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三寸金蓮小腳

2021-03-04 給面

所謂三寸金蓮,直白的說就是人為骨折,現在的年青人大多不知其為何物?昔日的」時髦」早已成為今日」古董」,青少年沒有幾個人看到過腳穿」三寸金蓮」的老太太,他們不知道」金蓮」為何物是不足為奇的。」三寸金蓮」是指古時女子從幼時(約七、八歲左右)以布纏裹腳指,將大腳指以外的四腳指全部壓迫到腳掌之下。因此至使腳指畸形,變成長不過三、四寸,近似於三角狀的小腳。這種小腳及其鞋子的美稱即為「三寸金蓮」。這種纏足風俗在中國歷史上到底是什麼時候形成的?至今難定確切年代,據考古資料分析,南唐絕代才子,薄命君王李後主是女子纏足的始作俑者。李後主喜歡美色及音樂,為尋歡作樂,他令宮女舞娘用絲帛纏足之後在黃金製成的蓮花臺上翩翩起舞,」金蓮」由此而得名。後來纏足之風越出宮牆吹向民間,一些趕時髦的女子開始模仿,宋代時已出現歌詠小足金蓮的詩詞,說明當時統治階層對」三寸金蓮」的審美情趣已悄然形成。但是在元代,規定只有有錢人家的女子才可以纏足;而明代更有禁令,賤民階層的女子是不許纏足的,到了清代,纏足風氣大盛,男子娶妻,非小腳不可,竟以大腳為醜為恥。隨著對小腳的欣賞崇拜,對女性的身心摧殘也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三寸金蓮這些昔日的時髦鞋,如今已成明日黃花,但它背後所包涵的婦女們的辛酸血淚。並未因歷史的封塵而失去它的史料價值。

三寸金蓮小腳裹足,從孩子抓起

過去,無數中國女孩在童年時都要經歷一個痛苦的儀式:從5歲左右開始,雙腳就被緊緊裹住,以便在成年後有一雙漂亮的三寸金蓮。這種做法延續了數個世紀。眼下,三寸金蓮正逐漸成為歷史。

在雲南六一村,仍然健在的纏足婦女有20到30人,78歲的王桂鳳(音)就是其中一位,很容易就可以將她纏過的雙腳與鄰居的區別開。

圖為王桂鳳的鄰居手捧一雙「金蓮」鞋,因裹起的雙腳看似蓮花而得名。不過,旁邊的小女孩看起來有點擔心(別擔心!你的雙腳不會被纏!)

幾乎所有的纏足婦女都自己作鞋,王桂鳳也不例外,她們對自己的針線活兒和繡花手藝十分自豪。圖為王桂鳳本人。

圖為王桂鳳纏著裹腳布的腳。

圖為王桂鳳拆下裹腳布。 越高(音)是另一名纏足婦女的丈夫,在75年後他仍然能夠回憶起結婚5天後妻子第一次在他面前拆下裹腳布時的情景。

圖為王桂鳳裸露的一隻腳。 越高說他第一眼就覺得妻子的雙腳很美,然而今天已無法說清當時這種感受的緣由。

同住六一村的皮桂瓊(音)十幾歲時受到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丈夫鼓勵,放開當時纏了一半的雙腳。

六一村的小腳女人曾經組成一個舞蹈隊與其他婦女賽舞,皮桂英老人就是這個舞蹈隊的成員,儘管已經71歲了,她的精力仍然十分充沛,還記得當年的舞步。

10年前,六一村的小腳女人有300名之多,但這個數字在逐年減少。圖中90歲高齡的吳柳鶯(音)老人就是這個逐漸衰減的群體中的一員。

在六一村南邊有一個叫做團山鎮的小鎮,離六一村有幾小時車程,這裡住著4位裹了小腳的老人。圖中的熊秀峰(音,左)和朱曉瓊(音)便是其中的兩位。

羅婆婆正在縫製金蓮鞋,她將這種鞋子賣給外地遊客。

羅桂英老人腳上穿著簡 的鞋子,但她準備賣給遊客的金蓮鞋卻十分精美。

圖中是吳婆婆最好的金蓮鞋,放在她家的樓梯臺階上。

相關焦點

  • 民國時期還在纏小腳!「三寸金蓮」究竟長什麼樣?
    導語:民國時期還在纏小腳!「三寸金蓮」究竟長什麼樣?雖然說,我們現在生活在人人平等的社會當中,但是,在老一輩中間,還是會殘留著一些封建思想。在那個年代,女孩子長到四五歲的年齡,就必須在父母的逼迫之下,把腳纏成「三寸金蓮」的模樣。而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能夠嫁入「豪門」,受到丈夫的喜歡。那麼,「裹小腳」這個習俗究竟是怎麼傳下來的呢?其實,早在宋朝年間,「纏小腳」的習俗就已經開始興起。但是,並沒有強調說女子一定要纏足。直到明朝時期,才有了「三寸金蓮」的標準,出現了一些專門的纏足鞋。
  • 三寸金蓮步步搖
    按照當時的審美,三寸金蓮不僅僅只是指代腳,還是一種遊戲工具。《金瓶梅》中,西門慶用三根手指,撥弄玩賞潘小姐的腳丫子,這叫:捻。雙手掬「握」,還有捏,大拇指搔腳底板(這個真的很下流!!!),還有用手指撫摸腳趾縫,叫:控……
  • 古代女子三寸金蓮背後的性密碼
    《中國豔情》一書的作者高羅佩在書也說:「小腳是女性性感的中心,在中國人的性生活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腳在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其實在更早時就有古人探索和實踐過。在古人們的審美觀裡,三寸金蓮是很性感的,能夠激發他們的性慾。清代李汝珍在《鏡花緣》中說:「纏足與造淫具何異?」千百年來,三寸金蓮與中國人性生活,都有著不一般的關係。古人對「三寸金蓮」的痴迷讓現代人驚嘆。
  • 三寸金蓮的秘密
    在一個古色古香的櫥櫃裡,發現一雙小巧玲瓏可愛的鞋子,大概只有手掌那麼大,上頭還有豔光華麗牡丹花的圖案,巧奪天工的造型,看得我目不轉睛,好似穿越時光隧道,乘著這雙「三寸金蓮」的小舟,飄呀飄,搖啊搖,載我回到奶奶照顧我的童年歲月。
  • 從三寸金蓮看古今的變態之美,簡直觸目驚心!
    女孩子從幼童時期就開始穿很小的尖頭鞋,等到五六歲時用布帛緊緊地纏裹住腳,把大腳拇趾以外的四趾盡力壓迫到腳掌之下,久而久之,腳趾,腳骨嚴重扭曲變形,一雙天生健康的好足長成了約三四寸,近似三角形的畸形小腳,這種小腳和穿的鞋還被美曰「三寸金蓮」。纏足的陋習始於何年何月,眾說紛紜,莫哀一是,已經無從考究。既然提到三寸金蓮,不得不說那個薄命皇帝李後主。
  • 三寸金蓮,一道畸形的足上風景
    《民國閩南阿嫲》,黃橙作品 《石碼市井》作品,請勿對號「三寸金蓮,盈盈一握」。古代文人筆下的女人小腳,如此美麗!然而,層層白布解下,扭曲的筋骨,折斷的腳背,實在不堪入目。自古以來,「小腳一雙,淚水一缸」就是婦女纏足的寫照。儘管如此,但總有些虛偽的文字去粉飾曾經的醜陋,「瘦欲無形,看越生憐惜」、「柔若無骨,愈親愈耐摩撫」。更有人將兩隻嚴重變形的小腳中部所形成的塌陷形容為「兩輪彎月」,而用金蓮(鞋)行酒暢飲,甚至成為了舊文化的所謂「雅」事。
  • 揭開千年纏腳布 三寸金蓮是一段女性的血淚史
    若她生在宋元明清時期,根本不會覓得如意郎君黃曉明,能找個八兩金已算僥倖,皆因當時社會以小腳為美,即使你身材再好貌若天仙,倘若沒有一雙三寸金蓮,如何整容也只落得剩女下場。年輕人對三寸金蓮或感陌生,它是用長布條將腳裹成畸形,現代人雖認為裹腳是封建社會對女性的摧殘,但這雙小腳、這種病態審美,卻主宰社會風氣千年。三寸金蓮這四字聽起來詩情畫意,背後卻是一部女性血淚史。
  • 揭秘古代裹腳的女人 三寸金蓮如煙盒般大小
    三寸金蓮大概只有一包香菸盒那麼長  裹腳也叫纏足,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陋習,即把女子的雙腳用布帛纏裹起來,使其變成為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蓮」.「三寸金蓮」也一度成為中國古代女子審美的一個重要條件。  由於小腳「香豔欲絕」。玩弄起來足以使人「魂銷千古」,他竟將小腳的玩法歸納出了48種之多。
  • Ikewenna打造型體美——奶奶們的"三寸金蓮"!
    Ikewenna打造型體美——奶奶們的"三寸金蓮"! 俗話說得好,奶奶們的「小腳」,又叫三寸金蓮,俗稱裹小腳,是把女子的腳用布條紮裹起來,使其變得又小又尖的一種封建陋俗。這種經過緊密纏裹導致筋骨畸形的小腳竟被古人美化為「三寸金蓮」而受到廣泛讚美,乃至男子為這顫倒,女子為之痴迷。難以想像,如果中國女子沒有纏足是不是會出現更多的武則天與太平公主? 就用「裹」的方法就能達到效果,何況以功能性的塑身模具呢?
  • 老照片:慈禧腳大,受「小腳為美」影響,經常這樣做,從不露馬腳
    滿人為什麼穿花盆鞋,最被認可的說法是:古代女性的小腳稱為「三寸金蓮」,這種畸形的審美,大清入關後也受到了影響,她們雖然不像漢人一樣使勁纏腳,但也開始認為大腳不美了。 把腳藏在裙擺裡的慈禧。
  • 王愛華:小腳老人與她的虎頭鞋
    受傳統習俗影響,胡鳳蘭老人6歲就被母親「哄騙」裹起了小腳。布條一圈圈緊緊纏裹住正在生長發育的雙腳,除大拇指外其它四指全部折斷,她卻忍痛沒有埋怨,只知道纏好了腳將來能找個好婆家。她還時常眼裡泛著亮光,自豪地說「全村女孩中,就數我裹的腳最小最中看。」
  • 晚清老照片:傳說中的小腳女子和縣太爺,比影視劇真實
    這組老照片記錄了晚清各類人物的肖像或生活狀態,有傳說中的縣太爺,有小腳女子,也有朝廷重臣,等等。平時大家只能在影視劇中看到的形象,今天真實地呈獻給大家。它們勾勒了100多年前的社會圖景,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 裹小腳的民國姑娘照片,古代女人裹小腳的原因是啥?
    只是因為要迎合男人們的需求,有多少女孩為了有一雙「美足」吃盡了苦頭,「小腳一雙,眼淚一缸。」裹小腳的民國姑娘照片裹小腳最早開始與南唐李煜在位時期,但是還有一種說法是開始於戰國時期,裹小腳就已經開始了,到了明清達到了鼎盛時期,一直延續到民國初期,這真可謂是「三寸金蓮
  • 此女15歲靠「三寸金蓮」嫁入豪門,洗腳時疼痛難忍,丈夫卻很喜歡
    封建社會中流傳著一種「三寸金蓮,四寸銀蓮」的說法,也就是說,遭到封建社會毒害越深的女人,在當時越受寵。毫不誇張的說,由於纏足的存在,讓絕大多數的封建女子受到了嚴重的迫害。這一封建陋習的存在,也讓許多封建女子都變成了「殘疾」。對於這些纏足的女子而言,她們的一生都將受到「三寸金蓮」的影響。
  • 晚清老照片:這就是傳說中的「三寸金蓮」,站不穩、走不動
    三寸金蓮,最早出現於宋代,大於四寸為"鐵蓮",四寸為"銀蓮",而三寸才是"金蓮"。 "三寸金蓮"不僅要求腳要小至三寸,還要弓彎,把腳指頭握到腳底。實圖不放了,以免引起網友不適。
  • 民國小腳夫人:纏足決定命運,靠小腳嫁富戶,每次洗腳都疼到崩潰
    而且大家熟悉的「三寸金蓮」的說法,是從明朝傳過來的,那時候女子的腳不能大於三寸,腳背彎曲。「三寸不爛之舌」是什麼概念呢?現在一寸是2.54釐米,按明朝的說法,三寸內大概也是8釐米左右,只比小寶寶的腳大了點。所以女子纏足大多在三、四歲時進行,六七歲時已初具規模,經過數年的纏裹,整個腳部都會呈現出三角畸形,隨後伴隨一生的疼痛。
  • 她靠「三寸金蓮」嫁入富戶,洗腳時疼到撕心裂肺,丈夫卻喜歡得很
    這些都是刻骨銘心之痛,但是令人驚奇的出來貴族女子一出生就要註定是小腳的命運之外,民間的女子若是有一雙小腳必定是家中最為受寵的女兒。因為民間的女子需要做大量的勞動,一般是不會裹腳的。但是若是家中受寵的女兒,為了能讓她嫁給一個好人家,將來不受苦。家中會放棄這個勞動力,不顧女孩的眼淚與哭喊給她強行裹上小腳,以此來保證孩子未來的婚姻生活。
  • 從三寸金蓮到高跟鞋,我們離女性審美自由到底還有多遠?
    其實,在此之前中國女性穿的「三寸金蓮」,鞋跟就是有高度的。「三寸金蓮」是纏足女子所穿的繡鞋,纏足之後再穿高跟,走路十分艱難。有男子求親,第一件關心的事情就是女孩腳小不小,若發現新娘是雙小腳,兩家其樂融融。如果腳大,有的男方會要求女方在婚前加緊纏束,以免出醜。
  • 男人何以愛小腳 小歷史
    桑生的足控古今中外屢見不鮮,在很多文明中,足和生殖器雖然隔著腿的長度,二者仍然是一體的,《舊約·以賽亞書》中出現的「腳上的毛」就是陰毛的意思,在熱情的伊比利亞半島上,露足與露陰一樣有傷風化。光緒年間的徐珂在《天足考略》中載元代陶宗儀的說法,認為「晉永嘉元年,用靸鞋黃草,宮內妃御皆著,始有伏鳩頭履子。伏鳩子頭狀形容足履的纖小,女子纏足裹小腳之事始於晉。唐代詩人杜牧《詠襪》中「鈿尺裁量減四分,纖纖玉筍裹輕雲。」也是描寫女性的小腳的。
  • 黃逸梵:踏著三寸金蓮遊走世界的女人
    但傷感歸傷感,她終究是放棄了做一個好妻子、一個好母親的人生抉擇,開啟了她「一雙三寸金蓮橫跨萬水千山」的個人時代。在張愛玲最愛的幾張母親的照片中,黃逸梵都是儀態萬方、氣定神閒的,那是一種風情浪漫的文藝美。在張愛玲的畫裡、筆下,黃逸梵的美麗模樣是這樣的:「纖瘦,尖臉,鉛筆畫的八字眉,眼睛像地平線上的太陽,射出的光芒是睫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