,短視頻與音樂平臺對比,首先在類型上,前者的音樂類活動,典型如蹦迪,或者是一些別出心裁、搞創意性表現的音樂人直播,則更容易獲得現象級效果和觀看量,如果只有單薄的唱歌,或播放音樂MV,觀看量就比較慘澹。
相反,在音樂平臺上,一些即使是音樂人安安靜靜的唱歌視頻,也能獲得不小的觀看量。
其次,在觀眾反饋上,短視頻平臺的娛樂屬性更加明顯,更多是圍繞音樂人的顏值、生活的交流,而音樂平臺以及B站上,會有更多圍繞音樂本身的討論,部分音樂人也會分享自己的職業經驗。
一眾「雲音樂」活動的贏家
網際網路時代,即使數字唱片成為趨勢,也沒阻擋線下音樂演出活動的熱潮,但今年由於受疫情影響,現場演出行業都遭到衝擊,原定在2、3月份的演出紛紛延期甚至取消。
傳統線下音樂節,從主辦方開始籌劃到最後落地,一般都需要一兩個月的時間,籌備時間更長,相比傳統線下活動,由於沒有物料等各種繁複環節準備,在線上開設一場音樂節的成本更低,效率也更高。
而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的融入,對傳統線下音樂節也有較大助力,為了解決不能到場的觀眾的需求,很多音樂節會選擇現場直播形式,一方面是增加流量,由於受場地限制,很多音樂節所能容納的現場觀眾並不多,以上也就成為近來「雲音樂節」的內容儲備。
根據公開數據,在2007年國內的戶外音樂節只有24場,而在十年後的2017年,數量就上升到269個,人們對音樂節的接納與認知也在提高,通過這一次疫情中諸多平臺的集體行動,也獲得更多用戶關注並參與到音樂節活動。
由於推出背景特殊,無論是在哪個平臺,除了用戶會送禮物以外,各大平臺的音樂活動都屬於免費直播,音樂人沒有獲得直接的商業收益,也屬於免費授權演出視頻、免費錄製,而抖音上收到巨額打賞的幾家酒吧也表示要將收益捐給武漢。
雖然沒有可觀的經濟效益,不代表沒有獲益。在各種「雲音樂」活動中,獲益較多的,還要數獨立音樂人、廠牌及公司。
以太合音樂集團為例,與快手合作推出「陪你聊情話」、「給你放情歌」的活動板塊,又聯合抖音推出的沙發音樂會的直播,還在芒果TV上線情歌MV專區「芒果太合情歌專區,盡顯存在感。
還有更多像摩登天空這樣的獨立機構,與多家網際網路平臺相互合作,前者負責提供優質海量的藝人資源支持,後者則負責提供運營支持和專屬流量、直播廣場推薦等推廣資源。
此外,通過各大平臺組織的音樂節,也讓更多參與者得到進一步流量曝光的機會。
比如TAXX酒吧的抖音粉絲數量就從10萬增加到30萬,很多知名夜店在「雲蹦迪」活動中積累了大量的線上人氣;一些參加雲音樂節的音樂人、廠牌,粉絲、名氣等也有提高,比如在B站上,摩登天空作為UP主,從過去的幾千粉絲,到目前接近10萬粉絲,還帶動了其他音樂視頻的播放量。
當然,各種「雲音樂」活動並不能顛覆線下娛樂模式,蹦迪、音樂節最重要的是現場的氣氛、專業的場景設計,並非用戶自己在家聽歌所能滿足,不過這種創新形式,的確能夠滿足樂迷短期內對音樂、社交的需求,但隨著平臺紛紛入場,活動數量過多。也難免不會陷入同質化的問題。
等疫情過去,這些機構及音樂人是否能夠繼續享受紅利,那些因「雲音樂」活動而來的粉絲,是否能夠持續過渡到線下音樂節,還要等時間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