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預告 | 一山纏繞體藝術雙城展(北京一巴塞爾)即將亮相

2021-02-19 亞洲藝術雜誌

一山「纏繞體藝術展」

文/賈 方 舟

一山的「纏繞體藝術展」是一個別開生面的展覽。展出的十幾件作品都是他近期以書法和文字為基礎展開的階段性探索成果。所謂「纏繞體」就是運用電子繪畫技術對「書體」所做的一種風格化處理,在視覺上形成一種扭結、纏繞、勾連和難以分離的糾纏意象。從而傳達出一種充滿愛意的情感特徵。

一山多年來一直從政,臨近退休才開始進入藝術創作狀態。但他始終對藝術抱有興趣,有非常出色的書法功底,所以,當他進入水墨畫創作時,很快進入佳境,並產生出一批被他定義為「後水墨」的抽象化水墨作品。但他仍然不滿足於在傳統書法中遊走和單一的水墨畫創作,他不斷開闢新的領域,還在數字繪畫和雕塑、裝置等空間藝術方面展露出他的藝術才智。他還是前年舉辦的「廣安田野雙年展」的總策展人、去年舉辦的「首屆數字繪畫展」的發起人和策劃者。其雕塑裝置等空間作品也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並被永久收藏。

一山特別注意到藝術家應該與他所處的時代的對應關係,從農耕文明到工業文明,人類都有自己獨特的藝術創造。當我們進入資訊時代,如何創造一種可與信息化的後工業文明相稱的藝術樣式成為他思考的重心。他對數字繪畫從方法論到創作實踐都有出色的表現。他的一大批數字繪畫作品足以證明他在這一領域先行的印跡。本次展出的「纏繞體」書法也是他將數字繪畫與書法相結合、旨在突破傳統書法的一種藝術實驗。由數字繪畫方法轉化而來的「纏繞體」讓我們對「書法」產生耳目一新之感,文字的筆畫結構在層層的紐帶式的纏繞、糾結中產生一種全新的視覺意象,加以色彩語言的運用,更增強了其作為視覺藝術的效果。這種從未感受過的視覺意象,正是構成這個規模不大的藝術展的主要特徵。

在纏繞中解脫

——一山纏繞體藝術淺析

文/賈廷峰

藝術家應當以何種方式在身處的時代中發出聲音,如何把守住人格的獨立而不被潮流挾持,這是一山近年來一直思考並付諸實踐破解的難題。在文化藝術激蕩衝突糾纏融合的全球化格局中,一方面要切中時代脈搏言之有物;一方面又要警覺信息共享造成的泛同質化陷阱。具備如此視野的一山,顯然已超拔於普遍藝術家的庸常目的,打算以一位拓荒者的姿態站在更高處另闢一條蹊徑。

顯然,數字藝術就是一山用來打破程式壁壘的武器,雖然這種新興的材料形式一度在思想前衛的藝術群體中得以搶眼展露,但從未有人像一山這般投入瀝血心力,甚至很大程度上可以說他正在為數字藝術建立自足完備的語言體系並試圖將其納入新世紀美術史之中。作為「首屆數字繪畫實驗藝術展」的發起人和策展人,一山對於數字藝術的梳理定義和創作實踐,都具有激活這一材料語言學意義上的內涵。

本次展覽的一山纏繞體數字藝術作品,亦可看作其創作實操的部分成果展示。這是一批在電子屏上以軟體和電子筆、鍵鼠為工具創作,最終高清微噴輸出的繪畫。可能是因為一山沉潛中國傳統書法四十多年的緣故,以書寫性的文字組合來構成藝術家獨特的藝術語言成為其創作的天然選擇,書法嬗變史中碑文的古樸磅礴及鏘鏘金石感,帖文的酣暢流轉與生動氣韻都存留於文字線條的餘味中,數字媒材的適度介入,又在其筋肉上重啟了一種全新的多維空間,增添出驚奇的科技運動效果,將筆畫解構重組又融附斑斕的色彩,已衝破了固有的解讀經驗,而呈現出一種在傳統根底上生長出的陌生化實驗圖像。

縱覽一山的這批作品,「纏繞」是最直覺的觀感,字與字之間的纏繞,形成一種相連、相續、相生的狀態,就像正處在熱戀中的愛人互相擁抱,尤其是其作品中有一幅中英文對照的「愛」字,在書寫方向、字體著色及線條姿態上都傳遞出一種擬人化的生命能量。語言之外承載的是一山的人文立場,隱藏著藝術家對於當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某種願景:與其在對抗糾纏之中相互消耗,不如直面當下讓互搏成為聯手融通,在纏繞中彼此依附,既保持各自的的獨立特性又汲取雙方的優質能量,通過愛與藝術的方式消彌分岐與創傷,重建一個嶄新的人類共生共存的和諧交流方式。

當代藝術已經開始使用最新的數位技術製作作品,但往往側重於技術的展示而忽略了自文藝復興時期以來就支撐著人類文明的人文主義的重要性,技術可以博得視網膜的青睞,但無法抵禦意義的拷問,而人文意味著思考與關愛,意味著一種方向性的指引,一山的數字藝術恰如其分地兼顧了二者之間的關係,為後來者提供了新的歷史選擇。

瑞士巴塞爾

展覽時間:2020.10.17-10.22

開幕時間:2020.10.17 15:00

策展人:桂林

學術主持:勞倫·巴讓

展覽地點:瑞士巴塞爾 克裡斯託·格魯斯(G·krist)畫廊

一山:纏繞體的姿態及生命的力量

文/勞倫·巴讓


(法國羅浮宮博物館、軍事博物館,藏品負責人)

如果說書法在中國被認為是一種卓越的藝術形式,那是因為它具有一個單一的姿態:短暫的瞬間之美,靈性,語義詩和動作編舞。受自然元素的啟發,作為藝術基礎的符號和表意文字成為活潑,動人的形式,並承載著強烈的情感衝動。藝術家一山在遵循這一傳統的同時,重塑了技術手法,將我們帶入了一種完全創新的書法實踐中。他對抽象的藝術探索以及通過使用數字繪畫的創作,可能消除了筆觸的純潔性,但為手寫體賦予了更多的型體,生命和情感強度。

 在他的系列作品中,書法符號變成了「彎曲的型體」,一山探討了世界的各個方面以及宇宙的不斷波動。他對書法符號的實質性的工作導致了連續繪畫層的重疊和曲折糾纏,這要歸功於數字繪畫技術。因此,墨水會在紙質介質上幾乎呈現液體,粗糙的形狀,如溪流或樹枝。每條線,每條書法曲線,每個位於紙質介質上的點都會產生新的圖像和符號的新含義。油漆層的錯綜複雜,形式與顏色的糾纏使人感到,材料既被困在歷史傳統的枷鎖中,又擺脫了所有限制。即使不使用毛筆,這些文字仍在我們的眼前活躍起來。漢字運動產生的力量反映了情感,愛的力量,尤其是其超越了文化和文明的普遍性。

 通過一山在中國寫作技術和西方語言之間的融合,這一點在他的作品中尤為明顯。因此,通過書法的角度重新解釋了法語單詞「 amour」或英語單詞「 love」。根據這些繪畫的視角,這些單詞會以其原始語言清晰地出現或與漢字的形狀融合在一起。因此,藝術家通過形式,色彩以及某些價值的表達在文化之間架起了橋梁。愛,情感和對自然的重視是全人類共有的。同樣,通過對同一漢字(尤其是山與鳥的字符)的一系列連續轉換和變化工作,一山賦予了所用的水墨,並且標誌幾乎是自主的。相同的符號永遠看起來都不相同,並且不斷運動。在當今社會,信息成為我們經濟體系的中心,並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一山的作品更像是對愛情,美麗和幸福的讚美詩,而不是在人類中產生寫作行為。

纏繞中的大愛

文/桂林 

(巴黎亞洲藝術品經紀人、藝術策展人 )

近現代國人大量勇敢的嫁接、融合西方藝術風格,走出了一條新水墨之路,而我感覺到一山先生的後水墨將水墨藝術與當今數字藝術相結合。

此次一山先生的纏繞體藝術展,在當代藝術之城瑞士巴塞爾展出,運用數字繪畫方式呈現,包括《水墨》、《大愛》、《幾何》三個部份。

當今世界面臨全球對抗狀態。一山先生作品中,包含了大愛道,化解全球對抗狀態。纏繞體,互愛內生創新藝術。這些作品展示了中國後水墨在更為寬疏的當代語境中自如地運用水墨性話語重新詮釋經典的傳統水墨,展露他的觀感世界,描述了他的人文景觀,表達對生活和生命的關注,揭示了一山先生精神世界的高度和博愛。

四川省雕塑學會顧問

當代藝術家

主要探索水墨抽象化、數碼繪畫及空間藝術多形態研究

曾獲美國紐約第二屆亞洲藝術節展覽「當代水墨創新獎」,蒙古烏蘭巴託國際藝術節獲得最佳藝術家獎,第三屆阿根廷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提名獎;作品曾參加第三屆阿根廷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聯合國總部展覽、法國大皇宮藝術沙龍展;第57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及蒙古國烏蘭巴託UB國際藝術節等國際性重要展覽。

2020年第二屆田野雙年展(自貢)徵稿延期通知

蔡國強最新項目在墨西哥啟動 五大主題演繹人類不同的文明以及宇宙觀碰撞與融合


《Asia Art》由亞洲藝術基金會主辦,亞洲藝術文獻出版社聯合出版。它將以良好的媒體經驗,專業素養與人際關係加速當代藝術發展步伐,並引起藝術界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讓更多的藝術愛好者可以在第一時間瞭解亞洲藝術發展的新動向;強調優秀藝術家、策展人與評論家的發展潛力,實現學術研究與市場研究並行,重視媒體化與時效性,打造亞洲當代藝術的新的傳播平臺。

歡迎訂閱,點擊關注

相關焦點

  • 『雕塑頭條』展訊丨一山纏繞體藝術雙城展(北京一巴塞爾)即將亮相
    一山「纏繞體藝術展」文/賈 方 舟一山的「纏繞體藝術展」是一個別開生面的展覽。展出的十幾件作品都是他近期以書法和文字為基礎展開的階段性探索成果。所謂「纏繞體」就是運用電子繪畫技術對「書體」所做的一種風格化處理,在視覺上形成一種扭結、纏繞、勾連和難以分離的糾纏意象。從而傳達出一種充滿愛意的情感特徵。
  • 鮑勃·迪倫藝術大展即將亮相北京
    鮑勃·迪倫藝術大展即將亮相北京 2020年06月20日 00:00 來源:美術報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本報訊 璽明 鮑勃·迪倫藝術大展即將於6月25日登陸北京今日美術館,本次全球巡展北京站由今日美術館與上海藝倉美術館聯合舉辦
  • 觀察|從央美畢業展到巴塞爾展會:虛擬展廳與藝術「在場性」
    這拓展了實體空間的概念,並啟發觀眾對美術館(博物館)新的認知;就展覽的傳播力而言,也獲得了更多的觀眾和關注。「未來『線上』的潛力還會被激發,並會越來越會凸顯網絡展覽的優勢。」張子康在畢業展開幕直播中說。
  • 不完全盤點 2015年最受關注的藝術展覽
    北京故宮內《石渠寶笈》特展的指示牌對《清明上河圖》感興趣的請戳:食色史 | 揭秘《清明上河圖》裡隱藏的美食它不僅是2012年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後的首次亮相,而且也是暌違10 年後再展全卷。如今的「石渠寶笈特展」相當於根據館藏,將皇帝家「帳本」中提及的珍寶逐一曬出。一窺皇帝喜好,也來查查皇帝家的「帳本」,閒來「八卦」也無妨。
  • 瑞士巴塞爾鐘錶珠寶展上的「中國力量」
    中國鐘錶珠寶展團新看點繼2014年「中國鐘錶珠寶展團」進駐巴塞爾 國際品牌展館Hall2.0,代表中國品牌與國際接軌後,為了迎接今年的盛會,中國鐘錶珠寶展團各參展品牌已為這次的集體亮相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 超140件藝術真跡亮相北京「鮑勃·迪倫藝術大展」
    受疫情影響,一再延期的「鮑勃·迪倫藝術大展」終於在7月25日於北京今日美術館開展。鮑勃·迪倫的藝術作品和他的歌唱一樣,永不重複。作為一名畫家,鮑勃·迪倫創作了200餘件畫作,而這場展覽就囊括了他自1973年以來的6大不同藝術系列的創作,涵蓋了手稿、繪畫、雕塑等超過140件真跡。通過他的這些作品,展現出了一個更為「豐富」的鮑勃·迪倫。
  • 當公眾無法親臨現場,藝術應該如何呈現?| 線上展覽推薦
    當公眾無法親臨展覽現場,藝術應該如何呈現?以此為出發點,木木美術館帶來了一場線上虛擬群展,邀請諸多國內外藝術家通過錄像、攝影、詩歌等藝術形式,呈現他們圍繞生態、自然、消亡、隔離和親緣關係主題進行的探尋與思考。值得一提的是,這場閉館期間的展覽形式十分多樣。進入線上展覽首頁,觀眾首先會通過一段短視頻和圖文介紹了解展覽的主題,隨後由連結進入各個展廳。
  • 巴塞爾表展大崩盤 勞力士攜一眾大牌退出2021年表展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巴塞爾表展大崩盤,勞力士攜一眾大牌退出2021年表展勞力士,帝舵,百達翡麗,香奈兒和蕭邦4.14日發布聯合聲明,宣布退出巴塞爾國際鐘錶珠寶展,並將在2021年的日內瓦和FHH(瑞士高級制表基金會
  • 巴塞爾表展大崩盤,勞力士攜一眾大牌退出2021年表展
    在所有五個品牌代表籤署的公告中,這些即將離開巴塞爾國際鐘錶珠寶展的品牌引用了「巴塞爾國際鐘錶珠寶展管理層做出的單方面決定,包括推遲2020年表展至2021年1月舉辦,以及巴塞爾國際鐘錶珠寶展無法滿足品牌期望和需求」。作為他們退出的原因。各大品牌退出後,擁有百年歷史的巴塞爾表展前途未卜。
  • 張凡藝術首飾展亮相榮寶齋美術館
    「悅飾心裁——張凡藝術首飾展」亮相榮寶齋美術館。本次展覽由榮寶齋展覽部、中央美術學院絲綢之路藝術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共同主辦,展出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著名首飾設計師張凡近期藝術首飾精品。展覽上,獻禮新中國七十華誕的《禮讚——祖國萬歲》胸針作品首次展出,該作品為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青年藝術創作人才資助項目。
  • 卡西歐亮相2018巴塞爾國際鐘錶珠寶展
    3月22日至3月27日,2018巴塞爾國際鐘錶珠寶展在瑞士巴塞爾國際展覽中心揭幕。作為世界規模最大最重要的鐘表珠寶博覽會,自1917年創辦至今已成為整個鐘錶界的風向標,匯集全球頂級品牌與高端精英人群,展示當下高級制表的至高水平與行業最新趨勢。
  • 悅飾心裁——張凡藝術首飾展亮相北京榮寶齋
    12月6日,「悅飾心裁——張凡藝術首飾展」在榮寶齋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由榮寶齋美術館展覽部、中央美術學院絲綢之路藝術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共同主辦,展出張凡近期創作的藝術首飾精品。這批新作選材極其精良,多採用自然界中的瑰寶,使得作品晶瑩輝耀、玲瓏有致。
  • 百達翡麗等品牌宣布退出巴塞爾表展,將自立門戶創建全新鐘錶貿易展
    瑞士時間4月14日,勞力士、百達翡麗、香奈兒、蕭邦和帝舵宣布退出巴塞爾國際鐘錶珠寶展,轉而與瑞士高級制表基金會合作,在日內瓦舉辦一場全新的鐘表貿易展。這場展覽將於2021年4月初與鐘錶與奇蹟高級鐘錶展(Watches & Wonders)同期舉行。
  • 藝術界為反種族歧視發聲、巴塞爾藝術展取消、國內展覽熱度持續
    原創 scopenews scope藝術客6月由高溫的一周開啟,國內展覽熱度繼續保持。北京再次下調疫情應急等級,上海則舉辦「夜遊美術館」豐富市民的夜生活。國外「藝」情轉好,影響持續。
  • 藝術播報|唐人藝術基金將啟、日本世博會logo公布遭群嘲、張頌仁...
    2020年11月11日,美術館將正式推出首個大展,與此同時,金鷹美術館的主展館——高達13米的"中央展廳"也將向公眾亮相。預熱的兩個展覽項目分別為「全景」和「對流」。前者是金鷹美術館的跨年度項目,該項目位於金鷹美術館的展示空間「廣場」,在近2400平方的空間呈現18位藝術家的55件(套)作品,後者是一個巡展項目,以攝影和影像為媒介,探討人、身體與城市的關係。
  •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首次舉辦線上展覽,訪客量增加三倍
    作為香港乃至全亞洲的頭號藝術盛事,原本宣布取消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HK)也改為線上展覽。首屆線上展廳於3月底亮相,來自31個國家和地區的235間頂尖國際藝廊呈獻超過2000件藝術品,總價值約為2.7億美元。往年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一票難求,門票三百港幣起步,現場人山人海。
  • 「2020藝術北京·發現」展覽開幕
    「藝術北京·發現」展覽16日開幕,近百家媒體搶先一睹百餘件當代藝術新作,助力這個冬天的重要當代藝術展。藝術北京創始人董夢陽表示,2020年本應是藝術北京的十五周年,對這個博覽會來說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然而由於疫情不得不按下暫停鍵,但藝術北京依然希望在年底通過一個展覽讓大家一起聚一聚。
  • 2020廣州設計周即將開幕 VIFA威法帶來精彩活動預告
    12月3日—6日,2020廣州設計周即將隆重開幕。本屆廣州設計周以「快樂PLAY」為主題,展覽方向聚焦在私宅與新商業等業態的「設計+ 選材」新品、精品、孤品集中展覽發布,涵蓋設計、材料、家居、智能、藝術、生活美學和高級定製等領域,展商數量、展品品質再創歷史新高!
  •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將首次「在線」舉辦
    北京商報訊(記者 隋永剛 胡曉鈺)2月20日下午,巴塞爾藝術展官方微信發布消息稱,將於3月20日推出「為畫廊及藏家提供線上展示及銷售平臺的網上展廳」。此前,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原計劃於3月19日至21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的2020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在2月初官宣取消,這也是香港巴塞爾藝術展自誕生以來首次停辦。隨著網上展廳的推出,香港巴塞爾藝術展也將首次以線上形式呈現。
  • 2018年值得關注的國際藝術大展
    2017年可以說是藝術界的「大年」,卡塞爾文獻展、威尼斯雙年展、巴塞爾藝術展等等大型國際展覽讓人大飽眼福。而2018年,從每年都會在香港、瑞士、邁阿密舉辦的巴塞爾藝術展,到三年一次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再到多個雙年展如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柏林雙年展、利物浦雙年展、光州雙年展、聖保羅雙年展等等,依然有不少值得關注的國際藝術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