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子女患上「孤僻症」怎麼辦?父母學會這4招,幫孩子開展社交

2020-12-14 唯媽養娃

雖然二胎政策放開了,但是還是有很多父母只願意生一個,因為他們害怕多生一個孩子,會分掉老大的愛,為了不委屈老大,所以寧願只要一個孩子。

但很多時候,父母再多的愛也無法替代孩子同伴關係帶來的關愛。所以家有獨生子女的父母,要警惕孩子患上「孤僻症「。

獨生子女的「孤僻症」表現在這些方面:

1、表面冷漠自私

很多獨生子女因為從小獨享一切好東西,再加上有些父母不注重教育孩子分享,所以這些獨生子女就會變得霸道自私,不懂分享。

我曾在醫院碰到一個4歲半的小女孩,她父母就是雙獨子女,所以到了她這一輩,就是四個老人,兩個大人,加上一個孩子。

所以家裡人對這個女孩百般寵愛,要什麼給什麼,所以在醫院住院時,她總是無法融入小朋友圈子裡,因為她不肯和別人分享玩具,又太自私,所以沒有小朋友願意跟她玩。

而被拒絕的她會裝作不在意地說:「我有什麼什麼,我不跟你們玩。」

但其實孩子的這種表面冷漠,掩飾的是內心的孤獨脆弱。

2、內心脆弱渴望愛

就像我在醫院碰到的女孩,看似冷漠自私,實則內心缺愛。但這種缺愛不是指的父母之愛,而是同伴的關愛。

當孩子到了3歲時,他們就會從依戀父母慢慢開始渴望與小朋友交往。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往往對同伴極其熱情,這是孩子社交的萌芽,也是孩子性格的發展。

但很多獨生子女,因為自身的性格缺陷,比如霸道自私不愛分享等,往往在小朋友的圈子裡會遭到排斥。遭到排斥的孩子,如果得不到父母的排解與引導,他們與同伴的關係就會繼續惡化,從而變得越發孤僻。

那麼,這些獨生子女的「孤僻症」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1、父母對孩子的過度保護

有些父母,尤其是獨生子女的父母往往對孩子保護過度。比如孩子在與同伴交往中受了委屈後,父母不是幫著孩子分析事情原委,或者引導孩子學會與人交往,而是一味護短「咱們以後不跟他們玩,爸媽陪你玩,」

在父母護短心態影響下,孩子自然會覺得其他人不好,從而更加不願意與人交往,變得孤僻起來。

2、環境的影響

家有兩個孩子的話,只要年紀相差不大,兩個孩子都可以互為玩伴,但如果家裡只有一個孩子,那孩子的玩伴只能是父母家人。

雖然可以外出,但外出的時間畢竟有限,這樣就限制了孩子的社交場合和時間。因為社交的單一封閉,從而使孩子變得不合群。

那麼,父母要如何幫助患有「孤僻症」的孩子呢?

1、鼓勵孩子多串門

雖然說二胎可能是孩子最好的同伴,但生二胎並非每個家庭都能承受起,所以父母可以為孩子尋找其他玩伴,比如鄰居、同樓的孩子。

父母要鼓勵孩子多串門,串門是社交的一種形式,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合群開朗。

另外通過串門,孩子還可以交到更多的同齡小夥伴,從而讓孩子學會與人交往。

不過在孩子串門交友前,父母要教會孩子上門做客的禮儀。

2、邀請小夥伴來家裡做客

為了鼓勵孩子更好發展社交關係,父母可鼓勵孩子邀請小朋友來家裡做客。

在孩子的朋友來家裡做客前,父母可以讓孩子參與到準備工作裡,比如幫忙布置房間收拾屋子,或者清洗水果,準備食物。

在小朋友來到家裡後,父母要熱情款待,給孩子留下熱情好客的榜樣。

3、教導孩子學會分享

很多「孤僻症」的孩子,往往是因為他們過於自私不愛分享,這一點在獨生子女身上體現的比較多。

因而父母要教導孩子學會分享,友好待人,才能贏來友誼。

當然父母也要告訴孩子,不要一味委屈齊全,如果合不來可以不來往,如果遇到不合理請求,可以婉言拒絕。

4、父母熱情交友

有些時候孩子之所以孤僻,其實原因在於父母。父母太宅,不愛交際,孩子自然也不愛交往。

因而父母要開展良好的社交活動,給孩子樹立榜樣,讓孩子從父母身上學著如何交友,如何贏得友誼。

獨生子女固然好,可以給孩子更多的愛,但父母再多的愛,也無法替代社交小夥伴的關愛,因而如果你家有獨生子女,你要警惕孩子患上「孤僻症」,多帶孩子出去玩耍,結識更多小夥伴,並教給他們更多的社交技巧,這樣孩子才能交到更多朋友,擁有更多友誼。

相關焦點

  • 孩子亂發脾氣怎麼辦?父母學會這幾招,幫孩子改掉壞脾氣
    有些孩子發脾氣可能是因為身體不舒服,例如,孩子吃了不乾淨的東西,引起腸胃不舒服,這時候孩子肯定會發脾氣。2、想要得到父母的關注。有的時候父母可能忙於工作,沒法照顧孩子,甚至孩子的一些基本要求都滿足不了,例如,不長時間陪伴孩子,很少和孩子交流,總是忙著自己工作。讓孩子的心理上,沒法得到滿足,缺少愛和安全感。
  • 孩子上幼兒園嚷著沒人玩,父母可教孩子3招,幫孩子開啟社交路
    2、膽小內向的孩子過於驕縱的孩子容易被孤立,那些膽小內向的孩子也很容易被忽視。因為膽小不敢跟別的小朋友玩耍、說話,總喜歡一個人默默玩耍,這樣一來,慢慢地孩子就會脫離集體。不過,其實無論那種性格的孩子,只要父母引導得當,孩子都能在幼兒園裡打開社交大門。那麼父母要怎麼做,才能幫孩子開啟社交路呢?
  • 年邁的「父母」患有「孤僻症」怎麼辦
         孤僻症患者一般是年過七旬的孤寡老人,身旁的伴侶或離世或分居或感情不佳,身旁的子女居家在外、工作繁忙很少回家。長久以往與家人的言語少了,漸漸失去溝通能力。
  • 當孩子有這三種表現時,父母需要警醒,孩子是否患上社交恐懼症
    其實這是孩子患上了社交恐懼症的表現。社交恐懼症是一種社交焦慮障礙,多表現為過分和不合理地害怕、恐懼周圍的事物或者環境。這種恐懼是難以控制的,而且許多有這種症狀的人知道自己這樣是不對的,但是還是會抵抗不了這種恐懼,從而對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產生很大的消極影響。
  • 外媒:研究發現催產素可以有效治療兒童孤僻症
    中國網12月6日訊 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12月4日報導,孤僻症兒童是指那些在與人交流方面存在障礙的兒童,然而近日美國耶魯大學( Universidad de Yale)的幾名研究員發現了可以治療這種心理疾病的化學藥物,那就是催產素。
  • 孩子患上抑鬱,做父母的究竟該怎麼辦?教你4種正確的方式去陪伴
    同時學生中就有很多人得了這個病,做家長的都很著急,一方面擔心自己的孩子,怕孩子會影響學業,另一方面又怕他們的病情更加嚴重。因此家長們就很著急,想了很多的法子,都不能解決,而且孩子的病情還逐漸在加重。做父母的,應該要正確的去引導孩子,要用耐心去陪伴孩子,給他們更多的關愛,多陪陪他們,在陪他們的時候不著急。其實情況並沒有你們想的那麼壞,只是你們自己心裡想得太多了。
  • 孤僻症的三種典型症狀
    孤僻症的三種典型症狀,孤僻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疾病,每10000人裡就會有五人出現相關症狀,雖說他發病率不高,但是對於患者的身心健康影響巨大,尤其是在心理方面,常常會表現為比較孤僻不合群,這是一種體現在人格表面的心裡缺陷,有較差的社會交互性,出現交流障礙,常常會引起語言障礙等等,那麼,孤僻症的症狀有哪些?
  • 寶寶「性格」內向該怎麼辦?父母掌握這3招,孩子長大自信又大方
    寶寶「性格」內向該怎麼辦?父母掌握這3招,孩子長大自信又大方孩子"性格"內向怎麼辦?有些孩子的性格是比較內向,父母都希望能稍微的改變一下自己寶寶的性格,畢竟寶寶內向也是對以後的成長有著一些影響的,但是有一些事情父母是不知道的,有的時候孩子的性格內向是真假的,內向的孩子表現出來的方式都是有很多不同的。
  • 想要培養高情商的孩子,父母學會這兩招,幫助孩子有個「好人緣」
    3、長於跟夥伴玩耍如果孩子能很快與其他小夥伴打成一片,能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而且體現出更多的領導才能,那麼孩子可能會較高的情商。4、言語表達才能強有些寶寶特別招人喜愛,這是因為他們特別愛說話,言語表達才能比較強,總是敢說敢做,喜愛表達自己,因而總是能輕易贏得他人的喜愛與認可。
  • 李玫瑾:孩子「人緣好」,困難時有人幫他!社交能力從3歲起培養
    這樣的孩子一般有這些特點:臉上總掛著笑,小嘴特別甜。你好、阿姨好、老師好、謝謝、請、再見這些禮貌用語常掛在嘴上。待人特別熱情,樂於助人。看到哪個小朋友出現困難,趕緊去幫他、安慰他,看到老師在收拾東西,也跑上去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 假期孩子「作息混亂」怎麼辦?學會這3招,讓娃變得有時間觀念
    但是,一眨眼,暑假大半都過去了,家長們意識到,必須督促著孩子早起床、關掉電視、放下手機,拿起作業和課本的時候,才發現,孩子已經處於「作息混亂」,「沒有時間觀念」的狀況。這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學會這3招,讓娃變得有時間觀念。第一招,想要讓孩子早起,就要保證孩子晚上準點睡覺。
  • 孩子「玻璃心」嚴重怎麼辦?家長學會這3招,幫孩子變得更堅強
    有的家長表揚孩子的方式很奇怪。比如看到孩子打了下牆壁,會說:「寶寶真厲害。」這種迷惑行為不僅讓我覺得費解,也會混淆孩子的是非觀。表揚的時候要具體一些,不要籠統的說「你真棒,真厲害。」而是要落實在具體的事情上:「你今天幫媽媽做了家務,真是個勤快的乖孩子。」
  • 睿智燈塔-孩子太自私怎麼辦,如何引導孩子學會感恩
    孩子太自私怎麼辦?經常有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越來越自私,不僅不懂得回報,反而覺得身邊的人都像欠他的一樣,只知道索取,卻從來不會付出,這讓許多家長非常擔心孩子的情況。那麼,如何引導孩子學會感恩呢?3、父母對孩子的溺愛,導致孩子形成「自我中心」的觀念現在獨生子女成為了社會主流,家長過度溺愛造成孩子習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依賴性。孩子想要什麼東西家長都盡力滿足,對孩子百依百順,從而讓孩子形成了過度的自我中心。
  • 以前聽過「自閉症」,但沒想到兒子是「孤僻症」!
    周末在超市碰到女兒的小夥伴運運,聽運運媽媽說,上午剛帶孩子去兒童醫院做了一堆的測試和檢測,這不,來超市買點吃的,中午不能讓孩子睡覺,還要接著去兒童醫院的分部做另一項檢查。檢查結果懷疑孩子得了「孤僻症」,平時運運和女兒一起玩的時候,就覺得小男孩可能語言發展遲緩,不喜歡和人交流,並不以為會有多大問題。現在運運去了幼兒園,隨地尿褲子,不和人玩,執拗,這些表現讓幼兒園老師給運運的媽媽發起了好幾次警告,懷疑孩子是不是得了自閉症,運運媽媽剛開始也不以為然,最後被老師建議退學,不得不重視起來這個問題,這才去了醫院。
  • 孩子老是尿褲子?想讓孩子自立,學會這三招!
    想讓孩子自立,學會這三招!想讓孩子自立,學會這三招!上幼兒園之後尿褲子的很多孩子在生活中可能習慣了被把尿,但是在幼兒園沒有人幫他,所以父母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的去上廁所,要讓孩子慢慢獨立的去完成如廁這件事。
  • 鬼知道三胎好不好,獨生子女就挺好!
    但「只生一個好」的政策,強行打破了固有觀念,更把家庭的重心從父輩轉移到了孩子身上,自然而然,就產生了觀念上、習慣上、行為上的種種衝突。4.依賴父母獨生子女的親密關係模式,較非獨生子女更為單調,尤其是在年幼期,基本就是與父母長時間的相處和互動。於是,獨生子女更容易對父母產生依賴,特別是情感、精神方面。
  • 孩子沒有朋友,不敢和人交流,或許是患上社交恐懼症,家長別忽視
    平時基本上都是待在父母身邊,要不然就是自己一個人玩。聽完閨蜜的話,我斷定鬧鬧應該是患上了社交恐懼症。表面上看上去孩子不喜歡和人交往,可是,他們的內心渴盼和其他人交朋友,只是擔心會被拒絕,又不敢邁出交往的第一步。那麼孩子為什麼會產生這種心理呢,家長又該如何引導呢?
  • 孩子也會患上它?一旦出現這4種症狀,父母要警惕
    孩子出生的時候2.5斤,結果過了一個月之後還是這麼重,絲毫沒有增長,媽媽很是納悶,急匆匆的帶孩子去醫院檢查,這才知道原來是糖尿病在「搗鬼」。說起糖尿病,很多會覺得這是老年人易患的病,可隨著環境和飲食的變化,糖尿病也越來越年輕化,甚至連剛出生的孩子都會患上糖尿病。
  • 外向孩子也會患「社交孤獨症」?其實外向孩子更容易有情緒障礙
    外向型孩子有哪些情緒和社交特點? 林林九歲了,從上幼兒園開始他就成績優異、團結同學、愛好社交,是班級裡的佼佼者。但漸漸地,林林變得不那麼突出了。升入三年級,他們開始參與學校的升旗儀式,但是老師選出來的升旗手卻不是林林,林林覺得很不適應。
  • 每年給獨生子女20天帶薪假期照顧父母?委員的這個建議,你怎麼看
    「中國約有1.5億獨生子女家庭,面臨著很現實的『四個老人+一對夫妻+孩子』的壓力,而且很多問題不是靠錢可以解決的,比如老人生病需要照顧,能不能給予獨生子女每年累計不超過20日的父母年老住院護理假?」企業不愁招不到人,你要請護理假,就走人。所以這個事情啊,宣傳、執行,各方面配套工作都要跟上的。」71歲的於大伯老家在安徽,來杭州7年了,有一個女兒。雖然他覺得自己現在身體不錯,能照顧自己,但考慮到讓孫輩減少一點以後養老的壓力,所以一開始,他就勸女兒要兩個孩子。現在,他有一個外孫和一個外孫女。對於以後的打算,於大伯說自己還沒考慮到那一步,「先走著看看吧」。