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心理學可以讀懂他人的內心,並且這些技巧也非常的專業,普通人很難掌握。
實際上甚至不需要學習心理學複雜的理論知識,就能簡單地了解其他人,這其中的核心技巧就是你需要注意觀察你想了解的人的一些日常細節,特別是在其毫無防備的時候。
這裡列舉了 6 個實用的細節,雖然不能讓你讀懂別人的內心,但至少可以讓你對一個人的特質得出基本的判斷。
細節一:對待服務人員的態度
一個人對待服務人員的態度,可以反映出其內心的真實為人。這裡的服務人員可以是商場導購、飯店服務員、小區的保安等等。因為在面對服務人員的場合下,一個人會處於一種「權利」地位:服務員為了其工作會儘可能滿足被服務者的不合理需求和壞態度。
如果一個人對待服務人員態度很差,非常傲慢,呼來喝去,可以窺見其內心的缺乏同理心,自私,這甚至可以理解為是缺乏自我尊重的表現,因為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人格很尊重,一般會將這種認知投射到外部。
細節二:儀態儀表
一個人的儀態儀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一個人的性格,正所謂面由心生,儀態儀表也是如此。
自信的人往往看起來更加具備氣場,所謂氣場其外在的表現往往是身體挺直,面部表情自然,走路有力且不疾不緩,衣著整潔得體。
馬斯克
如果一個人經常穿著隨意,比如穿拖鞋、褲衩去工作,很可能這個人當前對待事情的態度也是比較不拘小節,不太適合從事一些精細的工作。
上面只是兩個例子,很多人可能接觸久了忽然穿衣風格發生改變,這一般反映了其內心的想法出現了改變,結合你對這個人的了解,往往可以更好地探察人心。
細節三:面對微小衝突情況的反應
想像這樣一個場景:你和朋友在飯店吃飯,你們本來點的是可樂,結果上菜的時候服務員錯拿成了同樣價格的雪碧。這時候你或者是你的朋友向服務員提出了這個問題,但因為周圍太吵了,服務員沒聽清你們的話然後就去旁邊處理自己的事情了。你或者你的朋友會如何應對?
我相信有的人會覺得同樣價格的雪碧和可樂,喝什麼都無所謂;有的人可能會堅持換回原來的可樂。這兩種反應並沒有好壞之分,但卻真實反映了一個人在遇到更大問題時可能的應對策略。因為如果堅持換回來,實際會面臨一種「微小衝突情況」,這種情況下人會面對更多的社會壓力。
仔細觀察這一類的細節,可以幫助你了解一個人面對問題時可能的行為和心理。
細節四:面對周圍人取得成就時的反應
超級碗表情
當 Peyton Manning 贏得其第二個超級碗(超級碗是NFL職業橄欖球大聯盟的年度冠軍賽,勝者被稱為「世界冠軍」)時,網絡上流傳開了一個表情包:他的兄弟 Eli 看起來對於自己手足的勝利並不興奮,甚至可以說毫不關心。
當一個人面對周圍人的成功時,他/她往往難以掩飾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如果其內心是妒忌的,卻強行表現出開心的態度,這種偽裝的態度很容易被感覺出來,例如雖然語言上進行祝賀,但面部表情卻絲毫表現不出任何開心。大多數情況下,嫉妒的人只會表現出一種漠不關心的神情。如果可以抓住這種觀察機會,你絕對可以更加了解一個人的真實性格。
細節五:對待工作的態度
因為工作是大多數人都需要從事的社會活動,往往從事一個工作時間長了,一個人的本性就會暴露無遺。
試著和你想了解的人聊聊他/她的工作,看看其對待自己的工作的態度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可以試著聊一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觀察其應對方式。這也將是你和這個人遇到困難時對方可能會採取的態度,究竟是解決問題?還是迴避問題?還是胡攪蠻纏?
細節六:小孩子的態度
很多人說孩子是具備第六感的,因為孩子的因果推理系統並不完善,所以越小的孩子越注重從「氛圍」中獲取信息。有的人會覺得小孩子很好哄騙,但事實上很多時候,小孩子是可以通過一個人的面部表情更準確地捕捉一個人的真實想法的。
此外,正如像「細節一」中提到的,大人在小孩子面前往往也處於「權利」地位,可能更容易暴露自己長久隱藏的內心。所以想了解一個人,不妨看看小孩子對他的評價。
雖然無法 100% 成功讀懂一個人的內心想法,但是留意仔細觀察身邊人但言談舉止可以幫助你更好地進行日常決策,並且進而影響你的人生。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中,更多地觀察,更多地練習,您會擁有一項與眾不同且具有實際意義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