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太焦慮怎麼辦?採用正念覺察呼吸等方法調節身心

2020-12-23 騰訊網

最近每天日常總結自己一日的健康狀態,發現自己:體重正常、體溫正常、身體健康,然而卻也發現自己什麼事情都沒有興趣,神經兮兮、夜不能寢變為了常態。過度焦慮了要怎麼處理?不如試試正念覺察呼吸方法、自我擁抱等減壓調節方法。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精神心理科主治醫師陳麗萍同其正念導師胡君梅為受到疫情影響焦慮不安的人們介紹了調節身心的正念覺察呼吸方法。

正念覺察呼吸的要點

1、找一個安靜的地方,以任何舒服的姿勢坐著、站著或者躺著,輕輕的閉上眼睛,領受彎曲的雙腿,腳與地面接觸的感覺,腳被褲子包裹的感覺,領受在這個姿勢下整個身體的感覺;

2、過程中有念頭的訪客,沒有關係,知道就好,深吸一口氣,順著這口氣溫柔,而且不帶評價的,帶回到我們的身體。在自然呼吸狀態下,體會氣息進來,身體的輕微鼓脹感,氣息出來,身體的松沉感。

3、最後送給自己幾個深呼吸,深深的吸氣,慢慢的呼氣,覺察在深呼吸的時候,身體的感受,重複8次-10次左右,用手指數,心則要專注身體的感覺。讓身體可以自由動一動,選擇是否要把眼睛打開。

除此之外,廣東祈福醫院神志病李躍華教授也推薦了3個可以隨時隨地使用的心理調節方法:

1、自我擁抱。交叉雙臂放在胸前,雙手指尖可以觸到鎖骨和肩膀之間的區域。雙眼可以閉上或部分閉上,深呼吸,感受通過身體和思維的感覺(認知,圖像,聲音,氣味,感情和軀體感覺),不加以修改、抑制或判斷。這個練習可以持續做,直到不想做為止。

2、平靜呼吸法。讓自己靜坐10分鐘,平靜呼吸,剛開始時用鼻吸氣,用嘴呼氣,儘量多吸氣,吸氣時胸腔腹部鼓起來,儘量把氣都呼出去。2分鐘後可以僅用鼻子呼和吸,意念集中在呼吸上,想像吸入的是新鮮空氣,呼出的是濁氣,讓身體所有的不適內心的煩擾焦慮憂愁,都隨呼氣呼出去。

3、自我關懷。每天寫下三件讓你平靜或快樂的事情,貼在床頭、更衣櫃、電腦上,感到沮喪的時候,看看他們。

如果焦慮恐慌過於嚴重,無法通過以上方法進行放鬆和自我調整,可以尋找專業的心理援助。國家衛健委已發表了《新型肺炎緊急心理幹預指導原則》,12320熱線、全國心理救援熱線均7*24小時在線。

採寫:南都記者曾文瓊

實習生:王金炫

通訊員:李梅 魏星 黃月星

來源: 廣東省心理危機幹預專委會 廣東祈福醫院

相關焦點

  • 正念之呼吸練習
    疫情,復工,你焦躁不安了嗎?正念教你如何減壓!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回想在家裡的我們是怎樣的呢?是否能夠一如既往的享受當下難得的自由時間?還是每天刷朋友圈、各種微信群裡、各種新聞查看有關疫情情況?又或是已經在自我覺察、自我規劃、自我學習?現如今已經復工復產,你又是如何適應?如何面對自己的工作?智者說,生活中唯一不變的東西就是變化!面對這個千變萬化的世界,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化,我們的情緒是怎樣的呢?是很平靜?還是會有些恐慌?緊張?害怕……然而,不管是什麼情緒,首先,我們都要知道這些都是正常的。
  • 如何用「正念」應對焦慮?
    近日,發表在PLOS Medicine雜誌的一項研究顯示,正念可以改善心理健康和提高幸福感,減少焦慮,抑鬱和壓力。但同時,研究人員強調,正念練習可改善心理健康,尤其是對抑鬱,焦慮和心理困擾的人群,但正念未必對所有人都有效。
  • 國家衛健委推薦的正念冥想,可不止放鬆減壓這麼簡單
    早在2月初,國家衛健委在疫情防控相關的新聞發布會上,就倡導大家學習採用正念冥想的方法,來緩解心理壓力。近期,果然心理聯合喜予舍放鬆學院,也發起了公益正念練習群組,提供給在疫情期間需要心理支持的人們。短短一周的時間,就有2000多人次參加練習。小夥伴們普遍反饋,練習之後內心狀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比如,更能善待自己和他人,更能接受生活中的不如意、自身的「不夠好」,並能在面對挑戰時,實事求是地看待所處的環境,找到應對的方法等等。
  • 正念瑜伽︱身心放鬆的最佳方式
    當我們用這樣的內觀態度和狀態帶入瑜伽習練中,那麼我們便可以從心底把練習定位於一種禪修,一種幫助我們觀察和放鬆自己身心的方式,從心底放下對它的恐懼。而實際上,正念練習瑜伽的確可以平衡身心,通過串習,我們從瑜伽體式中持續不斷地將我們的呼吸和身體覺受連接在一起。
  • 正念冥想知多少
    正念冥想,有時也叫作「覺知冥想」或者「內觀冥想」,指的是對當下的覺察,需要人們有意識地把注意力集中於當下而出現的一種意識,是一種不作任何判斷的一種自我調節方法。其核心特點在於「有意識地覺察、關注當下、不作評判」 ,因此與專注冥想的要求相反,又稱「開放監視」冥想。正念冥想最早由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醫學院的卡巴金博士提出,他結合東方禪修與西方醫學、心理學而創設了這種正念減壓訓練方法。
  • 「焦慮到要喝中藥調節?」:克服焦慮,用這3個方法效果更佳
    太緊張了不行,過於放鬆也不行。」——知陽在上一期內容中,我分享了關於焦慮的5個層級。有位網友的留言讓我印象很深,網友在文章中評論說:「我太焦慮了,現在喝中藥調節。」一般而言,焦慮情緒都屬於心理方面的問題。
  •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高考生如何備考?四個方法可緩解焦慮
    一、四個緩解焦慮,調節情緒的方法  這四個緩解焦慮、調節情緒的方法,是考前、考中和日常生活中都適用的。用呼吸放鬆法,往復3次就有明顯放鬆效果,有助集中注意力。  2.正念練習法  正念練習的核心是關注此時此刻。我們之所以焦慮,是因為腦子裡想的都是關於未來的事情,關注此時此刻,能讓我們集中注意力於當下的事情。比如,複習時,要關注當下你要複習什麼,你在做哪道題,把你腦海裡擔心考不好怎麼辦等擔憂未來的念頭拋出去,只關注當下。
  • 四個方法可緩解考生焦慮
    一、四個緩解焦慮,調節情緒的方法這四個緩解焦慮、調節情緒的方法,是考前、考中和日常生活中都適用的。用呼吸放鬆法,往復3次就有明顯放鬆效果,有助集中注意力。2.正念練習法正念練習的核心是關注此時此刻。我們之所以焦慮,是因為腦子裡想的都是關於未來的事情,關注此時此刻,能讓我們集中注意力於當下的事情。比如,複習時,要關注當下你要複習什麼,你在做哪道題,把你腦海裡擔心考不好怎麼辦等擔憂未來的念頭拋出去,只關注當下。
  • 10中常見正念方法丨正念是如何工作的?
    卡巴金博士把其學到佛教的禪修方法和瑜伽引進到當代心理治療中,並剔除佛教框架和宗教元素,把這些方法和技術放在科學的範疇裡統稱為正念。喬卡巴金博士把自己定義和提煉的正念技術和方法用於心理治療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79年在美國麻州大學醫學院設立正念減壓療法診所,但是他個人不斷貶低正念和佛教的關聯,把自己的正念心理療法(MBSR)稱之為科學方法並做臨床實驗。
  • 邵陽市腦科醫院:「正念」正在悄悄地改變一些人的工作與生活
    在疫情常態化防控下,你的元旦假期是怎麼度過的?邵陽市腦科醫院心理諮詢中心的心理學專家和心理學愛好者們,利用這個假期,用覺察的力量,讓自己置身寧靜平和的環境中,跟隨邵陽市正念減壓導師王瑞見,開啟了一場親近心靈的旅行,感受正念力量。
  • 冥想、正念、敘事,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身心練習?I 每周五放送下周課表
    2021年的開局似乎仍然信息量不減,疫情卷土又來,打工人和996持續被熱議,詭異荒謬的社會新聞頻頻登榜。在這魔幻的現世中,混亂可能本來就是最原始的秩序,而我們能做的也許只有儘可能保全自己內心的平靜與真實。新的一年,面對來自外界的壓力與嘈雜的聲音,如何保持內心的安詳與寧靜,尋找一種身心平靜的方式,依舊是每個人需要進行的任務。
  • 正念是抑鬱和焦慮的剋星
    正念如何給我們帶來解決抑鬱、焦慮等消極情緒的方法? 正念可以教會我們一種將思想,情感和情緒聯繫起來的方法。一個關於學會處理和接受當前發生的一切,拋開我們主觀成見的只顧當下存在的一切,而不是去避免或一定要解決它。此時此刻,如果大腦的企圖避免或解決問題,會加劇我們的負面情緒。
  • 焦慮症的正念自助療法
    焦慮症的自助方法有許多,正念是其中一種比較常見的一種方法,一些心理師也會把這種方法稱之為靜觀療法。正念療法是一種以特定的方式來覺察,即有意識覺察活在當下及不做判斷,單純地注意身心每一秒的體驗,明了當下的心身狀態及其變化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
  • 正念冥想:教你告別焦慮和壓力
    由於睡眠狀態一直不好的原因,我開始練習正念冥想,後來學習了關於正念冥想的知識。才發現我之前的正念冥想陷入了兩大誤區,慢慢調整之後,發現的焦慮和壓力開始減少。我先來談談我兩點想法。想了解正念冥想,得先了解什麼是正念。關於正念,喬恩·卡巴金博士說:「正念是當我們把注意力有意地、不加評判地放在當下的時候所產生或者湧現的那麼覺知。」也就是說有覺察的感知自己,並且有清醒的認知。了解了正念後,我們來聊聊正念冥想容易陷入的誤區。
  • 疫情期間,家長如何調節自身和孩子的焦慮情緒?
    針對疫情期間一些家長的來電諮詢,我校心理老師藉此機會通過專業的分析和指導,為各位家有青春期的家長朋友來講解如何在疫情期間,調節自己和孩子的不良情緒。希望能夠對大家提供實質性的幫助,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 正念減壓(MBSR)|全球最權威的正念治療課程
    我也不想「卷」,我能怎麼辦?最近流行一個詞:內卷。這兩個字非常形象地概括了在當下社會,我們每一個人都面臨的一個困境——一場無休止的競爭。課程結合了東方智慧與西方醫學和心理學,以簡易的正念冥想技巧,幫助學員處理壓力、焦慮、疼痛及其他身心疾病。MBSR完整課程共八周,通過學習身體掃描、正念呼吸、正念伸展、靜坐、覺察苦樂經驗與慣性反應、生活中的正念等方法與練習,將「活在當下」的自在與智慧,落實到日常生活中。2、我能收穫什麼?
  • 追蹤:正念呼吸一周體驗心得正念訓練|情緒的
    正念呼吸一周體驗心得正念訓練|情緒的現在,除了用小刀割傷自己外,脾氣也不太好,易激惹。周末或寒暑假期間,入睡很快,第二天醒來也早,睡眠質量很好。但是現在是上學期間,睡眠不好,晚上很難入睡,早上又很難醒來。內心總有些事情放不下,如下:1.計劃早上五點半起床,收拾一下,六點半再喊弟弟起床;2.第二天上課時要不要舉手回答問題?
  • 正念與冥想的區別到底在哪裡?
    在現代正念開始初期,通過聚焦於呼吸,其核心是去培育對身體及心一刻接著一刻的覺察,從而令身患慢性疾病、疼痛和精神壓力過大的人,能夠對其身體及心理上的痛楚有所幫助。當我們保持正念來生活時,我們努力把握每一時刻、覺察當下的發生。
  • 正念覺察練習之葡萄乾練習
    正念意味著我們把評判擱置一會兒,把為未來設下的眼前的目標也放在一邊,接受當下此刻的本相,而不是我們想要的那樣。當我們允許自己經由身心感受去體驗事物,而不是經由習慣性思維,我們會更深的和生活接觸。正面不是加以更多的關注,而是以不同的、更智慧的方式加以關注。
  • 疫情期間宅太久,焦慮、煩躁怎麼辦?教你如何緩解
    儘管宅家的生活對於一些「宅男宅女」而言沒有造成很大影響,但是大部分人都由於長期沒有出門,進而出現了一定的不良反應以及負面情緒,比如做事缺少樂趣、抑鬱、焦慮、煩躁等。那麼,為什麼長期宅在家裡會導致不良情緒產生呢?疫情期間宅家,為什麼會感覺焦慮、煩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