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孤僻的孩子,未來很難成功!父母這4個引導刻不容緩

2020-12-26 陌竹媽媽

生活中總能看到有的孩子不愛搭理人,大人叫孩子名字,孩子也不反應;有的孩子夾來客人,把自己關在房間裡自己玩;有的孩子在遊樂場也是自己一個人玩……這個孩子都有一個共同點,性格內向,孤僻。

性格決定命運。性格孤僻的孩子內心都比較封閉,對周圍的人缺乏信任,不願意交流。不及時引導,制止,對孩子身心健康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先來了解一下孩子性格孤僻出現的原因:

一、家長保護過度

有的家長對孩子保護過度,什麼都不讓孩子接觸,孩子沒有機會接觸和實踐,慢慢地會變得膽小,什麼都不敢做。

二、孩子交往太少

孩子大部分時間都跟家裡人呆在一起,很少出去和同齡的小朋友玩,孩子的交往能力沒有得到鍛鍊,以後見到陌生人也會膽怯,不敢在外面表現自己。

三、孩子心理有陰影

經常都會聽到家長對孩子說:「你再不聽話讓壞人把你抓走」這種恐嚇式的話語會給孩子心理壓力,認為外面的世界太可怕,有逃避心理,不愛和外面接觸。

孩子性格孤僻,家長要及時引導,幫助孩子快樂起來。

一、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家庭不和諧會讓孩子覺得壓抑,如果父母長期爭吵,不關心孩子,孩子慢慢地就會變得孤僻。給孩子一個溫馨的家庭環境,感受到家的溫暖,願意和父母溝通,孩子的性格也會開朗起來。

二、讓孩子多參與活動

性格孤僻的孩子會喜歡一個人玩玩具,看電視,不喜歡參與集體活動。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出門,一起外出購物,一起做飯,一起幫助他人,讓孩子多和他人交流。也可以帶孩子去公園、動物園等玩耍,鼓勵孩子全員小朋友一起玩,接觸不同的人,增強孩子的交往能力,性格就會越來越開朗。

三、增強孩子體質

有的孩子因為體質弱,被其他的小朋友嘲笑,內心受到打擊,就會逃避,不願與人交流。家長平時多帶孩子到戶外運動,讓孩子參與到各種活動中,不僅能增強孩子體質,還能讓孩子更勇敢、樂觀。

四、不隨意批評孩子

孩子不管做什麼都希望能得到家長的肯定,家長的否定對孩子來說是殘酷的,否定孩子,甚至訓斥孩子,對孩子心理傷害非常大,時間長了就會變得孤僻,不自信。家長要多鼓勵孩子,讓孩子多嘗試,孩子會變得開朗、自信。

相關焦點

  • 孩子性格孤僻不愛說話?父母學會3步引導,讓娃娃變得活潑開朗
    但每個孩子都是生來就有著不同的,有的孩子天生就外向、活潑,有的孩子生下來性格就比較內向,喜歡獨處,面對這些性格不同的孩子,家長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去引導,對於那些性格比較內向的孩子,如果沒有得到父母及時的關係和正確的引動,可能會產生使孩子性格轉變為孤僻、社交困難等等不良後果。第一:孩子為什麼會性格孤僻?
  • 孩子是否性格孤僻,不愛說話?家長要學會三步引導
    每個孩子天生就有不同的特點,有些孩子天生外向活潑,有些孩子天生性格內向,喜歡獨處,面對這些性格各異的孩子,家長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引導他們,對於那些內向的孩子,如果沒有可以從父母那裡得到及時的關係和正確的引導,可能會會使孩子的性格變化變得孤僻、社會困難等不良後果。第一:為什麼孩子們孤獨?
  • 家有性格孤僻的孩子如何引導
    現實生活中,孩子不喜歡搭理人,不應人的情況我們都有遇到過。大人叫孩子名字,或者讓孩子叫他人,孩子都是一點反應也沒有,家裡來客人總喜歡關在房間裡不出來,在遊樂園也喜歡自己玩自己的,在幼兒園也不喜歡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這些反應,都在漸漸說明,孩子的性格內向,變得孤僻。
  • 父母須知:孩子有這4種行為,並不是性格孤僻,而是聰明的表現
    現在兒子已經上小學3年級了,和同學的交流的也不多,在班上感覺很不合群,這讓夫妻二人非常擔心。為了鼓勵孩子走出家門,蕾蕾特意組織幾個朋友帶上家人一起秋遊。到了目的地,幾個孩子聚在一起交換玩具,玩得非常高興,只有兒子一個人站在草坪上看落葉。
  • 培養孩子性格特徵,面對孩子六大消極性格特徵,家長應如何引導?
    雖然說每一位孩子都是特別的,他們有著自己的性格,並且只要家長好好利用孩子的性格特徵,每一個孩子都有可能成才。但現實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很多父母由工作太忙導致疏忽了對孩子的性格培養,這就會使孩子的性格產生偏差,非常不利於他們的人生發展,要知道好的性格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給這個人帶來的只有好處。
  • 孩子性格孤僻,不愛表達,該怎麼辦
    這類寶寶比較膽小、畏懼、恐慌,害怕被別人拒絕,成敗感強烈,比較孤僻、脆弱,心地善良、友好,但不願意與人交際。如果家裡的寶寶孤僻,不愛交流,父母可以採取下面的措施幫助寶寶改掉孤僻,不愛交流的缺點。你愛的暖流滋潤寶寶的心田,寶寶在感受愛的同時,悄然改變孤僻的性格。愛是轉變寶寶孤僻性格的前提,沒有「愛心」,再好的方法也不可能奏效。父母之間的相處模式和關係也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和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因此父母之間也要營造一種相親相愛的氛圍,儘量少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鬧,大喊大叫,克制自己過激的言行。
  • 孩子對家人非常冷漠,可能是出現了孤僻心理,家長及時引導很重要
    但是有些家長,卻會因為自家孩子的沉默寡言以及孤僻感到煩惱,甚至希望他們每天都可以嘰嘰喳喳說個不停。同事小朱就是後一種家長,她家孩子在學會說話後,並沒有像其他小朋友那樣,總是嘰嘰喳喳說個不停,而是非常安靜。所以小朱很擔心自家孩子是不是得了自閉症?因此帶孩子前去醫院進行了檢查。
  • 孩子的「不合群」行為,家長可巧用5個方法調整,改變孤僻性格
    他們性格孤僻,獨來獨往,平時好友親戚基本不往來。很多人都以為他們是長大才變成這樣,實際上,很多人的不合群是從小開始的。案例分析相信很多家長都看到過這樣的孩子,在班級裡老師讓孩子自由活動的時候,一群熱鬧的孩子周圍,總有幾個形單影隻的孩子默默地坐在那裡。
  • 孩子孤僻不合群,原因可能在父母身上,如何幫助孩子交朋友?
    同事看得出來,孩子是想要和大家一起玩的,但是天性害羞內向的孩子卻遲遲沒有邁出「勇敢」的一步。同事為此有些著急,擔心孩子會因為不合群變得性格孤僻。有一次,同事特意帶著孩子去朋友家玩,想著讓孩子多和同齡的夥伴互動一下,結果孩子很「高冷」,全程都黏在媽媽身旁。一、為什麼有的孩子會「不合群」?
  • 孩子性格內向,父母別急,也別總想著要改變孩子
    在幼兒園的調研過程中,有大班的兒童父母反映,孩子性格內向會不會影響到未來的小學適應。對於大多數父母來說,都希望孩子能夠開朗大方,這是可以理解的。不過,父母發現孩子性格內向,不主動與他人交道,還真不能一概而論,總想著怎樣改變、矯正,如果這樣,還真可能適得其反,種瓜得豆。 第一個問題,父母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嗎?有些孩子天性樂群,有些孩子天性孤僻,後者嚴重的反映為泛自閉障礙,除了典型自閉症,還包括更為普遍也更接近正常發育的阿斯伯格症候群。有些孩子雖然還不到泛自閉障礙的程度,但性格偏內向、孤僻完全可能與生俱來。
  • 性格影響孩子一生,父母應如何培養?
    一、性格的重要性《紐約時報》編輯、兒童教育專家保羅·塔夫在其一本很有影響力的書籍《孩子如何成功》中指出:「性格(呈現為毅力和好奇心等品質),是孩子能否取得成功的最有力決定因素。」性格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持續、終生的。作為父母,應該重視起孩子的性格培養,塑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採取科學的教養方式,在「先天氣質」的基礎上,正確引導孩子形成有利於他將來適應社會、收穫人生幸福的性格特質。二、如何塑造環境,讓孩子性格得以良好發展?
  • 孩子性格有哪4種?只有對號入座,才能因材施教
    導讀:單純的愛孩子,是連母雞都會的事情,可是如何養育孩子,卻是一項神聖而偉大的事業,小到影響家庭幸福,大到關乎國泰民安。現代父母都講究科學育兒,借鑑別人養育孩子的成功經驗,可是實際情況往往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 20個性格孤僻的理由
    通過一個個小洞偷看外面,我感覺那裡面才是最安全的,那時候我可以躲裡面一整天,不吃也不喝。4、個人覺得更多的是習慣。第一份工作期間,我住宿舍,同屋的女同事離職後,我就自己住。第二份工作,我住的親戚家房子,親戚的房子已經全裝修,但因為工作地點遠,他們住不方便。
  • 孩子總被嘲笑怎麼辦?父母要正確引導,幫孩子重獲自信
    孩子性格孤僻 孩子要是性格太過於自卑孤僻,那麼就會導致他們在生活中不敢勇敢地往前,很喜歡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孩子的性格太過於脆弱 性格比較脆弱的孩子面對欺負和嘲笑時就會哭泣,有的甚至會表現出過激的反應。
  • 孩子性格內向並不是壞事,而家長強迫孩子變得外向,才可能是壞事
    在大多數家長看來,孩子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孩子擁有這樣的性格是一種缺陷,家長們都很難接納這樣的孩子。他們認為內向的孩子是沒出息的,但事實並非如此。一、孩子性格內向並不可怕,內向的孩子也有自己的優勢著名心理學家蘇珊.凱恩在《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一書中列舉了很多成功人士,這些成功人士大多數性格都比較內向。蘇珊.凱恩表示:內向的孩子也有自己的優勢,只要找到適合他們的社交模式,他們不但能更好地融入生活,還能發光發熱。
  • 優秀孩子身上的性格特徵,這三個性格品質,父母一定要培養
    我的孩子生來性格懦弱,一遇到困難就愛哭鼻子,為此我很是生氣,經常為孩子今後的未來感到擔憂,如果孩子的性格不能轉變,那今後怎麼應對步入社會自己生存呢?那些優秀的孩子的性格是如何培養的呢?又該怎樣去做呢?優秀的人一般具有很高的素質,這不僅體現在他們的說話談吐方面,而且涉及到一個人的道德品質,素質高的孩子往往在其他方面也很優秀。了解了優秀孩子的性格特徵後,父母又該如何培養孩子呢?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方面1.
  • 心理學研究發現:孩子「皮膚飢餓症」容易引起孤僻性格
    兒童在小的時候,家長往往更多地關心孩子是否吃飽,會不會餓著,把注意力都放在了肚子是否飢餓上。這是兒童的基本生理需求,在肚子吃飽的情況下,兒童是不是就不會飢餓了?(3)性格上會出現兩種極端,要麼出現好鬥性格,發生矛盾衝突時容易和別人動手動腳。要麼出現孤僻性格,不願和別人交往,喜歡躲在自己的小世界裡。(4)嚴重的皮膚飢餓可能在某些孩子身上導致滿足的轉移,出現戀物的症狀。
  • 父母學會這4招,幫孩子開展社交
    我曾在醫院碰到一個4歲半的小女孩,她父母就是雙獨子女,所以到了她這一輩,就是四個老人,兩個大人,加上一個孩子。所以家裡人對這個女孩百般寵愛,要什麼給什麼,所以在醫院住院時,她總是無法融入小朋友圈子裡,因為她不肯和別人分享玩具,又太自私,所以沒有小朋友願意跟她玩。
  • 父母跟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性格,暴躁家長要深思!
    一個人的事業想要成功,必須具備高超的語言技巧,父母想要教育好孩子,同樣需要使用正確的說話方式。某真人秀節目中,欄目組用攝像機記錄了三組家庭的生活片段。13歲的史悅成是個校園小霸王,上課從不認真聽講,總是擾亂課堂紀律,還經常和同學打架。這天,正是中午吃飯時間,史悅成說不想吃飯,爸爸厲聲問他:「你到底吃不吃?」
  • 孩子有這4個壞習慣,父母不要心慈手軟,長大後很難糾正
    父母一定要保證孩子每天的營養早餐,同時讓孩子養成認真吃早餐的習慣,這樣正確的生活感才能決定高質量的生活狀態。寶寶挑食寶寶挑食,會影響身體發育。爸爸媽媽不僅要飲食多樣化,還要使用一些小技巧。比如有一種叫「誘導飢餓」的方法:如果孩子不吃東西,就讓他挨餓。強行餵食會讓他覺得這是一項「工作」,才會導致反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